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人文纪录片的影像表达方式探究
——以《百年汕头》为例
2021-11-14黄晓雄
□ 黄晓雄
“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拍摄城市历史人文纪录片,是对一座城市的诞生、发展进程进行全面梳理,为城市建立影像档案。本文以汕头融媒集团摄制的城市历史人文纪录片《百年汕头》为例,探究城市纪录片的影像表达方式。
真实旧影像铸建纪录片的灵魂
2020年12月,汕头融媒集团推出城市历史人文记录《百年汕头》,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完整记录汕头城市历史的纪录片,通过“向海而生”“因侨而兴”“风气逐先”“扬帆进发”四个主题,讲述了汕头从1860年开埠至今的发展历程。该片通过对重要历史事件的梳理和代表性人物的解读,向观众生动讲述城市发展的故事。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如何将非具象的文字表达用直观的镜头语言呈现出来,这是创作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摄影术1839年才诞生,传入中国也不过百余年时间。对纪录片工作者来讲,能搜集到的关于城市的活动影像素材屈指可数。从项目立项之初,创作者便开始检索与这座城市相关的史料。从地方史志中的历史地图,到纽约公共图书馆馆藏的汕头影像,再到《潮海关史事考》《汕头旧影》《东南亚华人与侨批》《潮梅现象》《汕头指南》《旅华12年》等书籍。创作者将搜集到的影像资料平铺于桌面,细心甄别并加以标注,对这些文献资料的历史价值进行深度开发,力争做到每一个镜头画面都有理有据。这部纪录片中,包括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在内的重要影像,都是第一次在屏幕上呈现,为观众提供了很多新鲜的观感体验。
在画面呈现方面,创作者遵循历史图片不修不改的原则,原始性真实呈现;在历史地图上,增加必要的提示特效,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160年来城市的变化;将历史人物的影像进行分离背景后统一包装,让人物特征更明显,更容易让观众记住。难得的是,创作者还搜集到一段1930年前后拍摄的汕头城画面,把它用在纪录片的片头,为该片的真实性提升分量。广泛搜集真实的历史影像,以镜头语言叙事,传递新鲜而独特的历史信息,这是纪录片的灵魂。
现在时影像构建纪录片的骨架
纪录片的创作离不开现在时的拍摄。现在时素材包括人物采访、空镜头场景以及讲述现实故事的素材拍摄。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离不开大量史实的铺陈与叙述,如何让解说词与画面相互配合叙事,是创作者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难题。
由于历史的久远和影像资料的匮乏,“情景再现”成了纪录片创作最普遍的手法。“情景再现”具有直观性,可以高效地完成大部分影像工作,但是需要场景构造,投入的演员成本较大,涉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也容易出错。再者,“情景再现”摄制的影像留存价值并不大,大多再现还原的镜头只能用在特定的话题里,观众无法从纪录片中得到时代的信息。
创作者观摩了《城门几丈高》《大上海》《五大道》等城市纪录片,在这些作品中吸收养分,找到了契合汕头城市历史纪录片的影像表达——用现实镜头讲述过往的故事。
例如第一集《向海而生》中,讲述英国怡和洋行在汕头的商业贸易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历史的细节总是让人浮想联翩,码头工人从栈房搬运货物往船舱,行走间麻袋里漏出的细小颗粒,吸引了附近玩耍的孩子们,舌尖碰触的是甜蜜的味道——糖。”这段解说词里,“码头工人”“栈房”等元素已不复存在。创作者抓住了“糖”这样一个载体,拍摄了这样一组镜头:怡和栈房旧址边的巷子里,孩子们嬉戏玩耍;一个小孩拿出准备好的棒棒糖与其他小朋友分享;孩子们高兴地吃着糖。
这个段落我们记录下现实的场景和真实的人物活动,与解说词相互配合,即使镜头中没有体现“码头工人”“货物”“栈房”,观众依然能从画面中意会导演所要表达的内容。而且真实的人物活动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在第三集《风气之先》中,创作者讲述了汕头新女性因接受教育而产生了追求平等的意识,选择拍摄的镜头是幼师学院的女学生画面。这些镜头明显区别于场景空镜头,而是赋予了细节的故事性镜头。用现在时的、类比关联的手法,讲述一百年前的故事,不仅没有违和感,声音画面更有亲和力。
不同城市的历史和形象都具有唯一性,大街小巷的人文与民生,都有其特有的存在。哪怕跨越百年,人们泡工夫茶的工序、骑楼下悠闲下象棋的场景,甚至聊天的话题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他们所处的时间维度而已。
纪录片必须兼具真实影像和人文内涵,今天拍摄的现在时故事,就是明天的过去时影像。只要场景真实,镜头能贴合解说词,便是一种正确的影像表达。而且现在时镜头的大量使用,使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总体基调显得更阳光向上。
特效影像修饰纪录片的外形
纪录片是影像先行的艺术,画面的精彩程度是观众决定是否切换频道的关键。在包装手段越来越丰富的环境下,纪录片的制作同样需要适当的特效包装,才能满足观众视觉需求。
纵观近年来业界拍摄的历史题材纪录片,画面大致由历史影像、拍摄素材、特效动画三个部分构成。历史影像、拍摄素材体现的是纪录片的真实性,特效动画部分体现的则是纪录片的艺术性。
3D建模、地图演示等技术手段的植入,弥补了部分历史段落无法用现实影像表达的遗憾,同时也丰富了画面。《汕头百年》在表述地壳运动、宋代到明清沿海小渔村形成的历史段落里;表示汕头在中国版图中的位置;表示红头船在东南亚的商业贸易路线等,3D建模和地图演示显然更加直观,更便于观众接收和理解。
由于年代久远,部分历史人物并没有留存旧影像,甚至连发生地的场景也难觅其踪。例如在讲述争地风波的故事中,“福建人陈玉嘉”“中国雇员郭阿伦”“南社新市街口处的滩涂地”都没有确切的影像资料。面对这样的难题,我们立足于脚本所交代的时间和背景,大胆使用简笔手绘动图的方式去介绍人物和场景。创作中,创作者尽量不去强调人物的具体形象,以免对观众产生误导。在这一方面上,创作者不是追求做出来的特效有多逼真,而是通过艺术的手法对场景进行写意性展现,旨在完整地传达一个故事。
听故事,看画面,是观众的终端需求。创作者只有针对这个传播的终端需求,想法设法利用技术手段去讲述好的故事,构思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才能生产出有效传播的高品质纪录片。
跨时空剪辑丰富影像内涵
后期剪辑是纪录片脚本之后的第二次创作,通过对拍摄影像的梳理、剪辑、加工,最终成片传达导演的创作思想与价值观。
创作者在前期创作中尽可能地细化脚本,在未拍摄之前构建初步的影像逻辑。在具体剪辑上,更讲究空间的统一性。例如第二集《因侨而兴》中讲述陈慈黉家族在泰国的创业故事:“陈慈黉果断地改用火船运输,开办了多家新式机器碾米厂自行加工大米……以米业销售为主的区域性贸易网络,重新夺回这条潮商传统贸易航线的主动权。”在这一段的叙事中,创作者拍摄了泰国湄南河上来往的货运船以及港口,用现在时镜头讲述历史往事,再插入100年前湄南河上加工大米的火砻工场的图片。虽然两组镜头所展现的时间维度不同,但是都是发生在湄南河上的真实场景。创作者还特意在景别上使用同景别匹配,这种画面灵活的跨时空对接,反而丰富了纪录片的影像内涵,让观众获得更强的观影沉浸感。
纪录片的剪辑不是机械地堆积画面,而是在历史影像和现实镜头中找到关联,寻找相似性符号作为过渡镜头。例如,在讲述华侨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的篇幅中,创作者让历史图片和汕头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交叉呈现:前一个镜头展现的是1920年汕头升平路繁华的景象,下一个镜头展现的是现在升平路街景与人文。黑白的历史影像与现在时彩色影像穿越式剪辑,将历史和现实紧密联系,既展现了跨越百年的时间变化,又丰富了镜头的呈现方式,保证了镜头叙事的连贯性。
结语
城市历史纪录片只有始终立足真实影像,将影像的真实作为媒介的本位,才能创作出契合观众需求的作品。《汕头百年》的影像记录囊括了汕头城市的地理风貌、文物古迹、城市景观以及市井生活等元素。创作者试图通过现在时的城市记录与百年前的历史影像进行纵向对比,让城市初建时的繁华与特区40年建设的成就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