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之中蕴藏学术富矿
2021-11-14本刊编辑部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里谈及,陈寅恪在清华国学院做研究生导师时,明确要求学生三年中以阅读文献为主,尤其是经典文献,不要求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民国时期很多著名学者在回顾学生经历时,也强调导师严格要求学生必须阅读经典,文史学类的要求阅读作为中国学术源头的五经以及《史记》《资治通鉴》等。回顾那段历史可以发现,当时中国的学术机制处于初创时期,但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学术基础素养。因此,尽管当时的研究生刚毕业时没有什么学术成果,但他们很快就能成长为学术上独当一面的学者,再加以时间与实践的历练,不少人都成为学界翘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熟练掌握经典文献,经典文献中蕴藏着的学术富矿为其在学术上开疆拓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支持。
相比之下,当今学术研究越来越实用主义化,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重视经典文献的阅读,一些学人缺乏经典文献的知识储备,所写的论文缺乏厚重感。二是片面强调研究方法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研究的思想性。当前一些学科的发展趋势是注重量化模型研究,强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有些量化研究为了量化而量化,却无法从研究中获得有益的启发,更遑论具有思想性。三是社会调查中经常忽视理论观照。社会调查体现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怀,也就是“要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但有些调查研究缺乏理论观照,其结果就容易沦为“工作总结”。
进入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人们的阅读严重碎片化和浅层化,而系统性地深度阅读成了稀缺;在科研管理部门制订的论文数量绩效刺激下,许多研究者试图用最快的速度写出论文、于最短时间内在最“权威”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此种焦虑和浮躁的心态蔓延,正不断蚕食着学术界对经典文献的敬畏之心。没有经典储备的知识生产往往缺少了思想灵魂,没有思想的知识生产不过是知识的汇集和复制。当今时代不缺乏复制性知识,尤其是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知识的复制和汇集都特别容易;当今社会最缺乏的是思想和原创,不进行系统和深度阅读很难产出有价值的原创,轻视过去的经典也难以产生未来的经典。由是观之,轻视经典阅读,焦虑而浮躁,是学术研究最可怕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