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2021-11-15

支部建设 2021年20期
关键词:游击战争敌后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和其他抗日军队,在日本侵略军占领区广泛地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组织抗日政权,使这些地区成为坚持敌后抗战的根据地。到抗日战争后期,主要抗日根据地人口由150 万人发展到1 亿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由4 万人发展到120 万人。主要根据地有: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包括北岳、冀中、冀热辽三区,下辖108 个县,人口约2500 万人。在聂荣臻率领下,以山西五台山为中心。抗战八年,粉碎日军多次“扫荡”,毙伤日伪军35 万余人。

晋缓抗日根据地:包括山西西北部和绥远(今并入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广大地区。下辖46 个县,320 万人。由贺龙、关向应领导创建,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自1937 年至1944 年春根据地军民和日伪军作战10100 多次,毙伤日伪军10 万余人。

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以太行山为依托,西起同蒲铁路,东至平汉铁路,北接正太铁路,南临黄河北岸,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河北、河南三省边界地区领导创建的抗日根据地。它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机关所在地。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创建了一个东至津浦路,西至平汉路,北至石德路、滏阳河,南跨陇海路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山东抗日根据地:包括渤海、鲁中、鲁南、胶东、滨海五区,还有河北、江苏各一部分,下辖96 个县,1350 万人。1937 年冬至1938 年,共产党先后建立鲁南、胶东、清河根据地。1939年3 月,罗荣桓率八路军115 师主力进入鲁西,与之会合。从1937 年至1944 年,粉碎日军多次“扫荡”,毙伤日伪军15 万余人。

华中抗日根据地:包括江苏绝大部分,安徽、湖北、河南、浙江和湖南的一部分。1938 年4 月,粟裕率新四军先遣支队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5 月和7 月,陈毅和张鼎丞分别率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挺进江南,创建苏南根据地。6 月,罗炳辉率新四军第五支挺进皖东,建立皖东根据地;8 月,谭震林率新四军第三支队进入皖南,开辟豫皖苏根据地;年底,新四军一部在八路军配合下,开辟皖东北和淮海区。自1938 年至1944 年春,和日伪作战17500 余次,毙伤日伪军24 万余人。

华南抗日根据地:包括东江、琼崖抗日根据地。1938 年日军侵占广州后,原在东江一带的红军游击队在曾生等领导下,组成抗日游击队,建立东江根据地。1939 年2 月,在冯白驹等领导下,建立琼崖根据地。两地都成立了抗日民主政权,粉碎敌人多次“扫荡”,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苏北抗日根据地:包括淮(阴)海(州)、盐(城)阜(宁)两个地区,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它是联结华北八路军和南方新四军的重要枢纽,是华中敌后抗战最有利、最能发展的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苏中抗日根据地:位于江苏省中部,包括扬州、泰州、南通等地区,东临黄海,南至长江,与苏北、淮北、淮南、皖江等华中抗日根据地相连。皖南事变前统称苏北。1941 年3 月,苏中区党政领导机构成立,苏中抗日根据地开始形成。

苏浙皖抗日根据地:1938 年5 月4 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新四军发展华中敌后游击战争作了具体部署,要求新四军“在广德、苏州、镇江、南京、芜湖五区之间广大地区,创造根据地,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组织民众武装,发展新的游击队”“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去,再分一部分渡江进入江北区。”

淮北抗日根据地:位于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交界的广大地区,由豫皖苏、皖东北、邳睢铜三块根据地组成。它处于日寇占据的徐州、蚌埠、淮阴三大军事重镇之间,是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联系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湘鄂抗日根据地:1938 年日军侵占武汉后,中共鄂南特委成立,组织发动群众,建立地方党组织,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鄂南抗日游击区。1942 年,新四军第五师第十四旅主力南渡长江,建立了以大幕山为中心的鄂南抗日根据地。后因国民党顽固派大举进攻鄂南根据地,部队除留部分坚持当地游击战争外,主力部队撤退鄂中,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在极端困难中坚持了抗日阵地。

1941 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根据这一政策,抗日民主政权中人员的分配,共产党员大体占1/3,左派进步分子大体占1/3,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体占1/3。“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制度,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其实质就是为了反对在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实行更广泛的民主政治,建立个包容性更强、代表性更加广泛的政权,以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猜你喜欢

游击战争敌后根据地
“东临楼”日常
建立自己的 写作根据地
窗台上的妈妈
治癌,深入“敌后”包抄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与华南武装斗争
临阳联队的敌后抗日斗争
东北抗日联军遭遇重大挫折的客观性分析
东北抗日联军遭遇重大挫折的客观性分析
刘少奇抗日游击战争思想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