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叉学科视域下的高校音乐教育探析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29期
关键词:跨学科钢琴音乐

章 为

(贵州财经大学 艺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一、高校音乐教育发展情况

我国现阶段的高校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对教学手段、教学内容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回顾我国的近现代音乐教育,从1992 年蔡元培和萧友梅先生创立的“音乐研究所”开始,我国的音乐教育蓬勃发展,现代音乐教育逐渐成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教育开始走向新的历史时期,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高校重中之重的任务。从简单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音乐教学模式一开始只是进行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有限,没有充分地发挥学生的音乐拓展能力和创造力。伴随科学技术的创新,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针对民众和高校学生对音乐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音乐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这使得高校的音乐教育不得不进行多学科以及跨学科的交流。

在跨学科交流中音乐与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高校音乐教育的需求。高校音乐教育与各学科进行紧密交流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发展趋势的思考和实际使用途径的思考。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本学科的知识,同时要思考学生对于音乐教育学习后的使用情况和未来发展情况。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以知识为高校音乐教育的核心本质是不变的,但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学科的知识完善和提高高校教育,是我们探讨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高校教师对自我教学形式的不断更新。

二、音乐教育与交叉学科融合的意义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受文化形式的多样性以及东西方文化交融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我们对于音乐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各大高校扩招,增加了更多专业类型,仅在音乐学院中专业类型便有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音乐治疗等专业类型,每个专业类型中又包含了十几种乃至几十种专业方向,例如音乐学中便有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中国古代音乐、音乐美学、音乐创作、作曲、和声学等,我们可以看出高校之所以设置如此多的课程说明高校也在与时俱进,但是即便如此,高校毕业生仍然会碰到毕业后工作局限的窘境,这也反映出了我们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依然有着不断提高的巨大挑战。

(一)应用性

音乐学科是一门源自于生活并且回归生活的学科,与生活的许多场景都有联系。虽然使用的场景繁多,门类也各不相同,但音乐的本质以及整个知识体系是共通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内涵。在音乐学习中将各专业的内容相结合,例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学生的实践范畴就不限于音乐,而是可以参与MIDI 音乐或者更高级的音乐编程,音乐制作。科技的发展需要专业的人才,但专业的人才有时候需要了解的并非只有本专业的知识,就像市面上出现的智能钢琴一样,设计智能钢琴的人需要具备音乐知识与编程知识,或者需要更多的软硬件的知识,在跨学科中才可以进行更多场景的应用。

(二)适应性

音乐发展的每个历程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都能反映当前社会的情况,就像抗战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这些作品一样,具有那个时期特有的音乐色彩。这说明音乐的创作也是需要适应社会的需求,脱离社会的艺术形式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在进行跨学科的交叉学习中也是为了能通过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内容,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迎接更多的挑战。

(三)广博性

音乐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习是为了培养更为全面的综合性人才,这样能积极地训练和促进学生的各方面技艺和能力。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音乐属于艺术门类,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而社会科学的其他门类中包括:经济、哲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诸多门类,这说明音乐与这些学科也是有着紧密联系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周围事物的发展。例如谭盾创作的歌剧《九歌》《秦始皇》《马可波罗》等作品,这些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的艺术形式。《九歌》中的很多乐谱采用了五声调式,整个风格平静悠长,这种特征正是采用了道教音乐的特点。《秦始皇》中穿插呈现了京剧、傩戏和秦腔等文化内容。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增加多视野多学科的学习,才能体会到的作品中的内涵。

(四)审美性

马克思曾经说过:“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20世纪的中国艺术教育经历了“美育”-“艺术审美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教育”三个阶段。跨学科教育的运用是艺术教育的必然趋势,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掌握,能更好地认识艺术现象,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潮流,追求时尚。贵州著名的侗族大歌,被称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它是多声部、无伴奏、无指挥的一种合唱形式,初听者都会被这项艺术所震惊,因为它具有十分和谐和原生态的韵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艺术形式,只要你去过侗歌的家乡你就会发现,那里的山水、吊脚楼、鼓楼、风雨桥,人们生活的状态是产生这种艺术的关键。作为音乐学习者,我们需要做的不仅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用更高的视角和文化底蕴来欣赏艺术的美。

三、高校音乐教育跨学科思路探索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全球化经济发展下,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从未停止。柯达伊教学法、铃木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和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从这些教学法的形式和发展上就能看出,音乐教育的手段和理念一直在不断创新。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普遍缺少创造性,所以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树立多元的音乐学习思路。音乐被称作流动的符号,就像河流一样,经过的不只是乡村还有城镇,不仅仅是国内的还有国外的,最终汇聚到大海。所以跨学科的学习,跨地域的学习以及跨民族的学习都是我们需要融合到日常教学中的,使教学的元素更加多样化。音乐的学习和表现,也不局限于舞台和课堂,只有坚持包罗万象的学习态度,在本民族的文化基础中不断吸取更多的优秀音乐、文化内容,才能帮助高校音乐教育更好发展。

(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目前高校音乐专业的教材多为“十二五”系列规划教材,除此之外还有授课教师上课时指定的一些辅助教材。就拿钢琴普修为例,教材中包含的都是以弹奏和伴奏等操作性曲谱为主,缺少了对钢琴的历史由来和发展的讲解和拓展,以及对钢琴结构的说明解剖。教师可以从科学实践的角度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可以讲解钢琴的构造以及钢琴调率,或是钢琴组装的相关内容,而不是单纯地只进行钢琴的弹奏讲解。对于钢琴结构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在弹奏时全方位地认识钢琴,了解其原理,同时可提出更多的弹奏想法。就像世界上一些著名钢琴家弹奏时,除了琴键的部分,他们还会在钢琴上进行打击节奏、直接拨动琴弦的方式进行演奏,这些都是钢琴家充分了解钢琴节奏后的操作和体现。

(三)教学环境的立体化

教学环境的问题上,除了吵闹的环境外,音乐教学对环境选择上相对不受影响。而传统的学习环境和演奏、演唱环境多是在教室与音乐厅之间。在跨学科的探究中,你会发现更多的教学场所,例如山水之间的民歌演唱,湖河之间的船歌演唱,不仅能更好地体会原创作者的创作环境,还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或是把多元素的科技手段相结合,不再是单纯的演唱或是演奏,例如现在很多博物馆采用AI 和全息投影技术进行多维参观。音乐是抽象的符号,也是具象的体验,所以高校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同样可以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多环境的教学,让学生可以开阔视野的同时更能激发他们的创作和表演热情。

(四)教师资源的延伸化

高校教师队伍一直是专业化、学术化的形象,而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增强自身对多学科的学习,确保音乐教学质量。提前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和安排,在保证高校教学任务的同时,选择更加适合现代高校大学生的培养方式。加强自身与学校其他学院的沟通交流,利用学校其他学院的技术特长和文化资源,进行专业与专业的相互学习,在促进对跨专业了解的同时,更能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开辟新的音乐思路和跨学科合作思路。

(五)音乐教育的本土化

高校音乐教学要根据其高校所在的位置加入本土化的教学思路和内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例如在西南地区许多省份,都是多民族的聚集地。多民族象征着拥有更多文化,高校应该合理地利用和加入本土特色的文化让其形成独具特色的高校音乐。例如苗族的苗绣、侗族的歌曲、白族的扎染、纳西族的东巴画,这里面的每一项艺术形式都在国际上赫赫有名。甚至像苗族的苗绣在很多大的品牌设计上都会使用。当然,在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的结合上也有着众多的成功案例。这说明本土民族化的艺术是受到当前社会的重视和认可的,同时也有使用上的无限可能。

四、结语

高校音乐教育不仅是学习一门学科这么简单,更是我国重要的音乐文化的传承,也是体现我国音乐素养的关键。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交流不仅仅是音乐间的交流,更是民族文化,民族科技等各优秀事项之间的交流。跨学科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和成为更好的自己,摆脱传统而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独立思考,更好地从多角度探索学科知识。所以我们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创新和完善,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人才,从容面对未来的各项挑战。

猜你喜欢

跨学科钢琴音乐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