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庆节的文化含义

2021-11-15李清泉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陆机建国时代

文|李清泉

国庆节除了有庆祝新时代开始的意义之外,还有更多的精神和文化内涵蕴含其中。

国庆节,顾名思义是指一个国家对建国之日的庆祝。当然,不同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称谓,有的国家称“独立日”,有的国家称“建国节”,有的国家称“自由日”。但不管其称谓有何不同,国庆节都意味着一个国家新时代的开启,其纪念意义非常重大。

在中国历史上,“国庆”二字最早出现于西晋文学家陆机的《五等诸侯论》。虽然陆机所讲的“国庆”二字与如今国庆节的含义是有出入的,但中国人民对国庆的重视自古有之,尤其注重在朝代更迭中的仪式感。

这其中,舜禅让权力给大禹的过程可以说是关于国庆仪式的最早记录。根据《尚书》记载,舜决定把天下大权交给禹,便找了一个风和日丽、彩云飞扬的日子,召集文武百官,举行了盛大的政权交接仪式。群臣为了彰显对舜的爱戴和对禹的期盼,还编写出了流传后世的《卿云歌》:“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从此以后,每遇王朝更替,人们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并且着手做三件标志性的事:

一是改正朔。正即是指每一年的第一个月,朔即是指每一年的第一天。比如夏朝,它每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就是正月,第一天则是初一,即春节,和我们今天所讲的农历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们常将农历称作夏历的原因。但到了夏朝之后的商朝,建国后就将一年的开始向前提了一个月,叫改正朔。这样以来,腊月初一变成了正月初一。而到了周朝,又向前提了一个月,十一月初一就成了正月初一。秦立国之后,又将正月向前提了一个月,十月初一就成了正月初一。刘邦建汉后,沿用了秦朝的正朔,到汉武的时候改回了夏朝的正朔。从那之后,除了武则天和太平天国等特殊的历史时期外,后世王朝便基本不改正朔,只改年号了。帝制结束之后,中国开始采取公元纪年。但是,一些重要节日还是以夏历为准,比如端午、清明、中秋、春节,元宵节等,开启了双重纪年的形式。至于古代帝王为什么要改正朔,后世也有不同的解释。儒学大家孔颖达认为君王改正朔的目的是为了体现一个“新”字,而司马迁在《史记.历书》中则指出改正朔其始是增加新的执政者对政权的敬畏之心,以顺应天道和民意,把天下治理得更好。

二是易服色。所谓易服色,就是改变衣帽、包括旗帜的颜色与款式。比如,夏尚青、殷尚白、周尚红、秦尚黑。汉初尚红,文帝时又改为黄等。这些颜色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依据了中国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当然,易服色除了五行原理之外,更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审美倾向,并且不同时代的审美也都蕴藏着其价值导向。例如在新中国,人民靠工农革命翻身做主人,江山是无数烈士用鲜血染成的,所以红色便成了国家的主流色调,包括国徽、国旗、党旗、军旗都是以红色为基调的。

三是立权度量。通俗地讲就是改变度量衡的标准。度量衡是市场交易的基础,没有统一的度量衡,国家的经济活动就很难有序地开展。在秦以前,由于诸侯国众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度量衡标准,秦以后则实行了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统治,让天下的度量衡得以统一。至此,后世朝代更迭的过程中都要更换度量衡,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重新定义货币的价值。因为古代大都是以金银铜为主的实体货币,所以度量衡变了,其货币的形态和价值就都变了,这符合国家重新开启自己的经济生活,更好地调整社会的运转秩序的需要。

由此看来,国庆节除了有庆祝新时代开始的意义之外,还有更多的精神和文化内涵蕴含其中。也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时代变迁中,文明才能不断地走向未来,创造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陆机建国时代
Flow separation control over an airfoil using continuous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actuator
黄耳传书
你是我最牵挂的人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黄建国小小说欣赏
浅论陆机诗歌中的时光意识
Yarn Quality Prediction and Diagnosis Based on Rough Set and Knowledge-Bas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