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培训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2021-11-15陈冠文
文/陈冠文
(作者系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
带着录音机来听课
科学普及工作的另一个主要方式是科技培训。每年冬季,我都会穿梭于南北疆的农场和县乡之间,参加“科技之冬”活动。
由于长期的科普工作实践,使我与农民有了许多共同语言。我知道他们喜欢听什么,怎么讲他们最容易理解。因此,我讲课内容尽可能联系当地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讲解适合于当地作物的高产实用技术;或针对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讲解决的办法。在授课形式上,我尽可能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喻或编成群众喜闻乐见、好学好记的顺口溜;同时放映直观、形象的照片。因此,培训效果还不错。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应邀到和硕县包尔图牧场一个农业队去讲春小麦栽培技术。
包尔图牧场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单位,职工对农业技术不太热心。到了讲课时间,教室里只稀稀拉拉坐着十几个没精打采的职工。邀请单位很过意不去,我却毫不犹豫地走上讲堂,开始给十几个听众讲课。讲着讲着,听课的人逐渐增加到二十多个。
课间休息时,我问一个职工:“听不听得懂?有什么意见和要求?”他说:“听得懂,你讲得好。过去我们的农业技术课,是听课的人越听越少。你看见了吗?今天听你讲课,只有进来的,没有出去的,听课的人越来越多。”
课间休息后,大概是听课的人回去“宣传”,教室里一下增加到四十多人。据说,这个农业队的青壮年几乎都来了。
无独有偶,有一年,我应邀到131团场去给连队干部讲棉花栽培。吃中饭时,该团副团长说:“陈老师,我注意到课间休息前,第一排桌子都空着,没人坐;但休息以后,第一排全坐满了,而且大家都在认真做笔记。这是过去冬季培训少有的,说明大家喜欢听你讲课!”以后几年,他们都邀请我去参加他们的“科技之冬”活动。
还有一件事让我感动。大约是2005年冬天,我到第八师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给河南来的新职工讲课。课间休息时,一位青年职工给我说:“陈老师,去年听了你的课后,我回去按你讲的做,棉花增产了,年底收入了两万多块钱。今年培训本来没有我,是我硬要求来参加的。这次我带了一台录音机,要把你讲的课全部录回去,经常听,争取把棉花产量再提高一点。”听到职工应用科学种田知识,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收入,我心里很高兴。连忙鼓励说:“好!好!争取明年产量更高,收入更多!”
这些科普实践使我进一步理解了科普工作的意义,增强了我做好科普工作的信心。
新疆地域辽阔,农区之间距离远,因此,为了“科技之冬”,每年冬天我都要不断地往返于南北疆农区。有的同志担心年过六旬的我会被这种“连轴转”压垮;但我觉得,能为新疆农业的发展做点事,值得!
看得见、摸得着的“课堂”
由于我每年夏天都要到生产第一线去调研,加上频繁的科技培训,所以许多农民、农工朋友都认识我,经常通过电话或面谈等方式给我提出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下连队时,也常有职工拦住我问这问那,或带我到他们的地里去现场解答问题;有些细心的职工还会把有问题的棉株拔去让我诊断。因此,我经常利用田间地头进行现场诊断和现场培训。由于现场培训时,棉苗的各种形态看得见,摸得着,讲解的问题易学易懂,还能马上解决问题,因此培训效果很好。每当我看到他们在培训结束时那满意的笑容或点头默认时,心里都是美滋滋的。
1998年5月13日,129团遭到了严重雹灾:受灾面积达2万多亩,占全团棉田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重灾面积达1.2万亩。
当时,我正在129团做科技服务工作。第二天一早,我参加了灾情调查组对受灾棉田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后,我根据棉苗受害特征和存活的可能性等,将受灾棉田分为四类,并提出各类棉田的灾情指标和救灾措施。
下午,全团的救灾现场会分别在四种类型的受灾棉田进行。会上,我讲解了如何根据受灾棉田的主要特征,对棉田进行灾情分类和不同灾情的救灾决策。散会后,各连队马上对受灾棉田进行了分类,并实施了针对性的救灾措施。
后来,在由于及时对受灾棉田实施了科学分类和科学决策,受灾棉花的生长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年底,重灾的129团棉花单产获得了与上年持平的收成。
2004年,我到184团科技服务不久,就发现该团大部分棉田土壤缺锌。我建议及时召开现场会。会上,我现场拔取有缺锌典型性状的棉株,向大家介绍了棉花缺锌的“瓢型叶”和“老小苗”的形态特征,使大家很快就联想到了自己棉田缺锌的苗情。我还介绍了几条简单易行的补锌途径。这次现场会及时解决了制约该团棉花生产的瓶颈,为该团棉花单产的快速提高和职工的增产增收扫清了一个重要的技术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