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复制时代”舞蹈本土化创作与发展路径

2021-11-14汤旭梅

戏剧之家 2021年29期
关键词:舞剧舞蹈创作

汤旭梅

(北京联合大学 艺术学院,北京 100101)

一、“数字复制时代”国内舞蹈创作现状

“数字复制时代”国内舞蹈创作主要形成于新世纪后,它首先以“新媒体舞蹈”和“数字舞蹈”的形式出现;其次借由新媒体数字技术,以传统舞蹈为基础进行改进和推广,将舞蹈本体和媒介技术进行重叠组合,在演变进程中逐步形成完整的舞蹈类型。舞蹈作品创作的形式样态、实践路径也有着显著改变。例如2007 年“央视春晚”数字晚会中的舞蹈作品《小城雨巷》以及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以舞蹈呈现的大型实景演出等。随后更有新媒体舞蹈史诗、装置艺术、实验舞蹈等样态,如杨丽萍编导《云南映象》,张艺谋导演《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印象·丽江》系列,西藏大型实景演出《文成公主》等纷纷亮相于众。同一时期舞蹈理论研究也相伴而生,其中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发表的相关文章包括《舞蹈新媒体初探》《论数字舞蹈的历史、特质和前景》《新媒体舞蹈艺术源流与特质探析》等。这些文献研究紧跟“数字复制时代”舞蹈艺术发展步伐,多集中讨论舞蹈借助新媒体、数字化与互动复制等技术所取得的成就,既有突出舞蹈影像数字化、游戏自娱性、即时互动特征的研究,又有对数字技术发展下舞蹈创作、传播及教育的思考,形成了稳固的理论研究基础。尽管这些研究都聚焦“数字复制时代”舞蹈,但分析对象大多是国外舞蹈作品,涉及国内舞蹈作品的还是很少,尚未成体系;从某种程度而言,“数字复制时代”舞蹈面临无限发展、自成体系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数字复制时代”的舞蹈创作具有三个典型数字特质:数字化、复制性;交互性、虚拟感;视觉化、游戏感。创作上的跨界合作与舞蹈密切关联,产生了几种典型模式,包括数字媒体舞蹈实验、多媒体舞蹈互动表演、观念演出系列、新媒体舞剧等,如张艺谋执导作品《对话·寓言2047》中的数字舞蹈节目;林怀民云门舞集系列作品《行草》《白水》《微尘》等;北京舞蹈学院任冬生老师以“界”命名突出视觉奇观的现代舞系列、史敏老师的“伎乐天”敦煌民族舞蹈等;以及融合历史、传统、主旋律等多元素的舞剧《洛神赋》《王羲之》《香巴拉》《永不消逝的电波》等,都对数字舞蹈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数字复制时代”舞蹈创作的重点在于借助数字媒介传达和展示中国精神——践行“观念”意识,以“数字复制时代”舞蹈本体创作为基础,融入中国艺术精神;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寻找创作灵感、在近现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积累素材,表达对当代中国艺术和当下社会现实的思考,从而开辟中国本土化创作新路径。

二、“数字复制时代”国内舞蹈创作路径

“数字复制时代”在舞蹈创作实践中注重形成具有典型性的舞蹈作品,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突出观念意识的同时,凸显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交织共融,为创作实践注入生机活力。典型的实践路径如下:

(一)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行

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行是“数字复制时代”中国舞蹈创作实践的第一种路径。目前最受瞩目的“数字复制时代”舞蹈观念演出来自张艺谋导演的《对话·寓言2047》。演出融合多种舞台艺术表演形式,延续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理念,充分依靠科技助力,实现艺术与科技的对话,这些既是对“数字复制时代”舞蹈的舞蹈语汇与审美特质的精准诠释,又是强调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行的杰出范例。第一季的舞蹈节目《偶戏·冷臂》由瑞典舞者与泉州市木偶剧团的四位提线木偶表演者构成,是融合了现代舞、木偶剧表演与机械舞蹈编程设定的一次跨界实验:一面是舞蹈与提线木偶的交汇,伸、拉、提、牵有时是戏的元素,有时则是舞蹈的基本动作;另一面则是舞蹈与冷臂的协调配合,“冷”是舞台效果的冷光氛围,但是它并不“冷”,而是对真人进行模拟,舞出超越了机械限定的鲜活生命力,是对地方、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历史艺术的传承。第二季的舞蹈节目《神鼓·影》,将鼓乐与舞蹈结合形成“平行”效果,“神鼓”为来自台湾以“先学静坐,再教击鼓”为原则的团队“优人神鼓”,整个舞台中央是白色屏幕,墙上的影子是机械手臂与舞者的投影,成为平面里的影子舞,投影里的肢体语言来自舞者与机械的对话,此起彼伏的联动关系,伴随音乐节奏更耐人寻味。《戎舞·光》里,德国镜面装置WHITEvoid 对“光”进行艺术加工,产生色彩斑斓的效果,作为京剧裘派嫡系第四代继承人的裘继戎,以自身京剧娴熟的身段功底与舞蹈表演相融合,并着重放大了舞之能量,他独自一人跃动在“光”的镜面世界前,其魅力在于舞蹈与京剧的结合打破了程式化,而形成新创意。未来的数字舞蹈作品应在现有基础上对“数字复制时代”的舞蹈语汇进行充分阐释,以舞蹈本体为基础并突破其界限,与音乐、戏剧等多种形式相伴,形成艺术的综合体;同时,从理念到展示的过程中,更让传统艺术与现代文明进行对话;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应用技术的特性,传达舞蹈理念与精神。

(二)学院派的跨学科尝试

学院派的跨学科尝试是“数字复制时代”中国舞蹈创作实践的第二种路径。未来中国学院派数字舞蹈作品应更多融入创作主体对当下自我与他者、个体与时代、时间与身体、艺术与科技等议题哲学层面的思索。“借助舞蹈、灯光、装置、影像、互动技术、电子音乐、现场音乐多种艺术形式,探讨身体与空间、身体与时间、身体与技术的边界关系,探索艺术与技术‘跨界’语言与‘同构’方法,寻求艺术与技术在整体意象营造中的互相重构、共同表达的新途径。”作品《母陀罗》由青年舞蹈家刘岩编导、表演。舞者视“手”为肢体元素,以“手”结印、成形、为法,寻求技术赋予身体恰当的语境,显现生命的超脱。技术层面的创新性聚焦于影像技术,放大了“手”的语言,让身体与技术形成有机整体,舞蹈意义从身体的叙事变成精神的升华。舞台上的透明盒子,是由光子芯片组成的投影介质,利用镜面反射的视觉效果,关联起现场及电子合成音乐;同步应用leap motion 体感捕捉设备也直接与“手”形成非接触式互动,摄像头捕捉舞者之手的动作轨迹形成动作数据,再借舞者之手控制声音,并触碰虚拟投影画面里的图形,实现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又如由欧阳吉芮和李岩编创的双人舞作品《关系》,利用编程技术与影像跟踪技术追踪舞者身体的轨迹形成数字化的影像,以“影”为视觉元素构建相依与摆脱的关系,窥探人与人之间深层复杂的心理。一方面,视觉元素“影”是身体互换的缩影,代表身体人形的复制;另一方面,“影”作为一种心理警戒开始进入潜意识、无意识层面,暗含艺术乃至人类置身于数字、网络、复制技术、人工智能中可能存在的危机与恐惧。

(三)舞剧里的数字技术表达

在舞剧中,数字技术表达是“数字复制时代”舞蹈创作实践的第三种路径。厚重的文化底蕴与数字复制技术的表达相辅相成,让舞剧作品更能彰显中国特色。首先,“数字复制时代”的中国舞剧创作,应将数字技术表达用于表现历史传统文化内容及民族内涵。例如史敏老师创作的舞剧“伎乐天”运用数字技术强化了敦煌飞天舞的视觉之势。其中,驼队大漠、茫茫戈壁、没落古道、驼铃声在历史长河里,历经沧桑却依旧绽放光芒,这些看似虚幻,却极为真切。舞者在此情境里自如表演,以形传神、“思与境偕”,宛如从敦煌壁画走出的宫廷奏乐的乐伎、佛教中的香音之神,真切而灵动。舞剧中的这种数字技术表达方式与厚重的中华民族历史、创新文化紧密结合,也正与“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向世界讲好敦煌故事”的时代要求交相呼应,“讲好敦煌故事,继续挖掘整理敦煌文化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现代精神,不断贴近群众需要和高标准的审美需求,开发丰富的文化创意产品,创作多彩、融合敦煌文化的文艺作品,增强敦煌的文化艺术吸引力。同时要借助数字化、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开拓更加多样的传承载体和传播渠道,将敦煌故事打造成世界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

其次,在“数字复制时代”舞剧作品创作中,数字技术表达需要更好地服务于舞剧内容。国内舞剧创作需要善于从近现代历史、传统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内容中选材,同时借数字技术将情感表达渗透在舞剧的完整段落里,起到强化剧情的效用。以经典舞剧作品《洛神赋》为例,剧中曹植器宇轩昂的气势和流离远走的黯然没落,两种情绪与处境强烈对比,被凝结在舞美、灯光、幕布等数字技术里以及落寞哀伤的气氛中;再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地下党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秘密潜伏,爱国主义热忱激励着革命先烈们迎难而上,剧中既有表演者肩负的革命身份与崇高使命,更有利用投影布幕里的文字、摩斯码的声波、声光电技术合力营造的悚然紧张的街头场景气氛共同展现出的信仰与情怀,都能够勾起观赏者对这段民族历史的记忆以及对革命者的缅怀之情。

注释:

①刘春,《舞蹈新媒体初探》,《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 年第4 期。

②刘丽珺,《论数字舞蹈的历史、特质和前景》,《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 年第2 期。

③张朝霞,《新媒体舞蹈艺术源流与特质探析》,《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 年第4 期。

④《探索学术前沿 树立实践榜样——我校任冬生、史敏两位导师工作坊成功举行》,《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 年第4 期。

⑤为司空图关于意境心理用语,强调心意情思与客观境象。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有言“五言所得,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

⑥2019 年8 月19 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甘肃考察调研首站来到敦煌的莫高窟,座谈会后发表题为《保护传承敦煌文化 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讲话,并刊载于《求是》杂志2020 年第4 期中,原文地址: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0-02/16/c_1125572609.htm。

猜你喜欢

舞剧舞蹈创作
百科全书舞剧
舞剧《瑞鹤图》剧照
冰上舞蹈搭档
《一墙之隔》创作谈
我和舞蹈
创作随笔
舞剧《红高梁》——一种对于生命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