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内,推动化解万余条市民诉求的监督力量
2021-11-15
文 本刊全媒体记者杨智淋通讯员陈君蓉
两副棺材板,七年纠纷路。
对于家住巴中市巴州区宕梁街道东方鑫村小区A4栋的居民来说,两副寿材曾是压在他们身上的一块石头。
此前,该楼栋一对九旬老人的寿材因无处摆放,只得放置在楼梯过道间,这让周边的居民意见很大。
“一边是老人寿材不能轻易挪动的认知观念,一边是群众出于忌讳的风俗人情,为此,双方没少出现言语冲突。”该小区所在的红岩社区党委书记邓建勇坦言,社区也做了多次工作,但始终没能解决这一问题。
转机出现在今年4月,在巴州区开展的市民诉求“大起底”工作中,该问题再度被群众提及。通过动员老人孙辈反向做思想工作、为老人寿材寻找安置地等方式,最终两副寿材被搬迁至邻近社区的安置点内。
“很感谢社区的干部,他们前前后后做了很多工作,非常不容易。”该小区居民李大姐说。为表示感谢,该楼栋28户居民集体为社区和街道办事处送去了锦旗。
既要化解民生关切的小问题,又要攻坚事关发展的大问题。随着市民诉求“大起底”工作的渐次推进,在巴中市巴州区,1万余条群众关切事项在各方合力中被化解。
构建“234”机制 既厘清责任又形成合力
“南池商家占道经营,影响学生出行,请监管部门好好管理下。”这是巴州区纪检监察干部线下走访群众时,收集到的民情反映。
市民诉求“大起底”,意见征集是前提。为尽可能全面地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巴州区广泛发动纪检监察干部、街道和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通过线上扫码征集和线下入户走访等方式,先后共征集到群众诉求12878件,并按政策咨询、意见建议、个人求决、集体诉求和其他诉求5类清单进行归类整理。
“政策咨询类小问题都好化解,一旦问题解决的边界涉及职能交叉和多部门协同,在实践操作中,就很容易出现责任推诿等问题。”巴州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杨志红坦言。
为解决这一问题,此次市民诉求“大起底”工作从一开始就在巴州区委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区纪委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两名区委常委牵头,各乡镇街道、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由此构建起上下贯通、各司其职的工作推进体系。
同时,根据职责权限,按照“小事社区办、难事街道担、大事区上管”的原则,巴州区建立起“社区、街道、区”三级管理台账,把每一件事项交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既要明确责任避免推诿,更要做实监督确保落实。
为此,巴州区纪委监委会同信访、目标绩效等部门,建立“每周一调度、每周一督查、每周一通报、每月一反馈”等“四个一”追踪督导机制,把监督力量嵌入问题整改全过程。
在巴州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看来,两类征集方式助力诉求意见收得全,三本台账推动各个单位责任清,四项追踪督导机制监督保障问题改到位。对此,巴州区西城街道云屏社区党委书记王明春也深有体会。
“有了明确的责任和问题清单后,我们就能集中精力解决好社区能解决的问题。对于超出我们职责权限的事情,也可以在区级领导调度、其他部门协同的帮助下共同化解。”王明春说。
严把办结关 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早就该拆了,这下我们的环境就更好了。”
5月29日,伴随着挖掘机轰隆隆的工作声,南池市场共计3100余平方米临街违章建筑物被拆除。警戒线外,围观群众纷纷点赞。由于前期多次做政策解释、沟通洽谈等工作,此次拆迁还实现了零赔偿、零信访。
同样有获得感的群众还有很多。无论是等了8年终于拿到不动产权证书的东城街道荧屏花园406户居民,还是在江北街道状元桥社区干净整洁的菜市场内摆摊的摊主……
一件件群众关心关切的市政建设、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事项正在实践中逐步解决。
群众导向是此次巴州区市民诉求“大起底”工作的根本立场和目标指向。据巴州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市民诉求化解工作能够真正赢得群众满意,该区实行被诉求人、经办人、问题涉及单位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等四方共同会签机制,严把问题退出关。
“对于已经化解的市民诉求,我们还将分级分类开展‘回头看’,坚决杜绝化解不彻底甚至假化解问题,严防已化解问题反弹回潮。”巴州区纪委常委何浪表示。
截至目前,巴州区收集到的12878个有效诉求中,已化解10644件,易事快处、难事攻坚、特事专办的办事氛围正逐渐形成。
“剩下还没解决的问题都是‘硬骨头’,也是我们监督发力的重点。”巴州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代理主任张艳表示,下一步,巴州区纪委监委将立足纪检监察机关职能职责,在区委的统一部署下,把事情办实、把实事办好,以问题解决成效赢得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