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表水污染现状与防治策略探索
2021-11-15刘玉灿苏庆亮王青云
刘玉灿,田 一,苏庆亮,赵 林,王青云,张 亮,张 坤
(1. 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2. 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其中,地表水是河流、湖泊、水库、沼泽、冰川等水体的总称,是人类生活、生产的主要水源,其水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造成全国大部分城市河段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2]。人类对水资源毫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导致地表水体及水环境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如水资源匮乏、水体污染等)。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地表水污染现状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国民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我国地表水体污染现状,有必要对其进行源头控制,并采取合适的技术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与修复。例如,可采用人工增氧、调水稀释等物理修复法,化学除藻、营养盐固定等化学修复法,土地处理、人工补植等生物/生态修复法。此外,为更好地开展地表水污染防治工作,还应辅以行政、经济、法律和宣传等相关手段。基于此,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地表水污染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详细的应对措施和防治策略。
1 我国地表水污染现状及警示
1.1 我国地表水整体概况
由于我国城市的扩建和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地表水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重,水源水质受到了很大冲击与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水资源“量”和“质”的双重制约,随着政府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水环境状况稍有改善,但污染程度仍不容乐观。据中国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可知:2019年1月—9月,我国1 940个国家地表水评价断面中(实测1 930个),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的比例为75.0%(图1),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劣V类断面的比例为3.4%,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3],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Cr)、总磷(TP)以及高锰酸盐指数(CODMn)。本文介绍我国主要类型地表水体的污染情况。
图1 2019年1月—9月我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Fig.1 Proportion of National Surface Water Quality Categories during January to September in 2019
(1)河流
根据《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可知,2019年1月—9月,我国长江、黄河、西北、西南、浙江、福建等7个主要流域III类水质及以上截面比为78.6%,劣V类为3.3%,分别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和下降2.0个百分点[3],表明我国河流水质状况(表1)较上一年度有所改善。
表1 2019年我国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水质状况Tab.1 Water Quality of Seven Main Basins and Rivers in Zhejiang, Fujian, Northwestern and Southwestern Areas Rivers in 2019
(2)湖泊
伴随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过量氮(N)、磷(P)等污染物持续入湖,因湖水为相对静止的水体,其发生的富营养化程度较河流更加容易,导致我国湖泊水污染及富营养化较为严重(表2)。
表2 2019年我国重要湖泊(水库)水质[4]Tab.2 Water Quality of Important Lakes (Reservoirs) in 2019[4]
根据《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可知,2019年1月—9月,在我国监测的110个主要湖(库)中,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的湖库占比为68.2%,劣V类的湖库占比为7.3%,分别同比下降了0.3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3]。在监测富营养化状态的107个主要湖(库)中,7个湖(库)属于中度富营养化,21个湖(库)为轻微富营养化,分别占比为6.5%和19.6%[3]。
1.2 我国地表水存在的问题及警示
目前,虽然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率已相对较高,但以农村生活污水形成的分散式点源污染和降雨或灌溉形成的农田地表径流为主的面源污染仍较为严重,且尚无经济、有效的方法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和控制。由生态环境部公布的调查结果可知,我国2019年的水环境质量与2018年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不平衡、不协调的水污染防治工作问题仍十分突出;在一些地区,水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今后水环境治理工作仍然十分艰巨。
2 我国地表水污染的主要特征
近年来,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略微下降的趋势,但生活污水排放量占比呈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CODCr及氨氮基本稳定或稍有下降。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仍较为粗放,工业源与农业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明显,以国控断面劣V类水体、城市黑臭水体、水源污染等为代表的突出水环境问题整治依然面临严峻挑战[5]。
2.1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面临巨大挑战
我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晚,但又因城镇人口密度较高,城市水系单位面积排污量是欧美城市的3~4倍,污染治理难度较大,河流黑臭问题较为突出。截至2019年5月,“水十条”实施后共有77个城市消除黑臭水体的比例小于80%,50个城市的消除比低于50%,还有19个城市的消除比甚至为0[6]。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与城市规划、基础设施、监督管理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我国地表水污染治理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7]。
2.2 农村水污染状况迅速恶化
农村水污染问题是环境保护领域中长期存在的难题,且呈现恶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影响范围广、程度深、污染事件频发等特点[8]。农业区过度使用农药、农膜、化肥等,导致水体中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盐的含量持续升高。此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许多未经处理的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至农村地区水环境中,造成农村地区许多地表水体的水质污染严重,水生态亦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在对现有文献资料分析调查的基础之上,本文对农村水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综述。
(1)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
以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洗涤用品在日常生活中快速普及,且其使用量逐年增加,农业废弃物也在急剧增加。因缺少相应的处理设施和污水收集排放管道,生活污水就地排放,生活垃圾随处乱丢,农田径流雨水直接进入地表、地下水体,这均加剧了地表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和广度。
(2)集约化养殖场的污染
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畜禽养殖业正由分散型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在带来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废弃物[9]。畜禽养殖排放的废弃物是我国农村水环境中N、P等营养盐及CODCr等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此外,畜禽粪便中还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其经雨水淋溶后可进入地表水体,通过下渗作用进入地下水体,从而造成天然水环境和饮用水源污染,进而对人们的健康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危害[10]。
(3)农村乡镇企业的污染
目前,乡镇企业仍属粗犷型发展方式,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造成污染物的排放量仍随产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11]。此外,因城市对企业排放污染物的要求和标准较为严格,许多污染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不断向城市郊区和农村转移,导致农村和小城镇的水环境污染状况明显比城市严重。
(4)农业化肥及农药使用不合理的污染
根据《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全国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利用率为39.2%,农药利用率为39.8%[3]。化肥施用在时间、数量和方法方面的不合理,以及农药施用不当,导致我国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大,但利用率较低。化肥中大量未被利用的N、P等营养元素通过地表径流、地下淋溶等方式进入地表和地下水体中,导致天然水体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同时未被利用的农药和农药降解产物通过降水、渗滤和径流进入水体,对水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8]。
(5)水环境污染防治力度不足
“边处理边污染”和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在我国农村水环境防治工作中依然普遍存在[12]。与城市相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有其特殊之处,主要表现:农村居民住宅分散,无完善的排水管网系统,无法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输送到指定地点进行集中处理;农村经济薄弱,技术管理相对缺乏,无法采用运行费用高或管理要求复杂的工艺与设备,很难将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13]。此外,农村地区居民防治水污染的意识相对薄弱,很多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村落沟渠中,然后汇流入河流、湖泊、水库,造成当地水环境污染。
(6)面源污染异军突起
目前,我国点源污染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却无根本改善,且因其具有分散性、随机性、隐蔽性和难测性等诸多特点,给我国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和诸多困难[14]。
2.3 饮用水污染问题严重
截至2016年,我国仍有1/3的水源水质低于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只有7个省份未发生饮用水水质超标事件;在1 333处饮用水水源地中,有16处存在全年连续超标问题[15]。有毒、有害污水和废水的直接排放,造成我国很多地区饮用水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因许多地区农村饮用水净化、消毒工艺不合理或设施不完备,以及自来水输送管网老化严重等问题,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在现有净水工艺条件下,为保证向用户供给满足要求的水质,优质的水源是重要前提。因此,水源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地区的生存和发展。
3 地表水污染防治策略
3.1 源头控制
(1)减少污染物排放
2018年7月2日,国家发改委对污水处理收费政策进行了修订与完善,目的是促使企业积极削减排污量,力求全面消除黑臭水体问题,实现地表水污染的源头控制。
(2)污水截排
对现有排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在经济允许的前提下,将旧的合流制排水管网系统改造为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网系统或分流制排水管网系统,实现污废水的截流,完善收集,并将其输送至污水处理厂或处理站,待处理达标后再进行排放,以减少排入水体中的污染物总量,降低水体的自净负荷。
(3)提高污水处理水平
提高污水处理率和污染物处理效率,必要时采用深度处理工艺(如膜处理技术、臭氧-活性炭联用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保证污水厂出水水质满足相关要求,防止在污水厂排放口附近形成长期存在的点污染源,保护地表水环境和水生态。
(4)垃圾管理
推广干湿垃圾分类制度,完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即采用适宜的预处理工艺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或强化生物主体处理工艺(如反硝化系统结合MBR反应器),并辅以膜处理(如UF+RO)、高级氧化等深度处理工艺,实现垃圾渗滤液的妥善处理,防止因垃圾堆积和存放发生水体污染事件。
(5)加强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
采用与农村实际情况相适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如规范畜禽养殖作业、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污染型企业的准入门槛等[16]。贯彻落实国家号召,严格执行国家和当地相关的环保规章制度,对农村水环境污染加强控制和管理,实现农村水污染的源头控制。
3.2 物理修复法
若将常用的水体污染物理修复法用于地表水体污染防治,需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水质水量、环境气候、经济技术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或对处理设施、构筑物和处理工艺进行改进、改良,以期能够强化地表水体的生态修复效果。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地表水体污染物理修复方法总结如下。
3.2.1 人工增氧
扬水曝气是近年来人工增氧的典型代表技术。黄廷林等[17]将改进后的扬水曝气器用于多个水库水质的改善工程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该技术被应用于周村水库藻类的治理工程中,经治理,2015年周村水库生物量较2014年降低了50%,同时水中藻类的多样性显著提高,有效改善了该水库的生态状况。该技术用于水体的原位净化成效显著,其在流动性较小水体修复领域的应用空间广阔。
3.2.2 调水稀释
调水稀释是将符合要求的水调入污染较严重的水源中,通过物理稀释、生物降解等手段,实现改善目标水源水质的目的。该方法常作为地表水体应急治污的方法措施。例如,2012年初,广西龙江河突发环境问题,水库上下游河段镉含量超标约80倍,为保证下游居民饮水安全,在排查并切断污染源后,采取了河道投药和调水稀释等应急处理措施,处理后的污染河段水质得到了有效改善[18]。调水稀释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质,但该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调水会影响当地居民的农业生活,亦会影响调水区域的地下水补给来源,可能对当地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3.2.3 底泥疏浚
底泥疏浚技术在许多工程中均已有应用实例,然而该技术经常达不到预期的治理效果,其原因是该技术在实施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水体污染情况、底泥泥量、泥质及含水率等。根据南淝河污水泵站排污口附近的河流底泥污染空间分布数据,计算得出:若将河岸清淤20 cm深度,污染负荷非但未削减,反而有所上升;若清淤至40 cm,氨氮污染负荷将会削减51%,TP污染负荷将会削减26%[19]。目前,因缺少大量的数据检验,很难针对某一具体工程协调各种因素,故仍需对此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佐证。
3.2.4 机械除藻
机械除藻技术主要包括机械捞藻、气浮除藻、超声波除藻及曝气混合法等,该技术可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最新研究表明,机械联合除藻工艺对水中藻类的去除具有显著效果。其中,聚硅铝铁-凹凸棒石工艺对叶绿素a的去除率可高达99.43%,聚硅铁锌-陶瓷膜工艺对叶绿素a的去除率可高达99.38%。鉴于该技术良好的除藻效果,可将其应用于富营养化湖库的污染治理工程中[20]。
3.3 化学修复法
化学修复技术在河道污泥处理应用方面已经较为成熟,但在地表水污染治理中,因化学药剂的投放剂量难以控制,还未得到普遍应用。若化学药剂投放量不当,可能会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故该技术一般只作为应急措施使用[21]。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2种化学修复技术。
3.3.1 营养盐固定技术
对于含有高N、P污染水体的治理工程,常采用营养盐固定技术,即向水体中投加铝盐、铁盐等化学药剂,使水体中的溶解态P转移至底泥中,进而将其从水中去除。
3.3.2 化学除藻技术
化学除藻通常是直接往水中投加除藻剂,或与混凝剂配合使用。但是,化学除藻的效果与除藻剂的投加量密切相关,过少则去除效果不佳,过多则易造成水体二次污染。此外,广泛应用于杀菌除藻的BAC,本身亦是消毒副产物(DBPs)的潜在前驱物。最新研究发现,若将苯扎氯铵与活性氯和紫外线照射联合使用,可将新型DBPs的浓度控制在1 μg/L内[22]。
3.4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位于北京市副中心的碧水下沉式再生水厂,将污水处理设施与地上生态环境进行了有机结合,地面以上区域用于建设人工湿地,在丰富地表景观、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旅游场所的同时,兼具进一步改善水质的作用[23]。该项工程是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在地表水体污染治理领域的一次成功应用,其集污水处理、城市景观、休闲游憩等功能于一体,不仅可以保障良好稳定的地表水体生态,还能有效减少土地(尤其是优质耕地)占用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危机。本文对目前常用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如下综述。
3.4.1 土地处理技术
土地处理技术是借助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净化,从而实现废水资源化、无害化和稳定化的方法。该技术包括慢速渗滤、快速渗滤、地表漫流、湿地处理和地下渗滤处理这5种系统类型。宿程远等[24]系统地研究了土地处理技术对CODCr、氨氮及总氮(TN)的去除情况。研究发现,高有机负荷条件下,对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2%和99.1%,但对TN的去除率仅为29.9%。土地处理技术的运营成本较低,且能够实现废水中CODCr和氨氮的高效去除,故适用于处理畜禽养殖污水。但随着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如何提升该技术TN的去除率或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3.4.2 人工补植技术
近年来,人工补植技术被逐渐用于地表水体污染治理工程中,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该技术常与生态护岸技术相结合,通过试验选取适宜当地生长的植物种类,并采用相适的灌溉方式,在修复河岸生态的同时,达到去除地表水中污染物的目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阳洼流域水利风景区就是该项技术应用的典范案例。
3.4.3 生态堤岸建设技术
生态堤岸建设技术是利用传统生态混凝土(TEC)所构建的人工生态护坡,实现对生态系统的低影响开发(LID),但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相对较低。目前,已有学者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集料生态混凝土(IMAEC),其主要成分为火山岩、陶粒和活性炭,可明显增强生态护坡的净水能力[25]。随着我国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未来城市防洪工程对护岸建设的要求亦会越来越高,新型生态护岸的改进必将成为护岸工程建设的研究热点。
3.4.4 微生物强化技术
投菌法类似于污水处理工艺中的活性污泥法,其是通过人工培育驯化,得到可处理某一类污染物的菌群。该技术中使用的微生物菌剂可以是外源的,也可以是经富集和培养后的原始水体微生物菌剂,或是通过加入“生物促进剂”,来促进河道中原有土著微生物的生长[26]。该项技术具有经济实用性强的特点,不但可以有效削减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且对环境的影响较低,不易发生二次污染。与其相关的生物反应器技术,借助反应器中所装备的载体,无需在短周期内更替微生物群落,可有效提高治理水污染的效率,或将成为生物强化技术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
3.4.5 生物除藻技术
生物除藻包括水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除藻3项技术方法。其中,微生物除藻主要依靠溶藻细菌的作用,可实现直接接触溶藻或间接溶藻。孙朋飞等[27]已成功申请了“一种微生物复合除藻剂的制备方法”的专利,原理是将溶藻细菌制备的菌剂和利用溶藻活性物质制备的杀藻剂相结合。实践证明,利用溶藻细菌制备低成本、低污染的生物杀藻剂是可行的。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其或将成为未来生物除藻技术发展的热门方向。
3.4.6 生态塘处理技术
该技术是在塘中种植水生植物的同时,养殖水产、水禽形成人工水生生态系统。该系统以太阳能为原始动能,通过食物链的物质迁移和能量流动将地表水中的污染物降解和转化,且以水产、水禽和再生水的形式进行资源回收,实现废水的资源化。该技术可直接利用河边的低洼,或筑堤拦截中小型河流(即蓄水塘)中的水,构建方便,应用广泛。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外地表水污染治理方面已有许多应用案例。例如,黑龙江安达生态塘、山东东营生态塘处理系统、苏杭龙泓涧生态塘、埃及苏伊士塘系统、德国Hattignen污水处理系统等,均是利用生态塘处理技术实现地表水污染治理的案例。
3.4.7 净化湖技术
净化湖技术通常是借助投放高效的沉淀剂,使其与水中或泥浆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合反应,将其持久地凝固在湖底沉积物中。该技术对水体中的悬浮物(SS)和SS上吸附的重金属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例如,英国泰晤士河流域的LeaMarston净化湖在平均流量时,SS、有色金属和BOD的去除率分别为70%、50%和40%[28]。该技术除可净化河流水质外,还可利用湖泊生态景观发展水产业或建设游乐设施,以降低后期的运行维护费用,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但是,该技术尚存在一些问题,污染物沉淀后可能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重新释放出来,造成二次水体污染。针对这一问题,可联合原位覆盖技术等,阻断沉积物与上覆水体及水体中微生物的接触;也可改良化学沉淀剂,使其沉降到水体底部后在沉积物的表面形成底泥保护覆盖层,从而防止底泥中的污染物重新释放到水体中[29]。
3.4.8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目前,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项目中,其优点是成本低、效果好,且具有使用寿命长、抗冲击负荷效能强的特点[30]。但是,该技术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大,由于现今土地资源较为紧缺,应设法提高系统的水力负荷。同时,应进一步优化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效率模型,提高其对水体中病原体的去除能力。
3.4.9 人工浮岛技术
乌梁素海水质改善工程是人工浮岛技术的一次成功应用,该技术对水体富营养化具有显著的净化改善效果。同时,若将该技术与水产养殖技术相结合,可增加居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双重效益[31]。目前,将生物浮岛技术与微生物技术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其最大优势成为了最新研究热点与方向[32]。现阶段人工浮岛技术虽已有应用,但仍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潜力阶段。
3.4.10 生态滤床技术
北方地区典型支流的治理工程——条子河生态整治工程,是以人工强化生态滤床为核心技术建立的一个综合生态治理体。经治理后,条子河水中的溶解氧(DO)提高了86%,CODCr、TN和TP分别下降了72.3%、35.6%和66.9%[33]。工程实践证明,人工强化生态滤床技术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在地表水污染治理领域具有良好的效果和较强的实用性。
3.4.11 底泥原位生物处理技术
底泥原位生物处理技术通常是多种修复技术的协同耦合体。谢丹平等[34]采用生物修复制剂和微生物制剂对河流底泥进行修复后,CODCr降至20 mg/L,氨氮降至0.1 mg/L,TP降至2.5 mg/L,原位生物处理效果显著。刘晓朵等[35]在投加菌剂的基础上又投加了生物促生剂,底泥中TN的去除率为14.8%,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为14.9%,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单独投加菌剂的处理效果。但是,目前关于各类底泥原位生物协同处理技术及其剂量配比对微生物群落组成、底泥酶活性、底泥修复效果的影响尚不明确,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还缺乏理论支撑。
在目前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选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1)技术有效性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用合适的地表水污染治理技术,在自然力量的基础上辅助以相应的人工措施,同时对多方案的技术性、经济性进行比较,在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技术并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高生物/生态修复治理的效果,充分发挥技术的有效性,达到去除污染物、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转移、防止水体二次污染的目的。
(2)技术长效性
出于管理和经济方面的考虑,技术的持续有效性(长效性)是选择合适技术的先决条件。为达到长效性的目的,需结合当地情况和水体特征,通过移植具有高净化能力的植物物种,同时减少水体底部污染物质的释放,形成抗污染、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强的生态系统,进而持续地、长效地净化和修复地表水体,以达到改善地表水水质的目的。其中,人工湿地技术和人工浮岛技术能达到较好的长效性效果[36]。
(3)技术生态相容性
为治理受污染的地表水体,所采用的技术必须与地表水体生态系统相容。可通过水质水量调控、污染退化及水体修复等技术,改善地表水体的环境质量,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37],恢复并发挥水体自身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实现对受污染地表水体的长期净化,达到技术生态相容性的目的。
(4)技术景观协调性
在技术选用时,需考虑充分利用景观元素(如景观植物、景观建筑等),并结合污染源控制、水质净化和生态技术,达到污水治理与景观建设相互促进的目的。
与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相比,生物/生态修复技术不仅具有连续净化河流污染的特点,在物能投入和人为管控方面也更加经济,且具有对自然无害或危害较小的优点,其亦可与亲水景观的构建相结合,在未来地表水体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4 地表水污染政策防治手段
面对地表水污染,除采取相关技术措施外,还需采取一定的政策防治措施和手段,从行政、经济、法律和宣传方面进行了介绍。
4.1 行政手段
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指出,环境部正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在2018年已完成全国1 586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任务,问题整改率高达99.9%[38]。由此可见,行政手段将是治理我国地表水污染、改变当今水污染现状最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之一,故应建立、健全政策体系,为地表水污染防治工作做好行政保证。
4.2 经济手段
可通过建立税收和排污权交易等机制的经济手段,降低污染物对排污受纳水体的影响,还可通过提高环境资源的投入成本,促使公司、企业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可提高其排污收费标准,以激发企业治污动力。
4.3 法律手段
以法律作为强制约束手段,建立和完善相关惩罚措施,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水污染行为的执法力度。对于违法排放的企业,可先予以警示,令其限制生产并整改,若整改后仍未达标,则对其实行停业关闭[39]。
4.4 宣传手段
建立信息发布制度,不仅有助于政府推进水资源保护及污染治理工作,亦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让公众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资源保护的监督中[40]。宣传手段与以上3种手段相结合,对地表水污染防治的成效将会更好。
5 总结
本文深入分析了地表水污染修复中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利弊。应根据特定水体和地区的具体条件,借鉴国内外治理经验,开发适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水体特征的地表水污染防治方法和资源化综合技术,实现对地表水污染的有效治理。
地表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的综合改善是一个长链系统过程,需要从多个环节进行综合把控。由于我国地表水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起步较晚,河湖治理方法成本相对较高,且易反复,在制定适合我国地表水污染特征的处理技术路线时,需综合考虑处理技术的有效性、长期性、经济性和生态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