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够创造百年辉煌

2021-11-15商志晓

社会观察 2021年5期
关键词:条件主体中国共产党

文/商志晓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并创造百年辉煌,就其取得的非凡成就与产生的广泛影响而言,可谓世所罕见,实乃旷古奇迹。那么,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够创造百年辉煌呢?

“何以能够”的核心根据

中国共产党创造百年辉煌,需要从主体、条件、环境几个主要方面来看。

“条件”是事物发展的凭依,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创造百年辉煌所凭依的条件,既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有利的条件如: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经历80年苦苦探寻、未能找到救亡图存的出路,人们把希望寄托于这个新生的政党身上;亿万人民群众历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从中国共产党那里看到了民族独立、发展、富强的曙光,从跟着共产党、拥护共产党到坚定不移地投身于党所领导的伟大斗争和伟大事业之中;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发展中凝聚起的强大民族精神、追求团结统一和谋求“天下为公”的理想,坚固地支撑着中国共产党率领华夏儿女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始终朝向民族复兴的目标前进。不利的条件如: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就面对血雨腥风,历经血与泪、生与死、悲与喜的严峻考验,付出难以言尽的辛酸劳顿以至无数的鲜血生命;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残酷战争而建立起的新中国,在“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的情况下迈入新社会,站立起来的共和国仍面临着被饥饿、疾病、灾害与敌对势力再次击倒的危难境地;因在探索过程中发生的失误和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社会主义中国几经磨难甚至误入歧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社会主义制度巩固遭遇重重困难。我们党的百年历程是在这样既有助力又有阻力、既有激励又有挑战的条件下走过来的。

与条件相联系的是“环境”。“环境”是事物发展的空间状态,是事物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外部关联。就外部环境与国际环境来看,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处于非执政的在野党甚或反对党地位,虽然与蒋介石国民党时有合作联动,但总体上没有摆脱国民党联合外部帝国主义势力予以“清剿”直至“剿杀”的境地,这使我们党在那一时期的生存和对敌斗争(包括开展抗日战争)十分艰难。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政权被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世界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社会主义中国面对的外部环境十分险恶,生存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谋求世界发展与和平,本着互利共赢原则与各个国家打交道,既争取到愈加有利的国际环境,也承受着花样不断翻新的经济、政治、外交、文化打压。特别是随着我国国力的逐步增强,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在感受到竞争压力的情况下,不断挑起事端、意图打断我国的发展进程,对我国故意设置障碍、制造贸易摩擦、挑起外交事端的情况时有发生,故而国际环境长期处于不确定、不稳定状态。总体上看,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所处的外部国际环境,是逆境多于顺境、斗争多于合作、挑战多于机遇。

条件是重要的,环境是必须的。然而,条件再重要,毕竟是“为他”的;环境固然必须,毕竟是外在的。就所处条件与外部环境看,我们党百年历程着实不易。一方面,一路走来荆棘丛生,发展道路曲折艰难。从诞生时之幼弱而苦苦挣扎求取生存,到成为世界第一大党而巍然屹立,其间尝尽甘甜苦辣,体味悲喜冷暖。另一方面,百年辉煌弥足珍贵,创造中蕴涵无尽辛酸,成就中付出超常代价。我们党没有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反而要面对数不胜数的种种磨难,这愈加映衬出百年辉煌是多么非凡。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创造百年辉煌,核心根据在于“主体”自身。“主体”最根本、最关键,是条件的驾驭者,是环境的使用者。“主体”是我们党走出百年历程的根本力量,是创造百年辉煌的关键因素。马克思和恩格斯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主体与条件、环境构成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作为根据,与条件(包括环境)形成了根据与条件的联系。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推进矛盾解决的主导力量。在根据与条件的联系中,根据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推进矛盾解决的内在力量。根据在主体,是事物发展的本质原因,是历史进程的决定因素。根据与条件犹如内因与外因。“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走过百年历程、创造百年辉煌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带入世界民族之林前列,使其跃迁至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共产党的主体身份和主体姿态,是创造百年辉煌的内在根据;中国共产党的主体作为和主体努力,是创造百年辉煌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发挥主体力量,带领亿万人民走过千山万水,搏击惊涛骇浪,留下百年历程的光荣足迹;中国共产党呈现主体作为,带领亿万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重重困难,创造百年辉煌的巅峰奇迹。这是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是政党发展史上未曾出现的。

中国共产党的主体作为

聚焦到中国共产党“主体”身上并考察其主体作为,我们可以发现并足可确认,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创造百年辉煌,主要是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始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一个有追求、有作为的政党,不能没有科学的思想基础,不能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引。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对于要带领中华民族翻身解放、富裕强盛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坚持科学理论指导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科学理论与先进政党的有机结合,产生出伟大的现实力量,由此改变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成就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以至21世纪以来的百年变局。

二是始终立足国情实际。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必须立足国情实际。我们党从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中,深刻认识到在中国搞革命、建设与改革,必须紧密结合本国国情、紧密结合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时代条件、紧密结合现实任务。我们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理论结合实际、思想联系行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中推进事业发展,夺取一个个伟大胜利。立足当前并面向未来,我们仍要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三是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一百年来,我们党用初心和使命振奋精神,以初心和使命砥砺前行,激励一代代中华优秀儿女流血牺牲、艰苦奋斗,催发无数共产党人勇于担当、无私奉献。正是依靠初心使命的激励与支撑,我们党带领亿万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四是始终致力于服务人民。中国共产党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始终牢记在心,始终不渝践行。从“为人民服务”出发,我们党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提出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的根本标准。我们党秉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构架起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认识体系。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五是始终统筹战略全局。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国家富裕强盛、民族团结繁荣,中国共产党必须具有统筹能力、战略视野、全局意识,必须既能脚踏实地又能登高望远,把做好当下与谋划长远有机结合起来。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加强战略性布局,就是要基于战略思维、全局观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战略重点进行科学布局、战略谋划。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战略思维和全局观念的统一,实现了脚踏实地与登高望远的结合。

六是始终推进创新发展。与战略统筹、谋划全局紧密联系的,是付诸行动,在实干中落实,正所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党的鲜明品格和一贯作风,是立足于行动、贯彻于实践、着意于开拓、致力于创新,是讲实干、重实践、求实效。革命战争年代,我们靠实干、靠行动,打出了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冲破重重打压在艰难中勇敢前行;改革开放时代,我们靠实干、靠行动,大踏步追赶上时代并走在时代前列。党的事业的每一步发展,国家建设的每一步前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每一次提升,都离不开党和人民勇于实践、积极行动、开拓创新。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唯有脚踏实地做事,才能收获丰硕成果。

七是始终着力于社会进步。即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炮火纷飞的战争环境下、在尚未取得执政地位的时候,亦始终致力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促进社会经济改善、民主政治进步、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的统一战线,以抵御外敌侵略和反动势力的任意妄为。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形态,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党始终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八是始终加强自身建设。一个有远大追求、具有优秀品质的政党,必须勇于自我革命,始终保持自身过硬。我们党夺取政权不易,执掌政权更难。尽管党带领亿万人民取得举世公认的非凡成就,但我们党仍反复强调要直面“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进行自我革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坚决清除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消极因素,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

对主体作为的科学把握

依靠主体、条件、环境的有机统一,依靠主体“八个始终”的辩证合力,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创造百年辉煌。百年历程,中国经过半殖民地半封建、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经过战乱、和平与发展,经过革命、建设与改革,经过旧中国、新中国到新时期、新时代,跌宕起伏,极不平凡;百年辉煌,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任人宰割、独立自主到举足轻重,从积贫积弱、温饱小康到国力强盛,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卫生到军事外交,全面振兴,成就非凡。对中国共产党“八个始终”的主体作为,我们要全面理解、统筹把握。

其一,中国共产党的主体作为是完整系统的,“八个始终”是一个统一整体并形成辩证合力。“八个始终”只是从主要方面概括了党的主体作为,党的主体作为远不限于此,而且每一项主体作为包含的内容都十分广泛,所作出的努力也极具深度、富于创新。“八个始终”虽然分属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实践领域,但却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各项内容既相互区别、互有侧重,更密不可分、互为支撑。每一项主体作为都发挥着不可缺少而又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却又不是单打独斗的,必须依赖其他方面的支持帮助。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使“八个始终”凝结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合力。

其二,中国共产党的主体作为源于内在品质,“八个始终”蕴涵着党的先进性根本特征。我们党所以能够做到“八个始终”,根本在于内在品质优秀、本质特征鲜明、自我要求严格、素养能力提升。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不但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有强大的人格力量。人格力量与内在品质联通,成为我们党能够团结人民群众一起奋斗的关键要素。对党的主体作为给予深厚奠基和强大支撑的内在品质,是党的一系列为人称道、受人敬仰的本质特征,如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人民性,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组织力等。其中,最为根本、最为核心的是先进性。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底气所在。

其三,中国共产党的主体作为是贯通始终的,“八个始终”呈现着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八个始终”着眼于党的整个过程和整体状态,立足于党的一贯主张和基本底色。尽管在某一时段或某一工作领域中,我们党有偏离正确轨道的情况,但最终还是得到了纠正、回到正确轨道上来。相对于百年历程整体来看,错误之于正确、曲折之于前进、停滞之于发展都是局部的、暂时的。“八个始终”呈现的是党的优良作风。我们党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展示在党的形象、素养和责任担当中。我们党狠抓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从“正人先正己”抓起,扭住“从自身做起”不放,党的作风建设得以不断改观。

其四,中国共产党的主体作为是付诸行动的,“八个始终”表征着党坚持不懈的实践努力。我们党秉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始终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把贯彻落实视为做好工作的着力点。我们党担负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责任,带领全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新中国,靠的是起而行之,付诸行动;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特别是走上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用几十年的时间探索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成工业化进程和信息化发展,靠的依然是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我们党以“大丈夫”的责任担当与勇毅前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困难,夺取改革攻坚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猜你喜欢

条件主体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论碳审计主体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