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资讯

2021-11-14

传感器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服贸会北碚传感器

中国成功发射大气监测高光谱观测卫星

2021年9月7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遥四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光谱观测卫星。

卫星共搭载了7台遥感仪器,其中4台大气监测载荷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制,分别是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高精度偏振扫描仪。

温室气体监测仪和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入轨后将开展全球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监测。温室气体监测仪可实现1×10-6~4×10-6的二氧化碳探测和20×10-9的甲烷探测,为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提供技术支撑。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可以获取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等主要温室气体的全球浓度分布和时间变化的信息,提高区域尺度上地表温室气体通量的定量估算,分析和监测全球碳源碳汇,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科学监测数据。

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能实现全球大气气溶胶和云的光学及微物理参数探测,为全球气候变迁研究及对地观测高精度大气辐射校正提供有效数据。偏振扫描仪可与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协同配合,用于PM2.5、雾霾监测。

4台载荷将在高光谱观测卫星上同步运行,对于动态监测我国大气污染状况、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等具有重要意义。

碳基材料纳入“十四五”原材料工业相关发展规划

2021年8月24日,工信部网站正式发布答复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095号提案的函件。函件显示,下一步,工信部将以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需求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强化产业政策引导,将碳基材料纳入“十四五”原材料工业相关发展规划,并将碳化硅复合材料、碳基复合材料等纳入“十四五”产业科技创新相关发展规划,以全面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克“卡脖子”品种,提高碳基新材料等产品质量,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即将出台的政策覆盖的领域其实非常广阔,并不仅仅局限于半导体领域。比如,“碳化硅复合材料”这一关键词就与碳化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有所差异。另一关键词“碳基复合材料”也非常值得关注。公开信息显示,碳基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织物)或碳化硅等陶瓷纤维(织物)为增强体,以碳为基体的复合材料的总称,主要在航空航天工业、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021服贸会在北京落下帷幕,“云上服贸会”将持续开放

2021年9月7日,为 期6天 的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圆满闭幕,本届服贸会以“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为主题,聚焦数字服务贸易新趋势,打造了“一会两馆”12.6万平方米的展览展示,举办了5场高峰论坛,200场论坛会议、推介洽谈和边会,吸引了7,364家境内外企业线上线下参展。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之一,服贸会已成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领先的盛会,是紧密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本届服贸会共有116个境外国家和地区线上或线下办展办会,比上届增加12个;21家国际组织办展办会,比上届增加4家;74家驻华使馆办展办会,比上届增加6家。线上线下参展企业国际化率15%,比上届提高6%。其中,综合展整体国际化率52%,比上届提高10%。

本届服贸会供应链及商务服务专题展区运输服务板块以“科技创新赋能交通运输服务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围绕“人享其行、物优其流”的美好出行与物流服务愿景,集中展示了交通运输服务发展成果。

在碳中和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论坛上,高德地图与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就“MaaS出行,绿动全城”碳普惠活动产生的1.5万吨碳减排量达成交易意向。

辽宁港口集团展示的“基于区块链和云计算的航运物流数字化生态链的构建”包含4项建设内容及8项专利,荣获2021服贸会科技创新服务示范案例。

百度展台搭建了自动驾驶演示平台,根据全球首款自动驾驶开发套件,现场展示阿波龙自动驾驶巴士,帮助参观者全面了解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的相关内容。

虽然线下服贸会已经闭幕,但线上展会仍在继续。在服贸会App“云上展厅”中,不仅包含了线上平面展台和3D展台,还具备会议直播和云洽谈等多种功能。

“十四五”期间北京将建100个智能工厂

2021年8月27日,北京市召开了“十四五”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宣布本市将实施“八大工程”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到2025年,北京万亿级产业集群的数量将达到4到5个。

进入“十四五”以来,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今年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9%,两年平均增长17.1%,增速继续位列全国第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29%左右。重点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3.8%,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80.5%。

近期印发实施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过程中,强化信息、生物技术对产业变革的创新引领,抢抓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发展机遇,进一步聚焦十大高精尖产业中的重点领域或关键细分领域,提出构建“2441”新型产业体系: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2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做强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4个特色优势的“北京智造”产业;做优区块链与先进计算、科技服务、智慧城市、信息内容消费4个创新链接的“北京服务”产业;加快布局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双碳技术等一批未来产业。

根据规划,北京将在5年的时间内再造2至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至3家万亿级市值企业;力争10个核心技术产品基本满足高端装备制造和国家重大工程需要;打造10家产值过百亿的标杆性“智慧工厂”,建设100个智能工厂,推动1,000家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培育万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广东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揭牌

2021年9月8日,广东省首个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揭牌,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运营中心举行2021粤港澳大湾区微纳传感器大会。会上,粤港澳大湾区微纳元器件创新中心、东华软件华南总部、广纳东华纳米感知合资项目、大湾区虚拟混合现实实验室、子弥实验室、广东中星智能全国总部、云徙科技数字化总部、新一代5G智慧医院等一批智能传感器“专精特新”项目在会上签约,总投资规模超百亿元。

目前,黄埔智能传感器产业逐步完善,形成了涵盖研究开发、材料元件、设计制造、应用终端、应用软件与系统“主体集中、区域集聚、技术先进、应用繁荣”的产业链圈。拥有金发科技等传感器基础材料企业超10家,拥有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智能传感器项目及其量产的6寸压电IDM晶圆产线、南方电网总部及其数字电网研究院、广东省目前唯一量产的12英寸芯片虚拟IDM项目粤芯半导体、全球CTP行业龙头企业爱司凯、国内领先的MEMS传感器IDM公司奥松电子等传感器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企业15家,以及传感器应用终端企业70家以上,如小鹏汽车、高新兴、广州数控、国机智能、机械研究院、百度阿波罗等。

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完工

2021年8月30日,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新闻发布会在重庆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介绍了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建设情况和未来蓝图。北碚围绕“科创碚城、大家之家”的发展定位,正在大力建设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和西南大学科学中心。

北碚园区以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契机,联动长安等龙头企业,引进纵目科技、芯世物等一大批优质项目入驻,正加快打造北碚版的“芯屏器核”“集终生智”产业集群。截至目前,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完工。今年6月,重庆市北碚区7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及开竣工。其中,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重点建设项目,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项目迎来首批8个项目签约入驻。

下一步,科学城北碚园区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大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大健康等主导产业,加快完善产业链。预计到2025年,北碚将形成健全的传感器产业体系,集聚传感器相关企业150家以上,规上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建成西部地区具有品牌效应的传感器产业园,形成辐射全国的传感器产业基地。

猜你喜欢

服贸会北碚传感器
系列视频 聚焦服贸会
北碚: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亮底色
康奈尔大学制造出可拉伸传感器
打造“永不落幕”的服贸会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传感器新闻”会带来什么
跟踪导练(三)2
《北碚在抗战: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