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文舞台上音诗画的特点、影响及前景

2021-11-14张武华

剧影月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诗朗诵诗画小品

■张武华

进入新时期以来,群众文化舞台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新的表现形式,它们或从旧的形式脱化而来,或如平地一声雷不假外求横空出世,各以其鲜明的特色、接地气的特点受到普遍的欢迎。其中,音诗画就是非常突出的一种。

一、音诗画的影响

音诗画凭借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社会各行各业已经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仅粗略一统计,我们即可发现学校比赛除课本剧外,音诗画隐然已成为其第二热门,借此形式表现校园内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情状的作品不胜枚举;金融行业的比赛及年会中,音诗画与小品是各银行展现风采和精神面貌最得力的两大“利器”;公安系统的音诗画表演蔚然成风,很好地体现了当代公安的奉献精神和感人事迹;部队则更是如此,军人、军貌、军魂借音诗画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如各文化单位、消防单位、工商系统,直至各部委办局,均对此一形式青睐有加。偶一为之,或许是个例,是偶然现象;如此大范围地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则无论如何不能再回避和忽视音诗画作为一种独立艺术样态的存在了。

由于它是如此地易于成活,易于为各行各业所喜爱,易于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它的生命力之勃发,生机之畅旺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在可预见的将来,它也必将产生更大的影响和更深入人心的效应。研究它也便成为一种有益且必要的尝试。

二、音诗画的特点

音诗画有其独到之处,为此一门类所特有。笔者将其特点归纳为三点:一是诗与小品、情景剧的结合。一般说起对音诗画的认识,容易脱口说出“朗诵加小品”。此话虽嫌粗糙,却自有其合理的一面。音诗画通常采用开头诗朗诵,内容推进到某处,则插入一类似小品的片段,说是情景再现亦可,但比之电视中纯粹的情景再现,它又是虚构的,讲究戏剧冲突的,追求情感高潮的,因之还是与小品或情景剧更为接近。二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不难看出,音诗画相比起小品和单一的诗歌朗诵,有它特殊的优势:由朗诵串起的主体线索中,它是宏观的,俯视的,抽象凝练,因而提纲契领并极其全面的。三是宏大与轻灵的结合。局部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的设计,绝不止于外在表象不同版块的简单拼凑,而是直接导致了作品气质上的两重性:宏大与轻灵。

在诗朗诵的阶段,因其宏观,因两位或四位领诵加众多表演者形成的气势,带来了一种气魄与气象,整体上颇有黄钟大吕的宏伟壮阔、威仪整肃。而在小品片段,因其微观,因三四位表演者(通常就是领诵)丝丝入扣的演出,或以谐警世,或以情动人,即起即落,时间短而事件简洁,精巧精致,颇有“船小好掉头”的灵活、灵动。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两重性既是音诗画的优势,同时若处理不当,也极易成为致命的短板。宏大应成为基调和背景,轻灵的片段是对它的说明、补充和诠释。二者越是有反差中的谐调,越是有一条情感的脉络,越打成一片又互相生发,则越成功。若不慎变成宏大归宏大,轻灵归轻灵,诗朗诵与小品片段缺乏真正的联系,没有真正的融汇,机械捏合,人为拼接,处于事实上各不相属的割裂状态,则观众不仅不会被其打动、感染,反而会出戏、分神。要化两重性为一体,而不是真的成了红一层绿一层的鸡尾酒艺术,才是编导演们努力的方向。

三、音诗画的发展趋势

音诗画诞生的时间不算很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历经各类赛事、活动的检验,它也在与时俱进,发生某些微妙的变化。其中有一些可视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是更现代时尚。如今的音诗画,逐渐显现出一大变化就是现代舞台手段的多方面介入。顾名思义,音诗画,原本的辅助手段主要只是音乐。但在今日,它已充分吸收高科技的声光电等元素,实体道具渐渐精简省略,电子大屏的作用格外突出。加上干冰的烟雾效果,甚至借鉴4D 电影现场模拟出水果的清香、花朵的芬芳、电线的焦糊、海浪的腥咸等各种味道。相比最初出现时的模样,现在的音诗画早已非复吴下阿蒙。二是更繁复精细。敏感的从业者已经发现,“音舞诗画”作为音诗画的变体,正频频出现。它在后者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又加入了舞蹈(主要是群舞)表演,从而形成了更为华丽、恢宏的视觉冲击。有时我们还会看到音舞快板也悄然渗透进了音诗画的躯体之中。舞蹈、快板等其他门类的加入是不是就是一次“升级换代”呢?恐怕不能这么说。笔者倒认为这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丰富了舞台手段,提升了视听享受,增加了表现力,另一方面也正因繁丽的外在因素过多,无形中削弱了朗诵和小品片段两个主要块面,至少使他们没有那么突出,从而有分散观众注意力,不能有效接收关键信息,不能悉心体悟情感撞击的干扰作用。无论正面还是负面,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繁复正成为音诗画的趋势。三是更高雅深刻。音诗画最初仅作为宣传品出现,难免粗糙直白,以致有过一种议论认为它就是稍微粉饰了的传声筒,把它当作独立的艺术形式十分勉强。但时移事易,情况正发生改变。其作者队伍正从各单位的业余作者向受过系统文学训练的专业作者转变,其导演队伍正从各单位自主、粗疏的排练向有高超执导技巧的专业导演转变,其表演队伍也从各单位内部职工向专业演员加内部职工的组合转变——专业演员负责领诵和小品片段表演,内部职工则仍由各单位自己的工作人员充任(若有舞蹈,那么舞蹈演员也往往是当地艺术院团的专业舞蹈演员)。正因为此,音诗画文本的词句变得高雅上口,内涵日渐深刻丰厚,而在导演和演员的加持下,二度创作又能较好地体现出一度的优长,调动各种方法深化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如此一来,音诗画终于能够脱化出来,独立存在,虽仍不失原初的宣传宗旨,却可拥有自身的艺术价值。

综上,音诗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覆盖面广,影响深远,特点突出,兼容性强,又处在不断的演进、探索和变化之中,值得我们认真面对,仔细研究,努力提升,从而促进它进一步积极健康的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新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诗朗诵诗画小品
诗朗诵 我们庄严宣誓
《临宋人小品》
欢度国庆主题班会
十二生肖诗书小品
世相小品
诗画话
诗画话
诗画话 丁聪配画
诗画话 丁聪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