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2021-11-14穆永岩
穆永岩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200)
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形成的一切文化,主要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纪录片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我国第一部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纪录片是1905年的《定军山》。21世纪以来,传统文化题材的纪录片日益增多,主要涉及“人”“物”“事”“技”四类题材。人物题材的纪录片主要对有文化价值的代表性的个人或者群体给予介绍,代表作品有《那山那老人》《青春致敬青春》;物品题材的纪录片主要是对于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物品予以记录,代表作品有《中国的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故宫100》;事件题材的纪录片主要是对于重要的历史事件的记录,代表作品有《记住乡愁》《辛亥》;技艺题材的纪录片主要是对于传统手工技艺及其传承的介绍,代表作品有《舌尖上的中国》《手艺》《指尖上的传承》。传统文化纪录片的繁荣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既有由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组织知名导演,投入巨资拍摄的官版纪录片,也有非专业人士拍摄,或者知名视频网站组织拍摄的民间版纪录片,呈现拍摄主体多样化,拍摄手法、营销策略日渐丰富的趋势。其中,既有“变”也有“新”,带给观众多种选择。
一、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的传承现状
(一)题材内容聚焦“物”“技”“精神”
目前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在内容上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分别是物的传承、技的传承、精神的传承。
1.物的传承
这类纪录片以物为主线,围绕物品本身及相关的故事展开,加入社会背景及文化传承的内容。例如讲述古代文物的《国宝档案》《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讲述秦淮河的《城河》等。纪录片《城河》围绕秦淮河叙述了相关的文化脉络、非遗技艺、秦淮河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走向,让观众对身边的这条河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类纪录片通常将精力集中于在凸显物的不凡,例如《国宝档案》中介绍的物品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多是贵族所垄断,价格高昂,确非普通百姓所能触及。这种距离感即便在现代社会,观众依犹如隔着橱窗看展品,除了仰望和感叹国宝的精美造型和非凡使命,能引发观众关注的只剩经济价值了。但是,最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亲民的纪录片,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将镜头推进到了记录手艺人日常状态,真实展现珍贵文物残破的一面,让观众感受影片的真实。
2.技的传承
这一类纪录片拍摄内容集中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散落在民间的手艺两个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代表作品有《中国记忆》《指尖上的传承》《中国手作》等。散落在民间的技艺方面的代表作有《寻找手艺》《风味人间》《舌尖上的中国》等。这一类纪录片的拍摄内容取材于普通百姓的日常所需,如纸张、斗笠、布匹、秤杆、面食、河鲜、山野菜等。纪录片中的物品寻常百姓家家都有,引发观众共鸣比较容易。在镜头表达上,利用对物的近景拍摄,对制作过程的真实记录,对手艺人苦恼与快乐的无损转达,抛弃了追逐名利、浮华虚荣,把群众的生活需求与生活态度进行了准确的描述。技的传承类纪录片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在于让很多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有了影像留存,2017年的纪录片《寻找手艺1》在多个视频平台播放,片中两位奶奶造纸用完了最后的原材料,不再做了,制作油纸伞老人也在纪录片播出后去世。到了2021年,《寻找手艺1》中手工制作秤杆的手艺人因病不再做秤杆,只剩下十几根已经做好的秤杆留作纪念。湖南省中方县手工制作斗笠的潘存家老人,也不再做斗笠了,四年前收的徒弟也没了。这些都让观众无限遗憾,通过满满的视频弹幕就能感受到观众的惋惜之情。但是,这一类纪录片也存在着共性的问题,例如,当《舌尖上的中国》爆红之后,饮食类的纪录片呈现泛滥的趋势,内容同质性过高,造成观众观影疲劳。
3.精神的传承
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由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四个部分组成。纪录片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精神的挖掘和定位上普遍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传达的内容与所传承的精神匹配度不高,文化精神浅薄化,呈现方式简单化,多以场景再现、字幕或者解说去实现精神的传达,显得牵强。例如,将造纸中使用天然材料联想到对自然最大的尊重和敬畏,并进一步升华到中国传统的自然和谐、敬天惜物的造物思想,过于夸张,古代社会生活用度皆取自天然材料,能做到天人合一的人却是少数。但也有部分纪录片在精神传承上做得较为恰当,纪录片《过河》真实记录了一位平凡的摆渡人,展现了普通中国人“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进而引申到“崇德重义”的传统文化精神,因为纪录片描述的是身边人和事,对于观众而言较为容易接受。
(二)纪录片文化传播定位两级分化
当下传统文化题材的纪录片在文化传播的定位上呈现两级分化,一部分纪录片走的是高冷路线,另一部分纪录片走的是群众路线。
走高冷路线的纪录片有《如果国宝会说话》《园林》等。《如果国宝会说话》是 2018 年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的,赢得一定的口碑和观众的认可,但是并不能掩盖其高冷的叙事风格,观众看了以后普遍会生出“国宝虽好,与我何干”的感受,无论是器物还是背后的各种文化符号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明、丝绸文明和楚文化等都是观众不容易理解的。在纪录片解说上,引用大量典籍《国语》《道德经》《春秋》等古代书籍,彰显文化底蕴深厚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普通观众与国宝的距离感,传统文化典籍在普通百姓中的普及度远不及流行文化,观众对于国宝中蕴含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典籍既难以听懂,也难以理解,这种文化传播的方式是低效的。园林是中国文化代表,但是在普通民众中认知度并不高。林娟芳对中国CGTN 和日本NHK 这两部园林和庭院类作品进行比较,发现CGTN的纪录片《园林》在多处强调园林与百姓的距离感,观众要隔着红栏杆看,像看橱窗里的商品。日本《Japanology·日本庭园》重点传达给观众的是园林文化仍然活跃在寻常百姓家,更为亲民。
走群众路线的纪录片多是以日常生活为依托,代表作品有《传家》《舌尖上的中国》等。2012年的《舌尖上的中国》被誉为纪录片从高端走向大众的代表作,一经播出,收视率不断创新高,带动了美食类纪录片的蓬勃发展。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百姓生活必需。《舌尖上的中国》聚焦街边美食,走进寻常百姓家的生活,关注当地人对于这种美食的喜爱,引发观众想去品尝一番的冲动,让纪录片充满烟火气息,也带火了片中各地的旅游。
我们需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但是,传统文化若一直保持“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距离感,会令观众望而却步,流失观众群体。采用更接地气的拍摄方式,带给观众自己做一做、试一试的冲动,让观众切身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给生活带来的改变,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
二、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创新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纪录片呈现出一些创新和探索,体现在内容选择平民化,叙事故事化,拍摄视角和拍摄技术的创新等方面。
(一)新风格,叙事风格通俗、幽默、多变
近几年,出现了一批由非官方机构和个人创作的风格多变的纪录片,很多成为爆款纪录片,走出了通俗、幽默、多变的新路径。纪录片《历史那些事》由bilibili视频网站拍摄,采取了幽默搞笑的风格,独立的单元叙事,名字很通俗易懂,例如《在下东坡,一个吃货》《爱发弹幕的乾隆同学》,旁白则是粤语、河南话、普通话的混搭,有“梗”有笑点,打破了传统纪录片的沉重氛围和催泪模式,成功吸引年轻观众群体,让观众在一种轻松的情绪中观看。《记住乡愁》中的《芙蓉镇——吃得苦,霸得蛮》《昭君镇——能扛事,有担待》《梅林镇——爱拼才会赢》等名字也紧紧抓住地域文化符号,可谓既保留了文化底蕴又亲民。
在泛娱乐化时代,寓教于乐,网红属性,大众趣味的视听表达可以快速占领观众市场,纪录片须改变一脸严肃,不苟言笑的说教,以便更好迎合时代需求。
(二)新视角,题材选择从“大”到“小”
纪录片的题材选择呈现从国到家,从庙堂到寻常百姓在新趋势。在内容传达上也在进行从“灌输大道理”向“润物细无声”的转变。帮助观众从旁观者到融入者,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成为未来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发展的新方向。《四季中国》中的“棒棒”群体,肩扛的扁担担出了重庆人的奋斗不屈,弘扬了中国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各美其美”的乡愁,让《记住乡愁》这部纪录片成功地抓住了观众的心,纪录片再现了山里、湖里、海里的百态人生,对蕴含其中的朴素能量充分挖掘十分恰当,例如不准赶在老人之前吃饭动筷的孝悌传承,“一家有事百家帮”的睦邻精神让观众感同身受。
以情代理的平民叙事风格,通过对鲜活的小人、小物、小事的朴素叙述,引发观众对自己的人生态度的思考,真正实现“以片载道”,再次印证了“小题材”完全可以承载传统文化的“大情怀”。
(三)新传播,网络播出效果显著
判断一部纪录片的受欢迎程度,一个是收视率,另一个是点击率。收视率是基于电视平台的播放统计,点击率则是基于网络平台的播放统计。部分纪录片甚至在尝试将两个媒介融合以提升播出效果。相比于电视媒介,基于网络平台的推广与播放是近几年纪录片推广的新兴路径。这一路径更加符合当前观众的观影口味,现在观众关注的不仅是纪录片内容的真实性,更增加了多种要求,例如纪录片内容要有趣,要可参与,可评论,可在生活中实践。基于互联网的生产和销售模式恰恰可以满足观众的这些需求,通过赋予纪录片移动化、社交化、碎片化、参与性、公开性、创造性等新属性,让观众随时随地在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媒体终端观看,还可以通过视频弹幕来发表自己的感想,与同样在看纪录片的人交流。同时,视频网站可以实现随时播放或者回放,而电视平台则无法实现。此外,纪录片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例如《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说词在网上被模仿,“舌尖体”在社交短视频中的流行,让观众成为文化共塑者,增加了观众的黏性,吸引更多的观影人群。
传统文化成就了纪录片的内涵和价值,纪录片保存和传播了传统文化,二者相得益彰。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纪录片的职责和使命,也是成长和发展的根基所在,在创新的路上,还有很多路要走。纪录片不仅讲给中国人听,还要向世界其他地区推广和传播中华文化,让全世界的人都了解和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