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人民观
2021-11-15王银君
王银君
摘 要:人民群众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马克思从本质上认识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厘清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形成了马克思人民观。深入研究马克思人民观,有助于掌握马克思人民观的基本内涵,把握马克思人民观的内在特质,在新时代实现马克思人民观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唯物史观 马克思人民观 人民群众
马克思对人民群众的认识不同于以往哲学家们的认识。唯物史观产生以前的历史观,要么“以神为出发点”,以“神的旨意”作为解释历史发展和变迁的依据,从而维护奴隶主和封建主的利益;要么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用人性作为“衡量社会的尺度和解释历史的依据”,从而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1]可以看出,以往历史观始终是以维护少部分阶级利益为主的,故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被彻底抹杀。马克思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观中揭开了历史的真相,找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坚定对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形成内涵丰富的马克思人民观。
一、马克思人民观的基本内涵
(一)人民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历史本质出发,找到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千丝万缕的联系,创立影响整个世纪的唯物史观,得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结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2]唯物史观区别于其他历史观的根本立场在于马克思始终将劳动人民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就是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看待。人们创造历史是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历史与自然历史具有统一性,相互依存。自然历史发展规律会自行表现出来,但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不会自行表现出来,必须通过劳动人民的实践活动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历史发展规律不可能是除人民群众之外的行动,杰出人物与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
(二)人民是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大自然有着天然的物质资源,加以利用,就能变成人类的物质财富。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通过使用工具,开发了大量的物质资源,极大地增强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得以改善。人民群众正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维持自身发展、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向整个人类社会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保障。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通过不断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和认识进一步深入,从最简单的原始生产工具到如今的数字高科技,从最初的简单体力劳动到之后的机器工业时代,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实现物质财富并不是人民群众的最终目的,物质层面是不足以满足人自身需求的,因此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的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在实现物质财富的基础上,也要实现人的精神财富。我们既要极大满足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 又要极大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财富,实现“两手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精神财富的匮乏与物质财富的匮乏相比,精神财富的匮乏更重要,精神财富为物质财富的实现提供了动力来源,同时促使物质财富往更高更深层次发展。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就是创造了人类精神文明。当下,我们要时刻尊重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文明, 把精神文明带到更广阔的天地。
(三)人民是价值利益的主体
价值主体
在马克思眼里,人既是实践主体又是价值主体,价值通过实践表现出来,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3]首先人民是价值的创造主体,人民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了财富,这些财富是具有价值的,若没有价值人们就不会实践,因此人民创造了价值。其次人民是价值的评价主体,人们对价值的评价是不一样的,随着主体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时代人民群众对于需求的态度是不一样的,都有区别。人民作为价值的评价主体,只能通过人民的评价与选择才能判定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和方向是否符合实践,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价值利益。
利益主体
人类行为的动力源泉来自利益的驱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人类进行实践活动,是出于利益的考虑,能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是因为利益的关系,人才成为社会的人,因为“需要和私人利益”是连接人和社会的“唯一纽带”。[5]马克思认为人是“现实的人”,并非抽象的人。人有两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表现在人存在这个世界上的肉体和特征,首先满足的是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需要;二是社会属性,表现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也是人所特有的属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发现“真正的社会联系“”是由于有了个人的需要和利己主义才出現的”。[6]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是带有目的性的,并不是盲目的,人民为了实现自己的需求不得不进行实践,只有实践,人民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
(四)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演变,都是人民群众在不断与旧势力的斗争中实现的,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实现人类自我解放的社会,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人民群众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自由, 实现人的解放。可以看出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变化,以劳动实践为代表的人民群众仍然没有发生变化。
时代不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也不同,需要改进生产关系,满足不同时期人们的日常需要。历史向前发展需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仅仅依靠经济基础或依靠上层建筑是无法实现历史发展的。社会变革需要取缔一切阻碍经济发展,取消不适应上层建筑的制度安排,更替完善相应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同时两对矛盾不断地推动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只能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是可以开发潜能的。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变革,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二、马克思人民观的内在特质
(一)马克思人民观的实践性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存在本质的不同。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的本质是实践的。在马克思看来,人具有生产实践活动能力,人能在客观事物中根据自己的思想改造客观存在的对象,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人具有实践性。正是因为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生活在社会关系网中的人,并且能够通过认识世界进而改变世界最终创造人的世界,所以,人民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和践行者,人民在不断地创造历史。假如没有人民,历史就不会前进,历史就无法称之为历史。
(二)马克思人民观的先进性
马克思人民观具有无比先进性,先进性体现在马克思总能高瞻远瞩,把握时代的特点思考有关人民立场的问题。马克思最先提出区别于以往历史观的思想,确立人民是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颠覆以往唯心主义或旧唯物主义的思想,奠定马克思人民观在历史观中的地位,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马克思人民观提出之前,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掌握在少数人即统治阶级手里,人民占有一小部分财富或者没有财富,人民是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在统治阶级眼中,人民是盲目的、非理性的,事实证明没有人民参与实践创造活动,就不可能存在历史,也就不会有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
(三)马克思人民观的科学性
马克思人民观对于世界人类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尤其对那些急需变革的国家和民族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剂良药,迫切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变革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性的存在。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科学性体现在马克思人民观中,贯穿的一条主线仍然是人民,人民是社会财富和价值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坚持把人民放在治国理政的第一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正是以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证实了马克思人民观的科学性。中国的发展在全世界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证明国家要发展,社会要稳定,人民要幸福就一定要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三、马克思人民观的时代价值
(一)坚持马克思人民观,有助于党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巨变,始终坚持马克思人民观,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深入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人民观是我们党从实践中得出的真理。中国共产党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一直是我们党工作的重心,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应该是分离的,而是两者形成双向互动。政党和人民关系越密切,国家才会越强大,才能实现长治久安。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立足马克思人民观,坚持在工作上与人民群众相互依靠,不断满足群众心中所想,倾听群众苦楚,认真解决群众身上的难题,解答群众的困惑。中国共产党除了以人民的利益为宗旨之外,没有自身或其他利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鲜明的价值取向。正是在与人民群众日益联系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愈发地拥护中国共产党,同时党也不断地在人民群众中提高工作能力,发挥带头作用。新时代党面临的风险居多,我们要防范化解脱离群众的危险。
(二)坚持马克思人民观,有助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人民认同社会主义、拥护祖国、以小我融入大我,是马克思人民观在中国的集中精神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工作就是领导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我们党牢牢把握马克思人民观,始终把人民置于首要地位的坚定信念。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好人民群众该有的各项权利,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自由。政府要强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意识观念的引领性;防止行政权力滥用从而损害人民的权利;坚决杜绝贪污腐败行为,党和政府要努力做好人民的公仆,一心为人民,保持党的纯洁性,把马克思人民观真正落到实处。
(三)坚持马克思人民观,有助于在新时代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这一地位来之不易。在经历了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后,我们党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历史和实践证明, 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人民因此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社会才能发展稳定,中国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生活。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取决于民心向背。”[7]党要实现执政久远,必须时刻坚持马克思人民观,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爱戴。因此,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人民观,对我们牢记党的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坚持马克思人民观,有助于强化党的治国理政能力
党是否站在人民角度思考问题,是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能力体现。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是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习近平同志在前人的基础上以自己的卓越见识丰富了马克思人民观,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民”的重要思想论述。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人民观,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思想的继承,把马克思人民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把人民摆在党治国理政的最高地位,赋予马克思人民观新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人民观旨在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平等地发展。“人民”一词是马克思人民观的根本价值所在。可以看出,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虽然离我们相去甚远, 但是马克思的精神实质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马克思人民观在中国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开花。
参考文献:
[1]陈先达. 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