特殊高职院校视障生“课证融通”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2021-11-16黄灵芝
黄灵芝
[摘 要]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 1+X 证书制度背景下,“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重新成了热门话题。目前全国的特殊高职院校招收一定比例的残疾学生,其中视力残疾学生的主要培养方向为盲人推拿行业医技类人才。以该类学生的教学改革研究为出发点,分析了高职视障生的特点,并从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师资五个方面探析了专业课程与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相融通的教学改革途径,以期为同类职业教育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视障生;“课证融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5-0078-02
“课证融通”是指专业课程与职业考证相融合,是要在分析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课程标准、完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将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进行教学。这是实现当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1+X”证书制度下对教学改革要求的主要途径。[1]
全国的特殊高职院校招收一定比例的残疾学生。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为例,其招收的残疾学生中有一残疾类别为视障生,其培养方向为掌握推拿基础理论和推拿临床诊疗技能的医技人才,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盲人推拿店或医疗机构的推拿科,这就要求学生获得《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从事医疗按摩资格证书》(以下简称“盲医证”),持证上岗。该证书专业性及针对性强、难度高,被誉为盲人推拿医疗行业的“金标准”。因此,在教学中合理采用“课证融通”的教学模式,助力学生通过“盲医证”考核,将对学生毕业后求职、薪资、个人发展等方面起到重大的影响。[2]本文主要论述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的“课证融通”教学改革和实践。
一、思想融通,明确考证理念
学生是教学过程和考证的主体,只有学生真正参与教学,充分认识到考出“盲医证”的价值,“课证融通”的执行才有意义。大部分视障生从小学至高中均在盲校学习,由盲校升学入职高,学习环境单一,依赖性较强,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规划不清晰。因此,在学生入学的初期,在始业教育、专業介绍、就业规划等环节,教师就要提出学生证书获取的要求,为学生明确考证的目标,以此定下高职学习的基调,为后续教学改革的执行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内容融通,对标证书考纲
盲人推拿作为传统行业,其从业人员的培养在特殊高职院校的办学中已执行多年,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开发探索方面累积了一定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就是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证书要求的融通两者还停留于并行阶段。因此,实现“课证融通”应对标“盲医考”考纲,调整教学内容。但教学内容的调整应贴近考核内容又不能完全照搬,其取舍应考虑多方面因素。[3](1)立足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核心行业竞争力与证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并不冲突。“盲医考”要求学生具备从业推拿临床诊疗的能力,这与医疗单位对推拿从业人员的要求一致。但在当前教学中,往往存在“重治疗、轻诊断”的现象,培养出的学生难以成为“会思考”的推拿师。笔者也在调查中发现,参加“盲医考”的考生在“疾病诊断”等方面失分较多。因此,新开设推拿临床诊疗基础课程以弥补该方面缺陷。(2)注重课程内容的难易平衡。视障生生源复杂,职高与普高混合升学多见,造成学生基础不一,因此对教学难度的把控要求较高。对此,笔者按照“总量控制,内容整合”的原则进行调整。如人体解剖学中注重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教学,简化其他内容;推拿手法中注重成人基本推拿手法教学,简略踩桥及其他类手法;把生理学和病理学合并为生理病理学等,以此解决“课证融通”后“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3](3)考虑行业动态发展趋势。学校培养的是未来工作者,学生入学与毕业时的行业需求或会发生变动,考证要求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以发展的眼光视之。如近几年二胎增多、产妇增加,小儿推拿及妇科推拿、产后康复方面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盲医考”的考核也明显有增加该方面内容比例的趋势。笔者团队也以此为切入点对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及时修订。
三、教学模式融通,锻炼职业能力
“盲医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核与推拿行业对从业者的职业能力要求一脉相承,既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能,又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应变等通识能力。
“盲医考”的考核范围几乎涵盖了盲人推拿相关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程,考点分布散而广。这要求学生既要牢记相关知识点,又能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既要掌握知识,又能熟练运用知识。然而多数视障生的学习依赖性强,往往是“教师教什么,学生记什么”,主动思考的能力偏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方面注意教学模式的改革。(1)摒弃按部就班的教材教学,将碎片化、平面化的教学内容向连贯化、层次化转变。[4]教师要注重知识点的组合,带领学生找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如推拿常见适应症有上百个,如若能把病症按部位、按性质等进行归类,再把引起疾病的总病因、疾病总的临床表现进行条理归纳,以此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打造知识分解与聚合的闭环,并引导学生按此主动进行思考分析,学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将知识逻辑与工作逻辑相结合,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是最有效的知识运用,因此,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块设计不同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自主进行病例分析和诊断,以此锻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充分给予学生“学习主体”的身份,由“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视障生更喜爱经过组织的、有趣的、新鲜的教学形式,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先进、真实的教学环境。如设置仿真模拟的推拿诊疗实训室,以角色扮演等方式完成实训任务;如根据教学需求,与学生分享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推拿操作视频拍摄任务等。
同时,视障生因人际交往对象单一,沟通能力往往偏弱,加之考核现场气氛紧张,容易造成学生实操考试环节发挥失常的情况出现。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表达,让学生实现从回答简单问题到解释自己观点,再到相互评价的递进,以此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同理,实践教学时不仅要贯彻教师“手把手”的基本教学理念,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边说、边学、边做”,增强学生的职业自信,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四、考核方式融通,适应考试形式
“盲医考”的考核分为理论和实操两部分,理论考以机考形式进行;实操考包括口述答题和动手操作两方面。对标 “盲医考”的考试形式,笔者团队形成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各课程的期末测试以机考方式进行,对应证书的理论考试;形成性评价以平时阶段性实践操作能力考核、课堂表达及相互评价为参考标准,对应证书的实践考试。
“盲医考”的实操考核中,有一部分内容为经络腧穴内容,近几年已实行在仪器上考核,对仪器操作熟练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考核成绩。因此,笔者团队在经络腧穴学课程的考核中同样增加了该部分内容。此外,笔者团队近几年实行毕业前举行毕业综合考试,考试内容及形式模拟“盲医考”,学生需通过考试方可达到毕业要求。团队根据证书考核标准及对历年考试的调研,编制了校本证书考试模擬习题库。
五、师资融通,确保实施保障
独木难支,建立一个成熟的教学团队才能确保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校内专职教师在课证融通方面的主体力量。另一方面应与行业专家相融通,让行业专家作为外聘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教学和考核评价中,实现学校和行业的共同育人。作为既懂“职业”又懂“教育”的跨界主体,可以邀请“盲医证”的证书建设主体及培训评价组织为教学改革提供更加科学的诊断途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诚然,执行“课证融通”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但要明确的一点是,“课证融通”不能重回“教学为了考证”的怪圈,出现一切为了考证的功利行为。知识与技能只是人才培养的一个维度,全面育人才是教育的核心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清晰地认识到获取技能证书是正确执行教育理念的自然结果和附加价值,而非唯一目的。万不可将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演变成职业培训,造成教学目标的“残缺”。[5]
参考文献:
[1]梁胜龙,韩莉芬.高职教育“课证融通”课程改革的探索[J].内江科教,2018(5):151.
[2]李巧芳.高职医药卫生人才课证融通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4):49.
[3]曾立前.浅析高职院校课证融通改革的实施与保障[J].职教天地,2018(10):13.
[4]谢盈盈.“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策略[J].职教论坛,2020,29(6):53.
[5]崔志钰,陈鹏,倪娟.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的误区解析与实践策略[J].职教论坛,2020(12):33.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