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需求下高校影视媒体艺术教学的改革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21期
关键词:影视课程体系艺术

王 刚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 沈阳 110168)

随着视觉文化的蓬勃发展,我们已经大步迈进了新媒体时代,基于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特征,影视媒体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革。随着人民群众对于新闻资讯、影视娱乐信息的极大需求,数字媒体在传播的时效性、传播速度、传播空间、传播成本以及传播方式上发挥出了短、小、精、悍、快的优势,这些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在此背景下,影视媒体行业的发展对所需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高校必须结合社会需求对教学方式做出针对性的改革,以便更好地适应和推动行业的发展。

一、社会需求下高校影视媒体艺术教学改革的积极意义

影视媒体艺术教学是一门需要具备极强专业能力的工作,尤其在当前世界各地艺术交流越来越频繁的形势下,如何结合社会与影视媒体发展的形势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影视媒体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感知能力、品鉴能力,以及对影视作品情感表达的理解能力,而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基础以及创造能力。所以,这才有了现阶段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在全民大步迈入信息化的新时代,为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和理念,就必须加速推进高校影视艺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速度,以更契合时代、更贴近学生实际的形式积极推动影视媒体艺术教学的创新发展,通过构建多元化、特色化的教学形式,有效促进影视媒体艺术课堂的高效教学,让学生们走出学校后能迅速适应社会发展形势,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社会需求下高校影视媒体艺术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一)课程设计体系陈旧

很显然,当前的社会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在影视作品的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高质量、个性化已经成为人们的主流需求。但高校在影视媒体艺术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上都还存在着很大的进步空间。首先是课程体系的设计无法充分体现出时代发展的特征。当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深度应用,衍生出了许多新的领域和表现形式,如近几年来短视频、直播等的兴起,无形中加剧了影视媒体业的竞争,越来越多的草根群体参与到影视作品的制作中来,他们自导自演,自成格局,也得到了一定的粉丝群体拥护。而反观高校的影视媒体课程体系依然是多年前的结构和模式,比如教师主导现象仍然突出,灌输式教育仍然明显,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参与积极性不够,课堂氛围较为死板、沉闷等,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教师队伍综合能力参差不齐

影视行业本身具备极强的时代性,因为受众的需求一直在改变,当前影视文化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传播越来越频繁。在此背景下,更多的影视表现手法、角度、方式被不断地应用和创新,影视行业始终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但是高校的影视媒体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个别高校艺术教学老师专业能力不足,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所授内容与时代脱节;而部分民办高校由于自身师资力量不足,就以聘请客座教授的形式来进行讲座或是教学,虽然能够带入一些新的理念,但由于客座教授对学生的实际学情了解有限,且多会从自身习惯出发,以过往经验或已有的教学知识点来进行讲解,并没有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来认真思考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而且课堂缺少高效的互动与交流,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有效发挥,导致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学生难以吸收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三)创新力度不足,缺乏个性化教学

影视作品的呈现形式并没有绝对的规则与标准,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每一位个体的审美与需求都不尽相同,而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使得多样化的影视表现形式有了更加广阔的展示空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兼容并蓄的文化时代。很显然,要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脱颖而出,得到受众的喜爱与认可,按部就班是行不通的。基于此,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打破高校传统的共性教育,针对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每一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比如有的学生擅长拍摄,有的学生擅长剪辑,有的学生创意好,有的学生组织能力强等等,唯有实施个性化教学,才能将他们的特点与优势不断放大,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日后能在专业领域内大展身手。

三、社会需求下高校影视媒体艺术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影视媒体行业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不同的时间段,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所以,高校在影视媒体艺术教学的课程设计上也要与时俱进,结合当前影视媒体的发展现状与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科学地设置课程体系,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当前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当前,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学生学习的方式和习惯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技能教育如果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所以,教学模式的创新很重要,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更新和创新。首先,要结合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以及当前学生的思维特征和他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彻底告别灌输式教学模式,精心制作课件,制造更多互动的环节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营造浓烈的教学氛围,创新能力首先是思维的革新,是从舒适区突围出来寻找突破,所以氛围的营造和思维的拓宽很重要。无论是创新还是创造,最终都要落到实处,停留在口头上永远只是纸上谈兵,无法更好地检验和认识自身的能力与不足,所以要积极拓宽实训渠道。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的实践提供平台,学生也能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对自身有更清晰的认知,有利于薄弱环节的提高。同时,实践过程中的思考、对比、反省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挖掘实践渠道,拓宽课程体系

影视媒体行业发展首先考验的是人才的实践能力,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实用技能,就必须将更加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到专业人才的培育中,教育要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体现其个人的能力。理论知识背得滚瓜烂熟,还得看拍摄角度合不合适、剪辑过程到不到位、表达精不精准、是否满足受众的需求。而要实现这些,就需要不断的实践来进行巩固。实践只在课堂上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只通过以老师为主导的方式也是不够的。可以通过组建兴趣小组,利用校内设施进行进一步的实践。比如,以校园为单位进行小范围的尝试,可以是校园新闻报道,或是采访一些校园优秀人物,可以采取专题片的形式,或是短视频的形式进行报道;也可以积极与影视基地或是影视企业进行合作,争取到岗位实习的机会,在具体的实践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显而易见,教育教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尤其是现阶段,影视作品越来越呈现出数字化、多元化趋势,相应地,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越来越高。所以,通过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来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要。高校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充分结合市场需求,一是要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结合社会实际需求来明确办学特色,依据市场需求做出教育决策调整;二是要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建设,教育工作者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自身要高度认可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积极做好知识储备,主动学习和借鉴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在信息传播日益迅捷的新时代,影视媒体传播的侧重点和途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全民网络时代的来临,数字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娱乐的新途径,互联网极大地丰富了现阶段人们对影视娱乐更高的审美需求。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不仅对传统的影视媒体行业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而且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社会需求导向下,高校的影视媒体艺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职院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人才培育体系进行深化改革,构建适合市场行情的影视媒体人才培育体系。尤其在专业课程的体系设计中,通过设置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课程体系,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为影视媒体行业发展和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猜你喜欢

影视课程体系艺术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纸的艺术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爆笑街头艺术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