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幼师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核心技能培养的路径研究

2021-11-14涂远娜张泽慧

戏剧之家 2021年21期
关键词:卓越幼儿教师技能

涂远娜,张泽慧

(南昌师范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32)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全社会对高素质幼儿教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2014 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为卓越教师的培养指明了方向。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高师院校学前专业的培养模式在不断接受挑战。全面启动“卓越幼儿教师”培养计划,提升幼儿教师培养质量来推动高校学前师范教育机制的改革,高等师范院校势必走在前沿。

一、“卓越幼儿教师”的内涵

“卓越幼儿教师”即是杰出的、优秀的、超出一般的幼儿教师。具体而言是具备卓越的专业理念和师德,具有超强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幼儿园教师。而目前师范类高校开展的“卓越幼儿教师”培养,实际上就是培养出具有“卓越幼儿教师”潜质的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将“卓越教师”战略作为专业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

二、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技能培养的现状

当前幼儿阶段的艺术教育非常火热,各地幼儿园、早教中心的各种艺术特长班异常火爆。这不仅需要大量的专业幼儿艺术教育类师资和从业者,同时也对高师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高师院校学前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当前大部分院校在学前教育艺术类课程中依然沿用传统的培养模式,普遍将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技能课程等同于过去中师重视的艺术技能课程,课程体系依然以单科艺术学科为基础进行设置,如琴法、声乐、舞蹈、乐理视唱、弹唱、美术、手工简笔画等学科课程,各个学科之间很少有融合与联系,强化单一学科的技能技巧而缺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独立的艺术课程结构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能力的全面发展显然是不利的。甚至有些课程模仿参照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脱离了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实际需求,存在着重技能轻教育、重实用轻理论的实际问题。这种对专业技能课程的狭隘理解,不能适应新时期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从艺术师资来看,大部分教师由专业艺术院校毕业,自身多年从事艺术专业学习,习惯对艺术专业技能进行专精尖培养,忽视幼儿园的实际需求,难免导致艺术教育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在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技能的教育教学中出现偏差,这既有历史沿袭的问题,又存在习惯的问题,这种情况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中普遍存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让幼儿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这对于幼儿教师的要求不在于舞蹈跳得多么专业,钢琴能考多少级,唱歌有多么专业,而是要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能将自身所积累的艺术经验用于幼儿的艺术兴趣活动开展。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艺术专业技能,突出幼儿艺术教育的特殊性,精准把握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内涵,以及幼儿教师如何更好地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理念和需求,如何对高师学前艺术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卓越幼师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核心技能解读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对“卓越幼儿教师”的培养提出了要求: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卓越幼师不仅要达到此标准,还应该追求卓越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信仰情怀。艺术能力作为卓越幼师的一项基本能力,它的核心能力素养应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艺术感知力和整合能力

幼儿教师追求卓越的专业知识能力,在艺术技能方面不单单是掌握多少钢琴曲目,会跳多少个幼儿舞蹈,会模仿多少个手工作品,而是要具备基本的艺术学科教育能力、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包括基本的跳、唱、弹、画、编能力,特别是对艺术要有超强的感知力、模仿力和创造表现能力。幼儿教师不仅仅要具备较扎实的艺术学科知识和技能技巧,更要积累丰富的艺术活动经验;更重要的是在各艺术学科的教学中,要有独立的思维和思考能力,要去反思、整合、体验、探索艺术学科内各课程的关系,建立利于优化学前专业学生能力的知识结构。通过初步形成艺术感知力和整合能力,来强化组织指导幼儿综合艺术活动的能力、组织指导幼儿艺术游戏活动的能力以及幼儿艺术教育评价能力、幼儿艺术教育科研能力。

(二)艺术表现力和创造能力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应该更好地适应当前最新的幼儿艺术教育理念,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如何把表现美和创造美作为艺术课程教学工作的核心是重点问题。要让每一名学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能将所学的艺术知识转换为创造性的综合艺术活动,如把舞蹈、弹奏、绘画、歌唱的能力综合成为更具有创造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的艺术活动、游戏活动等,探索创设合适的艺术教学活动和艺术展演活动,对幼儿的情感感知能力、想象力、模仿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培养。

四、卓越幼师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核心技能的培养路径

应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重新认识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技能课程,作为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教师本就要具备丰富的艺术技能,同时幼儿教师是研究者,幼儿是建构者,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观察者、记录者,是幼儿的伙伴和向导。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不能只掌握专业的艺术技能,更应当具备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理性的研究能力、观察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以及对教育价值进行分析的能力和对艺术活动行为进行反思的能力,这些教育技能的训练比艺术技能的训练更难更重要。因此,下文就如何培养出具有卓越教师潜质的学前师范生,立足教学研讨和实践,从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体系出发,提出了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些思路。

(一)基于OBE 理念的教学实施

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艺术课程要以满足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需求为方向,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为原则,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OBE 教学理念为核心,明确学前专业艺术技能的培养目标,以成果为导向进行高师学前专业人才培养。

1.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整合

在高师学前课程设置上设立核心艺术阶梯课程。构建以学生获得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艺术实践的经验和能力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开设以幼儿舞蹈、琴法弹奏与弹唱、美术手工、声乐以及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等必修课程为基础的专业课程。让所有学生掌握基本的艺术技能技巧。第二阶段以综合艺术表现课程的选修课程如奥尔夫音乐、儿童绘本与戏剧、幼儿韵律操创编等为特色艺术专业课程。这个阶段强调艺术技能的综合实践、运用和表现,让学生在原有的艺术经验基础上进行整合、创造,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

2.创新艺术课程评价和考核机制

艺术类课程大多数为实践技能课程,课程中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和表现。高师教学课堂应与时俱进,运用当前新兴的网络云技术来促进课程教学,如云班课、超星课堂、雨课堂等。在教学实施和评价中借鉴网络视频互动,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行视频录制,利用多媒体影音教学、视频回课等多元化的信息教学手段来丰富高师艺术技能实践课堂,搭建教师与学生双元主体有效互动的机制,促进人才高效培养,为培养卓越的幼儿教师奠定基础。

艺术课程的考核应以展示幼儿园所需的艺术技能以及幼儿园艺术领域的活动为核心。如在舞蹈课程中以幼儿舞蹈、幼儿律动、幼儿操创编和集体韵律活动的设计实施能力为重点考核对象。琴法弹奏和弹唱以满足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要求的作品为重点考核对象。在考核方式上强调过程性考核,如任务作业的回馈和展示,以及小型艺术展演汇报、综合性的艺术活动创编、综合戏剧活动展示等形式。

(二)拓展实习形式和艺术实训活动

大力开展实习实训活动,拓展教育实习形式,对于学生的实习见习,不仅是要把学生“送出去”,更重要的是要对每次教学实习任务进行“精心设计”和“分层次设计”。结合学生的艺术实践经验,有层次、有的放矢地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艺术活动观摩、设计任务。同时开展多元化的艺术实训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和创造力。建立校外艺术教学基地和艺术实践平台,让学生参与实习基地的艺术兴趣班教学活动,结合各种庆祝活动,在学院、幼儿园进行艺术实践展演汇报,掌握了解当前学前艺术活动的需求和开展形式。

猜你喜欢

卓越幼儿教师技能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大作为 走向卓越
秣马厉兵强技能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拼技能,享丰收
卓越之梦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