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供给侧纠治国企领域“四风”突出问题
2021-11-15杨智淋
文 本刊全媒体记者 杨智淋
查处“四风”问题508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604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67人。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至2020年底,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国企领域“四风”问题的一组关键数据。
通过剖析这些数据,不难发现被查人员中,“一把手”等关键少数较多,经办职工较少,呈“倒金字塔型”分布。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国企领域“四风”问题的行业特殊性与易发顽固性。
“四风”从来不只是作风问题,在持续强化惩治国企领域腐败问题的同时,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站在防止“风腐一体”“由风及腐”的高度,紧盯“四风”隐形变异、遁入地下等问题,着力从制度供给侧层面督促完善制度机制,标本兼治推动国企领域正风肃纪。
高位推动从实地调研中摸排问题
一家单位获得文明单位和卫生单位的称号,却趁机给没有隶属关系的另外两家独立法人单位职工连续两年发放25万余元的文明卫生奖。
这是广安新力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蔡远政,明知不符合政策规定,违规发放奖金的典型问题。而违规发放津贴或福利正是国企领域“四风”问题多发易发的主要类型。
为进一步摸清国企领域“四风”问题基本情况,2020年,省纪委监委组织开展国企领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专题调研,8家具有代表性的省属国有企业,5个市的97家市属企业纳入调研名单。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和近年来的查处情况,一些国企“四风”典型问题和基本特征被摸清。
梳理发现,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在国企“四风”问题类型中占比高达20.94%,仅次于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高于违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而上述五种问题表现累计占比高达91.63%,国企领域“四风”问题呈现出问题相对集中、易发复发等特点。
这些问题多发的背后,既与领导干部漠视规矩和纪律有关,如省煤炭产业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肖天任把企业当成“私人领地”,违规安排集团下属酒店承担其配偶消费的住宿及餐费7560元。同时,也与国企相关制度建设的不统一性和模糊性有关。
据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同于党政机关有一套标准管到底,各类国有企业由于所处行业不同、发展规模不一,往往有着不同的执行标准。以出差“北上广深”住宿标准为例,有的规定不超过1400元/天,有的规定850元/天。“这就导致在同样的问题和情节下,有的违规、有的合规,既容易引发企业相互攀比抬高费用上限,也易导致钻空子、打擦边球等现象的出现。”
联动发力在深度剖析中完善制度
“省属企业集团内部,本部与子企业、子企业与子企业之间确需开展商务招待活动时,不得进行商务宴请,接待标准可参照公务标准执行。”
以上解释出自省国资委编写的《四川省省属国有企业商务招待管理办法政策解读》,文件对“如何区分商务招待和公务接待”等国企关注的10个重点问题一一进行解读。
订立规矩的背后源自对前期调研发现问题的深度剖析与制度建设。
针对前期调研发现的“四风”方面突出问题,省纪委监委派专人到省国资委沟通,形成“开展制度评估”“完善制度措施”“解答政策疑惑”等5点共识。同时,省纪委监委还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强化与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之间的沟通,推动做实文化类、金融类省属国有企业的查漏补缺等工作。
省纪委监委驻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则充分发挥“探头”作用,以靠前监督、抵近监督优势,推动相关举措落地见效。
“我们会同省国资委共同抓好调研问题的分析摸排、规范管理等工作,着力推动监督责任与监管责任的贯通协同,不断扎紧扎牢防范‘四风’滋生蔓延的制度笼子。”省纪委监委驻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一项项规矩和解释的出台,诸如交通工具、公杂伙补、差旅住宿等标准逐一被明确。在确立上限的同时,又赋予了国有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量调整的空间,体现出规范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有了这些政策规定和解释,我们在具体操作中也就有了依据可循,既避免了因不熟悉政策而违纪,更避免了故意违纪行为的出现。”一家省属国企负责人坦言。
紧盯落实以监督效力催生执行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目前来看,个别企业还没有开展这项工作,有的企业开展得还不够深入,应纠正的问题还没有纠正彻底。”日前,省纪委常务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郑东风在省管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度建设座谈会上进行点评时讲道。
今年4月,省纪委监委在全省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度建设“回头看”。通过“回头看”,以纪委监委的监督责任撬动行业部门的监管责任与国企党委的主体责任,再次查摆制度执行运行情况,督促有关制度落地落实,正是此次“回头看”工作的鲜明指向。
为把监督力量常态化嵌入国企“四风”纠治之中,省纪委监委还联合国资、财政等部门,分层分类开展监督检查,并对各省属国企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落实不力、拔高标准、放松尺度等问题。
既要通过制度约束管住人,也要通过高压震慑教育人。
成都天新交通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华违规发放差旅费问题,简阳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原党支部书记、经理杨敏公车私用问题,分别在2020年“五一”、国庆假期前夕被公开通报。
“就是要紧扣节假日的关键节点,持续释放纠‘四风’的高压态势,强化不敢腐的震慑。”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已经查处的典型案例,我们将充分发挥“室组地”的联动协同作用,督促相关企业做好警示教育、以案促改等工作,持续释放查办案件的治理效能。
通过持续努力,全省国企领域纠正“四风”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线索渠道少、监督力量弱、调查取证难、政策边界把握还不够好等短板。
“这就要求我们紧盯责任落实,坚持标本兼治,突出抓作风建设的经常性、抓监督检查的实效性、抓执纪问责的严肃性。”驻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说。
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纠“四风”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在压紧压实企业党委主体责任的同时,要促进纪委监督职责与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实现同向发力。“通过有力的监督检查、有效的制度建设、有为的长效机制,不断推动四川国企领域作风建设工作点滴向好转变、长期终端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