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事件”中政务微博的娱乐化倾向分析
2021-11-14唐广蔚
□ 唐广蔚
根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最新发布的《2019年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截至2019年12月26日,经过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已达到179932个,其中政务机构官方微博138854个,公务人员微博41078个。大多数人都对其传播效果保持着乐观的期待同时,却忽视了政务微博的建设理念与增长数量的不一致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实际运营中的诸多问题。娱乐化倾向便是政务微博运营中值得关注并警惕的现象之一。
政务微博的娱乐化倾向
在尼尔·波兹曼的眼中,电视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悄无声息地改变了人们的话语结构和符号环境,一切严肃的意义都被消解,剩下的只有对娱乐的满足。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粉墨登场。网络新媒体继承了电视的传播特点,也继承了其对权威的解构和破坏。“一切皆可娱乐”的理念被新媒体传播扩散,并改变着现实社会,这一点同样体现在我国政务微博的运营中。
传播内容的娱乐化倾向。政务微博,顾名思义,代表着政务机关的形象,传播内容理应以专业信息为主,为人民提供服务,这也是政务微博设立的初衷。然而,许多政务微博在运营的过程中过度传播关于娱乐明星的内容,模糊了自身定位。
对于娱乐明星相关内容的传播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宣传明星本人,如发布其简介、照片、演唱会、出演作品等,并附上明星本人的微博话题(微博话题相当于一个超链接,点击可以进入该词条并看到所有附带话题的微博内容,同一个微博话题下的所有内容集合起来,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形成该话题的总体评价)。“肖战事件”发生之际,在被《检察日报》两度发文点评之后,肖战工作室和肖战全球后援会微博账号发布道歉内容,“江苏共青团”“黑龙江-平安黑龙江”等截图并带上相关微博话题发布微博,“淄博警方”等带上相关话题发布微博。2020年9月,肖战及其工作室在微博平台提出践行公益。随后的两天内,“西安中院”“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山丹检察”“陇南检察”等多个检察院官方账号先后发布了肖战践行公益的宣传微博,内容完全一致。
另外一种是对与明星有关的事件话题进行延伸。“肖战事件”中,肖战粉丝在川美墙上进行涂鸦,并聚集为肖战进行庆生活动。抵制者表示不满后,肖战粉丝认为遭到了抵制者的网络暴力,同时间段内,包括“南漳县检察院”“重庆四中法院”统一发布《网络上造谣攻击污蔑他人承担什么法律后果?》的微博文章并附上“官方回应肖战粉丝川美事件”的微博话题;“汉台检察”“李沧检察”“巴彦检察”等在内的多个政务微博账号统一发布《网络暴力不是自由,是谋杀!》的微博文章并附上“肖战视频专访”的微博话题。其中“济南中院”和“芙蓉公安”分别发布网络暴力相关微博内容,在被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内参报告编辑之一沈逸转发并评论“蓝v账号,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用官方账号选择性阐释国家政策,将反对某明星的话作为网络暴力典型,暗示支持某明星的群体得到了国家力量的支持。这种错误认知如果不澄清,产生的威胁会超越饭圈,直接指向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安全”后,火速删除了该条微博。
运营方式的娱乐化倾向。运营方式的娱乐化也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账号运营者并非以对待政务工作的严肃心态运营微博,而是将其当成了自己的私人物品,以一种私人性、游戏性的心态运营微博、发布信息。运营者有意识地发布符合自己喜好的内容,而忽视了对账号真正主体的形象建设、工作实施等方面是否有所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在“肖战事件”中,有网民发现党刊《半月谈》的官方微博账号曾在“2019电视剧大赏最具人气角色评选”活动中,为肖战及其饰演的角色魏无羡发文宣传、打榜(最早出现于音乐圈,现指歌手发行了新歌或演员参演了新的作品之后,粉丝通过不断重复播放歌曲或作品、购买音乐或投票等方式将其在榜单上的排名提高),并因其第一名的贡献度在活动中获奖。
评价标准的娱乐化倾向。目前诸多评价报告中,对政务微博的评价标准与对商业明星的评价标准本质上并无不同。以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最新发布的《2019年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为例,排行榜综合考察的指标仍是形式上的浏览量、播放量、转发量、评论量、点赞量等,将其放到任何一个商品上亦可适用。这种评价标准并未将政务微博和其他微博区分开来,忽略了政务机关和政务微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如信息的上传下达、民意沟通和反馈、引领社会正能量等,而这些是无法通过以上指标进行量化考核的。
虽然评价标准看起来与“肖战事件”并无关联,但是商业化、娱乐化的评价标准,未必不是政务微博账号持有者在传播内容和运营方式上有意无意与娱乐明星挂钩的原因。
政务微博娱乐化倾向的形成原因
笔者认为,政务微博娱乐化倾向的成因不能程式化地按照一二三的顺序划分几个并列的主体,再冠以“合力”的名头简单分析,每个原因之间的关系都应该像剥洋葱一般递进。接下来,本文按照从浅到深的顺序进行分析。
微博运营者自身媒介素养较低。关于媒介素养的定义,学界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笔者此处所说的媒介素养,指的是彭兰教授在《网络传播概论》中对于网络时代公众媒介素养的定义,尤其是信息生产素养和媒介使用素养。
信息生产素养包括“负责任地发布信息和言论的素养”,以及“负责任地进行信息传播的素养”。政务微博的运营者只是微博账号的直接接触者和使用者,但并不是账号的实际拥有者。然而正如《纸牌屋》中说过的那样,“接近权力,让一些人错以为他们拥有权力。”微博运营者错误地判断了自己和微博账号的关系,因此任意发布自己偏好的微博内容,甚至曲解信息,作出对自己有利的解读。
媒介使用素养不仅体现为相关技术的掌握,还表现为对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合理、合法以及节制的使用等。不了解何为传播、怎样得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和传播的重要性,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发布内容,试图通过蹭明星热度的方式发布政务微博,也是形成政务微博娱乐化的原因之一。运营者敏感度不够,看到一个明星相关的微博话题就顺手附到正文中去,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微博的浏览量。这都是由于运营者自身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传播知识不足,即媒介素养不够导致的。
政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缺乏传媒意识。相较于微博运营者,作为政务微博账号真正的主人,政府机构及官员对其产生的娱乐化倾向负有更大的责任。许多政务微博的设立只是赶个形式上的潮流,主体部门和官员并不将其视为社会公器,“政务微博”名不副实。截至12月26日,在采招网上,关于“政务微信微博服务外包”的相关招标信息共有652条,关于“新媒体运营外包”的有596条,各省市政府采购网上相关信息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中共黑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运营服务”项目就是通过采购外包给东北网的,其官方微博名称即为前文中提到的“黑龙江-平安黑龙江”。联想到“肖战事件”中数个政务蓝v发布完全一致的宣传内容,不禁让人思考是否这些账号也都统一被某个公司承包。
由于传媒意识淡薄,政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无法意识到政务微博和微博运营人员的重要性,也不了解政务微博的运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使用什么样的方式,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另外,政务微博的设立、运营和应用没有具体明确的制度规定,最终导致服务被外包出去。承包服务的运营人员或公司缺乏政治和新闻敏感度,无法有效保障信息的把关和发布,按照以往的商业模式运营政务微博,就会产生娱乐化的倾向。
微博平台的特质及自我定位。作为一个公开的、以内容传播为主社交平台,微博最明显的特质就是追求明星效应,并通过对明星相关的数据和流量分析计算得出其商业价值,进行变现。在建立之初,微博就通过邀请明星入驻来吸引用户注册使用。从微博的粉丝排行榜也可以看出,排在前列的始终是明星偶像,微博的关注焦点仍集中在娱乐产业。由于微博平台的特质,账号运营者的运营方式也有了合理的动因。一方面,娱乐明星天然带有大量流量,发布微博时带上明星的名字和微博话题能够让微博更容易被看到和互动,有利于提升综合考察指数;另一方面,微博的社区生态也无处不彰显着商业运作的思维,在这种环境下,运营者的思维方式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新媒体技术引起的社会变化。当人们深入探究原因的时候,会发现不仅是政务微博,所有新媒体都面临着娱乐化的倾向。麦克卢汉曾经提出媒介即讯息,在他看来,媒介的形式同它所承载的信息功能是相同的,媒介本身就会影响人类的思考、交流和生活方式。
包括微博在内的新媒体得益于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传播进一步突破了时空限制。然而就像他的学生波兹曼所论述的那样,我们接受到的信息变多了,但是真实可用的却并没有变多——“信息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促成某种活动”,当“信息-行动”比变得失衡,人们就会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不知所措。当人们通过网络听到中东的战争冲突或者看见索马里的海盗时,我们能做些什么?顶多是短暂地惊讶或悲伤一下,然后继续浏览下一个页面,“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新闻存在的语境”。
政务微博娱乐化带来的影响
政务微博是政务机关的代表和发声渠道,负担着构建政府形象和实施政务工作的责任。同时,政务微博也是政务机关倾听网络民声、沟通网络民意的通道。
政务微博娱乐化对政务机关的影响。一是政务微博娱乐化会消解自身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政务机关的形象建设。政务微博的作用是代表政务机关传递信息、沟通民意。而当专业信息日趋淹没在明星信息中,人们不免对政务微博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产生质疑。要说明的是,在大部分人眼中,政务微博的运营者和政务机关互为一体——在说到“肖战事件”中涉及的政务微博时,大家只会说这是某个政务机关,而不会具体到某个小编。因此,哪怕是“外包”人员所为,代价还是要政务机构自身来承担。目前在微博平台上,肖战及肖战粉丝的抵制者不满政务微博为肖战进行宣传应援的行为,质疑其公权私用,相关微博话题“公器私用,官博追星”阅读量8823.8万,讨论量16.8万;“反对公权利滥用”阅读量8531.3万,讨论量14.9万,且讨论热度未见下降。
不同的政务微博运营者,倾向也是不尽相同的。“肖战事件”中,多方政务微博账号的态度不一,有的支持肖战,有的反对,众多“权威”矛盾之下,不仅造成话语失序,更增强了民众的混乱和对政务机关的不信任感。
二是政务微博娱乐化会影响政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履行。首先,作为官方媒体的政务微博承担着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责任。为了拉近与民众的距离,可以配合轻松活泼的口语化表达、流行段子和表情包等,适度传播一些诸如生活常识、心灵鸡汤、好人好事的软新闻。人们对这类软新闻有着一致的价值判断,即真、善、美。而明星人物则一向充满争议,对其评价向来是见仁见智,并不能引导社会文明风尚,反而会引发争议、恶化社会风气,影响社会责任的履行。
其次,当微博运营者发布关于明星的内容时,引来的不仅是阅读量,更会有大量的评论和转发。这些评论和转发内容像一阵风一样,焦点完全在明星上,不会给政务微博本身带来固定的关注度。此外,众多评论转发内容反而会形成噪音,淹没真正需要关注的反馈声音。
政务微博娱乐化对网民群体的影响。据《第四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其中有大约3.8亿人使用微博,占总体网民的42.5%。政务微博娱乐化对于网民群体的影响不可小觑。
首先,政务微博娱乐化会降低网民群体的文化品位。通过前文可知,政务微博娱乐化包括传播内容、运营方式和评价标准。媒介环境对人的感官及现实世界具有强大的塑造功能,当我们的所见所闻全部充斥着娱乐和消遣,一切法律、道德、政策等严肃话题被结构戏谑,我们的审美趣味和思辨能力也被消解,最终只剩下毫无意义的消遣。
其次,政务微博娱乐化会加剧普通网民群体和明星粉丝群体的对立。“肖战事件”愈演愈烈,有一部分原因正是政务微博娱乐化的后果。政务微博身份的独特性注定了它不能轻易涉足这种争议性话题。一方面,在肖战粉丝的逻辑下,政务微博发布支持肖战的内容,即为肖战本人受到了官方认可,进一步来说,意味着他们自认为“保护”肖战的行为同样受到了认可。这种权威认证的满足和得意使他们更加坚定地信任和支持明星。另一方面,肖战粉丝的抵制者对政务微博的权威性、公正性和公信力产生强烈的质疑,在寻求其他权威支撑的同时将支持肖战的政务微博、政务微博所代表的政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肖战粉丝、肖战及其工作室等视为一体,甚至对社会公正产生怀疑。在极化效应下,双方都真情实感地认为自己是绝对正确且正义的那一方,在缠斗中将议题不断拔高,希望借此获得所谓更高一层“官方”的支持,以期得自己的胜利。然而不管怎样,事件发酵到目前,这注定是一场没有胜者的战争,唯一能确定的就是群体间的强烈对抗情绪和行为会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结语
在造星业发达、粉丝文化大行其道的网络空间中,人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那些政务微博看似不起眼的博文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只有对其进行透彻的分析后,才能规避由于运营不当等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好发挥政务微博作为凝聚社会合意、建设社会民主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