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优秀影视创作秉烛护航
——读周安华新作《从地平线回望:中国影视的绰约瞬间》

2021-11-14陈玉祺

剧影月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影视理论创作

■陈玉祺

后电影时代悄然而至,流媒体技术的普及在冲击传统电影行业的同时重塑大众娱乐生活,一场生态性的变革自此展开。中国电影理论界的两次辉煌都诞生在中国电影渴望复兴之际、是理论与创作互动的结果,伴随着电影创作的突破,理论与创作互为观照、互为依托,学能融结、知行一体。《从地平线回望:中国影视的绰约瞬间》(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版)是周安华在影视研究领域的又一次集中深入的思考,若以“理论指引创作”的视角阅读,也可品味出书中所包涵的开创性和引领性意涵,一份有容乃大的学者情怀。作者在严谨的学术研讨之中深藏对影视创作领域的深切隐忧与思考,在世界与本土、理论建构与文本细读之间游移,展示出一种人文气韵之开放姿态,投射出一位影视学者对当代影人人文意识的热切呼唤,为当代优秀影视创作躲避资本游戏之暗夜秉烛护航。

一、上通下达、知行一体——创作实践的理论土壤

不学无以成,不能无以当,在众声喧哗的后现代语境中,创作和理论亟需整理容貌、再上征程。近年来影视批评状况并非尽如人意,创作生态也有衰微之势,不少创作者,尤其是学院派以外的市场编剧,凭借直觉、感性以及不知所云的“灵感”进行创作,花费心力推敲形式,缺乏基本的理论素养和知识储备。媒介演进带来人文精神萎缩之嫌,出现理论高调与创作缺失的普遍现象,影视研究不然仅供象牙塔内,不然与实践脱离。然而无论出于当代影视实践的创新发展需要还是理论本身跟进出新的需求,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的密不可分是不争的事实。理论会以不同的形式进入创作,譬如我国有关历史剧理论的争鸣就直接对主流历史剧创作标准做出了决定性框架。理论修养在提高作品艺术高度和拓宽作品思想深度的同时,可以帮助影人探索出自己的创作风格,进而完善其影像电影的叙事形式和人文内涵。

周安华怀着谦卑之心走下象牙之塔,眺望世界和未来,怀抱当下之本土,给创作以理论评量与推动,回溯一个个艺术现场,信手拈来、有史有据,以文学创作般的生动活泼打通理论与创作的巴别塔,充满胆识与力量。在学术讨论中,周安华多次强调研究者需要对电影艺术进行多元把握和多视角审视,对电影艺术进行社会动能分析,关注电影美学与生活的关系,超越电影作为文化产品的概念。梁启超曾经这样教育梁思成:“况且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及附带学术的帮助”。《从地平线回望》一书中针对中国电影想要在海外开拓市场需要怎样的必要因素之问题,作者洞若观火得提出电影深层次的影响力来自于意义价值的建构力。当代影人有必要重新思考中国电影的民族性,在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找到中国影像符号,追求电影和社会历史现实的共振关系。同样,周安华希冀影人以务实的理想主义情怀进行复合多面的攻略精进,具备鲜活的理论基础和缤纷的思想形状,关注时代,尤其是当下的创作生态,追求学术创新的同时也要以理论滋养创作生命,将理论与创作契合延伸,学术传统即以延续、源远流长。这些“驭舟问疾苦”的人文情怀正是《从地平线回望》一书带给学界的清新之气、深长之叩。

学术专著同影视创作一样是一种彰显个体精神和人文学养的创造性活动,周安华联通理性分析与感性体验,追求客观性的同时保持了语言的生动形象,表现历史感的叙事行文既具备理论性又为实践提供指导,在理论建树之上更有很强的可读性。作者坚定地站在民族文化现代化立场,放眼世界,其在影视领域的评论和研究成为了真正可以引领文艺创作的路标。考虑到接受群体的复杂广博,《从地平线回望》既可以是一本值得影史学者深入钻研的专著,也可以是电影研究初探者的启蒙读物,更可以作为影视创作者互文参照的指路明灯。

二、学能融结、耦合互发——影视研究的多维书写

从历史纵深角度看,在跨学科成为常态的当代学术界,周安华观察到了艺术动态的大势所趋,“没有任何一个世纪,象我们今天一样,经受着如此互溶互渗、如此交叉重合的艺术再造过程,在一个开放的参照序列中,每一门具体艺术都经历了空前的‘他者’的洗礼”。于是,周安华选择比较立论方法,以影论剧、以剧论影,借小说为电影艺术揽镜自照以达渗透本体,从复合交叉的关系中汲取养分、透析本质,而借框架之外的他者言说电影正是周安华一以贯之的研究姿态。

周安华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是电影电视艺术理论与创作研究,在书中他也一直为主流影视创作群体分享源源不断的宝贵见解,“理念与形式是辩证的,现代性也是一个平台、一个标准、一个刑讯室,导演的灵魂在里面不断地被拷打逼问,它是一个审视的维度”,警示创作者规避那些观念浅陋、“徒有其表”并自以为指向现代的烂俗作品。紧接着,作者并没有远离抛出的针对电影创作者的难题,而是借用一整节谈论文学与电影的互文关系,“‘改编’之本质,乃是一种文化的接续,一种内在气质、蕴含和风采的生生不息的延续”,电影人应当建构属于当代中国的视觉力量,依靠小说文本的丰富内容迫切的去发生观念转向。周安华继而适时回溯历史,挖掘了影戏互动的观点流变,归纳总结各自艺术形态的优势劣势,在史料中建立观点、质询业界,既是属于理论专著的严密逻辑论述,又是兼具电影发展史和电影理论史的史诗叙事技巧,对于知识储备有限的初学者也是充满亲和之善意,以大家的包容万象、学门的兼容并蓄娓娓道来一段光影历史,发出学者深思熟虑的警世之言,字字推敲之余颇有传道授业解惑之风范。

作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首席专家,周安华在书中强调史料学建设对于学术研究深化、学科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作用,而史料,往往是创作者汲取养分的珍贵土壤。周安华提倡跨文化、跨地域发掘,多渠道、多形式复现,将电影媒介历史空间化,关切现代中国文学与现代电影各自的呈现差异,在占据一手史料的同时冲破窠臼与束缚。由此,作者展开论述,以金大影像作为与上海都市影业传奇共时存在的另一幅银幕风景,徐徐展开长期暗藏于历史帷幕中的南京高校教育电影,以大量史料论据作为支点,将金陵大学在三十年代呼应国际文化视觉化潮流的那一场浩浩汤汤的电影书写之风云历史复现云下,悬念铺展恣意、一气呵成,读来心潮澎湃、荡气回肠。曹禺经典戏剧的电影化历程反映了时代症候,周安华续以理性主义的精神重复个案历史,“但众声喧哗并不代表曹禺舞台剧电影达到极致,个中原因值得省思”,言语之间精准又克制,于个体命运沉浮之中反观电影创作的行业常态。

周安华曾经师从著名戏剧理论家陈瘦竹先生,在博士阶段专注于悲剧理论的研究并获得出色成果,自始至终贯穿其身的悲天悯人之情怀让他怀有对电影艺术研究走入偏狭的深切担忧,焦心于电影沉沦之游戏程式,进而成为特定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副产品,沦为工具。借此,周安华提出艺术必须坚持自身的学理和规范、抓住电影独一无二的根本,借助电影理论大师的力量求学于典范、开拓眼光、在启示中超越,平衡自我本真与普遍共性的诠释和展演。周安华指出电影的哲学和文化研究面临被工具阐释掩盖的危险势头之后,呼吁电影理论系统深入的把握电影独特的文化空间、发掘电影多面的意义符号,并为电影研究者们摇旗呐喊:“光影映照下,不不懈追逐电影艺术的梦想,不懈追逐人文中国的目标,方可开辟电影新时代的汽笛”。

三、破而后立、诗化影像——视觉媒介的哲思挖掘

在对当代中国银幕政治进行整合与观照时,周安华将中国反法西斯题材电影特色归类为“乡村系英雄群体造像”、“全知视角和精神价值高度”和“以全系场景和本色,营建到位的‘真实感’”,并以谢晋导演作品为例,将各类叙事理论融会贯通,以通俗易懂、高度精准的表达诉诸读者,在新中国的公民教育文本中,提炼出值得创作者深挖细究的主流叙事方法。当作者将目光放眼银幕的江湖百态,他又分享了自己观看《长江图》《江湖儿女》等影片的观察笔记,对于影视作品的符号系统、镜头语言、叙事技巧进行了全面赏析,在个案中窥见普遍意义上的文艺精神。周安华并没有停步于历史图册,转而继续分析“现象电影”的生长态势,以精神哲学的丰富蕴含勾连古今,为广大影人带来欢欣鼓舞之向上士气。作者带着对当代观众精神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察感悟,赋予商业电影的游戏奇观以合法性,对于商业电影艺术与大众审美趣味的合流予以鼓励,以理性的态度分析市场选择下的主流电影生存困境,以精准的笔触剖析文化症候内核。通过对亚洲电影现代性命题的梳理和研究,周安华素履行筚路,在文字中呈现出持久而深刻的反思性与思辨性,对于亚洲银幕频频的迷失与偏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可行方法,期望以滋养心灵的衷心提升电影美学。

在电影被数字媒介操控的世界景观之下,周安华犀利地指出,“亚洲新电影其实不仅仅是地域影像的概念,他也是一种文化身份、一套表达方式、一种精神语汇”。借助亚洲电影认识地域历史,作者直指亚洲电影之内核以及其在多元化世界中得到广泛共鸣的深层原因,即电影中困扰人性的普遍内容。在同美国电影的比较论述中,他敏锐地观察出亚洲电影坚持大众主义之路,以东方哲学的内蕴结合技术化发展的成果慰藉心灵,关注社会动荡和个体情绪,彰显其文学性和时空感的同时以细腻抑震撼的镜头风格居于艺术一巅。周安华归纳了亚洲新电影的几大特征:感性书写、国际化下的个性彰显、追求虚构客观化、以第一人称叙事进入影像,兼具娱乐与文化疗愈力,是电影多极化画幅中不可小觑的一笔浓墨重彩。在“凝结与变异:亚洲新电影的类型超越”一节中,作者不单描述了亚洲新电影的突围成效,在充满哲思的回顾之后,为创作者指明了继承与扬弃的道路,亚洲电影的中景类型性、复调混搭和亚类型化倾向都使得类型成为现实主义的一种特殊表征,先有现实洞悉、后有类型表意。周安华又将西方动漫作为亚洲新电影发展的极好参照,在一番审视观察之后,从文化经济发展的大局考虑,为国漫创作启明导航。

从第六章起,周安华以媒介融合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变革为切入角度,观照国内创作可能性以及必要性最为集中的领域——电视,“电视媒介语言能全面地、最大化地满足受众的认知和娱乐需求”,在系统地讨论了电视语言符码构成及复调建构之后,深入当代中国电视媒体生态,从发达国家电视竞争下区域媒体的应对策略中得到启示,结合对电视媒体特性的切身洞察,周安华为区域电视媒体发展提出了三位“法宝”,即组合博弈贴近本土文化、适为受众实现专业细分、定制产品增值服务效能。而后作者以中国城市电视台变革后的“TV+互联网”模式为观察对象,为身处媒介融合大时代的电视媒体指点江山。在创作内容方面,周安华不仅关注综艺和具有目击性特征的电视纪录片,还通过盘点、阐释国产精品剧,结合中国普及的文化心理解释众声喧哗之下的国剧狂欢,论及范围虽然包罗万象,指向却是清晰显明,“优秀的电视剧应该有能力肩负起‘镜’和‘灯’的双重担当”,正是大众文化的传媒特点赋予电视探照人性黑洞的能力。周安华希冀国剧坚守民族品格、聚焦人性话题,以独具一格的文化奇观留存精神原景。尤其针对“现实题材剧”的创作现象,作者从电视剧作为一项文化公共事业的高度呼吁创作者直面现实、体察受众。创作者应当考虑到现实题材电视剧主流意识形态的世俗化,设置合理冲突讲一个好故事,把握好跨媒介改编文本中的视觉呈现效果。从战略视角,周安华为当下中国民营影视处境的失利堪忧,为中国未来影视文化生态的危机积虑,然而仍旧秉持一位研究者明朗乐观的处世之态,以《红粉》一例为创作者示范了意识形态世俗化的写作路径,以《叶问》一例为国剧走向世界提供依凭考证,最后以《热爱》一剧详细解析了作品的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进一步为国剧的实际制作解忧排难。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现代性意味的存在,如果仅仅流于形式,结果只会是眼花缭乱。周安华透过现象透析本质,出于一份纯粹的热爱,分享了其生命的独特经验和时代的交叠和声,深入浅出、珠玑处处,以广博无限的四维空间构建读者认识银幕世界的方式,提醒当代与未来的写作者去深度挖掘人文内蕴与屏幕变革之间激荡的可延展性与可创造性,标新立异,竭其所学达到影人所要追寻的理想王国。概而论之,《从地平线回望:中国影视的绰约瞬间》的读者群体不仅面向学术圈内部的研究者,它更是一本献给影迷、献给创作群体的宝藏书典!

注释:

[1]周安华:《从地平线回望:中国影视的绰约瞬间》,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1页。

[2]同上,第26页。

[3]同上,第27页。

[4]同上,第70页。

[5]同上,第14页。

[6]同上,第145页。

[7]同上,第192页。

[8]同上,第242页。

猜你喜欢

影视理论创作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Jazz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影视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