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音乐标题性特征的文化内涵探析
2021-11-14张晓敏
张晓敏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100048)
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史,在众多钢琴艺术家、作曲家不遗余力的音乐实践中,逐渐建立起了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表演与理论研究的话语体系,这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钢琴音乐学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钢琴作为一种西方乐器,在中国化的过程中,被深深地刻上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烙印,可以说中国钢琴音乐实践为世界钢琴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标题性历来被认为是中国钢琴音乐最为明显的特征,同时也是中国钢琴音乐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话语名词,本文试从中国钢琴音乐标题性特征的角度出发,探究其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期能够对“标题性”一词作出较为深入的阐释。
一、多元音乐创作路径,延续传统音乐文脉
音乐创作是重要的音乐实践范畴,也是进行表演与欣赏的基础,中国钢琴音乐在创作路径上主要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起步较晚,史学界认为1915年由赵元任创作的《和平进行曲》为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之始端,在之后的时代发展中,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之所以能够不断地涌现出来,这与中国音乐家创作意识的觉醒是分不开的,正是由于他们的创作活动才使得钢琴艺术在中国得以长足发展。二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西方钢琴音乐创作以原创为主,而中国钢琴音乐创作除了原创之外,还有改编、移植等手法,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传统音乐具有丰富性的特点,为钢琴创作多元路径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钢琴民族化一直是中国音乐家的追求。所谓钢琴民族化,指的是运用钢琴的形式去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以此形成独具风格特色的中国钢琴音乐语言。
从以上三个特点中可以看出,中国钢琴音乐多元化创作路径形成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延续传统音乐的文脉。20 世纪初期,由于西方音乐文化的引入,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这从当时欧洲文化中心主义与音乐国粹主义的争论中就能够明显地看出来,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角度来看,这两种主义虽然各有千秋,但是都属于极端性的发展思想,而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却体现出一种折中主义,即走出了一条“以中为本,西为中用”的道路,运用钢琴的表现手法,融入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容,以此实现对传统音乐的传承,开辟了一条传统音乐发展的新路径。如储望华改编的《中国民歌八首》、黎英海改编的《中国民歌钢琴小曲50 首》等作品,就明显地体现出了钢琴在继承传统音乐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二、借用西方音乐体裁,书写中国精神故事
在西方音乐创作发展中,钢琴一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很多音乐体裁如协奏曲、奏鸣曲、夜曲、变奏曲、叙事曲等都是在钢琴音乐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然后再扩展到其他的领域,可以说当今流行的诸多音乐体裁已经在钢琴音乐的创作中得到了固化。在中国钢琴音乐中,运用西方音乐体裁进行标题命名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通过标题化的形式书写了中国精神故事。
舞曲是一种传统钢琴音乐体裁,在西方巴洛克时期的键盘音乐中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其中巴赫、亨德尔等人在键盘音乐的创作中就深刻地体现出了民间舞曲的特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流传的舞曲音乐也是异常的丰富,也因此成为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重要元素,其中石夫创作的《手鼓舞曲》、《喀什葛尔舞曲》;龙晓匀创作的《芦笙欢歌》;方权创作的《长鼓舞》等作品在创作上撷取了少数民族民间舞曲的元素,以此来歌颂少数民族地区的美好生活,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欣欣向荣、安居乐业的新气象,同时也是对中国人民勤劳、朴实性格的真实描绘。协奏曲是西方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器乐领域中的一种重要体裁,也是一种大型的钢琴音乐体裁,对于很多作曲家而言,钢琴协奏曲实际上是体现作曲家创作能力和技巧水平的试金石。中国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在继承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作曲家创作技法的基础上,又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标题性特征,因而在广度和深度上更加体现出了当代中国精神,这一体裁的代表作品如杜鸣心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春之采”》、刘敦南的钢琴协奏曲《山林》、张朝的钢琴协奏曲《哀牢狂想》等,用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手法表现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奋发图强、勇于拼搏的顽强意志。
三、关注儿童音乐创作,拓展钢琴音乐形象
20 世纪以来,随着新式学堂的兴起和专业音乐创作技法的引入,促使我国儿童音乐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这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个显著的创作特征,声乐领域尤为注重儿童音乐创作(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曲、剧),而器乐领域这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钢琴音乐,相对于其他西方乐器,甚至中国民族乐器,钢琴在这方面作出了更大的贡献,儿童钢琴音乐作品的出现成为我国钢琴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为钢琴音乐形象的拓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音乐创作中,音乐形象是作曲家按照自身对社会生活的独特审美意识创造出来的一种对象,既有着客观的现实来源,也有着主观的意识情感。以丁善德于1953 年创作的《儿童组曲》为例,全曲由五首乐曲组成,标题分别为“郊游”、“扑蝶”、“跳绳”、“捉迷藏”、“节日舞蹈”,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儿童生活的场景,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儿童音乐形象。在这些作品中,作曲家从儿童心理的角度出发,用歌谣体的旋律和结构表现出儿童天真活泼的秉性,又用特定的标题表现出了丰富的儿童戏剧性场面,相较于西方儿童钢琴作品的无标题特征,中国儿童钢琴作品由于标题的存在,更加具有了趣味性和文化意蕴,增强了钢琴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由宋名筑创作的《布娃娃的梦》、黎英海创作的《动物园——幼儿钢琴小组曲》等作品则是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表现出了快乐的童年生活,这些乐曲都是通过旋律来塑造明确的音乐形象,用节奏、和声色彩的变化去表达儿童的内在情绪,在富于歌唱性的同时又增添了更多的情感性内容。
四、运用互文关系手法,丰富音响色彩意蕴
互文性是由法国语言学家、美学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互文性的提出,为研究不同性质的文艺作品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论,特别是为文艺作品的分析和诠释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互文性作为一种现象,实际上在文艺作品的创作中就已经存在,其中标题音乐的产生就是互文性的一种表现。如浪漫主义俄国民族乐派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舍赫拉查德》等作品就体现出了音乐与绘画、文学作品之间的互文性。
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运用互文关系手法进行创作的作品也比较多,如汪立三创作的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林华创作的《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曲解集注》等均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从文学和绘画中汲取创作灵感,通过一定的钢琴创作技法的运用表现出了不同的音响色彩。以《东山魁夷画意》中的《涛声》一曲为例,在钟鼓之声的塑造上,作曲家采用了位于中低音区的不协和和弦与最低音区的五个白键的结合构成一种轰鸣之声,以此来凸显一种波涛汹涌的力量,将音响上的听觉体验与绘画中的视觉感知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达到了音画合一的效果,而由这种和声带来的音响色彩体现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写意化的互文手法。
五、移植改编经典作品,开发钢琴演奏技巧
纵观钢琴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三条主线,一是风格衔接和变化的主线,如西方钢琴音乐发展就具有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风格转换特征;二是体裁不断更新和多种体裁并存的主线,如奏鸣曲、协奏曲、叙事曲、夜曲等,在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笔下得到了完善和创新;三是钢琴技巧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主线,这一主线主要是依赖于钢琴乐器制作的科学化和钢琴音乐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就中国钢琴音乐作品而言,钢琴演奏技巧既具有西方的共性特征,同时也有着个性化的特点,其在很多的移植、改编作品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中,移植和改编是非常重要的两种创作手法,尤其是在对很多经典乐曲进行移植和改编时,通过模仿其他乐器的技巧丰富和完善了钢琴演奏技巧。如储望华根据朱践耳管弦乐作品移植改编的钢琴独奏曲《翻身的日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这首作品中,作曲家运用小二度音程的碰撞来模拟板胡、坠胡的滑音,用四、五、八度音程构成的和弦来表现笙、琵琶的和声等,正是通过这种模拟乐器音色的手法而丰富了钢琴的演奏技巧,提高了钢琴的艺术表现力。
六、结语
在世界钢琴艺术视野中,中国钢琴音乐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的特殊性首先体现在标题性上,与其说中国钢琴音乐的这种标题性特征是传统音乐的一种现代呈现,还不如说这是中国钢琴音乐在文化内涵表达方面的一种独立性特征。这种标题性特征背景下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是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写意性特征,即以一定的音乐形象作为创作“基因”,并赋予其情感的元素,由此达到意象的层面,其主要目的是表现出标题背后的审美意蕴;二是在表演的实践过程中,以钢琴作品的标题作为导向,通过音响的呈现向人们传达出作品的主题思想,与人们的心理情感实现共鸣。所以,中国钢琴音乐的标题性特征具有明确的文化指向性,它可以让人们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质所在。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与表演中,要将这种标题性特征传承下去,彰显出中国钢琴音乐背后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