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和平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人文价值与当代性
2021-11-15□
□
在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之际,央视推出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影片对“正史”的美学叙述背后,蕴含着当代精神烛照下深厚的人文价值和历史精神烛照下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反思。
历史与美学的融合——“正史”叙述
作为抗美援朝纪录片,对历史的真实再现无疑是其内核,那么,结合美学意蕴的表达就是其驱动所在。叙述历史的主体是人,这就使得历史叙述难免受到人的主体性的干扰,因此完全真实客观地再现历史是难以做到的。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中,最真实还原的部分无疑是那些历史现场记录史料的碎片式穿插。但对历史的现场记录的影片资料少之又少,书面方式记载又难以摆脱主观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在有限的史料记载的基础上,需要创作者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结合当代精神去追寻历史的真实,以不虚构历史核心为前提,用美学手段最大程度还原历史场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对历史的建构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
影片中双重叙述视角的运用。一是抗美援朝亲历者这一历史视角。作为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的老兵,他们无疑是最有发言权和说服力的群体,他们的眼光是历史的。在这些老战士对历史讲述中,有对战友情的追忆,有对生命逝去的惋惜,有对战争带给人类精神创伤的反思。通过他们的叙述,战争的冷峻消解在了个体的深切思绪中,家国情怀之外闪烁着人文情感的光辉。二是专家学者等当代视角。作为历史延伸线外的当代人,专家学者的口述和评判往往渗透着当代精神和价值观。这就形成了当代人与历史人物的互动,当代眼光与历史事件的互动,这是影片中的一重互动关系。同时,该纪录片通过网络平台播出。相比传统媒介,网络媒介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大众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实现与影片的交流互动。这就形成了影片中的第二重互动关系。通过双重深度互动,历史真实就具有了“社会性真实”的特点,历史精神也具有了当代价值。
视听结合的多感官调动。通过背景音乐和光影效果的烘托,营造出或是悲壮或是诗化或是温情的空间气氛,不断刺激着观众的感官,调动着观众的情绪。受众在观看时能够跟随着影片的节奏,或激情澎湃,或感动落泪,或引发深切的沉思。最后,是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影片中每集一个主题的故事性叙述中,穿插着跨时空的影像资料进行补充和衔接,如在第五集“狙击”中穿插了电视剧《三八线》中的黑白镜头,增强了影片的时代感和艺术性。作为纪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纪录片,该片用富有年代感的黑白影片进行衔接,潜藏着历史沉淀下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意味。黑白与彩色对比、今夕对比、古今对比,黑白底色的战争换来了如今的和平与发展,今夕何夕,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现实与历史是一种互文的关系,每一部历史都是当代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亘古不变的是为了和平发展的历史精神和闪烁着人性光辉的英雄精神,这始终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内在力量的源泉,在历史再现与受众接受的双重流动中形成了信念与信仰的时代性表达。
崇高的英雄主义——超越恐惧
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中,既有对历史的宏大叙述,对战争的冷峻表达,也有微观上对普通士兵的关照。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在宏大的家国情怀主题下开掘出了更深层次的主题——所谓的英雄主义是明知前方是绝路依然奋勇前行,这种超越生死、超越恐惧、超越肉体的勇气,正来源于对和平的信仰。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向往和平的思想文化根基。“和谐”的哲学观贯穿着历史的发展。春秋时期,儒家学派讲求“和而不同”“中庸之道”,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求同存异,共同发展;道家学派讲求“道法自然”“天人和谐”,主张以人为本,减少冲突和对立,在和谐稳定中实现共同发展;释家学派讲求“中道圆融”,主张通过人主体精神的和谐统一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共;墨家讲求“兼爱非攻”,主张无理不攻,无道不攻,人人平等,国国平等。这种对和谐,和平的向往融入了中国的集体潜意识,战争的残酷唤起了国人对和平的坚定信仰。
人类最大的恐惧是死亡,而超越这种恐惧的便是对和平的信仰,这是最崇高的英雄主义。影片第六集“长眠”有这样一处情节,冰天雪地里埋伏了一夜的六班战士,全部冻死在了战壕里。冰雪覆盖了他们的衣服、帽子和脸颊,但是手里依然端着枪,目光依然聚焦前方。一场战争结束清理战场时,影片中没有胜利者的庆祝,只是集体的沉默,仿佛在悼念那些逝去的生命。战争的底色是死亡,影片通过对这些平凡的无名战士的关照,对战争的意义进行了内在反思。死亡不再是空洞的数字和抽象的牺牲,而是具有人道主义关怀的、个体的、可感的生命个体,表现了对普通人生命的敬畏和关照,他们是平凡而伟大的战士。同时,这种英雄主义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为了和平的信仰超越心底最深的恐惧,是人类最大的勇敢。
当代视角下的历史反思——人道主义价值取向
人文价值。《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作为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的纪念影片,记录战争不是目的,呼唤和平才是永恒的主题。影片中战争叙事与历史反思双线并行,以当代的人道主义价值取向关照历史,在战争叙事中穿插历史反思,以历史反思深化战争叙事,使影片的主题延伸到了人道主义的高度。
一、对人的命运的共同关注。战争的立场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是不分立场,由交战双方人民共同承受的。影片中无论是我方战士还是敌方战士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爱护身边的战友,有自己珍视的家人,残酷的战争将他们推上了战场。影片中有几处细节展现,第一处是外国俘虏嫌弃伙食不好时,一位战士将手里的土豆分给他;第二处是双方交战,缴枪不杀;第三处是美国部队和韩国部队都不愿自己的战友冲往未知的火线。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畏,每一个死亡都值得反思。战场上有敌我阵营,但人类的命运是共通的,情感是共通的,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戕害是共通的。立场的对峙和二元化的善恶对立消解在了历史理性之中。
二、“向内转”的视角观照。在抗美援朝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影片也将视线放在了个人精神生态世界中。从外部世界突入到人物的内心情感,通过对那些芸芸众生中的小人物的心理透视,呈现出在极端艰难和残酷的现实环境下战士们心中的情感体验。在充斥着暴力与毁灭的战场上,战士们面临着极端环境的考验,也经历着内心情感的强烈冲击。有生离死别的苦楚、患难与共的温情,也有生死抉择的悲悯和并肩作战的情谊。影片客观冷静对战事的表述中,以情感的流动诉诸对人性的关照。战争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在真实再现之外也需要一种拨动人心的力量,在心理机制的驱使下以情感符号实现异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情感具有消解人与人之间心灵屏障的力量,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影片对于平凡人物内心情感的展现,增加了该影片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
当代性。《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中的事件对于当代人来说是一段已经过去的历史。如何使这段历史跨越年代的沟壑进行传播与交流,关键还在于其中蕴含的当代性,以当代的视角反思、解构历史事件,内容、拍摄手法、视听语言和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以往的当代性。
首先是对娱乐当代的网络环境的适应。影片选择了腾讯视频平台同步播出,更符合当代年轻人获取信息的偏好选择。当代人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决定了网络媒介的盛行,人们已经习惯于用手机浏览,搜索信息的方式,网络媒介在快节奏生活方式的滋生下愈加深刻地影响着信息的传播。该纪录片选择了腾讯视频这一网络平台同步播出,决定了年轻人获取该影片的便捷方式,同时增大了该影片被更多年轻人了解的可能性,“弹幕”形式等进一步加深了观众的交流和讨论。从官方传向大众,大众进行信息的处理后产生反馈,实现了媒介信息的双向流动。媒介信息在这一动态的传播体系中实现了传播的影响力价值。
其次是对“零年情节”的把握。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人对于历史大事有着特别的“零年情节”,通常每逢十视为一个周年,用“纪念”的方式来缅怀那些曾经发生的历史的意义与价值。作为对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的纪念,该影片抓住了大众的“零年情节”,用那些崇高的英雄故事和平凡的人性光辉感动着每一位观众,实现了历史与当代的交融和共生。
结语
七十年的历史记忆,是面向未来的守望。“70多亿人共同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发展。”我们纪念历史,为了和平,走向和平。
注释:
①张兆端.知者不惑之儒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8.
②老子.道德经[M].北京:线装书局,2018.
③圣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
④陈伟.墨子:兼爱人生[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
⑤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14[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