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三复情节”的叙事作用
2021-11-13巫晗
巫晗
中国古典小说中,就叙事的安排而言,有很多经过三次的重复才完成的情节,杜贵晨教授在《“三”与<三国演义>》中将这类情节总结为“三复情节”,这类情节的特点是:“同一施动人向同一对象做三次重复的动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每一重复都是情节的层进,从而整个过程表现为起-中-结的形态。”(杜贵晨,1999)《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数字“三”在文本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存在大量的“三复情节”。本文以这些“三复情节”为例,研究数字“三”在作者叙事与读者阅读心理上的作用。
一、情节延宕,增添故事的神秘感
延宕是指在小说情节尖锐而紧张的进展中,作者利用各方矛盾主体间的条件和因素,顾左右而言他,使尖锐而紧张的剧情出现短暂性的缓解,但实际上是为了加强矛盾的冲突和情节的紧张。(严程莹,2009)简言之,即通过放慢叙事节奏,来延缓悬念的破解。
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中,徐庶临行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随后司马徽又夸赞诸葛亮可比姜子牙和张良,于是求贤若渴的刘备就去卧龙岗请诸葛亮出山。刘备在初春的时候领关羽、张飞第一次拜访诸葛亮,见诸葛亮的童子说:“先生今早出,踪迹不定,归期亦不定。”(罗贯中,2012,下同)初次未见,刘备失望而归。不久,正值寒冬,三人二次前往,途遇诸葛均告知刘备,“昨为崔州平相约出外闲游去,不知去所”。刘备不得不留下一封信,表达对诸葛亮的钦佩,并希望他出山帮助自己拯救国家,重振汉室。离去之时,遇到诸葛亮岳父黄承彦来看望,刘备向黄承彦辞别,上马而归。
在三十七回整整一个回合中,诸葛亮本人都未现身,却出现于众人口中。拜访前,司马徽、徐庶已提起,在卧龙岗,又出现于门童及其亲人好友的口中。这样的烘托渲染,使诸葛亮神秘化,主角的神秘感也让整个故事情节充满神秘色彩。正所谓“千呼万唤始出来”,通过延缓对诸葛亮的正面描写,从而减缓叙事节奏。
到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才揭晓谜底。第二年新春,三人第三次往访,来到庄前,童子说:“今日先生虽在家,但在草堂上昼寝未醒。”刘备叫童子莫打扰,半晌后,诸葛亮醒,二人終得见。诸葛亮见刘备志向远大,开诚相见,决定出山全力帮扶刘备。
俗话说“礼以三为成”,这些情节看似与诸葛亮无关,却皆是因他而起,贯穿于故事的始终。这样的叙述延缓了情节的推进,延缓了悬念的揭晓,使得故事更加神秘。
与此类似,“锦囊三计”中的三条计策,都是在特定的时间打开,而这些特定的时间就是故事的转折点,是让一步死棋变活棋的转折点,同时也让锦囊充满神秘感。
二、情节复沓,突显人物性格
复沓原是诗歌和散文中的修辞。在记叙中,即指三叠式的叙事—三复情节。“三复情节”的使用可以加强人物行动,在重复和变化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就跃然纸上。
五十回写道,赤壁之战后,曹操带领一众残军逃回北方,途中三次大笑,无不将曹操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一次在“乌林之西”,曹操立于马上“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第二次曹操坐于“疏林之下”仰面大笑,“吾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第三次曹操于“华容道”扬鞭大笑,“人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辈”。三次发笑,都是笑瑜、亮无智谋,但句式皆不相同。第一次用互文的手法,说瑜、亮无谋少智;第二次直言二人智谋不足;第三次欲抑先扬,用“无能之辈”这种极其贬义之词来形容。
“三笑”中,不仅显示出曹操身为大将的过人气度和胆识,虽然战败,身处绝境,但在危难时刻仍笑谈兵法,不以成败论英雄。他乐观自信,豁达大度;同时,也表现出其恃才自负的一面。在“一笑”后就已证实瑜、亮并非无智无谋之辈,“二笑”后的追兵也将其残军几乎打散,在华容道还要“三笑”,可见他已经自负到了极点,在用兵遣将方面,自认为无人能敌。
第三十九回“荆州公子三求计”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刘琦三次向诸葛亮求计,直到诸葛亮看到了刘琦的诚意,并且确保此处只有刘琦、诸葛亮两人,才安心地将保命的计策告知刘琦,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刘琦的诚心诚意,也可以看出诸葛亮的谨小慎微和深谋远虑。
三、方式变化,调节叙事节奏
“三复情节”在书中所占篇幅不少,但叙事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叙述是接连的,只出现在一回或者连续的两回中;有的叙述是断连的,出现在三回或三回以上,甚至“三复”中间还插入了其他情节。这种方式的变化,可以调节故事的叙述节奏。
接连式的情况以“三顾茅庐”为例,情节集中出现在三十七回和三十八回中,“一顾”和“二顾”是第一年春、冬两季,在前一回;“三顾”是第二年春,在后一回。“三顾”按照时间的推移依次进行,中间没有停断。这种写法,使故事的高潮一波接一波,节奏快,给人紧凑之感。以这种方式叙述的还有“荆州城公子三求计”“曹操三笑华容道”等等。
断连式的情况则以“三气周瑜”为例。“一气周瑜”在五十一回,吴军与曹军大战时,诸葛亮命“赵云取南郡,张飞取荆州,关羽取襄阳,毫不费力攻破三座城池”。“二气周瑜”在五十五回,诸葛亮的“锦囊三计”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周瑜”在五十六回,周瑜提出过道荆州助刘备取西川,实则为取荆州,此计被诸葛亮识破,反被围攻。
“一气”和“二气”间隔四个回目。其中,有鲁肃讨荆州,诸葛亮回绝;有赵云计取桂阳;有孙权大战张辽;还有周瑜、孙权骗刘备去东吴与孙小妹成亲;等等。这看似与“气周瑜”毫无关系,实则恰恰都是“二气”的前提。“三气”之间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其他情节,跨度较长,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减缓了叙事节奏。以此种方式叙述的还有“蜀汉三迎张松”“陶恭祖三让徐州”等等。
这样一连一断,一张一弛的叙事方式,既可以调节叙事节奏,也有相当大的艺术魅力。
四、行文变化,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三复”中的“复”虽有重复之意,但在行文方面大不相同,读者也不会因为内容相同而厌烦,反而会对故事走向产生浓厚兴趣。
十一、十二回中叙述了陶谦“三让徐州”于刘备。曹操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请刘备相救。初战告捷,陶谦主动提出“公乃汉室宗亲,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第一让因为自己年老,陶谦认为刘备乃忠义之人且为汉室宗亲,希望将城中百姓托付刘备,但刘备自不肯受,这事暂且作罢。随后,刘备写了一封和解书请使者交予曹操,使者归来言曹操已退兵,陶谦第二次提出“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国家重任。刘公乃帝室,可领徐州”。第二让说出第二个原因,陶谦之子淘气无才,刘备德高望重,是接手徐州的最佳人选,刘备仍不接受,与关、张驻扎小沛得以栖身。逾时,陶谦忽染疾病,危在旦夕,借商议军务请刘备来徐州,问安后,陶谦第三次提出:“老夫病已危笃,万望明公受取徐州牌印,老夫死亦瞑目!”陶谦便以手指心而死,至此刘备终接手徐州。在这“三让”中,叙述的行文各不相同,使“让徐州”的理由越来越充分,读者也不会因为同样的情节而感到单调、无趣。
当读到陶谦“一让”和刘备“一拒”时,读者会好奇故事的走向。“一让”和“二让”之间是刘备解徐州之困,使读者认为“二让”合情合理,但刘备的“二拒”会让读者更加理解刘备的仁义与陶谦的忠诚,还会疑惑徐州到底花落谁家,曹操?刘备?还是陶谦之子?“三让”和“二让”隔着曹操大战吕布,暗示了时间的推移。陶谦一天天年老,两个儿子不才,徐州之主究竟属谁?这都是读者心中的疑问。最终陶谦离世,刘备无法拒绝,徐州之主终属刘备,这也让读者的心放下了。
读者对所有的“三复情节”均有这样的疑问:故事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反复叙述同一个情节是有风险的,稍有不慎,便会使情节拖沓,使读者厌烦,适得其反。所以,改变行文方式,才会让读者对情节保持新鲜感,激发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历史演义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崇三”“尚三”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对“三复情节”在《三国演义》中叙事作用的研究,涉及了作者叙事和读者阅读两个方面,并不全面,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供以后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