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时代一起脉动
——浅谈如何从曲艺表演角度把握创作导向

2021-11-14王智超

剧影月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曲艺扬州创作

■王智超

曲艺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本质特点就是用“口语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并反映社会生活。中国曲艺艺术始终发挥文艺轻骑兵的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讴歌新时代,共筑中国梦”作为时代使命担当,涌现出一系列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曲艺作品。作为一名曲艺人如何将自身政治站位的高度与艺术素养相配合,如何将历史悠久的曲艺表演与时代背景相融合,如何将创作表演与创新发展相适应,笔者认为这需要我们让自己的艺术生命与时代同频共振,与时代一起脉动。

一、坚守表演初心,把握时代脉搏

文艺工作者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忘初心,以对表演的崇高使命感,义无反顾地扎进主人公的情感旋涡之中,笔耕不辍地为人民群众创作更好的文艺作品,为观众“造梦”。

然而,时代脉搏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跳动。曲艺表演是一门十分接地气的“说唱艺术”,由演员以不同角色的口吻、神态,把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表演给观众看,让观众入情入境,感同身受,这不仅要求演员说功、唱功、做功、弹奏缺一不可,还要求演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摹仿再现能力,观察不同观众的共情点,进而准确切入观众内心,引发共鸣。

以我作为主演之一的弹词《红楼梦·宝黛释嫌》为例,这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首次被改编成扬州弹词作品演绎。宝黛二人的生活环境、起居习惯都比较脱离现实,唯有纯洁真挚、百转千回的爱情易引起观众共情。于是,我从把握角色的情感入手,梳理剧情脉络,掌握剧情的高潮点,合理安排戏剧冲突,处理故事前后主人公之间的情感以免出现断层等等。评判曲艺演员水平高低、曲艺作品优劣的标准不仅在于整场演出是否流畅平稳,而是演员能否根据台下每个观众的反应把握自身表演的节奏和张力。

二、扎根本土文化,勇担时代使命

扬州曲艺是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城里的每一条杨柳枝条,处处渗透出扬州的曼妙多姿。因此,扬州曲艺演员的表演创作主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弘扬扬州文化为抓手,以讲好扬州故事为出发点,助力传播扬州这座城市的魅力。

扬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曲艺的精髓在于演员讲故事,因此表演创作完全能够扎根扬州本土,深植地方文化发掘。以清曲《扬州小巷》为例,作品在成型之初需要演员将剧本转化为扬州本地方言,思考如何通过表演的方式将扬州古城具有代表性的物象和人文要素传达给观众,以及哪些内容需要用唱词表达,哪些唱词需要调动何种情绪,这些都是二度创作的重要内容。

时代呼唤担当,时代需要自信。作为文艺工作者,需要勇于承担国家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创作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扬州历史名人众多,名人轶事经过时间的推移流传至今,也需要曲艺为他们发声,将历史搬上舞台于创作题材不可或缺。

三、坚持过程创新,紧跟时代步伐

2021 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之际,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对于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曲艺演员在植根本土文化的同时,也应将目光聚焦到新时代、新发展、新征程的众多方面,在创作过程中既要做到题材创新,也要做到形式创新。

一方面,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现实主义创作题材融合到曲艺表演中,要在紧抓社会热点的基础上,懂得如何讲好故事。以大背景大事件为创作切入点,创作内容的抓手则应该回归人民群众,重在细节表现,突出人物精神,传达思想主旨。现实创作的源泉来自于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这不仅易于拉近与观众的距离,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培养演员的情景再现能力。演员在创作前期,可以尝试撰写人物小传,对主人公进行深入分析,抓住编剧创作时的戏剧冲突之后考虑运用何种技巧进行处理,准备充分后才能开始正式排练。

另一方面,曲艺艺术的发展伴随着吐故纳新、对其他艺术形式学习、模仿、借鉴、融合的过程。清曲、评话、弹词、快板、相声等等都属于曲艺的种类,这些也都是从不同时期的艺术形式中发展演变而到如今为观众所熟悉接纳的表现形式,放到当今的艺术环境中再做拓展创新也是大势所趋。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汲取营养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古今、中西融合的表演形式,无论是西方的古典乐,还是当今的流行歌曲,都可以尝试融入到曲艺表演之中,这样也有利于打破文化差异的次元壁,让西方文明与东方文化、流行音乐与传统曲艺激情碰撞中产生意想不到的火花。当然,这些构想如果不落在实处仍是纸上谈兵,这就需要我们曲艺演员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推陈出新,积极投身创作实践之中,助力扬州曲艺向更好更高的方向发展。再以我作为主演之一的新创作品古韵新声《粉红莲》为例,这部作品是扬州曲艺首次尝试将传统清曲与现代流行音乐嫁接,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创作过程磕磕绊绊,初期效果不尽人意。我们与词、曲作者、音乐制作人等各方反复协调,不仅请教了清曲老师,还特地邀请扬剧、歌唱表演艺术家指导,撞出共通的情感,演员之间多次磨合,将扬州清曲的传统曲牌与流行音乐的旋律有机,古韵遇上新声,跨越时空,碰撞出了令人惊喜的火花。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一名有幸能为时代发声的曲艺演员,我深刻认识到扬州这片肥沃的文化土壤让曲艺人的生命在这座城市得以世代延续,这也是我们的创作不能远离这片土壤孕育的文化内涵。我们也不能忘记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积极为时代画像,让时代的记忆在曲艺的文化里得以流传。在全球一体化的格局之下,扬州曲艺也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吸收各方面的新生事物,让这门传统艺术形式在奔涌的时代浪潮之中彰显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曲艺扬州创作
扬州茶韵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蹉跎至暮年的初见
Jazz
《曲艺泉城》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扬州绒花”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