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甲医院实习护生完成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1-11-16王月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21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问卷培训

张 嘉,王月华

(1.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3;2.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护理部,湖南 醴陵 412200)

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生的关键时期,它为护生提供一个在临床中运用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发展专业能力和培养专业态度的机会,是护生获得护理工作所需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1]。完成能力是指在特定状况下或某一职业领域解决问题、完成某项任务时所具备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工作态度等一系列的综合能力[2]。有研究表明,完成能力是每个护生必须具备的能力[3]。实习护生作为护理队伍的预备军,其完成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患者安全健康和护理队伍的发展建设[4]。目前,内地在完成能力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了解三甲医院实习护生完成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以后采取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20年10月-11月湖南省3所三甲医院实习护生共358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人(8.4%),女328人(91.6%);中专生21人(5.9%),大专生239人(66.8%),本科生98人(27.4%)。见表1。纳入标准:均为在临床实习阶段且还未毕业的护生;目前已实习时间大于或等于1个月;知情同意书后自愿参与该调查研究。排除标准:因各种原因不能参与此项调查者。

表1 实习护生一般情况资料(n=358)

续表1 实习护生一般情况资料(n=358)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由研究者在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后自行设计,包括实习护生的性别、年龄、在读学历、民族、是否担任班干部、家庭所在地、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对护理专业的态度、目前已实习时间、对临床带教老师满意度、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对护理专业的喜爱度、是否接受过临床沟通能力培训、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能力培训、对职业生涯的了解程度、对职业生涯是否进行过规划、毕业后是否会从事护理专业等。(2)护理学生完成能力量表(NSCI)。由LIN等[5]于2016年编制,杨梓涵等[6]于2019年完成汉化,主要用于护理学生完成能力水平的测评。内容包括整合护理能力、引导人文关怀、提高职业发展、处理压力共4个维度27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10级评分法,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赋值1~10分,得分范围为27~270分,得分越高说明完成能力越强。本量表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汉化版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09[6]。

1.2.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星对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由医院负责临床总带教的护理部老师将问卷二维码发到实习护生微信群,告知调查目的及填写问卷的说明,护生同意参加调查后开始填写问卷,每人只有1次作答机会,作答完毕后提交自动生成答卷。本研究共回收370份问卷,除去无效问卷12份,有效问卷为358份,问卷回收率为96.76%。

2 结 果

2.1实习护生完成能力得分情况 实习护生完成能力中位数得分为191.00(162.00,220.25)分;各维度得分为:整合护理能力70.00(59.00,81.00)分,引导人文关怀42.00(36.00,50.00)分,提高职业发展43.00(38.00,47.00)分,处理压力29.00(24.00,34.00)分,见表2。

表2 实习护生完成能力得分情况(n=358)

2.2不同特征实习护生完成能力得分比较 实习护生完成能力的得分在家庭所在地、父母对护理专业的态度、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对护理专业的喜爱度、是否接受过临床沟通能力培训、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能力培训、对职业生涯的了解程度、对职业生涯是否进行过规划、毕业后是否会从事护理专业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影响实习护生完成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完成能力总分作为因变量,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10个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过临床沟通能力培训、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对职业生涯的了解程度和对职业生涯是否进行过规划是实习护生完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可以解释总分变异的16.2%。自变量赋值见表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表3 实习护生完成能力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4 影响实习护生完成能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358)

3 讨 论

研究结果显示,358名三甲医院实习护生完成能力中位数得分为191.00(162.00,220.25)分,这与郑凯丰等[4]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说明护生经过学校教育和临床实习培训,已具备一定的完成能力,但仍有待提高。在各维度得分中,处理压力维度得分最高,原因可能是护生的心理发育已接近成熟。本研究中,96.7%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已经成年,多数护生能够面对困难和压力,并且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7]。提高职业发展维度得分最低,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目前我国实习护生专业认同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8],大多数人认为临床护理工作是单调的重复劳动,社会地位较低,导致很多护生在毕业后选择放弃从事护理工作,而选择在其他行业或相关行业发展[9];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学校和医院尚未大范围开展实习护生职业发展与规划相关知识培训,导致护生对职业发展相关领域知识还不够了解熟悉。

研究结果显示,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满意度越高的实习护生,其完成能力越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培养护生操作能力、解决临床护理问题能力和提高护患沟通能力的教学任务。DAVID等[9]研究指出,带教老师对患者的关爱、对专业的认同、对护生的教育和支持都会加强护生的职业态度和护理能力。而目前在临床实习带教中,由于每个带教老师的水平存在差异,导致护生临床操作水平参差不齐[10]。有的带教老师缺乏教学知识和能力,不能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有的老师忽略了临床教学任务,非护理工作多由实习护生完成,护生实际操作较少[11],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影响其完成能力的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过临床沟通能力培训的实习护生,其完成能力越强。良好的临床沟通能力对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满意度、降低护理事故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具有关键作用[12]。护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由于刚开始接触患者,缺乏有效沟通技巧和经验[13],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给出满意的答复,容易对患者产生恐惧、害怕心理,严重者甚至逃避实习。一方面,护生对沟通能力重视度不够,缺乏沟通意识和技巧;另一方面,虽然某些学校已经开设医学人文、临床沟通等课程,但课程设置大多为公共选修课,护生参与度不高[14]。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职业生涯了解程度越高的实习护生,其完成能力越强。本调查结果发现,实习护生对职业生涯的了解程度较低,只有49.4%实习护生对职业生涯知识比较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即职业规划,是指个体在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分析之上,建立个体职业生涯成长发展目标,从而制定出一系列的学习、工作和培训计划,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采取有效的行动来实现职业目标的阶段[15]。而护生在制定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前,需要熟知职业发展的相关知识,了解当前护理工作类别、就业状况、工资待遇等。而在本研究中,进行过职业规划的实习护生,其完成能力越强。有29.1%的护生未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实习护生正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初步时期,只有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条件和能力要求,熟知护理专业发展前景,才能确定学习目标,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实习计划[16]。

综上所述,实习护生完成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是否接受过临床沟通能力培训、对职业生涯的了解程度、对职业生涯是否进行过规划是实习护生完成能力的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要注意提高临床带教老师带教资格,优先选择理论知识扎实、操作技术规范、工作认真负责的护理老师作为实习护生的带教老师。学校和临床教育均要重视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培养,改善教学方法,开展相关沟通模式培训,如情景模拟[17]、角色扮演法、SBAR沟通模式[18]等,提高护生沟通能力。护理教育者应加强护生职业发展教育的辅导,通过开展职业发展相关课程和培训,帮助护生尽早树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目标,培养护生专业态度。

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只调查了湖南省3所三甲医院实习护生情况,样本代表具有一定局限性,有待今后扩大样本量,纳入更多因素进行探讨。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问卷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幼儿师范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初步探索
问卷你做主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中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