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们的力量

2021-11-14

北京纪事 2021年11期
关键词:雪莲病区病房

只要有灾难,就会有英雄。我认识的2020年涌现出的英雄,很多都是女性。

英雄,往往伴随着灾难出现。这一次,全人类的灾难是“新冠病毒”。上一次有关“烈性传染病”的记忆,还是2003年,北京的“非典”。

我那年刚刚做母亲不久,孩子尚在牙牙学语。我是记者,每天在抗击“非典”的一线做新闻报道,风风火火的,但是心里还是怕。我不担心自己,但是整天想着,要是自己“中了招”,不到一岁的孩子怎么办啊?!那几个月,我把孩子扔在了姥姥家,狠着心没见面。每次采购了物品就放在门口,隔着门说几句话,再含着眼泪转身离去。

好在,那段日子很快就过去了。记得到了六月,天高云淡,风清气朗,一切阴霾都散了。我接儿子回家,他会走路了。

那几个月,我看到了北京,一座城市为抗击“非典”所作的一切努力。每个人都钉在了自己的岗位上,不回家、不见家人,冲在防控疫情的一线。很多人,都像我一样,也是母亲。

女儿悄悄告诉了好多人,“我的妈妈是去武汉治病的英雄!”

不知道这些女性在选择医护作为自己职业的时候,是否意识到了这份工作的分量。

孙雪莲,是我采访到的北京支援武汉医疗队的第一个护士长。2020年的大年初二,她所在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一声号召,她即应声“入伍”。她说自己想的很简单,就是换个城市去工作。武汉和那里的病患,需要她。职业的分量?她没有想过。“治病救人”对于她,就像是采访对于我,都是工作,是一种肌肉记忆。

“非典”那年,孫雪莲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工作还不到一年。“非典”来了后,她懵懵懂懂地穿上了隔离服,在带她的护士长老师身后走进了隔离病房。老师对她说:“别怕,跟着我做,有我呢。”那时候,北京已经出现了医护人员被感染的病例,但是孙雪莲心里没啥感觉。年轻,不知道什么是害怕,就想着,病房里那么多专家教授、有经验的护士长,有他们“罩着”自己呢。

2020年,大年初三到武汉,孙雪莲本也不怕。送她去医院的路上,她老公一边开车一边抹眼泪,年近不惑的中年汉子,哭着让她一定要小心。她还笑话人家,说人家“胆儿小”。她仔细地回忆着当年在“非典”病房里的点点滴滴,想重拾一些片段,却惊讶地发现,留在脑海里的只有当年病房的样子。她甚至记不起自己都做了什么,救治了多少患者,经历了多少次生死营救……

出发之前,医院给每个队员准备好了行李。换洗衣服、方便食品,还有纸尿裤。当年带着孙雪莲进非典病房的老护士长狠狠地抱了抱她,一度说不出话来。孙雪莲像当初抗击非典时一样向她保证:“我一定胜利完成任务。”

领导哽咽地托付她:“非典时你还小,那时候是大家照顾你。现在你是护士长,是8名护士的领队、负责人,你要把大家安安全全地给我带回来,一个都不许掉队!”

这时候,孙雪莲说自己开始紧张了。她不想当英雄,只想做好这个“护士长”。到武汉第一天排班,每个人都和她说:“我先来!”第一天上班,她就像监工一样,严格审核上岗护士们的防护措施,脑子里总有警报在拉响。护目镜和脸部之间有缝隙,贴胶条;容易起雾,抹洗涤灵。

武汉的大街上空无一人,他们这些援鄂医疗队员能见到的武汉人都是病人。病房里充满了紧张、压抑、难过的气氛,空气里都有泪水的味道。病人们有的全家患病,分别隔离、住在不同的地方;有的自己住进了医院,可是家里孩子老人无人照顾;有的人急匆匆地被送进医院,连一卷卫生纸都没带;有的人联系不上自己的家人,心急如焚……病房里焦虑、烦躁的情绪和新冠病毒一样迅速传染蔓延,上班第一天的孙雪莲就被病人呵斥:“不按铃你们就不来?是不是怕被我们传染?”

孙雪莲收起平日的高音大嗓,放缓了语速好言相劝:“不是怕您传染给我们,是我们要去好几个病房,我们身上都带着病毒,每进来一次就增加一次感染您的风险。您有事就按呼叫铃,我们肯定第一时间就到……”

有个年纪大的患者,住院匆忙,没带手机。和家里人联系不上,他焦虑着急。他让护士帮他给家人打电话,嘱咐她们:“把我的病说重点儿,就说我快死了,让他们赶紧来!”孙雪莲好不容易帮他打通了女儿的电话,才得知他家里还有别的亲属也因患病被收治了。女儿正在从另一家医院赶过来。

电话里,孙雪莲安慰患者的女儿:“您放心,我们会好好照顾病人,缺什么我们也会帮他准备,您别着急,家里病人多,您自己要保护好,注意防范。”

放下电话,孙雪莲又像哄孩子一样哄病人:“叔叔,您女儿正往这里赶呢,等一下就过来了。现在没有公交车,女儿要走路过来,很辛苦的,您耐心地多等一等。有什么需要先找我,我给您办……”

有个70多岁的阿姨每天都愁眉苦脸,天天追着护士问自己什么时候能出院?孙雪莲反复安慰她,让她别着急,要安心养病,阿姨说:“不急不行啊,我家里还有90多岁的老父母,我在这里住院,谁照顾他们啊?”

如果泪水能击退病毒,还要自己做什么呢?

2020年,我仍然在首都媒体任职。在这个岗位上,我认识了太多的“孙雪莲”。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北京女性的力量无疑是强大的。11万妇联执委、48万巾帼志愿者,以及无数女性社区工作者成为联防联控的中坚力量;女企业家、女性社会组织各展所长奉献爱心;59万户“首都最美家庭”带头科学防疫;广大女性在防控和城市运行岗位上忘我工作。在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中,70%以上是女性。孙雪莲是“之一”。

一座城、一众人,和病毒以命相搏。这些白衣执甲的人,就站在最前线。病房里的孙雪莲是个暖心的“大白”,在重症病房,她参与了一个78岁高龄患者的有创抢救。老人喘憋严重,用高流量吸氧治疗效果不明显,血氧一直不达标,但是老人的神志始终是清醒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那场战役,纪冬梅打赢了,可是那样的战场,她一点都不留恋。当了妈的人,一肚子全是牵挂。她不想当英雄,只想看着孩子平安长大。

这次集结是大年初二,纪冬梅正在给儿子包饺子。尽管纪冬梅做好了随时再上前线的准备,但是那个电话来得仍很突然。疫情就是命令,她放下电话就要走。得知妈妈要再次上战场、去武汉,18岁的儿子从身后给了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对她说:“您做好防护,不用担心我。”

在武汉,纪冬梅负责管理整支护理队伍。从院感、防护到对病人的护理、心理疏导,她全都要统筹完成。第一天上岗,她的心是拎到嗓子眼儿的。看着年轻的护士们穿好防护服,一个一个走进隔离病区,看着病区的门被重重地关上,她就想哭。管理着90多人的护理团队,纪冬梅习惯性的称呼他们为“孩子”。这些孩子,都是家里的心头肉,就这么一往無前地冲到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她自顾自地想,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也在其中,她这个当妈的,得多揪心啊!

在武汉的隔离病区里,每个被隔离服包裹的人都是普通人。他们是“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别人家的父母”。他们要保护的,是成百上千的父母与孩子。

纪冬梅在武汉护理过一位70多岁的阿姨。她在北京援鄂医疗队主管的病区里住了一个多月,一度用上了呼吸机。老人在治疗最艰难的时候心理几近崩塌,她对救治自己的北京医护人员说,这次,一定是出不去了。纪冬梅每天都去安慰她,每天都给她报各项检查指标,给她带去好消息。那些指标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冷冰冰的数据,可从纪冬梅嘴里说出来,就成为了痊愈的希望。

纪冬梅说,其实有些指标也不好,可在那个时候,就是要报喜不报忧。病人的求生欲太重要了,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拉着、拽着他们活下去。

北京援鄂医疗队离开武汉前夕,老人摘掉了呼吸机,奇迹般地好转了。纪冬梅回到北京后,老人隔三岔五地就给她发来微信,汇报自己的近况。在等待最后出院的日子里,老人的核酸检测总是不达标,纪冬梅隔着千里,仍然给她发语音、打电话,为她舒缓焦虑的心绪……

现在,老人的微信朋友圈里全是蓝天白云、阳光丽景。现在轮到她向纪冬梅报指标了,今天又吃了什么好吃的,昨天又和老伙伴们去哪里耍了……恢复了健康的老人仿佛又活了一次。纪冬梅看到这些,就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回到北京,纪冬梅又回到了熟悉的环境。唯一发生变化的是儿子的职业理想。高考前,儿子郑重地告诉纪冬梅,自己立志学医。因为,从妈妈的身上他看到了职业的意义。他对纪冬梅说,从前,从来没觉得当护士的妈妈有什么过人之处。现在他明白了,妈妈身上的白衣就如同天使的翅膀。

2020年,儿子如愿成为了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专业的大学生。母子同行,家中又多了一位白衣天使。

泪水咸、笑容甜,“今日的逆行,是为了明天的坦途”

在武汉的65天,北京援鄂医疗队员们用标准化、表单化、制度化管理模式,把医疗队分成 8 个管理组,设三个病区主任和护士长,制定了18 项核心制度,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大大提升了队伍的战斗力。曾在抗击非典一线工作过的医疗队专家,深入实地了解援建医院病区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北京模式”病区修改建议,指导医院仅用20个小时就紧急改造完成隔离区域布局,划分出符合收治传染病患者的“三区两通道”。通过“先试点后推广”的模式,协助援助医院短时间内完成改造 800 张床收治重症患者的任务。

这是一组温暖的数字,我在这些数字中读到了责任、担当,看到了汗水、泪水。随队的记者同事把前方跟拍到的照片发给我,我看到了很多姑娘哭泣的瞬间。

养了一年的秀发,因为要穿隔离服,咬咬牙,剪了。一边剪一边流眼泪。

小女儿打来视频电话,问妈妈什么时候回家呀?一边哄女儿一边流眼泪。

护理了40多天的90岁老患者终于康复出院了。一边送一边流眼泪。

……

我一边看一边流眼泪。对,我们都是女性,内心敏感而脆弱,我们不想掩饰自己的情感。她们站在一线,与死神拼命。哭,一点都不羞耻,她们就是这样坚韧又柔弱的女性。

世纪坛医院的护士李想,来武汉之前就在哭。她出门前被5岁的儿子狠命拽着:“妈妈,你是要去打仗吗?战场会死人吗?”儿子心重,分别前的那一刻,母子俩哭得泣不成声。

天坛医院的护士辛枫,48岁再进隔离病房,女儿一天一条语音打给她:“您一定要平平安安回来啊,一定要穿着我给您买的旗袍参加我的婚礼啊!”她79岁的老母亲,给她寄来了一大包自己手工做的剪纸,剪的全是“白衣天使”,我在视频里看到了,张张都像她。

医疗队里还有好几名90后年轻护士,她们对“非典”的印象就是“不用上学,在家玩了一个月”。当年的小孩子现在长大了,当年被保护的人,如今成为了保护别人的勇者。可是,勇者也柔弱啊。

北京中医医院的护士刘海楠第一次穿着隔离服长时间工作,因为缺氧,险些晕倒。隔离病区里医生护士忙得脚不离地,她一直忍着身体的不适坚持着,不说。她来武汉支援最怕的就是活干不好,给医院丢人。第一天进隔离病区本来就紧张,没有经验,干活不惜力,耗氧量太大,反应也大。她挺到两个多小时的时候,实在忍不住了,只能和带班老师说了。带班的老师让她赶紧出病房,刚走出污染区,小姑娘就吐了。她吐完就一直哭,回到驻地看见队友们哭得就更伤心。采访她的时候,她哭着对我说,我拖大家后腿了……

参加北京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是从北京市13家三甲医院里抽选出来的精兵强将,他们中有很多人都参加过17年前抗击“非典”的临床救治。可即便是这样一批见多识广的医护工作者,面对着那么集中的病亡患者,他们的内心也快垮了。

病人去世,没有家属在身边,帮助护理遗体、送走逝者后,护士们会落泪;为家属做“坏消息告知”,打通电话后,听到那边沉默几秒钟后传来的哭声,医生也陪着落泪;看到离不开氧气的患者,摘下氧气面罩,就为了艰难地对自己说一句“谢谢”;听到患者说“医生,我家里没有人了……”“医生,我想出院,把床让给我妈妈,她比我重……”“医生,您能帮我找找我老公吗?他也住在协和,我打不通他电话了……”

我不知道,如果换了是我,在看到这一幕幕的时候,能做什么、能说什么。同仁医院的护士马文辉对我说,我什么也做不了啊,我只能拉着患者的手安慰他们,我把肩膀给他们,抱着他们,让他们哭出来……

泪飞顿作倾盆雨,医护人员的护目镜后,一双双泪眼,无语凝噎。

没有接触到援鄂医疗队里的女性的时候,我一直想不出,她们是怎样一群人。电话里、视频里,她们总是笑着和我聊天,轻描淡写地说说她们的日常,仿佛她们所在的地方根本没有病毒、没有危险。即使说着说着,她们会转过身,清清嗓子、擦擦眼睛,再转过头,我看到的也依然会是一双双清澈的眼睛和一张张秀美的脸庞。

我和她们的交流保持了几十天。我慢慢进入她们的生活,她们的身躯在我心里一天天高大起来。

她们真是创造了奇迹的一群人。没有ICU 病房,她们就改造成简易的;没有监护设施,她们就用人工盯守。呼吸机来了,医生自己组装;病人咯痰了,护士直接上手给抠出来。病人听到亲人离世的消息,她们抱着病人让他们痛快地哭出来。她们把自己的水果、纸尿裤省出来,全都发给了病人。91岁的老军人觉得给自己治病是浪费医疗资源,不配合治疗。“90后”的小护士天天连哄带劝,直到老人康复出院。出院当天,老人为北京医疗队员敬了一个军礼。

一个“90后”小护士和我说,没来武汉的时候,觉得隔离病区里全是新冠病毒。现在明白了,那里面全是无助的人啊……

采访她们的时候,我们在电话里经常是沉默,因为说的人在哭,听的人也在哭,我们都努力控制着,不想让对方听出来。

还有人不断和我说,千万别拍我啊,我来武汉没和家里说,我爸爸妈妈现在还不知道呢。长庚医院“95后”的护士孙姝妍就愣是把谎言瞒到了最后一天。2020年3月31号,撤离武汉的前夜,小姑娘长舒一口气,终于不用编谎话欺骗远在黑龙江的父母了。他们早早就有预感,老是追问女儿工作的情况,担心她的安全。孙姝妍总是打哈哈说自己在北京值班呢,一点都不危险。最后一天和父母视频,孙姝妍告诉他们自己支援武汉,即将凯旋的消息,妈妈哭着责怪她,说,姑娘啊,你要当英雄也要告诉妈妈一声啊……

北京援鄂医疗队与病魔较量,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重管理、带队伍、强质量、抓细节,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關怀,鼓励患者坚定信心、战胜疾病;制定了病区交接班、会诊、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急危重患者抢救、死亡病例讨论等 18 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开展中医治疗及会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患者;快速稳步推进高流量吸氧、大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等治疗手段。救治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有效提高了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医务人员零感染,得到了当地医院同行的肯定和患者的信赖。

到2020年3月30日,他们已经连续征战了64天,三个病区共累计收治患者345例,累计收治重症患者219例,累计出院 220例。这些柔弱的身躯迸发出的能量,表现出的坚韧让世人为之侧目。抗击疫情期间,有几名90后的年轻姑娘在党旗前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在武汉前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支队伍、这群女性,在回到北京、回到自己的家后,仍然是最夺目的所在。

同仁医院的马文辉,回到急诊岗位上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战斗”。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她在展览中心临时搭建的接种点里连续工作了三个月,一天未休。和在武汉一样,她又打了一场硬仗。

世纪坛医院的李想回到岗位上就被医院委派,为全院的医护人员做业务培训。她说自打从武汉回来,就再也不畏惧了。亲身经历了65天,从她口中讲述的技术要领、防控知识、院感要素,都那么形象、贴地气。同事对她更加信任,她说的,大家听,也相信。

去武汉的时候,儿子还在上幼儿园大班。奶奶说,她走后,儿子不知道从哪儿学来了一套防护知识,每天监督着家人,进门要换鞋,要洗手,出门要戴口罩,吃饭要分餐……回家后的第二天早晨,李想在睡意朦胧中听到儿子在问爸爸,妈妈不会再走了吧……

年纪最大的护士辛枫,在北京新发地暴发又一轮疫情后,再次冲上前线,在天坛医院的感染科战斗了近一个月。天坛医院是距离新发地最近的三甲医院,多个病人都是在这里首诊、确诊的。疫情搞突然袭击、来了个回马枪,辛枫以“过来人”的身份为同事们传授“秘籍”:只要科学防护,戴好N95口罩,就不会被传染。辛枫说,你们看,我这不是全须全尾儿地回来了吗?!

因为散发的疫情时断时续,女儿的婚礼一直拖到了6月才办。穿着美丽的旗袍,在婚礼上,辛枫讲起了支援武汉的心理历程。她说要感谢女儿,在最困难、最无知、最胆怯的时候,是女儿支撑她走向黎明。当时,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尽快救治好病人,平安回家,参加女儿的婚礼,做最美丈母娘!

在武汉哭着说自己“拖了大家后腿”的刘海楠,一下子长大了、成熟了,她为科室的同事们做业务培训,教大家穿防护服,传授院感知识。泪水,化就了动力。

回京后,孙姝妍每天早上都会接到一条来自武汉的问候微信。那是一位她护理过的叔叔给她的问候。当时,叔叔一家三口都住在病区里,80岁的老母亲入院7天后不幸离世,没有见上最后一面的叔叔得知噩耗后,哭得像个孩子。孙姝妍说,那是她第一次感到心疼,特别疼。她说自己能做的,就是每天都去看望叔叔,陪他说说话,尽自己所能陪着他走出最黑暗的日子……

现在,孙姝妍对待所有的病人都和那位叔叔一样。小小年纪,她说自己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心疼病人。在病房工作,她觉得每天都是暖暖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的领队李艳在支援武汉之前,从未离开过儿子这么久。7岁的儿子很难理解疫情的可怕,他总是打来电话,问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李艳无法回答,她告诉儿子,病房里生病的那些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也更想回家。等治好了他们,妈妈就回来了。

一次别离,让孩子仿佛在一夜之间长大了很多。他为妈妈写下了一首诗:

大年初三

车正在旅途的路上

妈妈忽然接到电话

我看见,她神色凝重

我听到,她语气坚定

她说:“好,我准备一下。”

车,随即掉头,回了家

“爸爸,这是我们约定的旅行

为什么妈妈不去了?”

儿子,你听说过一个词叫“逆行者”吗

前方是温馨的旅途

后面是疫情的战场

为了更多人的幸福

你的妈妈,选择了逆行

那妈妈要去哪儿

她要去武汉协和医院

那里,有很多病人等着她

妈妈,放心吧

我记得您说的话

照顾病人是您的责任

好好学习是我的责任

我们每个人

都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

加油宝贝!

加油妈妈!

今日的逆行,是为了明天的坦途

春暖花开时

我们一家

再出发!

即便身处寒冬,也不要丧失对温暖的追逐。相信今年,冬会去,春又来,这些看似柔弱的女儿和母亲,她们的肩上可以扛起生命的山峰。同为女性,我想拥抱她们每一个人。

猜你喜欢

雪莲病区病房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更正
为什么雪莲不怕严寒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雪莲: 高处的绽放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CCU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