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再造黄石工业背景下“新黄石人”计划的引培路径

2021-11-15柯亚吴莉斯

魅力中国 2021年44期
关键词:黄石市黄石工业

柯亚 吴莉斯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0)

黄石因矿设厂、因厂设市,工业成为了黄石的血脉。面对资源枯竭,转型升级是黄石挣脱资源型城市桎梏的关键契机。再造黄石工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盘活这个曾以重工业为城市发展基石的老城?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需要技术创新与变革,而创新需要人才。水有源树有根,人才就是再造城市创新发展的原动力,这已成为一种共识。再造黄石工业,首要就在于吸引并培育符合黄石本地需求的工业人才,通过落实“新黄石人”计划等一系列措施,让引进的人才充分发挥对区域发展的助力作用。

一、“再造黄石工业”与“新黄石人”计划的内在关系

作为典型的老工业基地,黄石在这一轮城市升级改造的浪潮中,继续深化先进制造之城建设,并进一步明确“再构区域空间布局、再塑综合功能优势、再创生态生活品质”的发展目标。在市委全会制定的“十四五”蓝图中,“再造黄石工业,实现经济综合实力新跃升”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时代在变化,技术在革新,革新靠人才。“新黄石人”计划应运而生,进一步明确人才对于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并从“引进、留用、创业、住房、教育”等多个方面打造“新黄石人”一站式服务链,旨在将各层次优秀人才留在黄石贡献力量。

(一)“再造黄石工业”的时代背景和现状

随着目前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特别是在“十四五”规划着重提出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后,各省、自治区老工业城市正寻找转型升级的新途径,老工业城市吹响了转型升级的新号角。市长董卫民在《黄石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工业作为黄石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立市之本、兴市之器、强市之基,是支撑黄石经济发展的脊梁。”

在黄石市统计局公布的《2020 年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2016-2020 年黄石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对比图”的数据显示,从产业结构来看,2020 年黄石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15.79 亿元,占黄石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0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97.8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6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27.72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34%。由此可见,第二第三产业逐渐成为黄石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数据来源:黄石市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再造黄石工业与人才发展需求的变化

过去的黄石因工业立市,如今的黄石需要通过科技与创新,一改资源枯竭之城的颓势从而走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势必会带来人才需求的结构化调整。而目前黄石的人才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人才结构单一,传统行业创新发展需要更多不同层次技术人才,尤其是新型专业的高层次人才;第二,人才发展培育规划途径仍不完善;第三,实现人才引入之后,后续的诸如落户安家等人才服务体系和效能还需进一步细化落实。

(三)“新黄石人”计划的内涵特质

为了配合黄石城市转型,进一步推进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改革,打造先进制造之城,黄石政府在2018 年启动了“新黄石人”计划,通过政府、企业、机关等主体,相继出台各类招工稳工服务措施,帮助解决各种就业用工问题,营造出招得进、留得住的社会氛围,全面提升“新黄石人”的安全感、成就感、幸福感。

二、再造黄石工业背景下的“新黄石人”的引培路径

(一)校企合作集聚人才,提升职业培训能力

1.要明确“人才引领产业转型”这一认知。在政府的引导下,企业和高校应当建立起“企业-科研-高校”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企业明确产品需求和人才需求,高校利用科研等教育资源,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并将符合市场要求的科研成果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城市转型过程中,人才的供需保持健康的平衡,做到人才有岗、人岗适配,充分发挥出人才对地区发展的助力作用,让人才在适合的岗位上贡献出更大的价值。

2.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需要更多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和基础技术型人才都是促进产业转型的有力保障,需要及时储备。因此,高等院校应当顺应产业发展来设置相关课程和实训。目前,制造业占黄石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扩大,因此对高级别的钢铁深加工、电气类、纺织类等重点学科以及物流管理、信息自动化、能源动力类以及先进制造业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要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抓专业技术性人才,践行企业新型学徒制,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当地的企业可主动联系黄石本地或附近的职业院校,建立定向培养校企合作关系,例如湖北工程职业学院与上达电子(黄石)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办学,实现深度产教融合。

4.除了通过通力集聚人才以外,还应该根据行业共性和特点,由政府牵头,开展线上线下等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培训,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既可以统筹各类社会资源,还可以降低企业人才培养成本。这样,通过不断学习行业最新兴的前沿科技,以此来满足产业转型的专业需求。

5.在人才引进的对外宣传上也要多点发力。通过在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上频繁推送“新黄石人”政策要点,提供“新黄石人”相关的政策咨询服务。开展线下多场不同类型的人才招聘会,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企业自身、校企合作等方式引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普工和技术工人。

(二)健全人才评价体系,优化创业就业服务

1.建立健全与城市转型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评价体系。通过多次多角度的实地调研考察,并结合本地产业转型的特点,制定符合本地发展规律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要构建一个专业人才的主观认同和人才评价的客观标准辩证统一的评价体系。工程技术研发人才评价要以技术成果为主,多采用业内评价、第三方评价。应用创新人才则要突出效益指标,主要由市场和用户来评价。另外,人才评价体系还需要具备相应的反馈机制和调整机制,通过不断迭代、动态调整,从而不断优化评价体系。

2.从政策层面优化创业就业服务。坚持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就业导向,切实保障各项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到位,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的鼓励体系,鼓励待业者多渠道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并积极在线上线下多平台开展职业培训。出台支持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政策,做大人力资源服务业,紧扣产业需求精准招工引人。设置奖励机制,例如被评为“最突出贡献新黄石人”的,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可免除反担保手续。

3.发动政府部门的主观能动性,组建“行业部门-行政部门-用人单位”三级联动专人服务机制,安排政府专员对口重点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服务。深入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活动,按时发放稳岗补贴,解决企业用人的后顾之忧,为企业引进和留住更多的“新黄石人”。

(三)增强政策保障服务,营造良好人才环境

人才引进只是“新黄石人”计划的第一步,只有完善整个人才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人才能真正把优秀人才长久地留在黄石为城市转型助力,才是人才引培的最终目的。要引培人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为人才的引进、留用、住房、教育等提供可靠支撑。

1.扩大服务对象、加大补贴力度。增加大中专毕业生和技能人才引进政策,对于符合条件的外地来黄高校毕业生给与一次性就业创业补贴;坚持稳企业就是稳就业,帮助企业稳岗留工,在向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的基础上,对符合稳岗条件的企业发放更高金额的稳岗留工补贴。

2.进一步细化和落实配套住房和子女教育政策。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学方面出台了更具体细化的政策,例如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年龄阶段的“新黄石人”分别给予相应面积的政府廉租房、共有产权房等住房保障,如对来黄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不同标准的廉租房;对有突出贡献的新黄石人,全市每年筹集50 套共有产权保障房对其配售等。对随迁子女的入学可在企业所在地邻近中小学安排接受义务教育:“新黄石人”父母、配偶、子女均可享受随迁政策,随迁子女可在企业所在地邻近的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或以当地政府购买公办学位的方式在邻近的民办学校就读。各中小学校不得拒收、增加门槛、分班歧视、违规或变相收取借读费。

三、结语

在再造黄石工业的背景下,城市的产业转型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在升级改造的过程中,人才发展也面临着诸如创新性人才缺失等困境。“新黄石人”计划多管齐下,着重解决在人才的引培方面的几个最核心问题,力求通过让更多“新黄石人”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切实有力地推动了黄石高质量发展。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奋斗成果,力求加速人才的引入和培养,明晰“新黄石人”的培育路径,迅速提高在职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为黄石转型升级服务。

猜你喜欢

黄石市黄石工业
黄石国家公园庆祝150年蛮荒岁月——这是怎样的历史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黄石俱乐部度假别墅
The Simple Analysis of the Usages of “IT”
黄石举办第十五届(春季) 全国地方版图书博览会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60首文本分析颂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