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长效:农村留守儿童帮扶行动研究

2021-11-16姚进忠郭熙莹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村落家庭儿童

姚进忠,郭熙莹

(集美大学 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2019年,两名租客将9岁的章子欣以“做花童”为由带走杀害;2020年,年仅7岁的果果被邻居埋于后院。一件件残忍事件的背后,显现出的是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诸多的困境[1]。作为农村的未来,留守儿童是乡村振兴关注的重要群体之一,关注该群体困境的解决,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福祉的提升和社会的稳定运行,更关系到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以及推动乡村振兴的长远根本。农村留守儿童面对的家庭经济基础薄弱、家庭教育缺失等挑战大大提高了贫困代际传递的概率[2]。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要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关爱服务[3]。在此背景下,关注如何创新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机制,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社会福祉;另一方面也能为农村留守儿童帮扶体系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行动基础和方向。基于此,本研究围绕生态系统理论框架,通过福建省龙岩市W县Z村留守儿童三年追踪服务的行动研究,构建并呈现帮扶体系运转过程。以期能从实践层面提升留守儿童群体帮扶效能,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政策以及实务改进提供参考方案。

一、文献回顾

留守儿童帮扶是指在多种主体合作下,通过促进个体发展、改善个体环境以及协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促使留守儿童个体心理、社会适应性等因子得到强化并弥补家庭功能缺失的过程。现有研究不断加深对于留守儿童帮扶的理解,并呈现出思维复杂化、主体协调化以及干预生态化的趋势,为服务效能提升以及帮扶体系优化提供借鉴。

(一)帮扶视角:单一简单转向多维复杂

研究逐渐以复杂化、反思性的视角去看待留守儿童问题。许怀雪、秦玉友认为研究遵循三个阶段的演变趋势[4]:(1)问题化阶段。将“留守儿童”这一命题视作留守儿童自身衍生出的系列问题,涉及教育、心理、社会化等各个方面[5]。(2)问题化解构阶段。具有学科特征的研究逐渐精细化,各学科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反思并主张“去污名化”,提倡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偏差认知进行修正研究。在一些实证研究中,父母迁徙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在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支持网络、基础资源分配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呈现出差异性的反应方式,有的甚至会产生有益影响[6]。(3)再问题化阶段。强调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客观解读和分析。诸多对比研究发现生活质量、年龄、照顾者支持、重要他人的沟通、同伴问题、孤独感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共同对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造成影响[7-8]。在研究的不断推进中,留守儿童的研究空间得到拓宽,各学科相关研究不断深入,为农村留守儿童帮扶体系建构提供诸多研究借鉴,有力地推动帮扶视角朝着多维复杂的方向发展。

(二)帮扶主体:政府关爱转向多元合作

随着家庭结构变化、老龄化进程加快和更多女性进入劳动市场,留守儿童当前的福利供应体系面临愈加严重的社会风险[9]。行红芳指出,非政府组织和专业福利机构在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支持,进行新的福利模式的探索,弥补政府功能缺陷方面,具有专业性强、成本低的优点[10]。卢国良、唐添翼将留守儿童帮扶主体划分为四个部分[11]:(1)主导性主体。代表政府行使职权的专门行政机关,发挥统筹协调的功能。(2)从属性主体。包括民政、妇联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职能范围内的帮扶工作。(3)参与性主体。包括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等,参与到帮扶体系中的团体、企事业单位都属于参与性主体。(4)基础性主体。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主体,一般指家庭、学校、社区。政府之外的主体逐渐加入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成为重要参与力量。六位一体模式、服务三角模型等主体协作模式陆续提出,呈现出以政府为主导、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合作的趋势。在此形势下,留守儿童帮扶提出构建贫困治理共同体的要求,通过主体间的协调发力,在共同的信念和目标驱使下,开展集体行动[12-13]。

(三)帮扶切点:个体关注转向生态干预

王进文、张军认为“关系”视域从生态性的综合进路将当前留守儿童问题治理路径的理论研究概括为三个方面[14]:(1)偏重宏观分析的制度性层面。将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社会结构作为影响留守儿童发展的根源性力量,儿童社会权利遭遇制度障碍而使得自身处于结构性贫困状态并直接影响成年后福利状况的解释视角[15-16],塑造了偏重制度完善的价值取向和研究逻辑。(2)偏向中观分析的关系性层面。注重为留守儿童构建支持网络,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等方面的关系。把对于留守儿童的理解放置于家庭生态系统之中[17-18],成为中观分析层面的重要趋势。(3)侧重微观分析的主体性层面。在全面评估需求的基础上,为留守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促进其自身的综合发展,并且注重发挥留守儿童的主体性。生态系统理论视儿童发展为由若干相互影响的子系统所组成的生态环境作用的结果,并置于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中进行研究。偏向中观分析的进路在理论层面上优于其他两种进路,更能够在生态思维下实现生态系统的有效整合。

综上所述,关注留守儿童动态变化与生态干预已成为近年来留守儿童帮扶的重要趋势。本研究是在研究动态化与生态化走向下进行的尝试性探索:(1)希望帮扶体系的构建能够更注重系统性,在提升留守儿童个人能力、增强家庭功能的同时也促进留守儿童与村落的协同发展。(2)研究者期待能够通过项目三年的行动研究持续追踪留守儿童及其生态环境,更好地呈现动态操作的过程。(3)探索留守儿童帮扶体系的长效性,希望帮扶体系与乡村振兴之间紧密切合形成互促优势。从方向上来说乡村振兴强调经济增长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与留守儿童帮扶转向造血式的发展要求呈现路径上的协调一致。研究拓展留守儿童帮扶体系的行动领域,使二者在乡村治理、乡村文化等方面的部分行动领域一致。融入乡村振兴可以保证留守儿童帮扶体系资金和人力,并且由于留守儿童庞大的数量以及作为人力资源的未来潜力,也是乡村振兴更为长远的人才支撑。研究的特色在于吸收生态与动态特点的同时,将留守儿童帮扶体系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希望促进留守儿童帮扶体系的长效性。

二、理论框架解析与研究方法操作

(一)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是一种整合了一般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观点的概念框架[19]。一般系统理论描述了相互作用的元素集或变量的系统关联性[20-21],生态系统理论作为其分支,注重把人放在环境系统中加以考察,分析人的生态系统如何同人相互作用并影响人的行为[22];并且,它也吸纳了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元素,以回应社会工作领域中的“社会”的缺失,从而形成综融性的生态系统理论[23]。生态系统理论以其优势获得普遍认可,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原因[24-25]:(1)遵循社会工作基本原则,将个人内部心理与外部环境进行整合。(2)坚持“个人-环境”双向视角,用整合的视角理解个人与环境的关系。(3)倡导成长取向服务,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交换,这与社会工作所推崇的人文关怀不谋而合。因此,生态系统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已被假定为一种合适的治疗框架——能够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有效干预措施[26-27]。为了促进实践的专业性与有效性,生态系统理论的合理运用可以遵循以下三点原则:(1)收集并考虑影响留守儿童发展以及帮扶体系建构的相关因素,广泛、多学科地寻求实证上的支持。(2)注重实际的调查工作,结合现实情况,根据影响程度、改变难易程度等对各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排序,整合出系统性的生态框架。(3)把握理论在实践运用中的连贯性与有效性,有针对性地寻求研究框架的最优解。

生态视角融合了不同的人类行为理论和社会工作实践框架,为实现留守儿童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广泛的、折中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框架[28]。但总体而言,生态系统理论属于个人主义—改良主义的观点,其介入焦点在于协调个人内在动力与外在环境的改善,并侧重于改变环境[29-30]。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以及W县Z村具体情况,研究者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生态系统研究框架(见图1)。通过“凤凰花助飞”项目对该框架的具体操作以及留守儿童帮扶各个层次系统如何共同发挥作用进行剖析,为建构长效稳定的留守儿童帮扶体系呈现行动方向的思考。

图1 留守儿童生态系统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的操作

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研究者在不断思考、改进行动的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发现有效方法,使计划与具体实践产生动态适应的研究范式,它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关怀[31]。在实践过程中,研究者运用行动研究法对服务过程不断进行反思探究,以更好地提升留守儿童帮扶实践以及体系建构的合理性、有效性。

本研究是在社会工作价值观以及精准扶贫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将生态系统理论运用于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实务,依托龙岩市W县Z村,对所承接的“凤凰花助飞成长营”三年精准帮扶项目进行追踪服务,通过政府与高校合作,致力于建构长效稳定的农村留守儿童精准帮扶机制的行动探索。项目所驻扎的Z村地处福建省龙岩市Y镇西部,种植的烟叶、仙草和辣椒处于产业链底端,收购价格低;当地唯一的学校Z小学教育资源缺乏,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落后。2017—2020年间项目组服务Z村留守儿童147人次,其中2017—2018年45人次,2018—2019年48人次,2019—2020年54人次。在项目服务过程中,研究者遵循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所构成的自我反思的螺旋式循环[32],通过动态评估服务需求,以促进服务过程的有效控制,实现服务的改进以及服务效果的提升。本项目组的组成人员大部分为高校社会工作系师生,研究者在其中以服务提供者以及项目督导者的身份参与项目的全程运行,通过观察留守儿童家庭及其服务介入过程、访谈共同行动人员、作为个别和团体督导等方式获取服务反馈信息以及相关研究资料。

行动研究的内容主要围绕实务工作的开展,其研究步骤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需求分析、方案策划、服务开展、评估反思。在此过程中项目组所关注的是:留守儿童呈现出什么样的需要?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与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的各方主体之间如何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外部资源如何结合Z村具体需求以及在地资源进行具体操作?如何稳固成效使项目得以延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优化此帮扶体系?

三、“个人—家庭—村社”留守儿童帮扶体系建构的行动研究

在项目服务的过程中,研究者遵循行动研究的方法,全程参与项目服务的开展,以研究促进行动,依据需求分析、方案策划、服务开展、评估反思四个步骤进行体系建构的推进与改善。

(一)需求分析

项目组成员通过调研得出,W县Z村留守儿童主要呈现出个体需求匹配、家庭系统支持、资源激发整合三个方面的不足。

1.个体层面:儿童需求匹配。在个体层面,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呈现出的困境,体现在外界干预与农村留守儿童自身需求匹配程度不高。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服务主要集中在物资捐助,缺乏其自身潜能的发掘。调查显示,Z村68.19%的留守儿童缺乏兴趣爱好,45.45%的留守儿童成绩较差,学习主动性不足。而且由于缺乏父母的督促,这种状态难以得到改善。

“低年级的儿童还比较积极,但像高年级的,很多儿童都很懒散,没有理想目标,也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所以希望你们能引导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更有目标和动力。”(Z小学,钟老师)

2.家庭层面:家庭系统稳固。Z村村民以务农为主,其知识水平有限,教育观念也较为落后。家长的教养方式更为重视儿童物质上吃饱穿暖而忽略心理感受,缺乏对儿童的情感交流和心理关怀。Z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地务工,平日由老一辈抚养儿童。项目组第一年服务的45名留守儿童中,双亲留守儿童占比37.78%,单亲留守儿童占比62.22%;在亲子关系方面,46.9%的留守儿童一年以上未与外出的家长见面,12.5%的留守儿童与外出的家长半年内见过一次。

“家长只有在儿童请假的时候会跟老师联系,其他时间都没有给老师打电话主动询问儿童情况。家长觉得把儿童送进学校以后,都是老师的事情了,儿童考不好了,都会归咎于老师。”(Z小学,钟老师)

“平时我都要在外地工作,平常打电话也就问一下他们最近学习成绩怎么样,除了学习,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Z村,钟X的家长)

3.社会层面:外部资源整合。Z村面临着教师难招、人才难留、教学质量难提升等问题。在学科教育方面,Z村小学教师资源极其匮乏,缺乏政治、英语等学科的教师,仅开设语文和数学学科;幼儿班更是没有正式的任课老师,乡村学校的发展停滞不前;在教育设施方面,室内拓展设施不完备,并且缺少微机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整体教育情况令人堪忧。乡村教育问题早已成为阻碍Z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教育资源的不足,部分父母在升学时期随儿童去邻村或是镇上,这种状况进一步加重Z村的人才流失。

“现在学校最缺的是幼儿教师,如果能招到两位幼儿教师,把幼儿班建好了,很多家长都会把儿童送回来读书,那时候小学就不缺学生了,也跟教育局写报告反映过了,但是不知道能不能分配到老师。”(Z小学,钟校长)

项目组根据留守儿童及其生态环境现状,将其需要概括为五个方面(见表1)。

表1 Z村留守儿童需求分析表

(二)方案策划

依据需要的剖析,服务项目将总目标设定为:通过教育切入、家庭增能、社志联动与资源链接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农村留守儿童个人、家庭、村落三个层面提供服务,探索“个人—家庭—村落”留守儿童帮扶机制。总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子目标:(1)积极链接社会资源,通过政府、社会、村落、高校多元主体协同发力,提供留守儿童所需的资源。(2)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三大方法,提升留守儿童的自我效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改善家庭氛围和教育理念,促进家庭内部关系的发展。(3)延续乡村文化血脉,挖掘村落故事,建立村落归属感和认同感,推动志愿组织建设,营造村落互助互爱的文化氛围。(4)通过生产特色农产品、建立文化品牌、开展互联网推广等方式推动Z村经济发展,改善留守儿童成长环境。项目对于资源的安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项目前期资金主要来自企业捐赠、教育资源和文创资源链接。企业捐赠部分委托基金会监管,依据每年财务预算拨出资金运行项目。项目开展第一年计划使用资金3万元整,用于前期调研、成长营日常运行、产品展销推广等。(2)项目组共有15名项目核心成员,划分为活动组和宣传组,并设置团队负责人统筹项目运营。活动组主要负责帮扶服务的具体提供以及志愿者培育工作,宣传组主要负责村落营造和对外宣传工作。

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策略是通过社区的再造,逐渐恢复社区可持续生活方式,从而改变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33]。它是一种兼具动态和包容特性的框架,强调通过有计划地干预,将提升个人能力以及群体福祉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研究者参与的项目在此框架下,以“凤凰花助飞成长营”为中心,村落为场境,开展资源链接、志愿者服务机制深化等方面的服务。一方面从留守儿童个体出发,促进留守儿童的个人成长,并逐步将服务延伸至其家庭和村落,引入社会资源,稳固留守儿童支持系统,使留守儿童帮扶从个体发展、家庭环境互动扩展至其所处的社区环境、社会环境的联系;另一方面促进村社发展和志愿组织的建立,激发村社内生动力,并使其转化为村社发展以及留守儿童帮扶机制长效运行的新动力、新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与村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引导其反哺村落以期实现留守儿童个体与环境的共同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以及留守儿童群体的持续改变。据此思维,服务模式按照个人—家庭—村社层次递进(见图2)。

图2 个人—家庭—村社模式服务框架图

1.个人提升。依据留守儿童个人的具体需要,从兴趣激发、视野拓展、能力建设三个角度,以留守儿童为焦点展开服务。通过小组活动开拓留守儿童视野,触发其兴趣点,全面挖掘留守儿童自身优势,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在小组工作中发展个案,综合运用同理、倾听、澄清等面谈技巧开展个案辅导,注重服务兼顾个人能力建设与生态预防;开展村社活动,促进留守儿童个人成长的同时增强其村落归属感,加强儿童与村落的联系。

2.家庭增能。项目组将第二阶的服务延展到家庭层面,通过家庭关系、家庭沟通、家庭规则、家庭教育四个环节促进家庭支持功能发挥。设计系列活动,在互动中加强亲子沟通,提升家庭关系亲密度;鼓励主动沟通,提升儿童与父母的沟通技巧,增强家庭沟通能力;培养家庭意识,引导家庭设立积极、协商、互助的家庭规则,促使家庭正功能发挥;针对教育方式问题开展活动与交流会,转变家长教养观念和教养意识。

3.村社支持。在深入挖掘在地资源的同时,村社应促进各主体共同关注留守儿童与村落的发展。一方面进行村社营造,为村落建立自组织,培养当地帮扶服务的内生力量,推动文化宣传和文化营造,激发村落内部活力,打造温馨的村落环境;另一方面促进教育资源引入以及产业振兴,吸引外出人才返村,促进村落发展,提升村民脱贫能力,实现良性自助循环,为村落脱贫和留守儿童帮扶机制提供内生动力的支持。

(三)服务开展

项目根据具体需求以及服务方案,采用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以留守儿童个体层面为核心,辐射其家庭、村落层面,广泛链接社会资源,结合其动态需求提供多维度、渐进性的帮扶活动,开展以个人提升、家庭增能、村社支持为主题的活动(见表2),以期达到提升留守儿童个人能力、优化留守儿童所处社会生态环境的服务效果。

表2 个人—家庭—村落帮扶服务计划简表

续表2

续表2

1.潜能激发,发掘个体价值。基于留守儿童个体需求,项目组从兴趣激发、视野拓展、能力提升三个维度出发,促进其健康成长。兴趣激发方面,项目组打造兴趣社团并从绘画、音乐等方面开展兴趣激发课堂系列活动,结合奖励机制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视野拓展方面,针对留守儿童教育资源匮乏和认知范围狭小的问题,项目团队通过公共礼仪课堂、安全知识防护小组、文化游园会、寻根之旅等方式全面拓宽其视野;能力提升方面,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设计益智活动,以头脑风暴、知识竞赛等形式,帮助其发散思维,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并运用游戏疗法设计小组活动,引导儿童认识自我。此外,开展“沟通技巧”“废物利用”等小组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学会表达自己,提升沟通能力,培养其创新和环保意识。项目组在服务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社会工作优势,切合留守儿童的动态需求,为其提供多层次的个案、小组和社区服务,有效地促进了留守儿童个体方面的成长和发展。

2.家庭增能,弥补家庭隔阂。家庭对留守儿童个体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项目围绕家庭规则、家庭关系、家庭教育以及家庭沟通四个方面,为留守儿童个体及其家长开展家庭增能服务。在共制家庭规则方面,协助家庭建立规则,将小组契约、社团规则与家规相承接,并与小红花机制相结合强化留守儿童规则意识;在拉近家庭关系方面,考察家长与孩子相处情况及家庭关系的情况,设计“让我感到安全的人”“一家三口拼图”等家庭治愈游戏,给予积极正面回应,实现留守儿童和家长对家庭关系的再认知;在提升家庭教育方面,开展家庭关系座谈会,提供相互分享与学习的空间,并链接厦门博爱社工机构的两组外籍家庭共同参与服务活动,通过入户访谈、开展家庭协作活动等方式,促进教育方式的转变;改善家庭沟通方面,通过“家书漂流”“亲子手工秀”等活动,搭建家庭沟通的桥梁,拉近留守儿童与家庭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建立微信群和家长互助小组,使在外务工的父母及时了解儿童在校表现,加强家庭间的联系,有力地推进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形成。

3.村社营造,激发内生动力。在留守儿童个体、家庭双层优化的基础上,项目组将服务内容辐射至村落层面。针对Z村文娱活动匮乏问题,项目团队进行文化营造服务。(1)组建了以当地妇女为主的广场舞队,作为活跃村落文化氛围的基础。(2)派遣采访小组对当地杰出村民进行访谈,围绕“知青之家”的知青精神,发掘在地文化资源。(3)通过开展村落晚会、制作宣传片等方式呈现Z村文化形象,并运用微信公众号、社会媒体投稿进行宣传,获取社会关注。(4)致力于培养农村自治组织,通过与Z村村委会协商,召集村民骨干,成立一支26人的Z村志愿者队,从节假日文化活动开展、环境卫生维持、空巢老人守护三方面发挥志愿者职能,提升村落现代化治理能力。村民自治意识的形成进一步激发了村落的内生动力,在留守儿童帮扶以及村落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召集曾参与过本项目,现已升入初中的青少年,组建青少年志愿服务队伍,形成青少年共同参与服务执行的良性机制。

4.多方力量,促进村落发展。项目通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社会组织协同助力,从教育促进和产业振兴两个维度促进村落发展。(1)教育促进。项目引入英语教育、幼儿教育、兴趣教育三方面的资源促进儿童教育。英语教育方面,通过外籍志愿者和英语教育机构为儿童提供英语网络平台教学。幼儿教育方面,链接一名专业幼儿教师,使幼儿教育得以持续。兴趣教育方面,通过公益基金建设了“向阳花”美术教室,为美术课的开展提供空间,同时链接教育机构,通过远程教育平台线上为Z小学提供科学、音乐等课程。(2)产业振兴。通过微信平台讲述村落故事、拍摄《印象ZX》纪录片,对Z村生态环境、日常生活、人物故事等方面进行刻画,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吸引相关社会组织的关注,扩大服务影响力。在Z村关注度提升的基础上,项目链接到商业资源帮助Z村售卖灵芝,并运用“互联网+”模式拓宽产品销路,通过农村淘宝对当地蜂蜜、姜糖、仙草、辣椒等农产品进行推介,增加农产品销量。项目对Z村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帮扶,撬动村落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提供基础的经济保障。

(四)评估反思

项目根据前期调研收集分析村民及儿童所填问卷、量表以及访谈,从个人成长、家庭增能、村社支持三方面开展服务,通过动态评估发现设计的三维度服务方案呈现出一定的项目成效:(1)儿童成长。项目针对Z村留守儿童主体,依托课程学习、朋辈小组活动等形式,使个人身心得到长足发展。从兴趣激发、视野拓展、能力提高三方面有效促进留守儿童个人成长发展。2019—2020年(第三年)的问卷访谈显示,96.3%的留守儿童自我效能感得到增强。(2)家庭增能。根据儿童与村民的需求,项目设计一系列家庭服务,在引导儿童表达内心想法的同时,积极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倡导科学的教育方法,稳固家庭情感支持,通过家庭规则的建立规范留守儿童行为,同时建立学校微信群,使父母全面、及时地了解儿童的学习和思想动态。在访谈过程中98.15%的留守儿童家庭认为家庭互动频率增加,94.4%的家庭认为亲子关系亲密度得到提升。(3)村社营造。项目的运行丰富了村落文化娱乐活动,也提升了村落现代化治理能力,并通过挖掘村社历史,探索Z村生命故事,提升乡土归属感,为留守儿童及其家庭营造友好的文化氛围,丰富其社会资本。创建并发展了26人的村落志愿者团队,使其能够负责日常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同时,为Z村打造的《印象ZX》纪录片在腾讯视频中的播放量已超过2.6万次。(4)村社发展。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吸引各界关注并链接教育资源,引入英语教学平台、幼儿教育教师与美术教室等教育资源,完善教育结构,优化学习环境,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链接爱心企业提供销售平台,运用“互联网+农业”模式,实现村民创收。以蜂蜜和姜糖产品为例,蜂蜜的售价和销量分别上涨33.3%和74.8%,单项收入上涨249.1%;姜糖的售价和销量上涨了11.4%和40.1%,单项收入上涨162.65%。项目通过持续推进产业帮扶,为帮扶体系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项目组在行动过程中不断反思,从中提炼出两点不足并提出相应改进思路:(1)留守儿童主体性发挥不足。目前开展的服务更多是服务提供者依据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村落的具体需求进行相关策划,留守儿童的主体性发挥并未得到明显的体现。针对这一不足,项目组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并激发留守儿童主体性的服务设置,另一方面通过充分挖掘青少年志愿者队伍以及留守儿童群体内在力量,发挥留守儿童对家庭和社区的文化反哺作用,并推动其成为项目持续运作的力量之一。(2)留守儿童各生态层面合力不足。项目运用生态视角将留守儿童置于其生态环境中进行考察和帮扶,依据其需要提供相关服务与资源链接,但在各生态层面的整合方面存在一定欠缺。例如,引入的美术教室资源由于缺乏美术教师而导致使用率低的问题。因此,项目组需要促进生态合力的形成,妥善考虑生态功能的最大程度发挥,避免分散化地提供资源。

四、总结与讨论:基于生态系统的农村留守儿童帮扶体系建构的前景展望

留守儿童的帮扶活动应具备动态与生态属性,使留守儿童的各个系统根据其具体需求充分发挥作用,以弥补其家庭功能的缺失。生态系统视角将人的生态环境视为一组嵌套结构,强调把人置入环境系统中考察,与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具有相容性。二者的相容性使得以生态系统为视角留守儿童帮扶体系建构的实践空间进一步拓宽。农村留守儿童帮扶体系建构可以从以下三个核心重点把握:

(一)动态把握个体需求,增进儿童综合素质

促进留守儿童个体发展是留守儿童帮扶体系的服务核心,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动态需要。定期收集留守儿童相关信息形成数据库,动态评估其新变化、新需要,以其动态需要为方向,及时、精准供给服务。(2)开展兴趣活动。兴趣的激发能提升儿童将经验迁移到新领域的潜在可能性,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兴趣社团和丰富的兴趣激发活动鼓励儿童积极探索,培养有益兴趣。(3)拓展基础知识。留守儿童基础教育薄弱,因此,需要通过小组活动等方式帮助其提升基础知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结合留守儿童紧迫的需要,例如为其提供安全自护知识、心理健康知识、法制知识。(4)提升村社认同感。对于村落的认同感能够增加儿童反哺村落的意愿。一方面,组建青少年志愿服务队伍,鼓励其主动服务村落,在服务过程中提升自我价值和效能感,培育自觉为社区服务的精神和责任感;另一方面,提升留守儿童对村落文化的了解程度,开展村落地图绘制、村落文化探索等活动,在了解村落文化的同时增加其村落归属感。

(二)稳固家庭支持系统,提升家庭养育质量

家庭对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对于留守儿童家庭,可以灵活选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育儿培训、教养座谈会、家访、亲子活动等线下方式以及建立微信群、视频通话等线上方式增加留守儿童家庭的支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环节,为其提供认知刺激以及情感支持:(1)设立家庭规则。为留守儿童的家庭开展个案辅导或小组活动,协助其分析家庭中含糊不清的原有规则,帮助家庭成员理解彼此的期待,共同建立清晰、积极的家庭契约。(2)改善沟通模式。鼓励留守儿童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良性沟通和彼此肯定的行为,帮助家庭成员了解沟通模式,并识别不良的沟通模式及其影响,学习积极的沟通方式。(3)转变教育方式。定期开展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强化留守儿童家庭的责任意识,向其普及正确的育儿观念,帮助掌握照顾知识和照顾能力,改变不正确的观念和教养方式,降低儿童的问题行为风险,缓和留守带来的消极影响。(4)强化家庭关系。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共同参与的机会和空间,通过开展各种家庭治愈游戏、家庭活动,促进有质量的互动以及情感交流。

(三)依托村落保障运作,规划整合内外资源

服务提供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并结合村落实际情况,注重留守儿童服务方向与村社营造、发展目标相结合,使留守儿童帮扶更加具备操作性和可持续性。我们可以重视以下方面:(1)培养信任、互助的村落文化氛围。增强村落凝聚力,通过挖掘村落故事、开展公共活动、成立社区自组织、鼓励社区参与等方式营造良好的社区共同体意识,为留守儿童的邻里关怀奠定文化氛围,减少留守儿童偏离行为。(2)拓展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将留守儿童照顾列入志愿者常规服务,定期开展阅读陪伴等活动,缓和照顾者的压力和心理困扰,提高儿童养育质量。(3)通过特色农产品和资源链接,为体系运作提供支持。一方面,制定宣传与推介策略,采取微信公众号推送、媒体投稿、制作宣传片等方式,以村落的特色文化、人文风貌等为吸引点进行广泛宣传,使政府、企业、机构、社会组织等主体关注到留守儿童群体,从而汇聚社会爱心力量,达到对资金、服务以及志愿者等资源的吸引作用;另一方面,打造特色农产品文化品牌,为农产品注入村落文化内涵,延长产业链,并通过“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等方式拓展销路,使帮扶活动获得村民信任,为留守儿童帮扶体系的持续运作提供支持。

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将留守儿童帮扶体系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从动态把握个体需求、稳固家庭支持系统、依托村落保障运作三个方面来破解帮扶体系无法持续运转的问题。研究吸收了动态化以及生态化的重要研究走向,既强调持续追踪留守儿童的需求,也关注对其所在的生态环境的干预。中国农村儿童的帮扶是需要用前瞻性的眼光加以审视的问题。“补缺式”福利模式下出现的滞后性弊端,正在呼唤留守儿童帮扶体系建构的自我造血功能提升,以实现体系的长效稳定。这种长效稳定体系的建构可以与中国现实国情有机结合,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寻找可行路径,构建从多个系统协调发挥作用,共同促进留守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框架。

猜你喜欢

村落家庭儿童
油画《村落》
家庭“煮”夫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恋练有词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