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初期文化乡愁的建构(1978-1989 年)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15期
关键词:乡愁文学创作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一、老片复映:重译电影文化密码

老片重新放映赋予文艺界文化亮色。电影是国家、时代与社会晴雨表,感性观照老片的复映,萃取经典电影价值底色和精神弧光,聚合乡愁的温情填充新时期早期电影的“文化生命”,助力缝合断裂的文化话语系统,筑模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场域。

(一)影像经典:赋予大众新面貌

经典电影重回银幕构筑了乡愁的温情。伴随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号召,清扫心理层面的污垢与恢复影片放映,形塑这一时期独特文化景观,推动了电影在历史的温床中舒展、确立自身文化精神和世俗价值。在思想解放和西方思想的刺激影响下,现代化以一种强大的力量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神经,而天生禀赋敏感的艺术家以敏锐的嗅觉捕捉到大众在特定时代氛围中的神经,他们开始探索电影的发展之路,希冀通过电影的发展引导人们从绝望和迷茫的情绪中恢复并振作起来。另一层面来看,随着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施行,一批优秀的影片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唤起人们失落已久的精神世界。于是,向经典回归无疑成为重要的媒介通道。一方面,经典电影特有的内化内涵、价值立场和伦理道德契合大众的情感需求;另一层面,经典电影作为时代、民族和国家的重要表达和反映,它能够联结历史、与历史进行对话,借助历史经验指导电影的发展。而这些经典影片都是在当时民众心里产生过积极影响的影片,比如,《南征北战》《红孩子》《创业》《海霞》《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唤醒了大众内心淤积的情感记忆,在动荡变革的社会语境中明晰身份定位和角色认同。文化惯性的运作方式和辐射力度依旧撩拨着电影生态,电影本体、创作及创编导演皆处于围困之中,再加上思想解放不断蔓延,新旧思想交接之际新思想的流动和动态表征无法为人们提供稳定的价值之源。于此情景下,回溯往日经典成为缓冲镇定时局的不二选择,一方面,经典影片具有稳定的文化立场和价值谱系,适合东方人的需求和审美范式;另一方面,经典影片凝聚着人民共同的情感记忆,带领人在影像构筑的历史横截面中追寻历史本原,就像桑塔格所说的“任何摄影集都是对历史的一种超现实主义综合剪辑和超现实主义压缩的尝试。”可以说,它是反映真实历史状况、保持和传播社会记忆的有效方式。为此,经典影片的复位亮相有助于破译历史文化“真相”,帮助人们在文化乡愁的温情下,重整心态,积极面对新的生活与人生。

(二)回溯本源:铸就创作新气象

老电影的复映带领人们重温文化乡愁,重铸创作新气象。作为历史的影像文本以直观和感性复制了历史的原生状貌,还原历史的在场性,“保存了声音本可能会被忘记的那些社会群体的记忆”,激活大众对历史的文化认知和情绪反馈。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语境处于百废待兴局面,西方理论、先进文化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一方面,电影人不断接受新思想影响,另一方面,也回归传统与历史记忆中,寻找创作灵感。尘封多年的老电影频频亮相银幕,老一辈以此为契机,在经典老片中重启文化记忆,不断观摩、欣赏和学习,以期提高创作经验和水平。与此同时,中国香港也在积极温故经典魅影,在电影文化中心举办了“中国电影回顾展”,主要涉及抗战胜利后到五十年代初期的27 部影片,对构织香港电影的创作繁荣提供了借鉴模式和价值视野。值得探讨的是,在回顾与反思、观摩与学习实践中实现了与历史的深度对接,“老电影”展映将地域、文化、创作等多重话语共谋融合,它所携带的乡愁基因有力拓展了新时期电影的思维空间与想象空间,赋予涅槃重生的中国电影以新面貌、新活力与新成就。另一方面,在当时相对宽松的政治背景下,以“文艺为大众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导向的政策,也给电影市场带来了新的气象。一批艺术家积极投身影坛,身体力行引导着电影的创作,比如说谢晋、崔嵬、桑弧及文化等人开始了新的创作生涯。譬如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导演谢晋,在其电影《芙蓉镇》中对人性的赤裸裸挖掘,可以说是延续着五四文学传统中的“人性”关注,不可否认是五四传统在新时期早期的复现和积极影响。

二、文学复归:电影文化内核的建构

新时期初期文学与电影的交融构织电影文学内核建设。文学在创作及理论层域弥散在电影的肌理之中,为电影提供充足的精神资源和艺术素养;同样,成熟期的电影也在反哺文学的发展。它们犹如双生花,相互依存,彼此成就,缝合互助中内化为具有民族特色与独具东方血统的中国电影文学。

(一)追根溯源:电影与文学的亲缘性

电影与文学的亲密互动关系始自电影的诞生,历史悠久的文学与电影之间此消彼长的发展轨迹彰显了两者“抗衡”与“争锋”的历史。电影在中国的发展更是与文学相伴与共生的历史。追溯电影发展的历史,以“影戏”为别称的中国电影,吮吸新的文化和滋养,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电影的发展是在文学宽博的羽翼下不断丰满起来的。而且,从总体来看,电影与文学的联姻互动,贯穿整个中国电影发展史,呈现出动态往复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电影的发展离不开文学滋养,文学也在电影的艺术表达中进一步完善丰富自身,两者的互动、碰撞和融合不仅构筑文艺新面貌、新态势和新气质,也有力推动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和繁荣。与此同时,电影与文学的联姻,不仅拓宽了电影的表现力,也使得电影增强了与时代同频共振、共鸣、共情的能力。譬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与电影的亲密互动中迎来了电影创作的黄金期。羽翼尚未丰满的电影借助文学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身。较于绘画、音乐及书法等艺术,出现尚晚的电影在视听传播上的特性,促使党和各级领导人敏锐察觉到电影的优势,随即调配左翼作家联盟的进步文艺工作者涉足电影领域,从而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由此可以发现,文学是电影朝向繁荣发展的重要蓝本。中国文学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给年轻的电影带来丰富的养料。于此基础上,电影向文学复归,实则是向母体发出的一则邀约,隐隐透露出淡淡的乡愁意味。不仅如此,一些电影还借鉴了小说特有的结构、风格、手法和内心独白、象征主义等,都离不开文学的帮助,在学习文学营养的同时,也善于将文学的专利不断为我所用,壮大自身。此外,电影与文学的关系还呈现出另一番景观。电影依靠文学成长壮大,发展为一门独立艺术并可以在银幕上讲述一个个生动故事,呈现出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电影与文学并驾齐驱,文学的话语权逐步递减,尤其在视觉盛行时代,电影的视觉奇观性和影像优先性凌驾于文学之上,但是电影并没有忘记文学的相助之恩,而是以自身强大的视像功能、传播优势和经济优势,反哺文学的发展,共渡难关,不仅有助于电影与文学的共生互荣,也有助于形成良性的文艺发展生态。

(二)彼此成就:文学与电影的相依性

电影向文学的回归,营造了新时期早期电影的新图景、新气息。新时期早期的解放思想的潮流撬动了样板戏唯我独尊带来的单一、凋敝局势。从电影创作领域来看,电影创作者审视反思电影发展态势,意识到文学的价值和美学范式对电影发展的利好,以撰写文章的形式积极宣言,呼吁电影向文学母体回归,深潜于经典文学作品中汲取灵感。突出表现在导演张骏祥在《电影文化》高呼“电影文学的完成形式是最后在银幕上放映出来的影片”,“电影就是文学”,呼吁文学的价值,提醒导演不要为了形式而忽视内容,认为“影片水平不高,根本问题在于作品的文学价值不高”。为此,为提高电影的文学价值,探索电影发展的春天,文化部高举文学旗帜,电影的创作向文学汲取养料。于是,文学改编电影成为这一时期备受瞩目的亮点,产生了《骆驼祥子》《阿Q 正传》《人到中年》《城南旧事》《山菊花》《如意》《赤橙黄绿青蓝紫》《灵与肉》等高质量影片,这些影片在刻画人物、揭示主题上获得了文学滋养,重新激活了新时期的电影创作。事实证明,电影向文学的回归、追忆及乡愁,推动了新时期电影的新图景、新气息。与此同时,这一时期文学的创作异常活跃,在思想解放的号召下,相继出现了揭示“十年浩劫”的给人们心灵带来伤痕的“伤痕文学”与审视历史的“反思文学”,也有反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大变革的“改革文学”,探究民族文化之根的“寻根文学”。中国电影也跟着文学思潮的多元样态,出现了“反思”“伤痕”“寻根”“新写实”等电影思潮。可以说,文学创作的繁盛直接催生了中国电影的繁盛。因此,困境中的电影借助文学的拐重新站立起来。不可否认,新时期中国电影是站在文学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在文学的积极引导下,中国电影开始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视野。在这种语境下,电影自觉呼应着文学思潮的创作方向和现实主义风格,寻求内在的发展和创新。总的来说,这是一段文学思潮引导下的电影创作,电影自身的特性还没有充分发掘,文学思潮占据主导地位。一度中断的电影创作在文学的繁荣发展下,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时机。

三、缅怀缜思:新老导演的乡愁表达

新时期早期第四代、第五代电影导演对文化乡愁有着不同的表达。已进入中年的第四代导演和逐渐成长起来的第五代导演们,立足个人成长经验、价值选择、审美追求、强烈生命意识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思,在家国话语叙事中熔铸着浓厚的文化意识,希冀以共同的文化记忆呼唤或反思中华民族的性格内里和快马加鞭的文明的熏染和渗透。

(一)诗意缅怀:第四代导演的乡土情怀

第四代电影导演以诗意化影像语言寄寓浓郁乡愁情结。谈及第四代导演的创作,必然要先陈列他们的往昔遭际和自身体验。动荡的时局夺去了他们的向往,缺席的青春、平反后的苦闷酸涩及接受的传统根植镶嵌,浸漫着无以消解的乡愁情怀,形塑了他们的创作倾向和美学范式。电影成为书写、刻录、缅怀过去和传统的载体,也成为他们缓解无根漂泊的砝码。另一层面,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得现代化的思想潮流不断蔓延,在现代化充斥的语境中,电影创作者呈现出来更多的不适、焦虑和迷茫,传统的价值观分崩离析,他们希冀在自身熟悉的生活经验中寻找创作的资源和灵感。为此,在电影影坛涌现出一批乡土电影作品,他们站在历史的视角去探究人在历史与现实体验中的伦理诉求,突出作品中中国传统美学的写意性、意境美的诗意表达,弥漫着古典与现实的和谐美;其次,将叙事的立场投向民间,民间空间的重塑成为他们表达理想主义的温情之地,希冀以过去之美缓解时下之殇。需要指出的是,传统并非单纯时间上的过去,它是人类的价值之源,“传统是社会秩序的保证,是文明质量的保证”,它赋予现实生活以意义,构成社会凝聚的核心力量。而负载传统并肯定其价值的乡土叙事就是他们对抗现代化的有力武器。他们承接纪实性美学实践的同时,也在巧妙运用电影艺术的各种手段进行人物形象塑造,在复原现实层面上,力求凸显时代生动图像和道德伦理,激发潜藏人们心中深层次的文化结构。涌现出来的红色主流影片及散文诗式影片,呈现出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在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淡雅沉思的画面中,激起人们深深的乡愁。

(二)深沉忧思:第五代导演的文化寓言

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中对文化反思的同时透露着对中华民族内在的坚韧的高度褒扬。较之第四代导演作品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性表达,第五代导演则是站在民族的高度探讨中国文化的“蒙昧与无知”,并将深刻冷峻的忧思意识呈现在作品中,以期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忧思。在特殊境遇中成长起来的第五代电影人凭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思想改造运动的冲刷,及在现代化影响下凝聚起来的开阔视野、深厚电影文化修养、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眼光,使得他们以冷峻的影像风格表达出中华民族性格中潜在的无知、麻木与蒙昧,并通过电影造型语言的创新呈现对传统文化的深沉表达。一方面,电影对民俗文化的挖掘与应用,是他们对传统的褒扬与肯定。譬如,电影《黄土地》中大众集体式的祈雨及《红高粱》中对原始生命力的精彩呈现,寄托着导演对东方价值文化中热烈生命力的积极肯定与热切赞颂,力图透过阳刚美和阴柔美的精神呈现,高度褒扬中华民族内在的坚韧的生命力,而这股内力正是他们在苦难动荡岁月中留存的宝贵品质。另一方面,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发出质疑的声音,而这种声音正是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深沉之爱。为此,无论是第五代电影导演对传统文化的质疑还是肯定,都是他们内心对中华文化内力的一种赤诚缅怀与乡愁表达。

四、结语

新时期早期电影文化乡愁景观在动感的影像中出色完成了文化基因延续和复兴,并在多元语境中以新颖的意义和美感植入电影创作,重新编织了价值内涵和审美表达,巧妙完成了传统与现实的对话。它让外在和内在的因素构成一个完整的意义链条,为全方位、立体化解读中国文化、中国发展及中国电影做了生动注解,也为电影的未来树立新的文化坐标和价值定位。

猜你喜欢

乡愁文学创作
永远的乡愁
我们需要文学
乡愁
九月的乡愁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一墙之隔》创作谈
回头一望是乡愁
创作随笔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