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审美视觉下纪录片的特征与突破
2021-11-14李沁格
李沁格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大众群体的审美发生改变,影响了纪录片行业的发展形势,使纪录片影像的风格千差万别,作品推陈出新,创作视野更广阔,类型特征明显,各种题材独树一帜,拍摄、剪辑和传播的多样化、创新与突破均促进了影像行业的繁荣发展。本文在新时代审美视觉下对纪录片进行研究,分析其特征与突破,追寻纪录片的魅力与价值。
一、纪录片影像发展的环境分析
纪录片,顾名思义,是记录生活的影片,它的特点是以真实生活为对象,辅以艺术加工,用巧妙的摄影手法呈现人物和事件,目的是记录价值和引人深思。
在新时代的推进中,新思想和新理念孕育而生,大众生活理念、习惯和消费观念不同,纪录片产业向大众化、平民化、社会化和媒体化转型,“网生”形势渐渐普及,纪录片在内容、形式、传播渠道及路径上逐渐接近新时代人群的观赏习惯和审美格调。国家在2010年发布的《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等相关政策促进了纪录片产业的发展,重在关注文化交流和软实力的提升,而纪录片市场也由“求大于供”向“供大于求”转变,观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量逐年提升,纪录片逐渐摆脱商业化,强调人生价值和社会意义,主张价值体系建设,反映深奥人生哲理。为了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新时代纪录片应运而生,在选材、立意、拍摄手法、剪辑方式、传播平台、营销途径等方面寻找创新与突破。
二、纪录片影像的特征分析
网络视频产业应势发展,互联网技术得到普及,移动电子行业逐步兴起,大众需求方向和思维意识的变化引起新审美的产生,使纪录片在数量和质量上大幅度提升。不同类型的纪录片特征得到凸显,具体包括自然地理类、人文历史类、社会现实类、美食类、旅游类、新闻类、传记类纪录片等,作品突破传统表现形式,出现跨界和多行业融合现象,极大地满足观众的需求,达到观众“大饱眼福”的效果和“灵魂升华”的境界。
(一)自然地理类纪录片
随着大众文化素质的提升,人们对社会风俗、城乡风貌的探求渴望不断提升,越发追求与大自然的融合和对自然现象进行研究,中国文明历史、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得到重视,《黄山奇观》《漫游柴达木》《土林探奇》等自然地理类纪录片则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激发观众重拾对万千世界和对自然现象渴望探求的心理,让其体会到祖国河山、人文地理风貌的魅力。
(二)人文历史纪录片
人文历史类纪录片作为纪录片创作中的主流形式,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让观众在人文历史的发现与探索中思考,引发观众对美丽中国的感叹、对艺术世界的好奇与探求。人文历史类纪录片是以历史、现实、文化为素材,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具有文化传承作用和深远的文化价值,具有传播文化、传播理念、传播艺术、传播审美、传播价值的作用,它对艺术赋予了极强的中国化特色,例如《京剧》《习仲勋》《中国通史》《下南洋》等,这些作品弥补了新时代人群在快节奏生活中的“文化缺失”,通过梳理人文历史文化,加强观众的历史文化知识。随着现代人在新审美情形下对精神文化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文历史纪录片所表达的精神理念和灵魂十分珍贵,让观众享受艺术、人文、历史和银幕之美。
(三)社会现实类纪录片
社会现实类纪录片是记录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真实现象的影像,反映人们现实中的日常生活景象,包括生活状态和人物情形等。这类影像与其他影像的不同之处在于以真人真事为参演对象和事件,看似平凡人的普通生活,但却孕育深意,暗示着人间百态和社会现实,引人感悟和深思,例如《游戏·人生》和《青春致敬青春》分别展示了玩电竞游戏人群的生活和青年人对历史的看法,观众通过银幕去体会处于不同阶层现实社会人群的生活与思想,感受影像所传递出的能量,可以引起观众的无限联想和对人生的思考。
(四)美食类纪录片
美食纪录片将美食与文化相结合,利用中国美学表达风格,通过美味的食物来了解城市历史、当地人生活和其中蕴含的城市故事。观众可以在美食中获取知识,提升对美的理解,例如《人生一串》《早餐中国》《老广的味道》和《舌尖上的中国》等美食纪录片在表达形式上趋向中国化、民族化和区域化,赋予大众视觉化与听觉语言一定的审美感知,建立良好的线上与线下的经济体系,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食产业和旅游产业产生积极的正向发展作用,它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促进了城市文化传播,提升了城市品牌价值,具有全球化价值。
(五)旅游类纪录片
旅游纪录片将城市风景、人文特点等与文化相结合,利用游记叙事手法,对地点和事件进行拍摄,例如《侣游》《五大道》等旅游类纪录片,带领观众体验了各地区浓郁的风土民情和特色文化,在探索旅游路线的同时,连通了很多线上与线下产业,达到促进旅游行业发展的目的。
(六)跨界和多行业融合类纪录片
在如今的网络与新媒体平台时代,跨界和多行业融合类纪录片迅速产生,一些纪录番外篇涉足了电影、电视剧、综艺娱乐、音乐会、演唱会和美食、探险、医疗、科学等方面,进行多产业的融合,形式多样,内容新潮,吸人眼球。跨界和多行业融合类纪录片影片被作为一种热销的作品,让纪录片影像产品进入链条式发展阶段,它与不同形式艺术和行业相结合,多层次开发作品,例如《影》《芈月传奇》《城市味道》和《人间世》等,具有高黏性、品牌化、强思维的特点,被大量观看和转载,传播非常迅速和广泛,一度成为传播和盈利的高光点。
除此之外,还有新闻类和传记类纪录片等,新闻类纪录片是根据具有影响力的新闻事件集成的完整影像,它的结构性较强,例如对中国体育、奥运会、抗日时期重点事件、改革开放事件、中国发展、国际关系发展和外交、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疾病发展和科技发展的记录等。传记类纪录片是对人物的生活和经历的记录,一般多为影响力大的人物,例如毛泽东、孙中山、武则天、李白和屈原等,它以真人影像或通过技术深度还原真相的形式进行演绎,讲述非虚构的真实人物生活情况和经历,目的是让观众对人物和事件产生真实的感触和认识,引起观众的震撼和感慨。
三、纪录片影像的创新与突破
在新时代审美语境下,纪录片受制片者、传播者、受众和媒体平台变化的影响,发生一定的变化。它在内容、手段、核心价值和渠道等方面进行整合、优化和提升,突破传统视域,重建产业价值链,推陈出新,纪录片行业领域进入“新旧动能转换”局面。在网络和全球化的新时代审美环境背景下,纪录片在选材立意、记录手法与技巧、传播与营销渠道等方面进入新契机,释放新的产业价值,产业生态发生改变。
(一)选材立意的突破
面对现代社会中纪录片的创作更追求创新和新视野角度,因此,在选题选材和立意上至关重要。在观众高标准条件下,在观众多视野、多审美形态下,纪录片影像种类繁多,为博取观众的喜爱,纪录片突破传统形式,进行了“新旧动能转化”,部分纪录片影像涉足了电影、电视剧、综艺、商业、美食、旅游、战争等,出现跨界和多行业融合的状态,影像更多样化和多元化。新时代审美视觉下的纪录片在内容上更注重创新,形式上与时代接轨,与年轻人接轨,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现代纪录片逐渐摆脱传统的表现形式,增强了创作的专业性,以亲民化、平民化的视角将观众带入银幕世界中,一改以往的枯燥乏味,选材立意更为生动、有趣,画面动态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让人身临其境,充分地将纪录片事件的主旨表达出来,在观影的同时,让观众体会到影像无穷无尽的深意和灵魂魅力。
(二)拍摄手法与技巧的突破
新时代纪录片追求年轻化和普世化,用新审美视野着眼于现代纪录片市场,面对广阔的受众群体,创新拍摄手法与技巧,适应社会的快节奏发展规律,摆脱时间的制约,由于新时代受众时间的“碎片化”特点,纪录片顺应变化,赋予“碎片化”信息。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新审美和新媒体形势,纪录片通过时长、体量、拍摄和剪辑等艺术手段的调整方式,对影像作品进行优化,制作出具有周期短、耗资小、时长短、体量小、高时效、快节奏、叙事紧凑和传播快等特点的微纪录片、短视频和Vlog,这些新形态可以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对于篇幅较长的纪录片分成小篇章结构形式,这样可以保障影像的完整性、丰富性和内容的深度,利于作品在新时代媒体平台传播。碎片化和微型化是微纪录片的特色,可以迅速推动纪录片的良性传播。
纪录片在拍摄手法和剪辑手段的突破上,更注重标题呈现和字幕文字表达,通过银幕来直观地表达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灵活利用镜头的切换、画面的穿插、快慢节奏的掌握和碎片化剪辑等手段,辅以有质感的声效配音,给予受众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增强了受众的沉浸感,激发观众唯美艺术的共鸣,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感。纪录片的特征在于它的写实性,作为传播影像,在拍摄对象、故事情节发展和镜头转换的同时,不乏一些戏剧性的镜头,更加生动地展现影像内容,这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手段,具有很好的“吸睛”作用。
(三)传播与营销渠道的突破
在传播与营销渠道上,纪录片由主要依托电视媒体转变到通过多重媒体路径进行传播,具体包括美拍、秒拍、微博、优酷、腾讯、爱奇艺、哔哩哔哩、Facebook等网络视频平台、电影院线和电视,这拓宽了纪录片产业空间,提高了生活的审美价值,增加了传播途径,提升了现代影像的传播速度。纪录片的传播途径已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爱好观看影像内容,对受众而言具有方便性和随意性。在营销渠道上,纪录片影像产业为了提高曝光率,增加产品流量,提升影响力,与多个媒体平台、电视台、影院、剧院和制作公司合作,这种多渠道和多类型传播方式突破了传统纪录片传播途径和模式,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利用抖音、火山小视频、快手、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常规的影视运营,直观地让影像中孕育出的哲理影响和冲击着观众,在观看与评论间,吸引更多的观众,形成循环式宣传模式,达到立体的链性传播效果。
结 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众视觉文化快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对视觉美感的追求随之增加,大众的审美角度的改变,让纪录片推陈出新,各题材特征明显,打破了传统形式,进行了“新旧动能转化”,出现跨界和多行业融合的状态,影像向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促进了产业的均衡性,展现良性产业状态。现代纪录片影像在选材立意、拍摄手法、剪辑形式和传播营销渠道等方面做到创新与突破,内容融入了新时代元素,与时代接轨,与年轻人接轨,更符合现代生活节奏和大众的新审美视觉,利用碎片化、微型化的视频特色和多重媒体路径的传播,推动纪录片迅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体现了一定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释放了人生哲理,具有时代意义,让纪录片行业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