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2021-11-15鹿涛
鹿涛
作文写作能力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写作能力提高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会得到发展,而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也会促进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提升。核心素养教育谋求学生长远的发展,这与作文教学的厚积薄发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积极践行核心素养教学新理念,转变教学思路,不以应试教育为教学手段,要追求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切实提升。
一、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已经得到了极大丰富,教师以学生为本,追求学生写作能力的稳步提高。但当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写作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一是对于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训练不到位。教师在作业布置量和课时训练量两方面对于学生的训练已经十分充足,但在质量方面还有待提高。二是小学生在写作时偏爱自己擅长的写作主题,对于一些陌生情境下的写作较为厌烦,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三是没有将阅读和写作训练相有效结合,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持续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及时自查,如果存在上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探究高效的作文教学策略,不断提升作文教学水平。
二、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一) 培育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写作的能力
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其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极大提升,生活阅历也更加丰富。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紧扣教材中的作文主题,培育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写作的能力,给予学生较为全面的写作训练。小学生在面对一些陌生题材和指定的文章体裁时,往往会遇到困难,而克服困难的过程就伴随着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写作能力的提升。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在写作训练中不断提升自己。
例如,在讲《口语交际·习作二·浓浓的乡情》时,我根据本次的写作教学主题设定了不同的写作情境。本节的主题主要是突出乡情,一些学生不是本地人,一些学生则一直在本地生活,对于当地的生活习俗已经十分了解。我从这两个场景出发,让学生进行选择性的写作训练,培育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写作的能力。
(二) 关注学生写作基本功的积累和培育
写作水平想要取得长足的进步,就必须重视写作基本功的训练。教师要摒弃应试教育思维,不追求短期即可见效的套路培训式作文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注重对于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训练。例如,在讲《口语交际·习作三·我是“小小推销员”》时,结合本次的主题——小小推销员,我组织了一场班级集市游戏活动,让学生推销自己的“产品”。在集市结束后,我向学生提问,他们观察到了什么,如何组织的销售语言,“卖”得最好的同學有哪些突出表现。由此锻炼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和独特作用。最后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历写作本节的作文。
(三) 强调群文阅读基础上的写作创造力
自从群文阅读得到广泛采用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升,但阅读能力的提高没有同步带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教师要能够引导小学生做好能力迁移的工作,在大量阅读,阅读能力提升后,同时考虑如何将积累到的写作亮点运用到自身的写作中去。
例如,在进行《口语交际·习作一·我爱读书》的教学时,我将其分成了四大板块。第一个板块是让学生讲一讲自身读书过程中的趣事,并说一说对哪些主题中的阅读最为感兴趣。第二个板块是交流板块,不仅进行师生间的交流,还进行学生间的交流,形成个人书面交流体会的心得。第三个板块是就读书过程中的不同观点以辩论的形式展开辩论。第四个板块就是写作板块,引导学生将上述环节中的思维碰撞和心得体会运用到写作中去,在交流中再去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总之,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是当前众多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主题。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是一个长时间的培育过程,教师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写作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