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夹板外固定联合消肿活血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2021-11-16陈佳佳张鲁刚
马 良,陈佳佳,张鲁刚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桡骨远端骨折(DRF)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约占急诊诊治骨折的1/6,且多发于中老年人[1]。DRF临床表现为腕部肿胀、压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影响腕关节功能恢复,不利于日常活动。本研究用小夹板外固定联合消肿活血汤治疗DRF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8例,均为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DR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男13例,女21例;年龄35~73岁,平均(54.06±3.44)岁;受伤至就诊时间2~14h,平均(7.98±1.52)h;体质量指数17~28kg/cm2,平均(23.89±1.78)kg/cm2。观察组男12例,女22例;年龄36~72岁,平均(54.12±3.38)岁;受伤至就诊时间3~13h,平均(7.95±1.47)h;体质量指数18~27kg/cm2,平均(23.84±1.76)kg/c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2]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的诊断标准。存在外伤史,X线片可明确诊断,可见骨小梁中断,骨质不连续,断端成角、不连续,伤后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伴有关节活动受限,腕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压痛明显。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病历资料完整;③语言、认知功能正常,能正常交流;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筋膜、神经、血管等损伤;②代谢性或病理性骨折;③药物过敏或相关治疗禁忌症;④局部形成水疱等皮肤损害。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实施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取坐位,助手站立于患者身后,固定躯干及患侧肘部,术者一手用虎口区对骨折远端桡侧按压,骨折远端背侧用拇指压住,另一只手反握患部近端,用拇指按压骨折近端掌侧。双手对抗牵拔伸后,远端向尺侧施压,两手拇指分别按压骨折远端,并推顶骨折近端,并屈曲患腕,最后捋筋至关节平面,骨折端无阶梯感即复位完成。取桡骨远端高分子小夹板塑性,放置棉垫于骨折近端掌侧、远端背侧,桡尺侧远端,背侧及桡侧夹板超过腕关节,使用绷带、扎带进行固定,保证松紧度适宜,以前臂吊带悬吊固定,维持4~6周。
观察组加用消肿活血汤治疗。药用桃仁5g,当归30g,穿山甲12g,骨碎补30g,自然铜12g,赤芍12g,乳香12g,没药12g,䗪虫12g,延胡索10g,红花12g,大黄10g,路路通12g。日1剂,用水煎成300mL药汁,分早中晚3次温服。连续服药4周。
3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4周后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肿胀程度比较按照正常皮纹、皮纹变浅、皮纹消失、产生水疱分别计0、1、2、3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评估疼痛程度,在纸上画1条10cm横线,0代表无痛,10代表剧痛,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
治疗前、治疗4周后桡骨远端影像学参数,采用X线检查桡骨远端,测量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
4 疗效标准
随访3个月,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5]从残余畸形、患腕活动范围及握力客观评价、活动度及疼痛的主观评价、并发症4个方面评估腕关节功能。其中优0~3分,良3~8分,可9~20分,差大于等于21分。
5 治疗结果
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比较 例(%)
两组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比较 (分,±s)
组别 例 肿胀程度 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4 2.25±0.34 0.28±0.12 7.45±0.43 1.39±0.22对照组 34 2.19±0.37 0.59±0.26 7.53±0.46 1.84±0.25 t 0.696 6.312 0.741 7.879 P 0.489 0.000 0.461 0.000
两组桡骨远端影像学参数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桡骨远端影像学参数比较 (±s)
表3 两组桡骨远端影像学参数比较 (±s)
组别 例 桡骨高度(mm) 尺偏角(°) 掌倾角(°)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4 3.62±1.15 10.42±1.18 9.22±3.10 21.39±2.47 -11.82±1.43 7.19±2.11对照组 34 3.68±1.17 6.75±1.12 9.31±3.08 17.20±2.88 -11.91±1.48 11.02±2.37 t 0.213 13.154 0.120 6.439 0.255 7.038 P 0.832 0.000 0.905 0.000 0.800 0.000
6 讨 论
小夹板外固定是当前DRF的首选治疗方法,其对骨折断端血运破坏小,利于促进骨折愈合,且其骨折复位稳定性好,有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但术后常伴有局部肿胀及腕关节疼痛,会导致局部压迫过紧产生腕管综合征,甚至导致骨折再移位,需要重新复位。现代大量研究显示,DRF给予小夹板外固定术后辅以中医药治疗,对于减轻肿胀和疼痛程度、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6-7]。
DRF属中医“手掌根出臼”“桡折伤”等范畴。骨骼受损,导致脉络闭阻、脏腑失和、气滞血瘀、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气血不能濡养筋骨关节,故出现疼痛、水肿等症状。因此,治疗应以活血消肿、强筋健骨为基本原则。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肿胀程度评分、VAS评分较对照组低,治疗后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均较对照组高,表明用消肿活血汤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DRF效果显著,利于缓解疼痛和肿胀,维持骨折断端稳定愈合,恢复腕关节功能。消肿活血汤中赤芍、当归祛瘀止痛、补血活血,自然铜消肿止痛、续筋接骨,骨碎补补肾镇痛、强筋健骨,穿山甲消肿、破瘀通络,桃仁、延胡索、红花、乳香、大黄、没药祛瘀止痛、活血通络、消肿,路路通利水消肿,䗪虫续筋骨、破瘀血。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消肿、强筋健骨、祛瘀止痛之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自然铜能促进骨折愈合,促进骨痂生长;骨碎补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新生骨的发育,修复骨损伤;穿山甲可促进人体胶原蛋白合成,加速骨折愈合[8-9]。小夹板外固定术后应用消肿活血汤治疗DRF,可减轻局部瘀血,改善骨折处缺血缺氧状态,缓解腕关节疼痛、肿胀,确保患者尽早行功能锻炼,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小夹板外固定联合消肿活血汤治疗DRF能减轻疼痛和肿胀,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腕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