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视域下广州地区粤剧传承与发展的策略思考
2021-11-14王伟
王 伟
(广东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粤剧诞生于岭南,扎根于广府,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深受本土老百姓的喜爱。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及内涵底蕴赋予了它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特性,这让粤剧在外来文化及新兴文化的冲击下有了相比于其他“非遗同类”更大优势。但是在当下,传统艺术及文化始终受到各类新兴文娱形式的挤压。在这种举步维艰的劣势中,需要深入认知粤剧传承及发展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措施,并充分发动各方力量克服传承及发展中的困难。
一、广州地区粤剧传承及发展的SWOT 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
1.粤剧本身具备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粤剧演出市场发展成熟。
粤剧是诞生在岭南地区的本土艺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最能体现岭南文化的文艺品种之一,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从粤剧的艺术文化价值角度出发,粤剧使用本土化语言即广州方言,与本土曲艺结合甚深,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发扬,传统粤剧发展出了众多派系、技艺、唱腔和剧目。据不完全统计,扎根于广州地区的粤剧曲艺社、粤剧艺术团和私伙局数量超过1300 家,这一数量在广东省居于前列。近年来,广州地区大大小小的粤剧演出活动十分多,广州地区的粤剧演出机构出品了许多粤剧品牌活动,并且许多演出机构都坚持进行公益演出活动,以广州荔枝湾粤剧艺术团为例,其一年公益演出的次数超过300 次,几乎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有公益演出。
2.国家对“非遗”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非遗”相关问题,出台并完善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如2020 年施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与此同时,广州地区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及广东省政府的号召,结合实际,制定并实施《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工作方案》《广州市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0年)》等,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策划,进一步加快对粤剧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弘扬。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1.粤剧演艺行业缺乏“生力军”,从业者就业条件有待提高。
目前广州地区粤剧演艺行业内的从业者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优秀的年轻从业者。究其原因,是其培养体系和就业准入制度的问题,虽然广州地区有许多粤剧院校及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但是大部分的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能够给予的文凭和就业条件差,加上相应的人才资格认证机制落后,导致从事粤剧演艺行业的人较少,因此该行业面临着老一代演艺者退休后业内无人传承的风险。虽然广州地区粤剧演艺行业从业者平均收入有所上涨,但是其收入来源不稳定。国家及政府也缺乏相应的从业者保障及补助,因此粤剧演艺从业者就业条件较差。
2.剧本资源不足,缺乏创新创作,消费者趋于老龄化。
近年来,广州地区粤剧商业演艺活动逐渐增多,但是许多演出机构的演出曲目、剧目比较单调、重复,剧本剧目及曲目的创作创新跟不上观众的需求,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商演文娱市场,粤剧演艺的竞争力令人担忧。根据调查发现,广州地区粤剧演艺活动的消费者多以中老年人为主,消费群体趋于老龄化,这一现象使得该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机会分析(Opportunity)
1.国家不断加强对“非遗”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扶持力度。
近年来,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大力倡导“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各界对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的情绪日益高涨。十九大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非遗”工作的要求,贯彻落实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理念,在此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落实保护弘扬工作,广州地区的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近年来不断完善保护及发展工作,提出并实施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
2.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文旅产业前景广阔。
在信息数字化时代,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许多文化艺术类的博物馆、展厅都使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并且持续更新着基础设施,给予游客们高质量的观光体验,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会进一步挖掘粤剧的经济效益。粤剧相关的文创项目的发展也会产生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通过文创产品的制作及加工,可以让粤剧更好地弘扬、发展。此外,结合互联网电商,文创产品的销售渠道将被极大程度地拓宽。
(四)威胁分析(Threat)
1.外来及新兴文化的冲击,正潜移默化地改变年轻人观念。
当今国人的文娱生活是丰富且开放的,在开放包容的心态下,许多外来及新兴文化元素得到了人们的喜爱与追捧。这些备受追捧的外来及新兴文娱不断占据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抢占一个个市场高地,极度迎合人们挑剔刁钻的胃口,提供着人们似乎永远享用不尽的饕餮盛宴。曾经的粤剧等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无比辉煌,是由于国人们受到了其熏陶及影响,但是当下的新一代并没有接受很多引导和影响,又何谈喜爱一说呢。
2.青年一代对粤剧了解甚少,“不喜爱”粤剧。
青年一代对粤剧了解甚少、认知不深的情况十分普遍。据调查,绝大部分年轻人对粤剧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得并不多,甚至许多人的生活中有粤剧的身影但并不知道粤剧就出现在身边。粤剧在发展过程中倾向于“内卷”,特别是到了现代,其外在的宣传方式单一,并未投入过多成本拓展其影响范围,虽然目前粤剧演出市场的消费者力量较强,但是其消费者年龄趋于老龄化,且缺乏年轻消费者,总有一天市场会走向凋敝。
二、SWOT 矩阵组合分析的策略建议
(一)SO 战略(Strength-Opportunity)
发展粤剧“互联网+文旅”模式,加强粤剧文创、旅游产业的政策扶持。
近年来,广州地区粤剧的文旅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旅游景区建设方面,如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广东粤剧院、红线女艺术中心等景区,其中不乏公益性质的项目,为人们提供免费参观、游玩及学习的展馆及场所,借助这些景区人流量多的优势,可以发展粤剧相关的文创产业,在推广粤剧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增强粤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据调研发现,目前广州地区众多景区的粤剧文创产业主要是通过传统的门面经营,以广东粤剧艺术博物馆为例,对比在文创方面作出卓越成绩的故宫博物馆及台北博物馆,粤剧博物馆并未借助互联网及电商平台进行营销推广。目前广州地区的粤剧文旅产业正处于成长期,其发展前景虽好,但是发展仍需外力规范和扶持。因此,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财政资金的投入,有利于广州地区粤剧文旅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ST 战略(Strength-Threat)
推广“粤剧进校园”模式,加大粤剧文化的推广与普及。
“粤剧进校园”模式自提出以来,始终受到国内众多有关学者的关注及研究,张莹、何宇青老师发表研究论文《将粤剧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阐述了南海中学粤剧特色教育,将粤剧特色融入教育教学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学校教育活动中。“粤剧进校园”这一模式的运用,将极大地帮助粤剧文化在广州地区的各中小学等教育机构进行推广和宣传,对适龄青少年产生了积极的思想引导,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喜爱粤剧乃至加入到传承及弘扬粤剧的阵地中。对粤剧文化的推广不仅要尽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读人群,更要通过互联网手段、信息技术等进行全民自愿普及,实现广泛宣传普及教育,让更多青年人了解粤剧,挖掘粤剧文化爱好者,有利于粤剧人才的培养。
(三)WO 战略(Weakness-Opportunity)
推动粤剧就业准入制度的建设,形成“考级”体系。
在当下粤剧演艺行业缺乏优质人才、从业者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的背景下,广州地区粤剧演艺行业应该在政府的帮助下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建立相应人才选用考级制度,优化粤剧演艺从业者的就业环境,通过一系列规范让粤剧演艺行业得到健康发展,有利于该行业可持续发展。粤剧从业考级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粤剧演艺从业者及待从业者的积极性,再通过一系列薪酬制度的完善,可以进一步拓宽人才储备,吸引更多有志从事粤剧演艺的人投身粤剧演艺行业,无形中提升了粤剧的影响力。目前广州地方政府对粤剧戏曲社、演艺团等一系列粤剧演艺机构从业者的收入保障及补助的关注度不足,许多有志从事粤剧演艺事业的青年人碍于生活及生存问题,无法投身于自己的志向。因此,国家及地方政府应更多关注粤剧演艺者的生活状态、就业情况和收入水平,通过设立相关补助基金,提升演艺者的生活水平,吸引更多年轻力量投身于粤剧演艺行业。
(四)WT 战略(Weakness-Threat)
完善粤剧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粤剧文化的创新。
发展粤剧特色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聘用粤剧艺术家及工作者担任学校职务,设置合理、实用的课程以及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给予有公证力、权威性的文凭证书,对口粤剧演艺行业就业要求。基于以上措施,吸引对粤剧有志向、有兴趣的广大学子,着眼于粤剧的长远发展,培育粤剧人才。目前广州地区的粤剧人才培养体系仍有许多问题和发展困难,需要政府及各方力量进行商讨,着手完善建设。当下,传统粤剧演艺行业需要持久发展,少不了创新,无论是演出形式、唱腔还是剧本等都可以经过有关专家、艺术工作者的集中讨论和商议进行改进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参考当下潮流文化元素,贴合最广大群众的文娱需求,吸引更多消费者、爱好者。此外,在信息化、互联网时代,还可以多结合新媒体技术、自媒体平台进行营销宣传。
三、结束语
大变局及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在国内外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就有来自人们思想信仰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存在的潜在威胁,因此坚持文化自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谨防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大力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举措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的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粤剧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发展存在着瓶颈,通过利用SWOT 矩阵分析法对广州地区的粤剧传承及发展作出了相对全面、客观的分析,再进一步将粤剧内外部因素交叉分析,采取有效合理的传承和发展策略,有利于粤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