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樱桃好吃,何惧树难栽
——贾家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纪实

2021-11-15阎文水

支部建设 2021年22期
关键词:利民村民

○ 本刊记者 阎文水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莫说我们的家乡苦,夜明宝珠土里埋,只要汗水勤浇灌,幸福的花儿遍地开……”阳光、抒情,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这支插曲曾经风靡一时。

电影故事原型地贾家庄位于吕梁山东麓、汾河水西畔。新中国建立后,这个当地有名的穷村子高举集体主义旗帜,坚持共同富裕之路,很快成为名闻遐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此后一直走在时代前列。近年来村里获得十数个国家级荣誉,最新一个是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村镇。村集体固定资产10.2亿元,人均纯收入2.8万元。全村980户2890人,家家户户亦工亦农。

绿满平畴,建筑林立,腾飞路纵贯村子东西。进入村门,“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红彤彤大字雕刻在大道两边14面石鼓上。不远处有座老水塔,塔身竖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共产党”两行红色大字。

抉 择

93岁的武士雄走在去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路上。贾家庄为全村65岁以上党员、70岁以上村民共计260余人免费提供早餐午餐。住在村西的这位高大硬朗的老人,是电影中主人公高占武的原型。

响应党中央发出的互助合作号召,村党支部书记贾焕星组织村里的贫下中农,1952年在贾家庄办起汾阳县平川地区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次年春天,眼看就要下种了,因为缺少牲畜,合作社还有300亩地耕作不了。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社长贾焕星召集大家商量,最后决定采用人拉犁、人刨地的办法。第二天一大早,全体社员来到田间地头,30个强劳力拉犁耕地,100个壮劳力用镢刨地。男女老少齐动员,白天黑夜连轴转。大干苦干4个昼夜,300亩地全部收拾完毕。能下种了,可是种子短缺,社员们有的拿出自家所剩无多的口粮,有的妇女干脆卖掉首饰来买种子。当年合作社喜获丰收,粮食产量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文化体育广场矗立一座“百把镢头闹革命”群雕。雕像中,前面三人,中间一人高举镢头,右边一人挽袖正欲挥锨,左边一人双手持锨前伸,稍后一些,右侧两人弓腰拉犁,右侧两位妇女扶着粮筐。

“村西湿泽村东干,村南村北碱荒滩。”贾家庄处于峪道河下游,地势低洼,土地盐碱化严重,新中国建立之初,全村4000亩地中就有2800多亩属盐碱地,平均亩产只有几十公斤。从1954年到1965年,贾家庄村民采用各种方法根治滩涂2650多亩。1965年平均亩产816斤,成为北方地区第一个粮食产量跨长江的村子。

“为了排水,光大渠就挖了几百条。”时任村团支部书记的武士雄记忆犹新。那时他与贾焕星、宋树勋、邢宝山一帮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朝气蓬勃,生龙活虎,整天劳动在盐碱地上。

上世纪70年代末,土地下户浪潮席卷全国农村。贾家庄情况有所不同,在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全体村民共同奋斗下,村子积累下百万资产,如果随着土地分下去,再发展就会失去引擎、失去动力,怎么办?

“不但邢利民,村民们也不愿意分田单干。”曾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张增亮回忆当时情景,迟迟不见动静,当地一名干部发表文章《上头放,下头望,中间有个顶门杠》,不指名地批评村党支部书记邢利民。

顶着巨大压力,邢利民多次召开支部会、村民代表会,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派出三支小组进行调查研究。他又直奔省城,想听听马烽意见。“不能一刀切,或者切一刀。”马烽的话坚定了他的选择。

回到村里,邢利民听了三支调查小组汇报后,召开全村党员干部大会。经过三天三夜大讨论,创造性地提出“三田到户、一集中、五统一”的双层经营联产承包责任制方案:“三田到户”是指1953亩地按人口平均分配,每人2分自留地、1分饲料地、6分口粮地,由农户自主经营;“一集中”是指2148亩地实行连片种植、承包经营;“五统一”是指对一家一户想办而办不好的机耕、调种、排灌、植保、收打五项农事作业,采取专业承包,实行统一服务。1983年初夏进行的这个大胆实践既符合了中央精神,又适应了贾家庄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

位于村中的马烽纪念馆,由作家生前居住过的小院改建而成。这位当年挂职汾阳县委副书记的山药蛋派作家,不仅常年蹲点贾家庄体验生活,以“百把镢头闹革命,治水改碱拔穷根”原型人物与事迹,创作出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还在离开这片火热土地后,给处于艰难抉择之际的村子一番点拨。

奉 献

退下来后,邢利民闲不住,每天骑着自行车在村里这儿走走,那儿转转,每一块土地上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他太熟悉了。挑了43年担子的“老书记”,在村民眼里是一个“眼窝子深”的人。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员干部带头致富,贾家庄全村经济收入迅速提高。1983年人均纯收入300元,1986年达到600元。但在高兴的同时,邢利民发现三个问题:一是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收入差距拉大;二是村集体收入减少,入不敷出;三是群众思想散了,集体主义观念淡了。

党中央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党员干部带头致富,这没有错,但在富了之后,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如果只顾自己发财,而不管不顾群众,出现两级分化,那还要党员干部做什么?

带着问题与思索,邢利民外出考察,七天跑了三个省市,得出结论: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回来后他组织召开支部会,会上提出:“如今老山前线的战士喊出‘牺牲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心声,难道我们连‘亏了我一个,富裕全村人’的一点奉献精神都没有吗?”

在邢利民带头下,7个村支委将自己办的塑料厂、木器加工厂、农机修配厂等企业低价折给集体,并退出170亩承包土地,集中精力投入到共同富裕上去。以滚雪球的办法,贾家庄村办企业由小变大、由少变多,后整合为八大公司,形成了集体经济唱主角、个体经济作补充的贾家庄农村经济新格局。

这个发展速度、发展格局并没有让邢利民满足,恰值国家基建高峰时期,1995年,他决定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上马一个年产10万吨的特种水泥厂,从根本上改变贾家庄村集体企业小打小闹的落后局面,实现规模经营、规模效益。

“这个想法在当时实在过大了。”原村妇女主任贺宝英回忆,村里立刻炸开了锅,不仅村民们难以理解,就连村干部中也有人不能接受。邢利民在全村党员干部大会上宣布:“水泥厂办成了,见效了,就全部归集体;如果办砸了,一切债务由我个人承担,与村集体与村民无关。”

虽然一压再压,5000万投资缩减到3600万,可在当时依然是个巨额数字。那时国家政策扶持个体、民营经济,集体经济借款难了。邢利民果断拍卖了自己的道奇车,买了辆自行车。共产党员宋克忠提议党员干部捐款,带头拿出1000元。全村掀起了为水泥厂捐款的热潮,多则成百上千,小则三块五块,募到69152.3元。听说捐款,正在贾家庄镇下乡的市委书记高璋特地赶到工地,送上1000元,又让远在交城工作的爱人问亲问友筹来10万元。负责指导的工地技术人员为贾家庄党员干部与全体村民的奉献精神感动,主动提出缓收技术服务费。

邢利民住进工地上的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室潮湿、光线不好、条件简陋。白天骑着自行车外出奔波,晚上在这里研究讨论。空前的压力、超负荷的工作,他累倒了,可仍然躺在床板上指挥。年近七旬的宋玉良老人提着两瓶酒、半篮子鸡蛋前去看望。

原本3年工期,在党员干部与村民的齐心协力下,仅用18个月就完成了,并且节省建设资金1000余万元。特种水泥厂为贾家庄经济腾飞插上翅膀。后来经过改造升级,年产能由10吨发展到50万吨,年均收入2000多万元。

响应国家减排号召,2015年关闭运行了18年的水泥厂,如今旧址上建有18·18恒记纪念馆。馆外,高大的涂有红蓝之漆的露天设备、红砖厂房静静伫立,馆内,笨重的机器仿佛还在散发机油味儿,墙上一幅幅老旧照片、文件与手迹,向游客诉说着一个传奇:一个中等村庄,建起一座当时吕梁地区首屈一指的水泥厂。

初 心

烈日当空,村党委书记邢万里陪同刚打完球赛的孩子们,走进山河故人家厨。43岁的邢万里个子高大,厚道中透出精明,2001年山西大学毕业生与2020年“全国十佳农民”获得者在他身上叠加一起。

大学毕业后,邢万里进入省交通厅工作,没过多久便辞职了,做起酒类销售,并在第二年成立公司,买断汾酒系列5个产品的经销权,在5省建立营销网,年收入百万元,第三年收入翻番。筹资400万元接手处于瘫痪的汾阳市新凯公交公司,通过投股改制等一系列经营举措,使得公交公司起死回生。

“我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2001年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几年后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就想把一些好作法引入贾家庄。”2005年邢万里回到村里,开始与父亲邢利民携手建设贾家庄。

一次在参加省青联在江苏的拓展训练时,邢利民想到2005年贾家庄修建的文化体育广场,他与首创集团北京生存岛文化传播公司谈妥合作。为了打消村民顾虑,他承诺:“赚了钱就归集体,如果赔了就算我个人的。”生存拓展基地建成后,吸引了全省许多部门与企事业单位来此进行个人挑战,培训团队精神,生意红火。之后,邢万里将投资100多万元的基地捐给村里。

2009年,在邢万里牵头下,贾家庄建起一座集会议接待、旅游度假、餐饮服务于一体的四星级宾馆裕和花园酒店。

2012年,建起一座全方位展示贾家庄几十年发展历程的村史展览馆。

2015年,在原水泥厂厂区建起类似北京798的工业文化创意园,携手汾阳籍国际著名导演贾樟柯打造了贾樟柯艺术中心和60种子影院,放映最新最前卫的国内外电影。午后,从具有民国风的作家村出来,走进工业文化创意园。坚硬的工业气息与柔和的艺术氛围,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个静谧的乡村里。

夜风习习,我们踏进2016年开放的三晋民俗体验地——贾(gu)街。明清风貌的商铺建筑,充满地方特色的小吃、手工作坊与农副小商品,让人恍惚置身一个别样世界。

2019年5月9日-16日,首届吕梁文学季在贾家庄举办。莫言、余华、格非、阿来、苏童、叶兆言、西川、欧阳江河、李敬泽60多位作家汇聚这里,围绕“从乡村出发的写作”这一主题,举办了多场精彩纷呈的活动,为马烽、西戎、谌容等老一辈作家深入生活过的贾家庄,注入一股崭新的文学之风。

2008年建成盛世酒业公司,2013年上马50兆瓦太阳能光伏大棚发电项目,2020年观宇玻璃制品公司竣工投产,同年可容万名学生的山西令才腾飞实验学校、山西电影学院汾阳教学实训基地与10万吨粮食仓储项目落地贾家庄。

2017年11月1日,邢万里当选为新一届村党委书记。从邢宝山、邢利民到邢万里,祖孙三代成为贾家庄带路人。当年,村党支部书记邢宝山调任贾家庄镇供销社主任,村团支部书记邢利民接任他的职位。如今,村党支部副书记邢万里又从父亲手里接过接力棒。“在讨论接班人问题时,众人一致推荐万里,老书记开始有些担心,我说,1976年你当书记时才26岁,现在他都39岁了,有什么可担心的。”张增亮说。

邢万里描绘贾家庄美好未来: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让全国农业战线的这面旗帜举得更高,将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这张名片打造得更加靓丽;以酒业振兴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利用五到十年时间,将国家AAAA级景区打造成AAAAA级;打造具有贾家庄特色的田园综合体;增加村民收入,加大福利奖励待遇,让全村人民更多地分享集体经济带来的丰硕成果。

猜你喜欢

利民村民
有了“红色代办员” 村民办事不出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看水 听涛
果树大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
非暴力
帮爸爸戒烟
武利民修路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