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模式构建研究*
2021-11-15杨静,王亮
杨 静 , 王 亮
(1.三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2.南京财经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0 引言
关于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是农产品和金融领域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国外学者Coulter J等(2002)分析了美国仓单质押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的作用以及仓单质押贷款的风险、防范策略[1];Sylvander B等(2006)阐述了欧洲农产品市场行为与农产品资金短缺的关系,并从政府、银行等角度提出了优化方案[2];Sidney Rutberg(2012)以南美地区为例研究了农产品金融发展模式,并提出制约该地区农产品金融发展的因素有信用缺失、金融产品不足、缺少合作等[3]。Benjamin S(2013)以加拿大为例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金融盈利模式,并认为基于第三方物流的融通仓模式具有显著的优势[4]。Matthijs van Bergen等(2019)从采购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农产品金融的风险以及控制策略[5]。
相较于国外,国内关于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比较晚,如徐晟等(2012)认为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是解决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的有效手段,并提出构建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是促进农业物流与资金流高效融合的重要手段[6]。左雪莲(2012)在考虑了农产品金融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3种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模式,即基于存货的农产品金融模式、融通仓模式、基于应收账款融资的金融模式,并认为不同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模式[7]。舒辉等(2014)认为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并构建了农户参与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新模式[8]。董劲(2016)从多个角度剖析了农产品供应链金融融通仓模式运行的风险,并对质押物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控制提出解决方案[9]。赵静(2021)分析了饲料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并提出信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模型。
从现有的国外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近年来关于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成果主要集中在供应链金融产品、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等方面。从现有的国内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国内关于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研究起步略晚,研究成果越来越深入,研究的角度也越来越多样化。但国内外关于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成果中,不管是关于农产品金融模式还是农产品金融风险控制都是孤立地从农户或银行或物流企业的角度去分析,而实际上,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要想取得多方共赢的效果,离不开农户、物流企业、银行、行业协会,甚至政府等相关个人和组织的协同努力。另外,少有研究成果从金融科技的角度来考虑构建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模式,并提升农产品整条供应链上所有参与者的金融效率和安全等。尤其是随着区块链技术日渐成熟,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领域必将有好的应用前景,而且党中央也在不断推进金融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并将区块链与产业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所以从供应链的角度,依托区块链技术对农产品金融模式构建进行研究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1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模式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是依托农产品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的信用,解决非核心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从而实现农产品供应链企业、金融机构共赢的目标的业务模式。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始于2000年,由于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既要明确农产品流通交易方的信用状态和交易的真实性,又要对整个农产品供应链条上的所有交易环节的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所以农产品供应链金融运行难度更大,风险更高。根据农产品供应链金融运行的主体不同,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第一,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导的1.0阶段,该阶段融资以农产品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的信用为依托,由核心企业确权,以应收账款或农产品库存为质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保理,为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农户或流通企业提供金融产品。第二,以农产品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为主导的2.0阶段,该阶段农产品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既是农产品供应链运作的主力,也是农产品供应链金融运作的主力,起到推动、协调、担保的作用。第三,以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商业银行为双主导的3.0阶段,该阶段对农产品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以专业的互联网平台为主导的4.0阶段,尽管该阶段依托专业的互联网平台,效率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农产品供应链上各主体间信用缺失、信息不畅、信息失真、融资风险高、受疫情影响大等问题依然明显。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必定离不开金融科技的保驾护航。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发展阶段和趋势如表1所示。
表1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发展阶段和趋势
2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模式存在的弊端
截至2020年,与农业供应链金融密切相关的农林牧渔生产与服务、农产品加工、农资生产制造与流通的三农金融的需求总量超过13万亿元。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金融的支持至关重要,供应链金融的产生颠覆了传统商业银行模式。尽管供应链金融发展已有20余年,在多个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得到银行、企业、政府的高度认可,但是供应链金融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时间尚短,发展过程中由于融资方实力弱、管理水平低、信用等级低、融资规模小、融资主体分散、受自然灾害影响大以及农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等,导致大部分的农业金融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参与的多方尚未有效融合,不管是农产品订单融资、存货质押融资还是保理融资,业务发展过程仍然存在许多弊端。
2.1 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无法界定
一般情况下,完整的农产品供应链由农户、合作社、第三方物流企业、流通加工企业、商贸企业等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个人或组织等多方构成,因为组织或个人的信息系统、财务系统千差万别,所以农产品供应链条上的相关交易信息是不对称的,是无法在供应链条上顺畅传递的。同时,由于农产品融资企业大多规模小,自身信息化水平比较落后,在融资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往往不能获取完整的企业信息,尤其是信用信息,也就很难对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控。另外,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核心企业意愿等方面的原因,核心企业一般不愿提供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全部信息,即使提供了相关信息,也极有可能是被篡改过的信息。所以金融机构也就无法获取有效的供应链信息,进而能够提供给农产品供应链上的非核心企业或农户的贷款就很少。
2.2 农产品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信用穿透力不强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依托核心企业信用做背书向其他企业或农户提供贷款,而农产品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往往仅与少数的组织发生农产品业务往来,相关业务信息无法延伸到二、三级企业以及N级农户。所以当下的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模式下核心企业的信用穿透力不强,核心企业信用在链上无法有效使用,导致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只在与核心企业有直接业务往来的组织或个人间进行,但是众多的与核心企业没有直接业务往来的农户往往难以在核心企业背书支持下获取资金。因此,众多中小企业或农户存在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之一是使核心企业信用进行高效穿透,从而盘活核心企业的信用资产。
2.3 业务真实性审核成本高
农产品交易的真实性是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的重要基础,尽管农产品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会通过ERP系统记录相关的信息,但是业务本身的真实性审核起来成本很高。另外,有些企业或个人为了贷款会编造合同,提高应收贷款金额以骗取银行贷款。如果金融机构对全部涉贷的农产品业务进行真实性审核,会耗费过多的时间和成本,从而严重影响相关金融业务的开展。
3 区块链+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模式构建
3.1 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融合了分布式数据存储、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具有记录所有区块节点交易信息的功能,所有区块依托哈希算法完成连接,有效保证了链上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不可篡改性及可追溯性。区块链的应用从早期的电力系统、交通系统、资产评估等领域进一步扩展到供应链金融领域,该技术为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而这里探讨的区块链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是一种新的探索[10]。
3.2 区块链+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模式构建
根据区块链技术的内涵,基于区块链+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模式依托应用较为广泛的供应链融资平台,以农产品供应链中真实的农产品生产和交易为基础,依托区块链、物联网等金融科技,建立起农产品供应链上组织或个人的信任、信息传递、风险控制,实现中小微企业或农户的有效融资。以应收账款为例,当农产品生产或流通的一级供应商与核心企业产生交易并形成应收账款后,农产品生产或流通的一级供应商将应收账款记录到区块链中,形成完整的与真实交易相对应的数字资产;当其与农产品生产或流通的二级供应商即对应为农产品生产或流通一级供应商的经销商进一步产生交易关系时,依托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农产品生产或流通的一级供应商可将与核心企业产生的数字化应收账款债权进行拆分,应收账款就可以围绕核心企业的多级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进行流转[11-12]。
区块链+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模式和流程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区块链+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模式以供应链金融平台为核心,外部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或农户,主要的融资流程包括中小企业或农户账户开通、融资申请、放款与回款等流程。具体内容如下。
图1 区块链+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模式
3.2.1 账户开通
中小微企业和农户的应收款、农产品预付款等业务往来数据记录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平台上同时生成相关的信息区块,信息区块包括中小微企业或农户生产或交易的第一手信息,从而完成农产品生产或流通信息的数字化过程,为后续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3.2.2 融资申请
农产品供应链上有资金需求的中小微企业或农户可以向金融机构和核心企业进行授信和融资申请,金融机构和核心企业根据链上相关的生产或交易信息进行验证,进一步确定融资主体是否具有贷款的资质。并在区块链+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平台上对交易凭证进行流转,然后核心企业、金融机构和平台根据凭证进行是否签名的操作,再根据相关的制度对中小微企业或农户确定放贷额度。
3.2.3 放款与回款
金融机构通过贷款人的融资申请后,依托区块链+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生产和交易数据进行放款。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平台利用签名及智能合约控制农产品供应链上融资运作风险,避免人工和外部干预,提升整体运行效率。
在该模式中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是各方联系的纽带,依托区块链和供应链系统技术优势,协调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各方利益与需求,同时推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行业数据标准的建立,实现供应链金融参与方的数据共享,并维护数据安全。当前主要通过技术手段的方式来确保链上信息不外泄,并进行大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和风控手段。
4 建议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以区块链为主导的金融科技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金融机构获取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信息流、物流、商流的速度和准确率,进一步拓宽了金融业的业务范畴。区块链等金融科技为金融机构成功转型提供技术支撑,也必将是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趋势。但当下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初期阶段,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相关建议的提出必不可少。
4.1 防范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风险
从整个农产品供应链金融运行过程来看,尽管有金融科技支撑,但是风险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如下:
1)法律风险。众所周知,近年来,供应链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但是已有的法律体系没有考虑金融科技的影响,因此,关于区块链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领域应用的法律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和系统规范。例如,没有关于区块链中具体的农产品交易记录的法律效力,没有关于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中所有权证明的相关法律,没有关于农产品交易合同订立、修改、终止等方面的规定是否适用于区块架构中的智能合约的法律。
2)技术风险。尽管当下各种金融科技发展迅猛,但是以区块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在应用到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时技术上的不足仍然十分明显。例如,随着农产品供应链融资需求的不断增加,相关的数据也呈现级数的增长,导致原有的信息搜集、存储和处理规模无法支撑供应链上的应用。而且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所以应用的技术、人工、时间成本较高。另外,尽管农产品供应链上数据被篡改和破坏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当某个链点运算过于集中时就有可能产生不利情况。
因此,仍需从法律和技术层面防范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风险。
4.2 提升金融机构的数据分析能力
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完善了金融业务,其中关键取决于对大量的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数据的搜集、分析和挖掘,并能够在农产品、贷款等方面进行智能化管理。对大数据进行高水平的分析、挖掘、建模,数据资产的价值才能真正发挥出来。例如,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掌握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需求的特点、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点,从而为农户或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因此,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相关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4.3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金融科技的协同应用
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模式具有很多优势,有效解决了农产品供应链上组织的信任、信息失真等问题,但是单一的技术对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把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金融科技与区块链技术协同运用。比如,区块链与物联网技术协同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质押监控追踪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监控的问题,从而可以低成本、高效地获取第一手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数据,实现数字化映射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区块链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协同运用,可以实现质押农产品和人员的精准化识别,降低风险监管成本。
4.4 推动农产品供应链主体的协作,提升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的共享
当前大量农户以及中小型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水平较为落后,缺少基本的信息管理系统,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信息的搜集、存储、传递受到很大影响。所以金融机构要强化与农产品供应链上核心企业或云服务平台的合作,促进农产品供应链主体的协作,搭建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依托平台助力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农户或中小企业完善数字化的建设,提高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水平,提升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的共享性。
4.5 加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金融科技应用的基础设施体系尚未建成,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效能和影响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所以需要从政府、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多个维度推进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构建。其中,政府主要构建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制度、实施路径、体系化布局;企业主要进行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应用的探索,攻克技术应用中的难题;金融机构主要推进区块链系统与物流企业、农户、中小企业、核心企业融合,实现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数字化、信用化和价值化;行业协会主要推进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并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维护金融科技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农产品供应链上组织和个人的隐私和数据,探索金融科技的监督和认证过程,规范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13]。
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外在的宏观政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保驾护航,也需要各个节点的参与者互相配合与协作。例如,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资金提供方,需要对经由区块链技术进行确权的中小企业或农户的应收账款得到认同,完成线上确权后才能继续审核及放款。因此,在构建区块链+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业务时,需要通盘考虑各方利益,才能保证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良好长久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