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生产运动

2021-11-15

支部建设 2021年20期
关键词:敌后陕甘宁边区边区

加强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独立坚持长期敌后抗战的重要一环。没有根据地的经济建设,要支援抗日战争、改善人民生活和巩固抗日民主政权,都是不可能的。

全国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和八路军、新四军的财政开支,相当一部分是国民政府颁发的军饷和华侨、国际友人的捐赠。1938 年,外援占边区整个经济收入的51.6%。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军作战逐步转向敌后战场和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在财政经济上日益困难。1939 年2 月2 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发出“自己动手”的号召。1941 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疯狂进攻和“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困难。为克服经济上的严重困难,中共中央再次强调走生产自救的道路。各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学人员和人民群众响应号召,掀起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

大生产运动首先是在陕甘宁边区展开的。边区政府专门成立生产委员会,制定和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产,要求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并号召种植经济作物。1941 年3 月,中共中央下令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赴荒无人烟但土地肥沃、始于开垦的南泥湾。部队在缺乏资金、工具的困难情况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面开挖窑洞解决住宿问题,一面勘察开荒地区,学习耕作技术,制作生产工具。从旅长王震到工勤人员、随军家属,人人动手开荒种地,使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与此同时,在延安的数万名党政军学各方面人员都投入到大生产的热潮之中。部队、机关、学校根据不同情况,担负不同的生产任务。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带头参加生产劳动,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开荒、种菜。周恩来、任弼时还参加中央直属机关纺线比赛,被评为“纺线能手”。1943 年,由于大生产运动,以及自然灾害的好转,边区获得极大丰收,粮食产量不仅可以达到自给自足,还有余额可供出口。边区各种手工业制品基本达到了自给自足。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健康发展,成就显著。

与陕甘宁边区开展生产运动同时,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华中等各抗日根据地都根据不同情况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军民以陕甘宁边区军民为榜样,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劳力与武力相结合”的方针,在频繁艰苦的反“扫荡”斗争中,一面战斗,一面生产。1943 年,仅晋缓、北岳、太行、太岳、胶东和皖中6 个根据地,就扩大耕地600 万亩以上,部队和机关生产的粮食一般能做到二至三个月的自给,蔬菜做到全年自给,达到了中共中央要求的“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目的。总之,军队积极参加生产,改善了物质生活,许多部队实现了粮食、被服和其他日用品的全部或部分自给。由于军队努力生产,收入增加,使人民的负担也大大减轻。

大生产运动使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军民胜利地度过了抗日战争的最困难时期,为支持敌后长期战争,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大生产运动还缓解了军民供需的重大矛盾,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和扼杀中国共产党革命力量的企图。同时,通过参加生产,增强官兵关系、上下关系,密切军民关系、军政关系,保证了我们军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毛泽东指出:“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它不仅支持了艰苦的抗战,而且积累了一些经济建设的经验,培养了一批经济工作干部。

猜你喜欢

敌后陕甘宁边区边区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宝珊——支撑北线,保护边区
治癌,深入“敌后”包抄
临阳联队的敌后抗日斗争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过载栈
从陕甘宁边区到解放前甘肃老区的扶贫工作回顾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宣传斗争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