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
2021-11-15许松青
文/许松青
这篇是点题来的,自从前次《内卷》一文有些与大众不同的解读,于是便有名叫“蜗牛”的读者因此而加我微信,开门见山和我打招呼:“您好,第一次看到正能量关于‘内卷’的文章!”我向来不和读者见外:“呵呵,不服?”“没有!只想表示赞同,观点独特,服!”我觉得和粉丝互动也是极好的,蜗牛自是不客气,说最近“躺平”挺热的,可以写写吗?
一时间搞得天下皆平似的,“躺平”还一夜间成了贬义词,我并不这么认为。
有多少人了解人类第一次躺平是伟大的?但凡当妈妈的都知道,每个宝宝刚出生后是“内卷”的,睡时自然地团起,醒时常常“四脚朝天”,这是源自在妈妈子宫里最安全的姿势,属于一种条件反射式的自我保护。终于有一天,宝宝学会了躺平,这意味着宝宝在妈妈的心跳奶香和爸爸的哄睡陪伴下,重新获得了与世界连结的安全感。
躺平一小步,成长一大步。人们常常只注意婴儿第一次发声说话,第一次直立行走等外在能力的进步,而忽略了在心理安全的获得与成长过程中,躺平是一个重要的象征。
中国人对躺又爱又恨,显示出对追求舒适有着某种分寸感极严苛的集体意识。“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循环当中的躺平,也属于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而当舒适达到好逸恶劳的程度时,人们对躺平厌憎的表达也是鲜明的,那就不是躺平,而是“躺尸”了。
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暂时的,这就注定了奋斗、拼搏是主旋律,而休息、躺平是奋斗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张弛有度,周而复始,张过度则崩坏,弛过度则下行。这两者是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
别以为躺平没有成本。这个成本要么是自己奋斗换来的,要么是从父母那里“啃老”得来的,或是配偶加倍努力挣来的。甚至是要求亚历山大大帝别妨碍他晒太阳的第欧根尼也不例外,他的懒洋洋不过依仗着有人给他吃的罢了。不过让这个名字在另个领域“名垂千古”的,是未经他本人同意,心理学家把一种以邋遢混乱为特点的精神疾病命名为“第欧根尼综合症”。
躺平是为了舒适,但太久的躺平事与愿违,带来的怕是腰酸背痛。脱离社会太久的人往往难以适应重回社会。我想,这就是张桂梅在她的学生成为全职太太后带着丈夫向学校捐款时迎头痛喝的原因——不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就是对张桂梅最大的辜负和背叛啊!
使劲折腾,好好躺平。回想婴儿生机勃勃的躺平,再看一眼高空俯拍图里云南象群包围呵护下小象宁静治愈的躺平,它们的梦里,自有一种全世界都能听懂的语言,别有一番美好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