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影视表演教材参与表演专业教学程度与效果调查分析

2021-11-14刘金付嘉欣

剧影月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影视戏剧创作

■刘金 付嘉欣

在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教材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教学元素。一方面,表演艺术的特性决定了演员培养过程中实操训练的重要地位,演员务必要在嗓音、形体、表演技巧等实践性训练中长期磨练,方能养成一身扎实过硬的创作技能,以确保高质量完成表演艺术的当场呈现。另一方面,演员培养的过程既是教学过程也是创作经验累积的过程,教师的口传心授与学生的身体力行是演员养成的不二法门,因此,对表演实践创作的高度重视是表演专业教学的突出特点。与创作实践相比,作为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论化梳理总结,戏剧影视表演教材的确显得缺乏激情与形象感。那么这是否说明,我们在表演专业教学中可以抛弃教材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尽管在表演专业教学领域时常出现“去理论”和“莫谈理论”的呼声,但如果真的要将理论从实践中剥离是不切实际的。教材把一门专业的历史经验、理论原理、实操方法等综合梳理并进行概述和分析,它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是把教与学两者联系起来放在一个共同语境下实现互动的理论纽带。实际上,现实主义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理论专著、欧美国家的演剧方法译著以及我国艺术院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研专家编写的表演理论专著与教材一直都在我国的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影响,起到了教学工具的应有作用。表演教材在我国高等艺术院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学中参与程度怎样?表演教材的使用实际效果又如何?此方面的研究在当前实属少见,本文期望通过对我国高等艺术院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调查,呈现出表演教材在专业教学中的参与程度与实际效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的建议,从而引起更多对表演专业教材建设与使用问题的关注。

一、表演教材使用程度与效果的调查设计

本文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我国高等院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在调查的15所高校中,包含了艺术类高校、师范类高校以及综合类大学三类,15所高校分别地处北京、上海、辽宁、吉林、内蒙古、新疆、四川、云南和深圳,每所高校随机抽取10至40名学生不等,实际接受调查总人数共计438 人,其中在读生占60.05%,毕业生占39.95%。接受调查学生学历层次涵盖了高职、本科和研究生(含硕士、博士),其中高职生人数占2.05%、本科生人数占83.33%、硕士研究生占13.47%、博士研究生占1.14%。虽然取得的样本数量有限,但是样本的数据结果合理,基本能够客观呈现本文研究问题的现状。

调查的主要目标是了解戏剧影视表演教材参与表演专业教学的程度与效果,在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方面,围绕研究目标设计了三个维度:一、表演教材的接受程度,包括学生接触表演教材的渠道、是否阅读/学习过表演教材;二、表演教材与教学实践的关联程度,像表演教师是否运用教材进行授课、教材与课程的关联程度;三、学习表演教材的实际效果,如: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表演教材、通过表演教材学习到的具体专业知识和创作方法。

二、调查结果呈现的问题

(一)表演教材参与教学程度与效果有待提高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有这样几组数据值得引起重视。关于“在学习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过程中,你的老师是否使用过表演教材进行授课?”这一问题,选择“是”的参与者占79%,选择“否”的参与者占21%;关于“你认为表演教材对专业学习有用吗?”这一问题,有41.55%的人选择“有重要作用”,36.99%的人选择“比较有用”,而选择“作用一般”和“没有作用”的分别占20.09%和1.37%;关于“在你的表演专业学习中,表演教材和课堂教学关联度有多少?”这一问题,认为表演教材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有31.74%,认为较为结合的有47.26%,而认为“关联不大”和“毫无关联”的分别占19.63%和1.37%。

乍看之下,这3个问题的数据向我们表示的情况是大部分教师能够较好地运用表演教材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与表演教材也基本能够相结合,与此同时,大部分参与调查者认为表演教材对于专业学习的作用比较明显。不过,认为表演教材对专业学习“作用一般”甚至“没有作用”,以及认为表演教材与课堂教学“关联不大”甚至“毫无关联”的一部分人,他们的选择绝不能忽视。也就是说,在我们当前的表演教学中,至少有这样一部份消极的情况存在,如果不对表演教材的建设及实际运用问题投入更多的关注和改进措施,现在的这少部分消极的情况就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影响。这一系列结果表明,戏剧影视表演教材参与表演专业教学的覆盖率虽广但影响程度却不深,如何使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切实的作用,才是证明教材货真价值的有力证据。

(二)中国戏剧影视表演教材内容亟待更新

新世纪以来,我国戏剧影视表演教材呈现百花齐放之态势,各大艺术院校的教师学者踊跃编写表演教材。其中,一些质量较高的表演教材格外的受到肯定,甚至被多所艺术院校的表演专业接受并用于教学。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戏剧表演基础》为例,该教材在众多中国戏剧影视表演教材当中独树一帜、可谓经典,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之中,有近半数人学习过这部教材,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部教材是学习表演专业过程中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教材,可见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毋庸置疑。从另一方面看,这种情况却并不值得乐观。从2000 年至2020 年,我国戏剧影视表演教材的出版数量逐年增多,但是调查的结果却显示出截然相反的情况,在“迄今为止,在你学习表演专业的过程中对你帮助最大的教材是?”这一问题的回答中,除了《戏剧表演基础》等两三部经典教材之外,几乎看不到其它出版教材的信息,反倒是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外国表演理论方法的译著作为学习材料。本土教材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大,问题的症结正是教材内容的重复和滞后,为了适应当下表演教学的实际需求,我国戏剧影视表演教材的内容亟待更新。

在新世纪的前二十年,我国戏剧影视领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在艺术观及创作方法上变化得愈发多元融合,表演艺术、表演专业教学在多元融合的发展势头下也需要寻求突破与转变。当前,我国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材的建设主要依赖高校教师的自主创作与外国优秀教材的引进,其中由高校教师编写的教材是我国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实际用材的重要来源。但是,在外国进口教材的冲击与当前演艺市场的大环境影响下,我国现有的表演教材逐渐呈现出了理论陈腐、体系僵化、实用性不足、缺乏专业完整性与学科前瞻性等弊病。

三、对戏剧影视表演教材的建议

(一)加强表演教材与创作实践的联系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对于教材的重视程度不够,关键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区别,如果教材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那么这样的教材将不具备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价值,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因此,针对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特殊性,如何使教材内容适应当下演员所面对的实践和学习环境,是表演教材建设中应当着重思考的问题。

在问卷“通过学习表演教材,你掌握的表演理论知识或演员创作方法是?”这一问题的回答中,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基础理论和创作理论方面获益更多,如:真听真看真感受、情绪记忆、剧本分析等,这些理论方法无疑是演员创作生涯中坚实的技术基础,但是结合现实创作的需求却难以有的放矢。本文观点认为,对于社会实践技巧在表演教材中应该给予适当的关注,比如如何应对不同角色的试戏,剧组排练及演出技巧等。除此以外,毕业论文创作在高等院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中已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而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与创作技巧一直是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创作技能中的薄弱环节,故此,除了教材中的表演理论讲授以外,毕业论文创作也应当成为表演教材的一项专题内容。

(二)表演教材要与时代接轨

新时代环境背景下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所需要的教材,相较于我们以前的基础教材区别究竟在何处?由于现在的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接触的是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他们正在经历的生活环境已经与编写教材的老师们所熟悉的时代生活大不相同,在考入高校之前他们大多不同程度的接受过相关技能训练,加上中学阶段各种相关社团、文艺活动的经验积淀,在基础素质方面已经有所修养。本科及以上阶段的教材编写应该更加注重如何与时代接轨,加入符合当下学生日常学习和创作特点的教材内容,将教材作为连接课堂教学与校内外实践必不可缺的桥梁,为完美过渡实践做好充足的准备。

我国戏剧影视表演教材依旧没有摆脱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为核心的单一理论体系,而在此种单一的理论体系之下,存在着若干生硬的理论学说,它们或无法与时俱进、或是指导意义不大。在文化艺术多元融合的局面下,演员所面临的创作任务、创作挑战已经远远超出了单一理论体系所能涵盖的范围,故而教材的实效性也就大打折扣。必须要充分运用发挥表演教材在教学中的角色与作用,通过教材的引介指导学生广泛接触多种不同体系学派的表演艺术与创作方法,以更好面对当下艺术创作的新挑战,这是表演教材的应尽之责,也是未来我国戏剧影视表演教材建设的必经之路。

(三)凸显表演教材中的中国特色

在我们以往的表演教材中,更多的是学习借鉴外国演员训练体系与表演创作方法,但要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影视表演教材,最能够代表中国文化与美学特征的戏曲表演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调查,我国少部分高校的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课程设置已经增设了戏曲表演体验课,可是教学框架却不够完整,一般只有一个学期的体验课,对于戏曲表演塑造人物的技巧手段大都一带而过,没有深入其中与本专业课相结合,走马观花地学习一些戏曲身段组合,“形”还没有学到位,就更别提追求形神兼备的中国古典气韵了。这对于本身就不具有戏曲表演基本功的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而言,无异于囫囵吞枣。缺失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熏陶、少了民族独有表演技艺的加成,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在艺术修养与创造力方面也就逊色不少,这一问题在学生进入社会实践以后显得尤为严重。

如何形成一套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学习的戏曲表演训练体系,除了需要从大量的实践中抽取出适用于戏剧影视演员创作的技术手段加以训练,表演教材的理论化梳理无疑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可以设想,表演教材引入戏曲元素训练、基础身段组合练习以及表演程式套路(例如“起霸”“趟马”“走边”等)的介绍,通过构架完整的戏曲表演体验课程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通过戏曲表演技术手段塑造人物的方法,对学生在中国戏剧片断排演、毕业剧目创作乃至影视剧的拍摄中都会获得有力的技术支持,既丰富了表演教材的训练内容,又凸显了中国戏剧影视表演教材的中国特色。

结语

戏剧影视表演教材在戏剧影视演员的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的规范能够避免教师行课的随意性弊端,以教材为纲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训练方法,指导学生完成表演创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员创作素质、掌握表演创作方法是表演教学的根本目标。所以,在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教材的了解程度、教材使用情况及其反馈效果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在高等教育改革中,以高质量为要求对艺术类院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注重不同课程相关配套教材的设置,完善教学内容设置,提升教学质量等。通过教学评估的严格审查可以看出,在破解戏剧影视表演教材难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从本次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中国戏剧影视表演教材在参与表演教学过程中欠缺实效性仍是短板。

本文通过对戏剧影视表演教材参与表演专业教学的程度与效果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了当前我国表演教材的使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也将问题的焦点从表演教材的使用转向到表演教材的建设上。自新世纪以来,中国戏剧影视表演教材以海纳百川之态在学习中不断吸收融合,又在融合发展的建设中逐步实现提升,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特点的理论体系,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作为进一步研究中国戏剧影视表演教材理论体系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影视戏剧创作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传统戏剧——木偶戏
Jazz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影视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