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在老挝北部开展替代种植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2021-11-16赵姝岚

东南亚纵横 2021年2期
关键词:钻石模型波特

赵姝岚

摘要:替代种植实施20多年来,在减少毒品种植面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国内外对替代种植的成效评价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擬运用波特“钻石模型”,从替代种植项目的实施和老挝北部农业发展环境健全的角度,考察中国在老挝北部开展替代种植项目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作为援助项目的中国替代种植项目为老挝北部减少罂粟种植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老挝北部地区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援助项目不是“万灵丹”,仅仅是推动中外农业合作的路径和抓手之一。如何总结援助项目的经验和良好发展模式,让“走出去”企业依托市场、与当地合作伙伴实现自主发展,或许才能实现中外农业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老挝北部农业;援助项目;波特“钻石模型”;替代种植项目;老挝农业发展环境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21)02-057-10

An Analysis of Effectiveness and Problems of China's Alternative Planting in Northern Laos Based on 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

ZHAO Shulan

Abstrac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alternative planting" more than 20 years ago,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reducing the planting area of drugs. However,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planting in China and abroa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nvironment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northern Laos, this paper intend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oblems of China's alternative planting projects in northern Laos by using Michael Porter's Diamond Theory.It can be found that China's alternative planting, as an aid project,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reducing poppy cultivation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Northern Laos to a certain extent. At the same time, aid projects are not a panacea, but just one of the approaches and starting points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And it might be the way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ino-foreign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by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of aid projects and good development models to let "going-global" enterprises achiev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relying on the market with local partner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Assistance Project; Northern Laos; Porter Diamond Model; Alternative Planting Project; Environment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Laos

前    言

替代发展(alternative development)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替代发展成为反对主流经济发展模式(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增长的主要标准)的一种替代方案。替代发展主张形成一种公平的、参与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①。1991年,联合国禁毒署( the United Nations Drug Control Programme)成立时,将替代发展这个理念纳入以削减毒品种植为导向的、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替代种植项目和始于1980年的乡村发展项目中。在全球禁毒行动中,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1997年被纳入联合国禁毒署)宣布了一项战略目标,即在禁毒执法、减少毒品需求与替代发展之间实现平衡。

中国实施的替代种植项目,主要是发挥与

中国邻近的东南亚“金三角”地区的地理和经济技术优势,通过将政府官方援助与企业投资方式相结合,积极帮助周边国家和地区利用农经作物及其他产业替代罂粟种植和毒品生产,以逐步削弱这些地区对毒品经济的依赖,用有益经济替代有害经济,减少乃至消除毒品对全世界的危害②。中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开展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工作,与邻国共同探索以经济手段铲除毒品危害的新模式,取得了实效。据中国禁毒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缅甸的罂粟种植面积比1998年减少了10.8万公顷,下降了83%。整个“金三角”地区的罂粟种植面积已减少到2.43万公顷③。同时,中国还帮助当地建设了一批工厂、 电站、 医院、学校、 道路桥梁和水利设施等。中国实施的替代种植项目得到了联合国禁毒署等组织以及实施对象国的肯定。

近年来,西方国家关于中国替代种植项目的研究层出不穷。很多学者的文章批评中国主导的替代种植项目仅对中国有利,对实施对象国如老挝和缅甸没有任何帮助。不仅如此,这些项目还被部分学者解读为“中国对外扩张”。为能客观和全面地评估替代种植项目对禁毒和反毒的成效,促进未来中国与老挝农业合作的深入发展,本文拟围绕替代种植项目的优势和不足展开研究。

一、研究综述

关于替代种植的研究,中国学者和外国学者都有非常多的成果,但是两者的研究相似点较少,差异较多。相似点主要集中在双方都认为替代种植实施的难点在于改变毒品产生的社会环境;分歧则体现在对替代种植项目的成效评价及替代种植中运用的不同生产模式的评判。

中国学者和外国学者研究的相似点集中在认为老挝和缅甸的传统经济结构对毒品的依赖性导致“金三角”地区罂粟的复种率较高。种植罂粟、卖鸦片是“金三角”地区百姓传统的经济活动和主要的生活来源,对当地居民的影响根深蒂固。长期以来, “金三角”地区百姓以种植罂粟为生, 造成其他生产技能严重退化。同时,长期吸食鴉片已经在当地形成了一种有广泛社会基础、难以根除的陋习④。从某种程度而言,罂粟种植的驱动因素往往来自于国家和市场的需求,因此要根除罂粟种植,涉及的相关问题也是方方面面的。但是,在考察罂粟替代种植的成效时,面临的问题经常被简单和片面化为技术问题⑤。实际上,如果无法改变毒品种植的社会根源和政治利害关系,替代种植的效果难以有根本改变。因此,罂粟替代种植的实施成效需要综合种植地的政治、历史和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⑥。

关于替代种植项目的整体评估,中国学者给予了充分肯定。2005—2008 年,中国云南省共有198家替代企业,累计投资 13.34 亿元人民币,开展替代项目231 个,累计新增替代种植面积达 14.61 万公顷。其中,缅甸北部 7.87 万公顷、老挝北部 6. 74 万公顷,替代项目遍及老挝北部7省、缅甸北部掸邦和克钦邦。主要种植品种有橡胶、甘蔗、水稻、玉米、木薯和热带水果等 41 个品种①。截至2013年,项目覆盖缅甸掸邦第二特区332个村寨近7万人,吸收当地劳力约2.3万人,当地群众人均收入由替代前的500~600元人民币提高到1200元人民币以上②。一些西方学者也表示,中国的替代种植项目的效果优于联合国禁毒署和主要援助国③。

关于中国实施的替代种植项目存在的问题,中国学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粮食作物效益低、种植技术要求高、收益周期较长,当地农民难以适应新的生产模式,更容易选择不费力地种罂粟,因此罂粟复种率不低;二是实施项目的中国中小型企业在境外使用土地租金逐年上涨,加之缅甸政局不稳,企业开展替代种植风险和成本双高,造成项目实施效果受影响④;三是替代种植存在“南高北低”、区域失衡的问题,有 84% 的替代项目企业和 87% 的替代项目投向了政治风险相对较小、交通基础设施和农业种植条件较好的中老边境,以及缅甸克钦邦南部和掸邦离中缅边境较近地区,这些地区基本上实现了罂粟禁种和巩固;缅甸克钦邦北部则由于多为山区,从事替代项目的企业较少,项目覆盖区域较小,禁种效果较差,有复种反弹趋势⑤。

外国学者对中国实施的替代种植项目的批评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仅完全否定了替代种植的成效,而且质疑实施的动机,认为替代种植项目的实施是为了满足中国公司和市场对橡胶的需求。二是在部分研究中,实施替代种植项目的中资公司已经被完全标签化为老挝和缅甸的“土地掠夺者”⑥;中国在老挝和缅甸的替代种植项目被视为“掠夺性的”投资项目⑦。三是一些学者认为替代种植所采用的大型种植园模式不适合老挝和缅甸这类欠发达国家的农村地区。因为大型种植园首先对环境的破坏较大;其次2011年以后橡胶价格下滑,严重影响胶农收入;此外原来种植罂粟的农民无法适应规模化的橡胶种植园的生产模式,出现了复种罂粟的情况。因此,这些外国学者认为,老挝北部和缅甸北部的农村地区更适宜发展小农经济模式⑧。

上述研究对中国所实施的替代种植项目进行了深入探讨,但似乎忽略了减少罂粟种植的主要责任方是罂粟种植地的政府而不是中国,当地政府和企业似需在减少罂粟种植并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上发挥更大的主动性。也就是说,考察中国在老挝等地实施的替代种植项目的成效需要回到援助项目实施的缘起,是受老挝等国政府的邀请,中国通过实施项目协助老挝国内使用其他农经作物取代罂粟,找到替代的和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在这个讨论中,就不能忽视老挝农业发展环境对替代种植项目实施的影响。这就需要涉及替代种植项目实施的中老双方的相关者(主要是企业、双方政府及参与项目的农户),替代种植项目实施所需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当地市场的健全度、替代作物是否适合当地环境、农户的种植技术水平、替代农产品的销售状况等。但学界似乎缺乏能将上述几类因素都包含在内的分析框架。本研究拟尝试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中老合作实施的替代种植项目的优势与不足。

二、“钻石模型”与替代种植项目发展模式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用于分析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的竞争力涉及6个方面,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的表现、机会及政府的推动和影响力。下文分别从这6个方面,从替代种植项目的实施与老挝农业发展环境的互动视角分析中国所实施的替代种植项目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一)要素分析

在国内生产要素方面,波特将其分成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和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包括现代化通信的基础设施及各大学研究所等。就实施替代种植所需的生产要素而言,需要当地有适合农作物种植的自然环境、相对健全的农业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系统、灌溉系统、相应的农业劳动力及购买相关农业生产资料所需的资金等。

老挝北部似乎只满足有适宜农作物种植的自然环境这一要素。老挝北部地区生态条件优越,适宜开展多种农作物种植。该地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500~3000米,土地肥沃,气候温湿。亚热带长时间的日照使这里有足够的阳光,促使各类植物生长。但其他要素都不健全,难以满足替代种植项目实施所需。这就需要替代种植项目实施方具备一定的能够将不利的生产要素转换为有利要素的能力。

基础设施方面,老挝北部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特别是道路交通和通讯设施依旧十分落后,替代种植必需的种苗、化肥和薄膜等物资从中国运送到老挝境内后,辗转配送时,多数地区的道路状况恶劣。基础设施的严重缺乏制约了替代种植项目的实施效率。对实施项目的企业而言,难以依赖有限的项目经费改善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灌溉系统①。部分企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当地修缮了道路,如截至 2015 年,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替代种植企业投资了11731 万元人民币新建(或改扩建)当地公路共9000千米②。

人力资源方面,老挝北部地区存在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2014年,老挝人口仅有700万人且大部分集中在南部。老挝政府要求从事替代种植的人员全部是本国工人,这让替代种植实施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人口绝对数量不足;二是因替代种植区农户大部分不懂农作物种植技术且普遍为非技术类劳动力。在替代种植项目推进过程中,中国企业为当地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例如,中国企业为老挝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20期,培训人员达到8000人次①。目前,中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开展的各项农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已覆盖老挝北部多省,提高了当地农户的技术水平,当地农作物产量也随之提高。但由于个人能力和能动性上的差异,参与替代种植的农户收益出现较大差距②。

资金方面,根据初步测算,要巩固现有的替代种植成果、实现毒源地罂粟种植明显减少的目标,每年需投入数亿元人民币③。由于老挝北部地区地方政府和民众资金不足,在资金投入方面,多半依赖中国替代种植项目下的无偿援助资金。

(二)需求条件

波特认为,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是促进国内外需求不断增长的源泉,是促进产业结构改革和产品创新的动力④。同时,国内市场的需求质量比市场的需求数量更重要,内行且挑剔的购买者能够促进产业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提升国内需求质量⑤。对替代种植项目的实施而言,一是项目开展本身是否是当地需要;二是项目下提供给当地的替代农作物需要与当地的农业发展需求相吻合。

老挝北部的农业发展需求旺盛。老挝北部9省有60 %的农户由于仍然依靠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故仅有40 %的农户能够出售自己的农产品;由于农业种植和养殖方式较为粗放,农业的生产效率较低⑥。老挝北部地区政府向中国提出了协助其改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需求。不仅如此,老挝农业对外来投资需求较高。老挝虽然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不高,因此,老挝政府为了吸引外商对农业的投资,提出了“2+3”的投资方式,即老挝政府负责劳动力和资源,外国投资者负责资金、技术和市场,以鼓励发展当地经济⑦。也就是说,替代种植项目是为了满足当地的农业发展需求而实施的。

在替代农产品选择方面,选择的是当地有耕种优势的农经作物。替代种植涉及老挝北部的琅南塔、琅勃拉邦、波乔、沙耶武里和乌多姆赛等省,这几个省在农作物栽培方面具有综合优势的农作物如表1所示。根据老挝优势,在中老双方进行协商后,确定了中老合作实施的替代种植作物,包括甘蔗、香料、茶叶、水稻、油菜籽、玉米、豌豆和小麦等40多种粮经作物⑧,这与老挝北部地区的栽培优势相符。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中国政府和企业做了诸多有益尝试,详见下文“相关和支持性产业”部分。

(三)政府

政府只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成为扩大“钻石体系”的力量。政府可以创造新的机会和压力,直接投入的应是企业无法行动的领域,也就是外部成本,如发展基础设施、开放资本渠道及培养信息整合能力等。替代种植项目实施所需要的是,中老政府能够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政策依据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

在作为政府间援助项目的替代种植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中老政府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这极大地推动了替代种植项目的实施,中老双方达成的政府间协定详见表2。

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还专门出台了资金、信贷、免税、人员和货物出入境便利等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在中老两国政府商定的区域开展罂粟替代种植,并将罂粟替代种植的内容明确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为替代种植项目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上的支持①。2004 年 12 月,中国政府成立了由中国商务部牵头组成的“国务院 122 工作组”,组织和引导中国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工作,替代种植的成效和影响进一步扩大。2007年以来,为支持替代种植项目的顺利实施,中国政府继续在肥料出口和替代种植农产品进口等方面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

中国具体执行替代种植项目的是云南省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2002年, 云南省禁毒委员會设立了境外替代种植项目管理办公室,毗邻缅甸和老挝边境的6个州市也设立了相应机构并建立了工作机制, 制定了《云南开展境外罂粟替代种植项目管理办法》②,以及《境外罂粟替代发展五年规划》和 《云南开展境外罂粟替代种植项目管理办法》, 简化返销产品的管理手续,解决人员出入境困难,为持续、有效地开展替代种植提供了政策保障①。云南省人民政府陆续出台的政策还有: 《2006—2010 年境外罂粟替代发展规划纲要》 《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发展企业(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种植项下农产品返销操作办法》《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发展专项资金直补办法》 等。

从执行情况来看,存在部分扶持措施难以落实的问题。譬如,由于项目审批手续繁杂,小企业又很难获得国内金融机构的专项贷款;国家未给企业赴境外开展替代种植的保险额度;专项财政资金扶持的方向尚难支持替代种植向替代产业发展;替代区域农户要求现金支付与限制大额人民币出入境之间的矛盾凸显等。

(四)相关和支持性产业

波特认为,健全的相关和支持性产业是形成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第三个关键要素,上下游产业的紧密合作能够促进产业的发展②。基础设施建设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在替代种植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相关和支持性产业或可理解为,替代种植项目实施地的企业和农户需要有农产品种植之外,还需要有在加工、销售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相关能力。

从老挝北部的现状看,替代种植项目开始前,当地在农产品加工、销售和市场开拓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弱,因此,老挝政府希望通过替代种植项目的实施推动老挝北部的农业逐步从传统型态向市场型转变。在中国企业和政府协调实施援助项目的推动下,这个目标部分地实现了。但是,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市场开拓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质变实际上意味着老挝农业发展环境的根本改变。农业发展环境的根本变革是个复杂体系,援助性质的替代种植项目仅能局部改善发展环境。

1. 替代种植对老挝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替代种植项目实施后,对老挝北部地区在农作物销售、农业科技合作和农产品加工效率提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产品销售额增加。由于老挝国内缺乏相应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以及对相关农产品的消费需求较为有限,为了推进替代种植项目的有效实施,中国对批准指标内的替代种植产品返销境内实行零关税和减免增值税的优惠政策。2017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共得到9个品种53.74万吨的境外替代种植农产品返销进口计划,执行48.37万吨,完成下达计划的89.99%,产品返销金额达12.5亿元人民币③。

中老农业科技合作使当地农作物的亩产量有所提高。例如,中国在老挝北部开展了橡胶替代罂粟种植,种植橡胶250万亩;“中国—老挝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老挝万象工业园区”等一批项目正在实施中④;中国云南省与老挝乌多姆塞省共同建设的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园让当地水稻单产量由原来的200千克/亩提高到400千克/亩,玉米单产量从150千克/亩提高到300千克/亩⑤。

中老合作农产品加工企业还推动了当地农产品加工的发展。例如,2010—2014年,老挝乌多姆赛益农农业进出口有限公司开展粮食烘干加工和代加工2万多吨⑥;云南农垦集团云橡投资有限公司在老挝北部建成了一座年产20000吨的橡胶加工厂①。

2.存在的问题

替代种植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是如前所述,替代种植项目因项目落地区域不同,存在明显的地区发展差距。越接近中国边境的村落的成效越明显,因为这些地区要素比较健全,如离中老边境越近,基础设施和销售渠道也就越健全,项目各项实施成本也越低。

二是仅依靠替代种植项目难以为老挝北部地区建立完整的销售渠道,刺激当地消费需求大幅度增加,乃至形成相对成熟的农产品销售市场。替代种植是一种援助项目,具体由中国中小型民营企业、老挝北部地方政府和当地农户合作实施。受限于项目实施方的规模和能力,其难以为老挝北部地区建立完整的销售渠道,更无法奢谈促进当地的农产品市场发展。农产品返销中国是唯一的解决方式。

三是农产品加工发展进展缓慢。老挝境内已有中国企业注册的加工厂,但尚未出现较有实力的老挝本土农产品加工企业。

上述几个方面因素其实都是构建老挝农业良性发展环境的要素。由此观之,替代种植项目所能发挥的作用仅仅是从局部改善老挝农业发展环境。

(五)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

波特认为,强大的企业竞争力有利于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有些甚至能够影响别国的经济发展。因此,企业的发展水平对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对替代种植项目实施而言,最为关键的就是实施者(包括中资企业和老挝农户)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将当地不利生产要素变为有利要素,并利用当地农业发展环境的相关部门,如相对健全的农产品加工、运输和销售渠道等,让参与项目的农户能够依靠替代罂粟的农经作物解决生计问题,让实施项目的中资企业也能在当地立足。也就是说,实施替代种植项目的企业和农户要能通过项目实现发展,对当地农业发展环境要求比较高。

如前所述,老挝北部地区农业发展环境中如加工、运输和销售等部门都欠发展,也难以在当地找到从事农产品销售、 加工和运输的合作企业, 实施替代种植项目的企业只有与当地政府合作。当地政府也面临资金方面的困境,因此提出吸引外来投资的模式是:老挝政府负责劳动力和资源,外来投资方负责资金、技术和市场,以鼓励发展经济②。然而,替代种植项目不是纯粹的商业投资项目,准确地说,它是在中国对外援助资金的辅助下推进的援助型项目。为保证援助项目的有效性,需要考察实施项目的中资企业的绩效。绩效考核达到要求,企业才能申请援助项目经费,让项目延续。由于援助项目本身经费有限,大中型企业不感兴趣,申请者中有大量的中小型企業。中小型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本地化能力有限,并非所有项目实施方都能通过项目的绩效考核,所以,并非所有企业在老挝北部地区实施的替代种植项目都有可持续性。

依靠项目实现企业自身和当地农户生计良性循环的企业,仅从中国实施的替代种植项目本身而言,中国的项目与其他国家在老挝北部实施的替代种植项目相比更有优势。因为无论是联合国禁毒署的项目, 还是日本、 德国和丹麦等国的援助机构在老挝北部开展的替代种植项目仅减少了罂粟种植面积,并未改善民众生计,因此复种率较高③。

依靠实现良性循环的企业,替代农作物种植面积明显扩大。仅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企业,就在老挝琅南塔省发展种植了约6700公顷的经济作物,有水稻、土豆和石斛等医用植物①。同时,中国云南省农业厅、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与老挝乌多姆赛省、丰沙里省和琅南塔省农林厅通过共建中老农业科技示范园合作交流平台和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合作等方式,已在老挝跨境种植粮食、橡胶、甘蔗和印奇果等100余万亩②。

中老两国合作的替代种植项目让老挝北部地区罂粟种植面积显著减少、替代种植的面积稳步增加。2007年,老挝北部的罂粟种植面积缩减为1500公顷,产量为9吨③。截至2015年,已有50多家中国企业在老挝北部开展了替代种植的推广和扶持工作,替代种植面积近100万亩(约6.7万公顷),替代种植项目遍及老挝北部地区④。农户收入明显提高,解决了民生问题。例如,截至2013年,在罂粟替代种植项目实施的20年中,老挝和缅甸北部地区受益农民已超过150余万人,当地百姓收入水平由原来的人均年收入400~500元人民币提高到现在的1200元人民币左右⑤。截至 2015 年,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开展境外罂粟替代种植的38家企业为老挝和缅甸当地民众提供就业约 66.4 万人次⑥。部分运营良好的替代种植企业还为当地建设了公益项目,如来自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部分企业投资1415万元人民币建设了205个饮水项目;捐资1455万元人民币建设了42所学校;投资693万元人民币建设了52个医疗服务站(点);捐资1726 万元人民币给当地政府建设公益事业项目等⑦。从替代项目本身而言,中国在老挝北部的替代种植项目是较有成效的,也是成功的⑧。

同时,中老两国合作的替代种植项目依然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就项目实施本身而言,部分中资企业缺乏海外发展经验,盲目投资造成投资失败,连带影响当地农户难以依靠替代作物维持生计,极少数企业甚至存在骗取政府补贴的倾向。

二是即便是运营状况较好的企业,也不具备从根本上改变老挝农业发展环境的条件。老挝农业发展环境如果无法在生产要素及相关部门等方面实现根本性改变,中国替代种植项目在局部地区取得的成效能够保持多长时间依然是一个问题。

(六)机会

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可以影响上述四大要素发生变化;机会也是双向的,它往往在新的竞争者获得优势的同时使原有的竞争者丧失优势,只有能满足新需求的企业才能获得发展“机遇”。对替代种植项目而言,所遇到的就是全球禁毒运动的机遇及老挝国内继续发展的机遇。

对老挝北部而言,中国和联合国及其他援助国家和机构对老挝北部开展替代种植是让老挝摆脱罂粟种植恶性循环的机遇。在中国企业与老挝农户合作实施替代种植项目的地区,这个目标部分地达成了。

同时,替代种植这个援助项目的实施或能成为推动老挝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从上述四个因素的分析可知, 由于老挝在资金、 农业发展相关部门及本土企业发展方面都存在不足,这制约了替代种植项目在老挝北部地区发展中取得的效果。中国也意识到, 需要从改善农业发展环境方面来推动老挝农业发展。因此近年来, 针对老挝全境的、更有规划和步骤的中老农业合作已经逐步展开。

余    论

替代种植项目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项目,而是融合了援助、政府扶持和企业发展在内的中老双边经济合作项目。通过运用波特钻石模型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中老合作替代种植项目达成了主要的目标,即减少罂粟种植、改善农户生计,从这个角度而言,作为援助项目的中国在老挝北部地区实施的替代种植是成功的。

但是,老挝农业要实现整体提质增速需要实现自身农业发展环境的根本性提升。对老挝当地政府和企业而言,或需重点解决以下3个问题:一是国内需求的扩大、助力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培育及本地企业的扶持;二是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三是出台更多政策吸引外来投资,利用外资加大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投入,与外国企业共同培育本土农业企业。

对中国的对外援助项目而言,援助项目不仅要成为中资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敲门砖”,更要能够通过援助项目帮助中资企业,找到与当地合作共赢、价值共创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通过市场化的方式,逐步让援助项目实施过程中获取的经验实现转化,寻找本土合作伙伴,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或许可以成为未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农业合作的路径之一。

基金项目:云南省社会科学院2021年院级智库创新团队《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安全风险研究》。

(责任编辑: 颜  洁)

①Paul T. Cohen, "The Post-opium Scenario and Rubber in Northern Laos: Alternative Western and Chinese Models of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 ( 2009 ), doi:10.1016/j.drugpo.2008.12.005.

②任言、熊桂莉、梁莹:《“替代种植”成效显著中缅老等国禁毒治本合作综述》,《广西日报》2007年10月8日。

③黄红华:《西双版纳:“走出去”疗毒“金三角”》,《环球》2018年11月19日。

④李向春、辉国政:《境外替代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第129页。

⑤Pryce, S., Fixing Drugs: The Politics of Drug Prohibition,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2012; Woods, Kevin, 2010.

⑥Lu, L., Y. Fang, and  X. Wang, Drug Abuse in China: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Neurobiology, 28, 2008, No. 4: 479~490.

①④田东林、雷磊华:《替代种植:保障云南粮食安全的新途径》,《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第36頁,第36~37页。

②普洱市商务局:《云南省孟连县境外替代种植成效明显》,http://news.eastday.com/chyauto/2013-08-16/586925.html,

2013年8月16日。

③Paul T. Cohen, "The Post-opium Scenario and Rubber in Northern Laos: AlternativeWestern andChinese Models of Development",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Division of Society, Culture, Media & Philosophy, Macquarie University, North Ryde, 2109.

⑤周惠荣:《云南省德宏州境外替代种植现状及发展对策》,《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7年第2期,第21~24页。

⑥Smaller, C., Q. Wei, and Y. Liu, "Farmland and Water: China Invests Abroad", Manitob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2.

⑦Ignatius, D.,"The East is Red", New Mandala, 2016, http://www.newmandala.org/the-east-is-red/(accessed online

on January 5, 2017).

⑧Neef A., "Law and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of Transnational Land Acquisitions: Introduction", Law and Development Review, 7, 2012, No. 2: 187~205; Borras Jr., S. R. Hall, I. Scoones, B. White, and W. Wolford, "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Land Grabbing: An Editorial Introduction", 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38, 2011, No. 2: 209~216; Li T., "What Is Land? Assembling A Resource for Global Investment",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39, 2014, No. 4: 589~602; De Schutter O., "How Not to Think of Land-grabbing: Three Critiques of Large-scale Investments in Farmland", 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38, 2011, No. 2: 249~279.

①陈鸿雁、杨丽君:《当前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种植的现状及对策》,《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7 年第1期,第43~45页。

②赵曦、王祎:《中资企业助力老挝开展替代种植》,中新社,2017年5月14日。

①孔什:《老挝北部九省与中国云南省农业合作研究》,云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50页。

②李晓林、周帆:《去帮老挝人发展替代种植》,《中国民族》2005年第8期,第35页。

③李向春、辉国政:《境外替代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第130页。

④陈美炎、林伟明、戴永务:《金砖国家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基于一般化双钻石模型》,《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第61页。

⑤(美国)迈克尔·波特著,陈丽芳译:《国家竞争优势》,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 64~97页。

⑥龚秀萍、张思竹、张焱:《老挝北部九省主要农作物优势分析与区域布局》,《西南农业学报》2010年第8期,第1211页。

⑦郑素芳、傅国华:《构建海南—东盟热带农业空间产业链浅析》,《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1期,第204~206页。

⑧陈琦:《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种植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云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第16页。

①徐梦佳:《老挝北部毒品问题今昔》,《现代世界警察》2015年第4期。

②谢进、赵汝碧、杨旻昊:《替代种植“两头甜”》,《云南日报》2013年10月7日。

①杨春:《西双版纳推进境外罂粟替代种植结硕果》,西双版纳新闻网, http//www.bndaily.com/c/2016-06-26/40077.shtml,

2016 年 6月26 日。

②(美國)迈克尔·波特著,陈丽芳译:《国家竞争优势》,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 64~97页。

③黄红华:《西双版纳:“走出去”疗毒“金三角”》,《环球》第23期,2018年11月19日。

④张文东:《推动罂粟替代种植向替代发展转化可行性探索》,《东南亚纵横》2007年第6期,第35页。

⑤《云南农业科技在老挝“开花结果”》,云南新闻网, http://

www.mofcom.gov.cn/aarticle/resume/n/201204/20120408

050710.html,2012年4月5日。

⑥《西双版纳州农业科技合作“走出去”结硕果》,云南网,2016年2月1日。

①赵曦、王祎:《中资企业助力老挝开展替代种植》,中新社,2017年5月14日。

②郑素芳、傅国华:《构建海南—东盟热带农业空间产业链浅析》,《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1期,第204~206页。

③Paul T. Cohen, "The Post-opium Scenario and Rubber in Northern Laos: Alternative Western and Chinese Models of Development",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Division of Society, Culture, Media & Philosophy, Macquarie University, North Ryde, 2019, pp.3~4.

①孔什:《老挝北部九省与中国云南省农业合作研究》,云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49页。

②《西双版纳州农业科技合作“走出去”结硕果》,云南网,

2016年2月1日。

③⑧Paul T. Cohen, "The Post-opium Scenario and Rubber

in Northern Laos: AlternativeWestern andChinese Models of Development",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Division of Society, Culture, Media & Philosophy, Macquarie University, North Ryde, 2019, p2.

④徐梦佳:《老挝北部毒品问题今昔》,《现代世界警察》2015年第4期。

⑤谢进、赵汝碧、杨旻昊:《替代种植“两头甜”》,《云南日报》2013年10月7日。

⑥⑦赵曦、王祎:《中资企业助力老挝开展替代种植》,中新社,2017年5月14日。

猜你喜欢

钻石模型波特
A Harry Potter exhibition 哈利·波特展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探讨
中国设计产业竞争优势研究
我国技术标准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从钻石模型论我国快递行业升级转型
基于钻石理论对区域竞争优势的开发培养探析
波特的儿子
波特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