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古论今说城门

2021-11-14宋冰华

北京纪事 2021年11期
关键词:儿化北京城前门

宋冰华

有了城,才有城门。北京城是怎么来的?北京城门的“内九外七”又是怎么回事?带着这样的问题我走访了城市规划和环境问题研究专家,入围“中央电视台2018年度中国好书”《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一书的作者朱祖希先生。

朱先生虽人已8旬,他精神矍铄,谈话风趣幽默,又平易近人。他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师从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侯仁之先生,对北京城的了解可谓博闻强识。

北京城

被人们誉为“北京通”的侯仁之先生认为:北京城市聚落的起源是由于它处于东北、西北、西南几条古代大道的交汇点上。

朱先生也说:“人类曾在很长的时间内,没有也不需要国家和城市。在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城市出现在距今约4000年前。夏代是我国古代城市开始产生的时期。”《吕氏春秋·慎势》篇说:“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国家产生,城墙的建立就成为必须。“所谓立国,便是在自己的封城内,选择适当的地点来营建足资防守的城池。城池的存亡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亡。”

他认为,在中国的汉字里,“城”字有两种含义,其一是“城墙”,其二是“城市”。实际上这城市的“城”是由城墙的“城”演化而来的。这是因为城墙实际上已成了城市的一个具体形象。因而,在人们的习惯中,也往往是用“城”来表示城市。北京的城墙几经变迁,而作为明清北京城标志的北京城墙是历史上修筑得最宏伟、最完整,也是最为坚固的。它如同我国的万里长城一样,是劳动人们的智慧结晶,人类历史的文化遗产,其价值无疑是超越国界的。

北京的城门

朱先生认为,城市并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聚落,自然也就不可能是孤立的、与外界隔绝的。城门就是因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而城墙和城门也必须坚固,因为它身负重要的防御功能。

北京的城门内九外七是怎么来的?“每个城市城墙、城门的设置都有一定的规制,比如北京的内城的九座门和外城的七座城门,都是按照规制修建的。当然,修建城墙和城门也要考虑实际的需要。比如外城的东便门和西便门处于城墙拐弯的地点,不适合建造高大的城门,因此根据需要修建了方便出入的小门,这也是叫做‘便门的由来。”

据《明实录·英宗实录》记载,明正统元年(1436年)十月开始修建京城九门城楼,四年后完工。这时,仅外侧城墙砌有砖墙皮,到了正统十年(1445年),把城垣内侧也统统用砖包砌了起来。九门的名称除北城墙的德胜、安定两门保留原名外,南面的丽正、文明、顺承改称正阳、崇文、宣武;东面的崇仁、齐化改称东直、朝阳;西面的和义、平则改称西直、阜成;城四角各置角楼一座,是为内城。

北京外城的修筑是明嘉靖年间的事。这与前门外有两大礼制建筑群,即天坛、先农坛,和商业的兴旺、人口的稠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外城的工程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完工。至此,北京城便在平面图上构成了一个特有的凸字形。外城全长28里,设门7座。

门字的儿化音可不能随便加

走在大街上,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前门儿、宣武门儿……给门字后面加上个儿化音。这么说的人一定不是老北京人。这些城门为什么不能加儿化音?那东便门儿、西便门儿为什么就可以这么叫。

关于这个问题,朱先生的回答是:“北京人说话喜欢带儿话音,但儿化音并不是随便加在词后面的。一般来说,儿话音主要有两层意思,要么是指这东西小,要么加上以后会增加亲切感。”

朱先生认为,这些大的城门都显得巍峨宏伟,比如正阳门,是皇家祭天出入的大门,这样庄重的大门绝对与“小”“亲切”毫不相干。所以不能叫“前门儿”,只能称呼为“前门”。说自己家的门可以说“我家前门儿”,有“国门”之称的前门是绝不能这么称呼的。因此,北京人不会将前门、朝阳门、阜成门、西直门等这些城门称为前门儿、阜成门儿、西直门儿等等。当然,城门里也有例外,那就是西便门和东便门。从前文我们已经知道,东便門和西便门都没有设立大门,而是设立的便于出入的小门。小门当然就可以加上儿化音。因而,北京人称这两个门为东便门儿和西便门儿。

关于北京城墙和城门还有很多可说,对朱先生的走访,只是我们关于城门这一选题的几个小问题,更多的内容请看本刊的《北京的城与门:不可分离的艺术构成》一文。朱先生将在文中为读者展开关于城门的知识和典故的介绍。

猜你喜欢

儿化北京城前门
有趣的“儿化”
北京城建:从标杆到引领,兴胜公司在跨越
未来课堂
“漂”来的北京城
北京话(36)
仿真软件在IP与前门内饰板DTS设计验证中的应用
老北京城里的故事
THE RAP BATTLE FOR CHINA
起亚嘉华车左前门无法正常解锁
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