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社会 你家厨余垃圾都去哪儿了

2021-11-14

中国科技财富 2021年5期
关键词:鱼菜黑水厨余

文/本刊记者 侯 静

你家垃圾现在做没做到分类?令人掩鼻的厨房垃圾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在全国科技周主会场,“生态驿站”——城市分类垃圾循环再利用解决方案,引起记者的关注。

一个平面沙盘上,有三个集装箱模样的模块,分别标着“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系统”“园林绿化垃圾低温炭化系统”“鱼菜共生系统”,三大模块化系统前栽满绿植花果。

现场工作人员孙雪艳向记者介绍,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含有大量水分和有机物,这些剩菜、剩饭、菜叶、果皮等容易腐坏,产生恶臭,“怎么妥善处理和加工,将这些‘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转化为新的资源,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生态驿站”整体采用模块化和景观化设计,各处理系统采用可移动式集装箱进行装配,较传统处理中心建设周期更短并且具有整体可移动的特点,“我们模仿自然环境,以‘纯化-转化-循环’为技术研发核心,为城市提供垃圾分类治理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实现符合自然规律的物质循环。”

孙雪艳介绍说,在“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系统”模块中,他们安放了一件秘密生物武器——黑水虻,这种小虫子可爱吃厨余垃圾了,这些垃圾养肥了黑水虻,它们源源不断生产高蛋白蛹、有机肥、腐殖土等。同时,模块智能化和可视化设计可实现对整个处理流程的实时监控,可实现对黑水虻生长环境的精细化、精确化控制,相关数据上传至分析平台,可真实地呈现碳减排数据、处理产物转化等数据。

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后,黑水虻会生产大量的蛹,蛹进入“鱼菜共生系统”,可就发挥大作用了!这些高蛋白饵料,鱼类特别爱吃,当然,如果用这些“美食”饲养中华鳖、大闸蟹,还能获得更高利润。

“我们在北京海淀区居民小区建的示范项目,已经实现了立体高密度养鱼。鱼菜共生系统鱼类养殖密度高达每立方米30公斤。”孙雪艳告诉记者。

“生态驿站”模块化垃圾处理解决方案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垃圾处理的固有认知,模仿自然生态、小型化模块化设计,不仅让垃圾处理更绿色更环保,还降低了对处理场地的需求,如果在居民小区、餐厅、校园食堂等得到普遍推广,难以处理的厨余垃圾将能得到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循环利用。

可以畅想,未来的某一天,当你下班回到家里,吃着社区“鱼菜共生系统”提供的大闸蟹、鲜鱼、青菜,你的环保理念是否再次得到强化——垃圾真的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猜你喜欢

鱼菜黑水厨余
鱼菜共生复合系统研究进展
“鱼菜共生”山区帆布池绿色低碳养鱼技术
厨余垃圾特性及预分选处理技术
蔬菜喝“鱼汤” 笑当好“棚友”——“鱼菜共生”循环农业项目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太原晋源区“鱼菜混养”模式加快推广
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有机肥市场方兴未艾
不同厨余垃圾发酵效果比较
小小励志鸡—黑水鸡
“阿穆尔”源于契丹语“黑水”说
西夏黑水名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