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歌词创作刍议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15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创作

(河南省安阳市群众艺术馆 河南 安阳 455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艺工作的重要性,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提出,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歌曲作为一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追溯中国音乐发展历程,歌曲起源于人们的劳动生产与生活实践,并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进步和完善。歌曲由歌词和旋律两部分组成,歌词因旋律而灵动,旋律因歌词而丰盈。衡量一首歌曲好不好听,主要取决于旋律,而判断它能不能流传长久,则要看歌词能不能引起大众的共鸣,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探索新时代歌曲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首先应从歌词创作出发,让歌词在保留本身所具备的文学性和音乐性的同时,彰显出人民性的特质。

一、要深入人民的生活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也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古往今来,那些流传久远的名篇佳作,无不是从人民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作家柳青扎根农村长达14 年,与乡亲们一起生活,一同劳作,创作了小说《创业史》;词作家阎肃在创作歌剧《江姐》时,专程走进渣滓洞,把自己的双手反铐起来,戴上脚镣,坐上老虎凳,亲身体验当年共产党员被捕受刑时的情景。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能够让人们从中了解某个时期、某个社会阶层的生活状况,体察人间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如果文艺作品脱离了生活,背离了社会现实,人民是不会说好的。

歌词的人民性首先表现在内容上。凡是展现人民生活、为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题材,都是富有人民性的。生活是立体的,丰富的,也是深刻的。特别是进入新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许多新事物、新变化为创作提供了更加多元的素材,而这些要靠我们走近了、接触了、体验了才能获得,关在屋子里想是想不出来的。

在当今快节奏、娱乐化、碎片化的消费文化语境下,有些创作者处于一种急于求成的“快餐式”创作状态,认为歌词篇幅小、字数少,不深入生活也能写成,仅凭读读报纸、看看手机,脑子一热就能一挥而就,却不知这样的歌词会缺少很多真实的情感,忽略很多生动的细节;有的只是效仿他人之作,选取一些反复用过的词汇拼凑而成,如同克隆一般,生出许多千篇一律、毫无价值的“废品”;还有的为了迎合市场而想当然地“写作”,脱离生活,脱离群众,走向自娱自乐的地步。

一首歌词寥寥百余字,看似简单,但却是生活的提炼、艺术的浓缩。要想写出能够留得下、传得开、唱得响的好作品,一定不能失去生活的根基。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曾说过:“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还不够近。”歌词创作亦是如此。真正有生命力、有感染力的好故事,不是凭空想象,不是抄袭模仿,而是蕴含在泥泞的田间地头,在嘈杂的工厂车间,在百姓的喜怒哀乐中,在日常的柴米油盐里。我们要多想想人民期盼什么、喜欢什么、痛恨什么,真正把人民的心声表达出来。唯有此,才能永葆歌词的生命力。

二、要融入人民的情感

歌词同其他文学写作一样,都离不开情感的表达。情感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化反映,也是沟通作者与受众的桥梁。如果缺少情感的投入,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必然是冷冰冰、干巴巴的,很难引起人们的共鸣。

歌词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抒情文体,之所以能够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口中无”的感受,关键在于它不仅能表达作者自身的小情感,也能站在某一社会群体的立场,传递出较为宽广而深刻的大情怀。“五四”以后,一批优秀的歌曲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涌现,无不饱含着对民众的关切之情和对现实的人文关怀。抗战时期的歌词创作更是将个人的艺术追求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维系在一起,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振臂呐喊。

因此,当我们听《我的祖国》(乔羽词)时,能感受歌词以志愿军战士的口吻,唱出中国人民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当我们听《当兵的人》(王晓岭词)时,能理解作者以从军经历出发,表达当代军人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当我们听《常回家看看》(车行词)时,能体会作品从寻常百姓的生活感受切入,抒发儿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骨肉亲情。

聚焦新时代歌词创作,发现现在的歌词创作题材越来越宽泛,创作目的也越来越多样,人们在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方面有了很大的自由空间,导致有些作品的个人化色彩太浓,有的还带有低俗、粗糙的负面情绪。从歌词的社会功能和传播使命来讲,歌词创作不能缺失为群体代言的特性,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创作中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写出真情实感。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艺术只有以情感人,才能取信于人。要有感于真实的生活,但又不能拘泥于生活的真实,要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按照生活的发展轨迹,提炼、加工、升华为艺术的真实。二是要处理好“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在写“小我”的时候要有“大我”的意识,写“大我”的时候要有“小我”的情怀,既要防止只重“小我”的个性表达,又要避免只重“大我”的共性抒发。

三、要提炼人民的语言

歌词是一门语言艺术。相比于其他文体,歌词的语言要求通俗易懂,凝练晓畅,要使人们在较短的时间里,入耳即融,一听就懂。词坛泰斗乔羽曾说过:“我不喜欢涂脂抹粉,喜欢直来直去的大白话。”品读他的歌词,会发现他的歌词大多语言平易朴实,言简意赅,淡而有味,浅而有致。他所说的“大白话”其实就是将生活化的口语提炼加工而成的。因此,歌词要想得到大众的喜爱,一定要在语言锤炼方面下大功夫。

进入新时代,中国文艺创作的语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在继承优秀创作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满足新语境下人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已成为摆在新时代文艺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以歌词而论,我们提倡遣词造句打破常规的语言习惯,融合信息化时代人民群众积极的表达方式,形成属于自己、符合时代的语言风格。

然而,受网络语言的影响,有的歌词为追求新奇的“陌生化”效果,堆砌一些不知所云的病句,违反了语言、诗词规范,令人费解。有的歌词存在浅俗的“口水化”现象,只为迎合市场的关注而选择一些概念化、程式化的词汇直白地宣泄,缺乏语言的美感,这都是不可取的。一首好的歌词,不在于多少华丽的词藻,也不是空话套话的拼凑,只有那些善于发现不同时期人民语言表达特点,并从中提炼而来的歌词,才能真正走进人民的内心。

《时间都去哪儿了》(陈曦词)在央视春晚上一经推出,便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歌词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运用略加提纯的日常口语,道出了老百姓共同的心声。“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作者引导听众在叩问“时间”的过程中,感怀父母“生儿养女一辈子”,甘愿“一生把爱交给他”的无私和伟大。

四、要观照人民的审美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党的文艺思想始终把人民作为审美的中心,这就要求我们的创作要时刻观照人民的审美,通过对人民持久的、忠诚的观察,用美的创造带给人们美的想象和期待,引领时代风尚,推动社会发展。

当今时代,人们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要求越来越高。歌词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视角,使其在语言、意境、意象、情志、理趣等方面发挥不同的美学效应,以塑造人民高尚的审美追求和审美境界。

一是要契合人民的审美需求。歌词的最终使命是要唱给大众,因此,在创作中不能过于留恋自我,迷失在个人的小天地里,而忽视了大众的感受;也不能为了迎合市场和感官刺激,放弃对于艺术水平的基本把握,影响人民的审美品质。时代变了,观念变了,我们应好好思考今天的人民有哪些新需求,不能还用以前的惯性思维和表达方式去写作,那样会和人民的审美需求相脱节。

二是要引导人民的审美趋向。歌词同其他文艺作品一样,在引领社会风尚、教育引导人民、服务社会发展上发挥着积极作用。我们要通过歌词这一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表现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讴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反映社会主义道德美、人性美和人情美,提升人民的审美情趣,引导人民坚持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共同守护核心价值引领下的精神家园。

三是要消除人民的审美疲劳。长期从事文艺创作的人大抵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创作时间久了,容易形成固定的模式和习惯。就歌词创作而言,往往跳不出老套的句式、高频的词汇和陈旧的意象,加上段式、韵脚、字数的限制,每首作品仿佛呈现出一种似曾相识之感,从而给听众带来审美疲劳。究其原因,还是缺乏创新意识所致。我们要力求在题材、立意、角度、语言等方面突破创新,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让作品始终保持新鲜的美感。

总的来说,人民与文艺的关系是相互需要、密不可分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中反复强调的那样:“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对于新时代歌词创作来讲,“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就要真正把心沉下来,把身子俯下去,实实在在地去观察、感悟、研究、分析人民生动活泼的生活形态、思想感情、语言特点和审美理想,充分体现歌词的人民性,让歌词随着优美的旋律,走进人民的心中。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人民的期待,更是每一位文艺工作者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所在。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创作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一墙之隔》创作谈
□文艺范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