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止痉汤联合针刺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2021-11-16冷海昌
万 涛,冷海昌,万 霞
(1.湖北省随州市中医医院,湖北 随州 441300;2.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湖北 荆州 434000)
面肌痉挛是单侧面部表情肌不自主、不规则、阵发性抽搐为特点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1]。开始多为一侧下眼睑不自主地抽动,后逐渐扩散至半侧面部肌肉痉挛[2-3]。常因情绪激动、劳累过度、睡眠不佳等诱发或加重[4]。笔者用神农止痉汤联合针刺治疗面肌痉挛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5例,均为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我院康复科收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针刺组和中药组各25例。联合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33~70岁,平均(43.3±8.2)岁;病程1.1~23个月,平均(4.9±2.3)个月。针刺组男16例,女9例;年龄30~70岁,平均(44.3±7.5)岁;病程1.2~24个月,平均(5.1±2.2)个月。中药组年龄31~69岁,平均(43.5±7.2)岁;男15例,女10例;病程1.3~22个月,平均(5.0±2.1)个月。3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1]关于面肌痉挛的诊断标准。①起病多为眼轮匝肌间歇性抽搐,后逐渐扩散至口角,甚至半侧面部肌肉痉挛;②每次抽动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程度轻度不等;③可因情绪激动、劳累等加重,入睡后缓解;④神经系统诊断无阳性体征。
纳入标准:①年龄30至70岁,病程1~24个月;②符合面肌痉挛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面瘫后遗症、颅内占位病变等引起的继发性面肌痉挛;②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病;③不配合治疗及治疗期间采用其它治疗方法。
2 治疗方法
联合组用神农止痉汤(自拟)内服和针刺治疗。①神农止痉汤:黄芪30g,党参15g,石斛15g,茯苓15g,炙甘草10g,牡蛎30g,当归15g,山药30g,白术15g,柴胡15g,白芍15g,陈皮10g,麦冬15g,龙骨30g,酸枣仁20g,远志20g,夜交藤20g。每日1剂,每剂煎至450mL,分3次口服,由制剂室提供。连续服用1个月。②针刺:取双侧合谷、三阴交、足三里、太溪、太冲,患侧四白、太阳、颊车、颧髎、地仓、迎香、风池、翳风,患者平卧,穴位常规消毒,以毫针(衡水鼎杰商贸有限公司,批号160200,规格为0.30mm×40mm)进针,面部穴位平刺,余穴直刺,行平补平泻手,留针30min,同时配合TDP照射患侧面部,每天1次。连续治疗1个月。
针刺组单用针刺治疗,选穴及操作方法同联合组。
中药组单用神农止痉汤(自拟)内服,选方及用法同联合组。
3 观察指标
面肌痉挛强度评分:采用Albert分级[5]进行痉挛强度分级并评分。0级:无痉挛,记0分;1级:外部刺激引起瞬目反射增多,记1分;2级:轻度,可见痉挛,无活动障碍,记2分;3级:中度,痉挛明显,有轻微功能障碍,记3分;4级:重度,严重痉挛和活动障碍,记4分。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制定。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劳累及精神刺激无面肌抽搐。好转:面肌痉挛强度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或Albert分级下降1级。无效:面肌痉挛强度较治疗前无改善,或治疗前后Albert分级不改变。
5 治疗结果
3组治疗前后Albert分级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Albert分级评分比较 (分,±s)
表1 3组治疗前后Albert分级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中药组和针刺组比较,△P<0.05;与针刺组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25 2.80±0.87 1.04±0.93*△中药组 25 2.64±0.86 1.72±1.31*#针刺组 25 2.88±0.83 2.48±1.26
3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3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原发性面肌痉挛是面神经出脑干处受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等压迫,不同神经间出现传递短路等情况所致[6-8]。多采用抗惊厥药、肉毒素注射、微血管减压术等治疗。服用抗惊厥药,对肝肾毒性明显,易出现耐药性,仅暂时缓解临床症状;肉毒素注射易出现眼干、流泪、面肌乏力等不良反应;微血管减压术效果显著,但有小脑、脑干、颅神经损伤等风险,患者多有顾虑[8]。
面肌痉挛属中医“胞轮振跳”等范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风胜则动”,《素问·至真要大论》又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面肌痉挛以面部抽动为特征,当属肝风内动。常因劳累过度,耗伤气血,肝血不足,肝体失养,虚风内动,或情志过激,肝气升发太过,引动肝风,筋脉拘急而发病。病机为气血亏虚,肝血失充,肝体失养,虚风内动。治疗当益气养血,熄风止痉。神农止痉汤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炙甘草、山药、麦冬、石斛健脾养胃,以资气血生化之源,使血足而肝体得养,虚风自止;柴胡、当归、白芍养血活血,柔肝止痉;龙骨、牡蛎取其重镇之性,平降肝气而熄风止痉;酸枣仁、远志、夜交藤安神止痉。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平肝熄风之效,使肝血足而风自止。
取患侧太阳、四白、颧髎、地仓、颊车、迎香可疏调气血,缓解痉挛。风池、翳风熄风要穴。太冲与合谷分别为足厥阴肝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原穴,两穴合称“四关”穴,有熄风止痉的功效[9]。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可健脾和胃、益气养血、培补后天,使血足而肝体得养,筋脉拘急自止。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汇穴,有滋阴养血之功。太溪为足少阴肾经原穴,有滋阴补肾之功。诸穴合用,可调理气血、滋阴养血、熄风止痉。
神农止痉汤联合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疗效优于单用针刺或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