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即兴工作坊和信息化环境的编剧教学:以营造“故事世界”为例

2021-11-14韦哲宇

戏剧之家 2021年35期
关键词:工作坊戏剧创作

韦哲宇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22)

在编剧教学工作中,通常采用“主题——人物——情节——结构”的顺序指导创作构思。这样的创作思路便于理解、操作性强,但是存在一定的弊端,“戏剧性”难以捕捉,作者个性和灵感发挥的空间较小。结合作者近三年将即兴创意工作坊引入编剧课堂的经验,本文将着重讨论在教学训练中即兴营造“故事世界”的实例,分析即兴游戏和翻转课堂教学法如何通过反馈和反思构建戏剧性,探索创意。

一、经典剧作构思的局限和“故事世界”设置的反思

典型的剧作法教学简单易行,但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常遇到的问题包括:

(一)实践中无法突出“动作性”,缺乏经验的创作者难以将人物和情节有效结合,形成连贯的戏剧行动,故事拖沓或者细碎;

(二)人物、故事容易落入窠臼,难以在叙事节奏、人物细节上有突破,也容易在重复化的训练中造成疲倦;

(三)戏剧开场的场面缺乏创意,陷于平铺直叙而无法设置悬念,人物形象难以深入人心。

不仅如此,对于戏剧(电影)中的舞台(影像)幻觉、时空观念,此类教学方法难以顾及,使得学生的创作观念停滞太久,叙事技巧缺少可操作的探索路径。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回到戏剧本体的特性和要求上来,从戏剧性出发寻找戏剧场面的建立方法。

如果我们将舞台和影视艺术看作视觉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形式,那么其打动观众的“视觉”,约翰·特鲁比称之为“故事世界”:“一个复杂的、细节完整的网络,其中每个元素在故事中都具有某种意义;从某方面来说,它呈现的是物理的角色网络,尤其是主角的关系网络。”对于戏剧故事来说,“故事世界”既是故事发生的物理空间,更是人物的关系所在;它是人的主体、社会与自然三者的相会之处,也是这门艺术连接直观感官和抽象哲思的场域。我们在创作戏剧时,一个奇妙的、精巧的、意蕴深远的故事世界往往能使剧情引人入胜、主题鲜明突出。举例来说,象征主义剧作中故事世界往往令人惊叹,如易卜生《野鸭》中老艾克达尔饲养野鸭的阁楼、梅特林克《盲人》中迷途盲人所在的森林;而浪漫主义和带着奇幻色彩的剧作中,故事世界让观众对幻想的彼岸心驰神往,可以投射出现实世界的诉求,如詹姆斯·卡梅隆的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由J.K.罗琳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哈利波特》系列。故事世界新颖、精致,能为戏剧故事展开提供良好的基础,为精彩的戏剧场面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而且,物理的故事世界还能为故事讲述者提供“浓缩/扩展”的空间。“你在故事中浓缩的意义愈多,故事在观众心中就扩展得愈大。”这样的浓缩和扩展,符合“三一律”的要求,可以用在锁闭式结构叙事中,也可以用在自由和风格化的叙事结构中。总之,如果能将故事世界营造作为戏剧场面训练和实践的突破方向,既可以为剧本立意的实现提供基本思路,也可以为风格尝试提供有效途径。而这样的营造,借助即兴创作工作坊可以进行高效实验,达到事半功倍。

二、即兴工作坊在营造“故事世界”中的应用

特鲁比借用文学家、评论家艾略特的观点,把故事世界比作“客观对应物”(objective correlative),只有这些客观对应物完成了有机组合,剧本蕴含的情感能量才能传达给观众,剧作思想才能得到体现和升华。然而这些客观对应物的创生是需要精妙构思和突发灵感的,传统编剧法通常只要求学生多加学习、观察、模仿和反思,缺少可课堂操作的技巧要领。笔者在近三年的课堂教学和课余专业实践中,采用即兴工作坊的形式实验营造故事世界的技巧,收获了一些心得。

即兴戏剧是“演员在没有剧本、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共同演出”,是“实际的行动和行为”,利用即兴手段可以将随性而起的创意观念转变成艺术作品。即兴看似随心所欲、无章可循,其实需要大量训练和反思达到有意识的创造活动;我们可以从技艺高超的舞蹈、绘画、音乐艺术家身上发现其即兴能力超群,随手作画、即兴起舞或者演奏亦能让受众如痴如醉,而西方爵士乐、嘻哈音乐更是强调即兴,这种能力正是来自大量训练和反思。我们运用即兴手段丰富编剧实践中过于机械单调的构思过程、难以条理化的灵感探索,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即兴创作的原则是按照需要设定好框架,多个参与者快速编创填充内容,最后通过反思总结提升创作成果。这里的创作过程包括几个要点:

(一)根据需求搭建即兴创作框架。这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结构设计,为创作提供框架支撑。

(二)参与者随机组合,以互补、互助和互相启发的方式进行创作,形成奇妙的火花,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迅速地提出、尝试和反馈。工作坊带领者引导思路、掌控节奏、做出小结。

(四)反思和提炼。即兴创作告一段落后,教师或工作坊带领者马上“复盘”,总结创作经验。

结合这四个要点,我们对比营造故事世界的需求,可以发现即兴创作非常适合帮助完成故事世界的设定和润色工作。拿戏剧编剧来说,故事世界的呈现主要通过舞台提示完成。即兴创作中,则可以以舞台提示和简单对白的组合作为框架,不断深化故事世界的作用和隐喻含义。

三、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即兴工作坊和翻转课堂的结合探索

笔者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采取即兴工作坊辅助编剧创作练习,逐渐形成了基本的工作结构框架。以故事世界的营造为例,基于即兴工作坊的集体创作活动主要分为下面几个基本步骤:

(一)工作坊成员热身。工作坊通过即兴小游戏使参与者进入创作状态,适应下一步合作创作的需求。

(二)集体即兴写作。工作坊采用多种来源的“启发词”,如随机寻找的网络热搜词、随处看到的广告语等,进行口头作文接龙,探索不同的文风和语体、视角和内涵。

(三)引入创作框架,尝试在框架下进行创意检验。如在启发词的基础上,参与者甲提供舞台提示,而参与者乙、丙进行即兴对白练习。完成后,更换不同组合。

(四)小结和反思。在每个创作段落结束后,工作坊组织者带领参与者复盘讨论,分析反思,记录创作成果并润色,完成剧本片段、创意思路等。

2020 年初,在为期近三个月的线上教学环境下,笔者也继续思考和尝试集体即兴创作的可能性。在累计近三十小时的网络工作坊活动和40 课时的研究生专题创作课程中,笔者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探索了一系列适应信息化环境的编剧教学内容,初步形成了翻转教学体系。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即兴工作坊和翻转课堂可以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创意生成,提升编创成果。

首先,翻转课堂的方法特点主要在于用信息手段使学生迅速把握关键知识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答疑和集体反馈效率。即兴工作坊的思路与翻转课堂不谋而合,在工作坊引导的故事世界营造训练中,提升了学习效率,得到了良好的反馈和较好的作业成果。

其次,翻转课堂中强调自主学习后的互动反馈、注重学习效率,笔者在工作坊中亦注意使用热身游戏提高学生注意力,在与不同配合者的合作创作中探索不同创意,并且及时总结反思,达到理想效果。

不仅如此,信息化环境还可以使得创作素材更丰富、形式更活泼。笔者带领的即兴工作坊中,采用了多种多媒体网络素材(文本、图像、声音、表情包等),集体创作的形式也不限于传统的面对面对白模式,还探索了社交软件、直播视频、网络会议、在线贴吧等文本组织形式,作品成果包括多种文本和图文结合结构,这既符合当代复杂媒体环境的创作现实,也帮助学生探索了剧本写作的新形态新视角。

四、小结

笔者曾经著文指出,学生编剧学习中容易耽于创作观念的构思,不少人尽管在构思剧本时将剧情大纲和人物形象设计得比较完整,却无法将概念转化为“行动”,创作不出生动、有趣和富有力量的戏剧场面。即兴创作可以在无意识中使编创集体冲破原创性匮乏的束缚,从而克服传统编剧教学中出现的一部分问题,还可以灵活使用,更为高效地探索形成创意,并将创意进行迅速检验和提炼。笔者在结合“故事世界”的教学活动中,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法可以较好地与即兴工作坊结合使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发掘新的剧本创意并及时反思提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创作更优秀和更贴合当代媒体环境的剧本。

毋庸置疑,无论是哪一种编剧教学方法,都需要知识水平、理论视野、人文素养、写作能力、观察反思等等综合素质作为基础。本文以翻转课堂方法对编剧教学进行探索,旨在探索当今信息化环境下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并创新教学成效。即兴创作方法源远流长、应用广泛,并且前景广阔,在新媒体盛行的语境下,编剧实践一方面应当保持严格的自我要求和向上的文化格调,另一方面应当结合即兴、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等新手段,探索新时代剧本创作的新可能。

注释:

①这一方面论述可参见姚一苇著《戏剧原理》(台北:书林2004 年版),第162-167 页,第171-177 页。

②[美]约翰·特鲁比,《故事写作大师班》[M],江先声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 年版,第209 页。

③《故事写作大师班》,第210 页。

④苏广辉,《即兴戏剧》[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 年版,第9 页。

⑤参见《即兴工作坊在编剧教学改革中的运用初探》[J],《戏剧之家》2019 年第5 期,第166-167 页。

⑥相关讨论参见[英]基思·约翰斯通,《即兴》[M],饶昊鹏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120-122页。

猜你喜欢

工作坊戏剧创作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一墙之隔》创作谈
戏剧类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