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农贸市场添“智慧”,“菜篮子”更安全
2021-11-14宁市轩
宁市轩
近年来,南京市坚持把农贸市场建设与监管作为抓好食品安全的基础工程,立足现有条件,融合要素资源,加大监管力度,全力守护群众“菜篮子”安全。
织密“制度网” 日常运行更规范
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农贸市场八项制度、批发市场八项制度、批发市场日常监督细则等制度规范,规范日常管理。
出台安全规范。印发《南京市农贸市场食品安全规范》,明确农贸市场在疫情防控、宣传、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细化市场主办方和食品经营户责任。
规范经营行为。制定《南京市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食品经营主体责任落实规范》,对农贸市场在内的7类经营环节业态进行规范。
升级“快检室” 服务群众更便捷
在2019年完成对358家农贸市场、7家批发市场快检室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以“五化”为抓手推进升级建设。
建设“标准化”。每个快检室约10平方米,均配备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等设备,可对部分食品开展约50种项目的快速检测。
平台“智慧化”。与快检室同步建立了“南京市农贸(批发)市场食品安全检测监管系统”,检测设备与快检平台数据、快检室公示屏直连,确保快检结果公开和透明。
队伍“专业化”。建立考核、奖励、处罚等机制,落实专职检测人员,全市有7个区147家农贸市场采取第三方托管模式运行。
检测“规范化”。建立食用农产品监督复核快检和快检实验室运营绩效评估工作机制,对全市快检合格率长期偏高甚至持续100%的市场快检室开展专项监督评价。
服务“便民化”。所有快检室均提供免费送样快检,在醒目位置统一设置引导标识,快检结果数据均第一时间通告送检人员,并依托公示屏等进行公示。
试点“新系统” 智能监管更高效
以江北新区为试点,搭建“一云多端”智慧管理系統,打造“数字+智治”农贸市场追溯管理新样板。
以平台为载体构建追溯体系。通过智能电子秤设备采集市场数据并自动同步上传系统,同时由经营户自主录入供应商资质及进货票据,实现农产品来源可追溯、流向可追踪。
以支付为窗口聚合智慧场景。将支付功能纳入智慧管理系统,同时采集主体管理、产品来源、每日菜价、监管检测等相关信息,制成唯一标识聚合码,建成“一网聚合、一码支付、一键查询”智慧应用场景。
以数据为工笔绘准市场画像。将市场经营主体相关信息全程电子化,以消费交易、每日菜价等数据多维度、全方位展示市场管理情况,并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图表形式向消费者全面展示。
抓住“好契机” 全面提档更有力
以“双创”为抓手,融合要素资源,形成监管合力,努力推动老大难问题解决。
推动责任细化落实。压实市场开办方责任,督促加大清理力度,开展好农贸市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食品安全集中整治等。强化经营主体责任意识,引导和督促市场经营业户加强信用信誉自律,依法诚信经营。
推动散装食品监管。采取 “四统一、两规范”措施(即:统一《食品经营许可证》公示、统一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统一进货查验台账登记、统一散装食品销售标识、规范散装食品贮存管理、规范散装食品销售管理),统一制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示牌》《食品进货检查验收登记表》、散装食品销售标识等格式模板和张贴规范等,整治规范散装食品经营。
推动社会共治共享。在农贸市场行业协会建立了食品安全工作站,签订《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社会共治战略合作备忘录》,发挥工作站的管理、培训、考核等作用。公布12315举报电话,鼓励群众监督,构建社会共治共享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