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文本的庐山旅游者景区空间行为分析
2021-11-15刘学玲马秋芳
刘学玲,马秋芳
基于网络文本的庐山旅游者景区空间行为分析
刘学玲1,马秋芳2
(1.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商务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江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景区内部空间尺度下的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文章以庐山为案例地,选取马蜂窝和携程网在线旅游文本,结合行为地理学相关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法研究庐山景区内部空间尺度下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揭示其景区空间行为模式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庐山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表现为“认知、寻求、逃避”三个维度,并以“认知”为主,在“认知”动机的驱动下,庐山旅游者主要是停留2-3天的观光型游客。2.旅游动机与停留时长复合影响旅游者的景点选择偏好,景点选择偏好决定不同景点间的线性组合模式,并最终影响旅游者景区空间行为模式的形成。3.庐山旅游者景区空间行为模式主要表现为:中心辐射式与串游式、点对点模式且以中心辐射式为主。基于研究结果,为庐山景区优化景区空间结构和提升景区营销管理提供建议。
景区空间行为; 旅游动机; 空间行为模式; 文本分析; 庐山
旅游活动的网络化发展带动了人们发表网络游记的热潮。通过网络游记,人们可以分享旅途感受,给出旅游目的地或是旅游服务的评价,亦可以为他人提供出行参考。因此,国内外学者开始重视通过网络对旅游现象的研究,网络文本逐渐成为主要的研究工具。庐山是知名度高、客源地分布广泛的旅游目的地,三叠泉、五老峰、含鄱口等著名的旅游景点为庐山奠定了一定的吸引力,加之便利的交通与区位优势,庐山的旅游发展一度繁荣。然而,庐山也面临着管理体制欠佳,产品有待提升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学者们鲜有基于网络文本对山岳型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的探讨,且少有以庐山为研究的案例。本研究对庐山旅游者景区空间行为的探究,进一步丰富了旅游者行为研究,同时也为庐山的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
一、研究回顾
(一)旅游者空间行为
Juckle提出空间行为是“与利用场所有关的人类知觉、选择、行为”。同时,他总结出了由对象环境(object environment)、知觉(perception)、认知(cognition)、地理优选(geographical preferences)和空间活动(spatial activity)五个环节构成的空间行为模式。他认为“对象环境”即现实世界会发出不同信号,人们在跟周围的环境接触过程中接收信号,然后形成知觉,同时明晰空间活动的类别,进而发生空间行为。Maier等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的空间行为,形成了一定的空间体系;且这一体系由信息体系、通过知觉选择的信息、对选择信息的评价、基本活动中影响空间的活动、最后形成场所的物象图这五部分组成[1]。
陈健昌和保继刚[2]认为旅游者空间行为是人们在地域上进行旅行和游玩的过程。决策行为的原则决定了旅游者空间行为的诸多特征,是旅游者空间行为的基础。依据旅游者涉及到的旅游空间大小,将其划分为大、中、小三个尺度,并指出这一尺度的划分只具有相对意义。旅游者空间行为的概念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通过Juckle和Maier对空间行为的解释,可以总结出旅游者空间行为囊括了旅游者从搜集旅游信息到产生旅游动机、做出旅游决策,进而做出消费、评价等全部过程的心理和行为活动;因此,陈健昌和保继刚对旅游者空间行为的界定是广泛意义上的概念界定。
林岚[3]认为旅游者空间行为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活动过程,进一步阐述了旅游者空间行为在广义与狭义上的概念界定。他认为广义的旅游者空间行为是指与旅游目的地特定空间有关的旅游者知觉、决策选择行为表现、旅行活动行为规律及旅行体验行为评估,即包含旅游者动机行为、决策选择行为、旅行行为及体验行为四个过程;而狭义的旅游者空间行为仅指旅行行为的地域移动的游览过程。本研究结合研究目标,采取广义的旅游者空间行为概念,分析庐山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景点选择偏好、停留时长及其景区空间行为特点,研究其旅游空间行为形成的内在机理,总结出庐山旅游者景区内部尺度下的旅游空间行为模式。
(二)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
吕丽[4]等基于宏观尺度视角将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界定为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对目的地、旅游线路、景点等的选择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与模式,是旅游者从居住地出发,到达一个或多个旅游目的地游憩并返回居住地经历的空间线路的组合。陈方、查晓莉[5]-[7]等对云南省团队旅游客流空间行为模式、上海迪士尼国内旅游流地理分布与流动特征、访沪国内游客旅游行为空间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对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的探讨也主要集中在宏观区域尺度。黄潇婷[8]总结前人研究,认为学者们多基于宏观尺度下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的分析,也应加强对目的地内部空间小尺度下的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的探讨。在少有的小尺度旅游目的地游客空间行为模式的研究中,刘培学[9][10]等以三清山为例,分析景区内的游客路径及其体验质量差异,得出游客体验和满意度受其游览空间的影响较大。李渊[11]等以厦门市鼓浪屿为例,基于GPS数据和社会网络模型分析旅游者对景点的选择特征,综合构建了一种新的旅游线路设计方法。
史春云[12]等对旅游线路空间模式进行研究并对以往研究进行梳理,分别指出宏观尺度的旅游线路模式与微观尺度的旅游线路模式。其中微观尺度的旅游线路模式有点对点、环游、复杂等模式,并给出相关模型。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庐山旅游者进行微观尺度下的景区空间行为模式分析。
二、庐山旅游者景区空间行为分析
不同于传统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行为地理学理论重视人在地理环境中的认知过程与决策行为。在行为地理学的相关研究中,国外学者们重点探索了人在地理空间中的认知、动机、决策等行为,如Aitken[13]等充分肯定人在地理环境中的主动性,认为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总结出不同的认知,进而指导空间行为;Raubal[14]等结合时间地理学理论,分析了人是如何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实现时间与空间的相互作用与匹配。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消费者行为、迁居与通勤行为、城市意象等方面的研究,如顾朝林[15]等对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白凯[16]等将认知地图引入旅游研究领域,对西安入境旅游者的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展开了分析。虽然,已有研究将行为地理学理论运用于旅游领域,但是却为数不多且与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研究有着本质区别。因而,本研究通过行为地理学理论指导进行庐山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与实践指导意义。
(一)旅游动机分析
旅游动机是驱使旅游者作出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指导旅游者在复杂的旅游空间环境中安排旅游活动,选择景区空间行为模式[17]。推拉理论认为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推动因素与拉动因素,推动因素主要受旅游者的职业、年龄、性别、社会阶层等人口学特征影响,拉动因素则主要与目的地环境的景观、知名度、文化等吸引力有关。当推动因素与拉动因素达到一定程度时,旅游决策便会形成,进而产生旅游活动。
本研究选用文本分析法,在马蜂窝网、携程网等官方网站获取截至2020年8月18日与庐山有关的1429篇热门游记。经筛选,选取有效游记105篇作为初始研究样本。通过剔除无意义符号、删除空行、规范语意表达等文本预处理程序,将调整后的word文本转化并保存到同一个txt文档中,命名为分享帖。运用ROSTCM6软件对“分享帖”txt文档进行分词、再分词、提取高频词等系统操作,得到庐山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相关词频分布(见表1),结合推拉理论将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划分为逃避、认知、寻求(见表2)三个维度。
表1 庐山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相关词频统计
表2 庐山旅游者旅游动机分析
由表2的词频数据可以看出,庐山旅游者的主要动机表现为“认知”,“寻求”与“逃避”是少数旅游者到庐山旅游的动机。“认知”动机即领略庐山“云海”“秋韵”“日出”等自然胜景,探寻“毛泽东”“宋美龄”等名人足迹,体验革命文化、感受人文气息。这说明庐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特色对旅游者有较强的吸引力,“拉动”影响因素更为显著,即庐山旅游者的“拉”动机大于“推”动机。这一研究结果与陆林[18]关于黄山旅游者旅游动机的研究结论相耦合。陆林在研究中指出,我国山岳型景区迎来的多数是观光型旅游者,因而,游历祖国大好河山、观赏奇特自然风光等“拉”动机在旅游动机中占据主导地位。庐山旅游者旅游动机中的“推”动机主要是“寻求”动机与“逃避”动机。一方面,出于挑战自我、突破自我、释放青春等心理需求,庐山旅游者通过“拍照”“暴走”“登山”等方式,寻求“一睹庐山真面目”梦想的实现,寻求自我重塑与回归大自然的本真。另一方面,为了逃离生活的惯常环境与社会压力,庐山旅游者期望通过“庐山之旅”获得愉悦的心灵体验,体验大自然给予的新奇与安逸。
(二)景点选择偏好分析
行为地理学理论认为不同的旅游者在地理空间中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景区空间行为,旅游动机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景点选择决策。基于“认知、寻求、逃避”三个维度的旅游动机,进一步研究了庐山旅游者的景点选择偏好(见表3),结果表明三叠泉是庐山旅游者最为青睐的打卡地,其词频数明显领先其他景点。这是因为庐山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认知”的词频数明显高于“寻求”动机与“逃避”动机(见表2),同时,通过网络文本段落句意分析和词频分析发现,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的三叠泉是庐山景区最具吸引力的景点,其四季之美与各式奇趣最能满足庐山旅游者消暑、赏秋韵、观瀑布等认知动机,这也与庐山的旅游发展实际相契合。
文本数据显示,五老峰、如琴湖、含鄱口等其余排名前十的景点也多数是“认知”动机影响下的景点选择偏好行为,总占比62.6%,如“来五老峰看日出”“如琴湖的云雾让自己仿佛置身仙境”,但景点间的选择差异较小。
表3 庐山旅游者景点选择偏好词频统计
(三)景区停留时长分析
行为地理学理论认为旅游者在景区停留时间的长短对景点选择决策,以及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旅游者会因为停留时间的长短对景区内的景点进行取舍,从而影响其景区空间行为模式;同时,停留时间的长短也会直观影响旅游者在景区的住宿、餐饮、交通等消费。基于对105篇网络游记的统计分析(见图1),旅游者在庐山的停留时间大多数为2—3天,占比65.7%;其次是部分旅游者会选择停留4—5天,占比23.8%;其余停留6—7天的有8篇游记,停留8天的有2篇,停留9天的只有1篇。根据上述对旅游动机的研究结果,以及游记的文本句意分析,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有三:一是庐山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是以观光游览、领略风景为主的“认知”动机,多是观光型旅游者,所以多数选择2—3天的观光游,极少选择深度游,这是主要原因;二是与国家的休假政策有关,人们只能选择既定天数的周末,国家法定节假日出游;三是与庐山的旅游开发现状及产品设计有关,如网友“冰橙”所说,“庐山没有什么可玩的东西,两天就足够了”。
图1 庐山旅游者停留时间分布统计图
(四)景区空间行为模式分析
庐山景区内景点众多,常按东线景点与西线景点进行划分。东线景点主要有三叠泉、五老峰、含鄱口、芦林湖、美庐、白鹿洞书院等景点,西线景点主要有如琴湖、花径、锦绣谷、龙首崖、仙人洞等。但由于庐山旅游者多是停留2—3天的观光型旅游者,因而,会根据个人的旅游动机与选择偏好对各景点进行取舍,并按照“东线+西线”进行不同景点之间的线性组合,最终形成自身的景区空间行为模式(见图2)。行为地理学理论指出微观尺度下的景区空间行为模式实际上就是景区内部不同景点之间旅游者的游览路线模式,因而,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特征对景区空间行为模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首先,旅游动机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景区停留时长。以“认知”为主要动机的庐山旅游者主要是观光型旅游者,2—3天的景区停留时间即可满足其打卡、拍照、求新求异的旅游诉求;其次,景区停留时长与旅游动机复合影响旅游者的景点选择偏好与游览模式。面对景区内诸多景点,庐山旅游者需要筛选出能够在既定的景区停留时长内实现主要旅游动机需求的景点,并确定景点间的游览顺序;最后,景点选择偏好行为决定了不同景点间的线性组合模式,并最终影响旅游者景区空间行为模式的形成,接下来将对这一点展开具体分析。
依据上述影响机理关系,本研究将表3中庐山旅游者偏好的前十个景点作为游览路线的研究节点,剔除同一条游览路线上的其他景点,但保留游客的住宿地,同时引用马蜂窝网基于旅游者点评数构建的庐山旅游地图(见图3)进行辅助研究。如网友“摄之旅”的游览路线为“牯岭镇—如琴湖—花径—锦绣谷—庐山电影院—住宿地—含鄱口—芦林湖—黄龙寺—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悬索桥—龙首崖—大天池—仙人洞”,本研究将其视为“牯岭镇—如琴湖—花径—锦绣谷—住宿地—含鄱口—芦林湖—龙首崖”。为了便于统计庐山旅游者的景点选择,本研究将游客的住宿地记为“0”,将表3中的十个景点分别记为其排序号,即三叠泉记为“1”,五老峰记为“2”,如琴湖记为“3”,以此类推。
图2 庐山旅游者景区空间行为模式形成路径
图片来源:马蜂窝网
统计结果显示,庐山旅游者选择的游览路线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类型,A型“5—3—7—8—10—9—6—5(0)—4—2—1”与B型“6—5—3—7—8—10—9—0—4—2—1”,A型所占比例为60.8%,B型所占比例为26.9%。需要指出的是A型与B型两种路线包含了各自方向路线上的所有节点,只要路线上各景点的游览顺序与其保持一致,则属于各自的统计范畴,如“5—3—7—9—6—5(0)—4—2—1”属于A型,“ 5—3—7—10—0—4—2—1”属于B型。Lew和Mckercher的景区内部旅游者空间行为线性模型,根据住宿地与各景点或停靠点之间的线性呈现关系,分别为点对点、环游、复杂等三种模型[12](见图4),结合图3十个高频旅游景点的地点分布,发现A:“5—3—7—8—10—9—6—5(0)—4—2—1”型的庐山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特征符合P3复杂模式类属下的P3b中心辐射式,B:“6—5—3—7—8—10—0—9—4—2—1”型的庐山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特征符合P1点对点模式类属下的P1c串游式点对点模式。由此可以得出,庐山旅游者在景区内部的空间行为模式主要表现为P3b中心辐射式与P1c串游式点对点两种模式,并以前者为主。
根据Lew[21]的景区内部旅游者空间行为线性模型,住宿地的选择是庐山旅游者景区空间行为特征的关键影响因素。不同的旅游动机和景点选择偏好使得庐山旅游者的住宿地选择有所不同,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A型“5—3—7—8—10—9—6—5(0)—4—2—1”的中心点是住宿地牯岭镇;通过网络文本数据统计,偏好山上景点的旅游者通常选择住宿在牯岭镇的酒店或宾馆,比例为61.7%,因而庐山旅游者的景区空间行为模式会以牯岭镇为中心的P3b中心辐射式为主。另外,27.5%热衷于观看日出的旅游者会将住宿地安排在含鄱口附近,景区空间行为模式呈现B型“6—5—3—7—8—10—9—0—4—2—1”即P1c串游式点对点模式。
三、研究结论与发展建议
(一)研究结论
资料来源:引自Lew(2006)
本文以庐山旅游者为例,以行为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基于“认知—情感—行为”研究主线,分析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偏好、停留时长及景区空间行为模式,揭示出庐山旅游者景区空间行为模式的驱动机理,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结合推拉理论,研究发现庐山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表现为“逃避、认知、寻求”三个维度且以“认知”动机为主,“拉”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一方面,说明庐山景区对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反映出庐山旅游者主要是观光型旅游者,出于求新、求异、增知等精神需求,“消暑、赏雪、品秋韵、观云海、看日出、探寻名人古迹”等是其主要的“认知”旅游动机;基于“认知”旅游动机,旅游者在景区停留的时长主要为2—3天的观光游,少有选择深度游,同时三叠泉、五老峰、含鄱口等是庐山旅游者偏好的十大高频景点,其中三叠泉最受青睐。
第二,通过理论构建与网络文本数据分析的方式探索了旅游动机、旅游偏好、停留时长与景区空间行为模式之间的驱动机理关系。旅游动机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景区停留时长,景区停留时长与旅游动机复合影响旅游者的景点选择偏好与游览模式,理论上解释了旅游者在景区内部的景点选择行为。最后,景点选择偏好行为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决定了不同景点间的线性组合模式,并最终影响旅游者景区空间行为模式的构建与呈现。
第三,借助Lew的景区内部旅游者空间行为线性模型,文本分析结果显示庐山旅游者在景区内部的空间行为模式主要表现为中心辐射式与串游式点对点两种模式并以前者为主。研究结果也反映出,牯岭镇是庐山旅游者景区内住宿地的首选,即中心辐射式景区空间行为模式的中心,其建设与发展对庐山的整体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发展建议
第一,重视庐山旅游者的动机需求,开发多元化的旅游项目。基于庐山旅游者“拉动机”大于“推动机”的需求现状,对于有强烈的认知旅游动机的旅游者,契合“观云海、赏雪、品秋韵”等具体动机需求,开发元月赏雪、云海观景等特色项目,进一步增强景区对旅游者“拉”的影响因素作用。对于以寻求动机、逃避动机为主的旅游者,多元素营造景区沉浸式旅游氛围,打造差异化自然与文化景观,激发旅游者“融入其中、忘却自我”的体验感与依赖感,逐步提升“推”的影响因素作用。
第二,智慧化组织旅游活动,有序引导旅游者游览行为。游客流是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是影响旅游者旅游体验质量与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只有合理组织旅游活动并对旅游者进行科学引导,才能让景区整体效益最大化。三叠泉是庐山旅游者最青睐的旅游打卡地,加之旅游者多选择在节假日进行2—3天的集中游览,庐山景区游客流呈现出空间聚集的特点,即主要集中于三叠泉等热门景点,容易造成景区拥堵与容量超负荷。庐山景区应加强景区的智慧化建设,开发游览路线智能化推荐系统,为不同的旅游者提供不同的路线或指引,同时通过微信、微博等信息化手段实时发布各景点容量情况,帮助旅游者规避拥挤路段,规划更舒适便捷的游览路线,以实现旅游者自发分流并保持愉悦的旅游体验。另外,景区还应充分挖掘其余非热门景点的吸引潜力,进一步疏解客流高峰,平衡各景点旅游容量。
第三,丰富游览路线设计,优化景区空间结构。依据研究结果,庐山旅游者的游览路径主要以中心辐射式旅游空间行为模式为主。这种较为单一的游览路径势必容易造成景区拥堵,且庐山景区内景点数量多但分布松散,容易使旅游者产生疲劳感与紧迫感。因而,景区应优化游览路线设计,发挥各景点间的“叠加效应”,避免互斥现象,合理使用观光车等交通工具改善景点间的竞争格局,引导游客流在景点间合理流动,实现客流共享,将景区打造成相互联系、共生发展的旅游空间体系,提升景区整体竞争力。此外,完善主要游览路径选择节点的解说与标识系统,为旅游者提供满意度分级量化的路线方案,方便其选线优化。最后,将中心节点“牯岭镇”建设成为景区内部的“阳朔西街”,开发更多具有庐山符号意义的旅游纪念商品,满足旅游者“能够带回去的庐山情怀”的旅游需求[19][20]。
四、结束语
结合行为地理学相关理论对庐山旅游者的景区空间行为进行研究,对庐山景区的目的地管理与规划、产品设计与优化及市场营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山岳型景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行为地理学关注人在地理空间的行为特征与规律,其相关理论为旅游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也体现了旅游的人本社会主义关怀,后期应加强其在旅游领域的更多应用。同时,由于文本分析法是通过文本内容挖掘与语义分析来推断旅游者的意图与目的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与局限性,加强空间句法、聚类分析、GIS空间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对研究结论的验证性研究是未来可以努力的方向。
[1] 王兴中,郑国强,李贵才.行为地理学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2] 陈健昌,保继刚.旅游者的行为研究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研究,1988(3):44-51.
[3] 林岚,许志晖,丁登山.旅游者空间行为及其国内外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2007(3):434-439.
[4] 吕丽,曾琪洁,陆林.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J].地理科学,2012,32(2):186-192.
[5] 陈方,孙连娇,严匀曼,等.基于公路旅游客运数据的云南省团队旅游客流空间行为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39(4):98-103.
[6] 查晓莉,徐雨晨,陆林,等.上海迪士尼国内旅游流地理分布与流动特征[J].旅游学刊,2019,34(6):58-73.
[7] 贾铁飞,刘蓉.访沪国内游客旅游行为空间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15,30(5):140-146.
[8] 黄潇婷.基于时间地理学的景区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研究——以北京颐和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6): 82-87.
[9] 刘培学,张建新,吴荣华,等.基于决策树的山岳景区游客路径影响因素研究——以世界遗产地三清山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38(3):102-107.
[10] 刘培学,廖茂林,张捷,等.山岳型景区游客轨迹聚类与体验质量差异研究——以世界遗产地三清山为例[J].旅游学刊,2018,33(5):56-67.
[11] 李渊,丁燕杰,王德.旅游者时间约束和空间行为特征的景区旅游线路设计方法研究[J].旅游学刊,2016,31(9):50-60.
[12] 史春云,朱传耿,赵玉宗,等.国外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0(4):31-35.
[13] Stuart C. Aitken, Elaine M. Bjorklund. Transactional and Transformational theories in behavioral geography[J].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1988, 40(1):54-64.
[14] Raubal M, Miller H J, Bridwell S. User centred time geography for location-based services[J]. Geografiska Annaler, 2004, 86(4):245-265.
[15] 顾朝林,宋国臣.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J].地理学报,2001,56(1):64-74.
[16] 白凯,孙天宇,郑鹏.基于认知地图的旅游者决策影响因素分析——以西安入境旅游者为例[J].资源科学,2008,(2):313-319.
[17] Inta Egger, Sut Ieng Lei, Philipp Wassler. Digital free tourism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ourist motivations[J]. Tourism Management,2020,79(1):1-10
[18] 陆林.山岳旅游地旅游者动机行为研究——黄山旅游者实证分析[J].人文地理,1997(1):10-14.
[19] Lim Ji-young, Kang Da-jeong, Lee Hyeong-jib. Development of Textile Design and Tourism Cultural Products Utilizing the Symbols of Jinju[J]. The Korean Journal of Community Living Science,2020,31(2).
[20] 张冠群.旅游地符号感知水平与旅游体验的耦合关系研究[J].旅游研究,2020,12(4):1-10.
[21] Lew A, Mc Kercher B. Modeling Tourist Movements:A Local Destination Analysi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6, 33(2):403-423.
An Analysis of Spatial Behavior of Tourists’ Scenic Spots in Lushan Mountain Based on Internet Text
LIU Xueling1, MA Qiufang2
( 1.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ourism, Anhui Business College, Wuhu 241002, Anhui, China;2. School of History Culture and Tourism,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2, Jiangxi, China )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study of tourists’ spatial behavior at the internal spatial scale of scenic spots has become the research hotspot in academia. The paper uses Lushan Mountain as the research case site, selects online travel texts from Mafengwo and Ctrip, combines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behavioral geography to study the spatial behavior of tourists at the internal spatial scale of Lushan Mountain Scenic Area, and reveal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spatial behavior pattern of the scenic spot.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①The tourism motivation of Lushan tourists is manifested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ognition, seeking, and escape” and mainly based on “cognition”. Driven by the “cognitive” motivation, Lushan tourists mainly stay 2-3 days for sightseeing. ②The combination of tourism motivation and length of stay affects tourists’ preference for scenic spots. The preference for scenic spots determines the linear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scenic spots and ultimately affects the formation of tourist scenic space behavior patterns. ③The spatial behavior patterns of tourist attractions in Mount Lushan is mainly manifested as a center-and-spoke and a series of point-to-point modes, center-and-spoke mode is the first.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article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scenic spot and improving the marketing management of the scenic spot in Lushan Mountain.
scenic space behavior, spatial behavior pattern, travel motivation, content analysis, Lushan mountain
F592.7
A
1673-9639 (2021) 05-0084-08
2021-06-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旅游地品牌资产概念模型及驱动路径研究:游客视角”(41301157);安徽省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部落主义与SIPS模式下皖南古村落徽文化短视频传播与创新”(2021KYR01)。
刘学玲(1991-),女,内蒙古赤峰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在线旅游与休闲旅游。
马秋芳(1976-),女,湖北阳新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符号学,旅游研究方法。
(责任编辑 陈 俭)(责任校对 张凤祥)(英文编辑 田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