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栏目特邀主持人:汤哲声

2021-11-16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笑傲江湖莫大金庸

主持人语: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离我们而去。在金庸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际,本刊推出一期“金庸研究”专题,向这位伟大的中国武侠小说大师致敬。

金庸先生之所以称得上是“大师”,是因为他将中国武侠小说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他的杰出贡献主要在于以下四点:第一,他将中国现代武侠小说构建而成的爱国传统发扬光大,强调家国情怀、民族和谐是中国侠文化最重要的价值所在。第二,他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五四”以来的新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用生动的创作实践解决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如何写人的问题。从“五四”时期新文学提倡人道主义的“人的文学”,到金庸在传统文化之中呈现“人的文学”,是中国文学创作观念的重大突破。第三,金庸创作了一系列的经典人物形象,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他们都是武侠人物,也是哲学人物,他们的人生轨迹给读者留下了廓大的思考空间,也给中国社会刻下了深深的人生印记。第四,金庸小说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杂学却又纯粹,世俗却有雅趣。20世纪以后,众多传统文学作家努力实践的中国传统文学现代化,到金庸这里基本完成。以金庸小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学的现代化形态与以鲁迅小说为代表的精英文学的现代化形态有关联,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有着更多的民族性和本土性。与鲁迅小说相比,金庸小说的现代化形态在当下中国也许有更多的价值和意义。

金庸先生的贡献还在于为中国现当代大众文化构造了“金庸现象”,金庸小说对中国文学的创作文本、编辑出版、改编流转、阅读传播等各方面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中国文学市场化运作的经典案例,对中国文学的市场运作有着引导和示范作用。

金庸小说是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当下通俗文学与网络文学创作的起点,他的文化观、价值观、创作观以及市场观都给后来者很多启发。金庸之所以说不尽,就在于他的小说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

本期推出的三篇文章,都说不上是宏观叙事,却都是金庸小说研究的关键之处。金庸小说改编成的影视剧、评书大鼓词、游戏手游等都有学者写了很多相关研究文章,但是金庸小说的连环画形式却少有人论及。杨剑龙教授的《论金庸小说的连环画改编》将研究视角投注到金庸小说连环画上,是金庸小说研究的新的推进。杨剑龙教授是中国文学图像研究的领军学者,他有关图像研究的文章值得关注。他在这篇论文中比较全面地论述了金庸小说改编连环画的过程以及对内地出版行业规范化的影响,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金庸小说改编成连环画加速了金庸小说经典化的过程。作者显然认为,市场运作与IP的构成是通俗文学经典化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市场的认可度与作品的传播度视为作品是否经典的考量因素,这就将通俗文学经典的评价标准与精英文学区分开来,这样的观点很有价值。

金庸小说中的武侠人生精彩纷呈,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基本上都有一番轰轰烈烈的人生演绎,但是有一个人稍有例外,那就是《笑傲江湖》中的莫大先生。也许正是因为此人过于低调,学术界对其研究不多。罗立群教授的《〈笑傲江湖〉莫大先生的文化内涵及其意义》是莫大先生研究专论。罗立群教授的中国武侠小说研究成果卓著,这篇文章显示了他的学术功力。论文从莫大先生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处世哲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用“半隐江湖”对其定论,相当准确。如果还可以加一点补充的话,我认为莫大先生是《笑傲江湖》中的“第三只眼睛”。

武侠小说一直被认为是“成人的童话”,虽然武侠小说中不乏女英雄,但确实是以写铁血男儿为主。问题是武侠小说中的女性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描述,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阐释。余冰清的论文《镜,还是灯: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形象探究》从分析《笑傲江湖》中的女性入手,认为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只是男性映照自身的镜像,而不是有些学者所论述的烛照江湖的明灯。作者的观点是否立得住脚可以商榷,但是武侠小说中女性地位的研究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猜你喜欢

笑傲江湖莫大金庸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七)
笑傲江湖
给你莫大勇气的神回复
知足
为金庸因一错字查证道歉叫好
谁是金庸小说第一情圣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 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等文中引用
金庸的财富江湖
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