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舞蹈与音乐创作
2021-11-14刘爽,毛荣
刘 爽,毛 荣
(辽宁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一、中国舞剧及舞剧音乐的发展历史
(一)舞剧
舞剧是舞台剧的一种,是以舞蹈作为主要表达手段的舞台艺术。《诗经·大序》中说到:“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舞蹈可以将言语无法表述的心境表现出来。而舞剧将舞蹈、戏剧、音乐、美术等形式相结合,可以更深层次地塑造文字语言及其他艺术形式难以传达和表现的内在情感世界与精神。
(二)中国舞剧的发展历史
“新舞蹈艺术”的奠基人吴晓邦先生于1939 年创作的三幕舞剧《罂粟花》叩开了中国舞剧的大门。于平将中国舞剧创作分为四个阶段:
1.探索期(1949-1956 年):期间的创作大多以继承发展戏曲舞蹈与借鉴前苏联芭蕾舞剧的经验相结合为主。
2.建型期(1957-1966 年):最有代表性的是《小刀会》和《鱼美人》这两部作品。
3.固型期(1967-1978 年):最为典型的作品是《红色娘子军》。
4.多型期(1979-1998 年):最为典型的是舞剧《阿诗玛》和《丝路花雨》。
中国舞剧发展至今,呈现出百家争鸣、繁荣发展的景象。各式各类的题材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创造出很多优秀的舞剧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以高度凝练的舞蹈语言、唯美的意象表达、灵活写意的舞台布景、谍战的紧张氛围等将人们带入看似平静却暗流汹涌的“谍战”时代中,引领我们回望历史,再一次体悟共产党人博大、无私奉献的情怀,向曾经奋战在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们致敬。
(三)中国舞剧音乐的发展
1.舞剧音乐
舞剧音乐是作曲家为各种类型的舞剧所写的音乐。在西欧,主要的舞剧音乐是芭蕾音乐,此外,还包括民族舞剧与现代舞剧所用的音乐。它在表现思想内容、发展戏剧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及性格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中国舞剧音乐的发展历史
①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舞剧音乐创作。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批舞剧音乐是从《张羽煮海》、《东郭先生》这类小型舞剧起步的。
②1959 年中国出现的第一部芭蕾舞剧《鱼美人》以及《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作品把中国舞剧音乐创作推上了新境界。
③新时期以来,舞剧音乐创作真正进入了黄金时代。民族舞剧《凤鸣岐山》、《丝路花雨》在音乐创作上各有建树;芭蕾舞剧《魂》、《雷雨》等作品在当时也颇有影响。
④80 年代中期起,一批“新潮”作曲家介入舞剧音乐创作,引起从观念到技法的巨大变革。《黄土地》以及交响舞剧《无字碑》等作品运用现代观念、思维与技法,对舞剧主题作了新颖独到的音乐阐释,令人耳目一新。
⑤90 年代以来,舞剧数量更加可观,有《阿诗玛》、《春香传》等。这些舞剧及其音乐具有更鲜明的民族个性,也显示出舞剧音乐创作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二、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作为中国首部“谍战”题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取材自“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该剧以真实故事为素材,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融入青春色彩、谍战氛围、红色记忆、博大情怀等元素,通过舞剧的独特表现形式,再现了坚贞不屈的共产党人形象,以及先烈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历程。
战时的上海谍影重重,电报机的发报声急促有力,一串串神秘的摩斯密码背后蛰伏着枪林弹雨,风雨交加的夜里暗藏杀机。李侠(男主角)与兰芬(女主角)表面上是夫妻关系,实则还是两个潜伏的地下共产党员。无声的枪口、紧张的追逐,究竟谁是敌人、谁是朋友?白天二人做着各自平凡的工作,夜晚回到家中将情报传送千里,每一日都行走在刀锋上,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渊。那微不可闻的电台声,是难以捕捉却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是革命跳动的脉搏,它诉说着英雄的故事,续写着关于信仰的传奇。
三、舞剧中的舞蹈创作
(一)动作语言
舞蹈与音乐都是在线性时间上运行的,而舞蹈只能按其顺序性进行,没有乐谱可供反复视唱的可逆性。舞蹈和书画都会受到运动范围和空间的限制,但却不像书画那样可以静止地留存观赏。因此,舞蹈若想表现时空和价值意义,就必须将每一个转瞬即逝的动作进行最恰当的呈现,包括准确、连贯、清晰、简洁、具体等等,这是舞蹈语言最基本的要求。
《永不消逝的电波》整部舞剧中的动作清晰、干练,将生活化的动作经过提炼和加工后转化为舞蹈动作,既形象生动又通俗易懂。整部舞剧令人印象深刻的动作有很多,但不得不提起“渔光曲”片段中女演员们站在小板凳上,一起缓慢抬起后腿的动作。它首先考验演员们的专业素养能力,其次还考验整个团队的配合能力与团队意识,所有女演员抬腿的速度、幅度、力量以及气息都要做到一致,才会给观众呈现出和谐统一、美轮美奂的上海女人风韵。这也是这个动作受大众追捧与模仿,成为经典动作的原因之一。此外,“渔光曲”片段中手拿蒲扇的动作也设计得非常巧妙,每一个蒲扇的动作都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向前扇风可能会给观众一种生火做饭的感觉,将蒲扇放在头顶可能代表着遮阳,而在背后扇风则会给人以慵懒、温婉的感觉,由此可见每一个动作的细节都非常到位,且给观众留出思考与想象的空间,用简洁的舞蹈动作语言描绘出一幅上海弄堂里具有烟火气息的唯美生活图景。
(二)编创手法
舞剧多次利用空间分隔、时空倒放、空间重叠等手法,将剧情清晰、完整地呈现出来。例如在李侠夫妇回到家中从新买的旗袍中抽出纸条的同时,左边舞台亮起,是裁缝在制作这件旗袍时将纸条缝入衣服中的场景,利用舞台空间的分割,将两个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在同一空间中演绎出来,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清晰明了地交代了情报来源,揭示了裁缝的秘密身份,为后续发展埋下伏笔。
除此之外,在李侠寻找裁缝的死因及留下的线索时,还运用了时空倒放的手法。舞台上先是呈现出裁缝店被国民党特务翻找得破乱不堪的画面,随后便进入倒放阶段,空间里的特务将动作放慢,像倒带一样将倒地的道具一点点复位,向观众演绎经过了怎样的搜寻过程。与此同时,在这个场景的右侧,同时上演着兰芬坐黄包车回家但发现黄包车师傅身份诡异的情节,舞剧充分利用时空倒放与空间分隔,将不同场景的事件同时演绎,逻辑缜密,带给观众强烈的紧张感与好奇心,创意十足。
空间重叠的编创手法也别出心裁。在舞剧后半部分李侠与兰芬回忆过往的片段中,舞台上呈现出三对李侠与兰芬的“影子”,这是男女主角在和过往的自己对话。舞台上的四对双人舞,不是纯粹的炫技,而是将技术与情感结合在一起,演绎了一段不平凡的夫妻和战友情,荡气回肠,无论是编排还是舞台呈现,都是点睛之笔。
(三)舞剧特色
1.戏剧性与舞蹈的巧妙结合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对这部舞剧有这样的评价:“这部剧将戏剧和舞蹈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剧中巧妙的空间变化、大胆的设计和敏感的捕捉,展现出当代舞剧创作的美学新精神。”很多人说舞蹈“长于抒情、拙于叙事”,《永不消逝的电波》正打破了这一说法,它将戏剧性的情节与舞蹈完美融合,用精准的舞蹈动作诉说着每一个人物的内心语言。
2.海派元素与红色文化的融合
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在剧中海派元素主要体现在老上海的生活画面中:弄堂的烟火气息、素色旗袍、圆润的团扇、卖花姑娘的吴侬软语、黄包车等。编导不仅将海派文化最质朴的优雅巧妙融入作品并真实地传递出来,同时又推动了舞剧的情节发展。
《永不消逝的电波》将海派元素与红色文化相融合,既体现了老上海骨子里的文化气质,也展现出了红色种子在上海的生根发芽,不仅给观众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还将海派元素与红色文化深深地烙印在观众心中。
四、舞剧中的音乐创作
(一)音乐风格
《永不消逝的电波》由青年作曲家杨帆作曲,剧中以谍战的压迫忧郁类和抒情类音乐风格为主。序曲部分运用了乐队的合奏作为衬托,音阶下行的断奏行进为整体的舞剧奠定了基调;领奏的主题旋律配合着出现的人物角色,体现了他们的人物性格及个性特征,与此同时,灵活俏皮的旋律也可带领观众暂时脱离背景伴奏的压迫感。序曲后半部分乐队的合奏变得更加丰富,色彩斑斓,虽仍是小调式却有着大调式的恢宏气势,引人入胜。
这部舞剧的音乐实现了与舞剧风格的一致,也准确地诠释出剧中不同人物的艺术个性。舞剧运用戏剧化的创作手法展现跌宕起伏的画面场景,同时也表现出作曲家娴熟的作曲技术和全面的音乐素养。
(二)音乐特色
1.从人性的角度出发
编曲根据舞剧的整体结构和内涵,深刻分析了那个年代的地下工作者和普通民众的心理活动,音乐创作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将人性的温度融入其中,从而在像“渔光曲”、男女主角双人舞这样的片段中给人以温暖、美好的感受。
2.直击人心
不论是紧张的情报传递与追逐,还是温婉的上海女人和夫妻之情,舞剧音乐都给人心灵上的洗涤与震撼。剧中出现了两次枪声,一次是裁缝店学徒被枪杀,一次是裁缝店老板被枪杀。这两次枪声的出现都直击人心,伴随着人物的倒地,观众的心也跟着紧张起来,枪声后伴随着雷雨声,这也起到了渲染场景的作用,两次枪声用得恰到好处,既清楚交代了剧情,也直击观众的心,让观众紧跟接下来的剧情发展。
舞剧结尾的音乐也处理得非常细腻,运用简单柔和的旋律,表现风雨过后的幸福。伴随着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眼神、对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先烈的崇敬之情,音乐渐弱,柔和平静的旋律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三)音乐的作用
音乐在舞剧中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舞剧中的音乐具有体现艺术构思、描绘戏剧性的情节发展、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变化、强化外部空间以及烘托舞台氛围的作用。通过音乐的渲染可以加深观众对于舞蹈作品的感受与理解。只有做到音乐与舞蹈水乳交融,才能呈现出最好的舞台效果,因此音乐的成败与舞剧的成败是紧密挂钩的。
五、结语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中国舞剧史上第一部谍战舞剧,是近年来中国舞剧界的又一巨作。它以丰富的故事情节、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合理缜密的舞剧结构打破了舞蹈“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定向思维,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也将中国舞剧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