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制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效果研究

2021-11-13任培森吕文静朱秀同陈红秀尤永君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10期
关键词:呼肠雏鸭法氏囊

任培森,杨 燚,吕文静,朱秀同,陈红秀,尤永君

(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381)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是一种RNA病毒,能造成鸭法氏囊出血、肝脏不规则出血斑或块状坏死,可引起番鸭、半番鸭、麻鸭和北京鸭等水禽发病[1-5]。该病被命名为“新肝病”或“鸭出血性坏死性肝炎”。该病可导致雏鸭出雏率低、免疫抑制和生长迟缓,从而降低鸭饲料的利用率。该病无明显季节性,感染有明显的日龄依赖性,发病鸭一般在30日龄内。鸭的日龄越小,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6-7]。

2017年以来,我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区暴发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发病率为5.0%~32.5%,病死率达4%~20%[8-11]。研究表明,新型鸭呼肠孤病毒不仅可水平传播,还可以经卵垂直传播[12-13]。有报道称,新型鸭呼肠孤病毒能经过内部基因组节段的重组和进化使病毒出现新的遗传和抗原变异,且给鸭群接种商品化灭活苗也不能完全预防病毒的感染和传播[14-15]。国内目前尚无商品化的疫苗。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本试验使用卵黄抗体做紧急预防和治疗,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卵黄抗体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250 mL/瓶),批号为210701、210702,AGP 效价均为1∶4,由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空港经济区分公司制备。

1.1.2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RPVA 1301-Z株为冻干毒,毒种批号为NDRV-Q-01,规格为2.0 mL/瓶,由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分离,鉴定,保管和供应。

1.1.3 雏鸭

雏鸭购自聊城市东昌府区恒康养殖专业合作社,雏鸭未进行疫苗免疫,抗体检测阴性,未发生过鸭出血坏死性肝炎。

1.2 试验设计

取3、5、7 日龄健康易感雏鸭各100 只,其中90 只肌肉注射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强毒RPVA1301-Z 株强毒1.0 mL(含100 ID50)。攻毒24 h 后,取其中3、5、7 日龄分别80 只肌肉注射210701 批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进行治疗,3 日龄鸭注射剂量为0.2、0.3、0.5、1.0 mL/只,不同剂量组分别20 只雏鸭;5、7 日龄鸭为0.3、0.5、1.0、1.5 mL/只,不同剂量组分别20 只雏鸭。取同批3、5、7 日龄雏鸭各10 只不注射抗体作为攻毒对照,10 只作为健康对照,不攻毒也不接种卵黄抗体,同条件下隔离饲养观察5 日。使用210702 批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重复试验1 次。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每日记录观察期内各组雏鸭的发病、存活情况,统计发病情况、治愈率。每次观察期结束后均剖杀所有组的雏鸭,重点检查肝脏、脾脏、法氏囊病变情况,以攻毒对照组至少80%雏鸭出现新型呼肠孤病毒感染导致的肝脏或脾脏有典型坏死症状,健康对照组应100%健康,为试验成立,计算抗体治愈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剂量卵黄抗体治疗试验结果(210701 批次)(见表1)

表1 不同剂量卵黄抗体治疗试验结果(210701批次)Tab.1 Therapeutic results of different dose of yolk antibody(210701 batch)

由表1可知,剖检发病雏鸭,攻毒对照组90%~100%雏鸭有典型病变;健康对照组雏鸭100%健活且无异常,说明前期处理满足后续试验要求。随着卵黄抗体剂量的增大,雏鸭的治愈率随之增加。3日龄雏鸭以0.2 mL卵黄抗体治疗,治愈率为50%;以0.3 mL治疗,治愈率为85%;以0.5、1.0 mL治疗,治愈率为100%。5、7日龄雏鸭,以0.3 mL卵黄抗体治疗,治愈率为40%~50%;以0.5 mL治疗,治愈率为85%~90%;以1.0、1.5 mL治疗,治愈率为100%。

2.2 不同疗剂量卵黄抗体治疗试验结果(210702 批次)(见表2)

表2 不同疗剂量卵黄抗体治疗试验结果(210702批次)Tab.2 Therapeutic results of different dose of yolk antibody(210702 batch)

由表2 可知,剖检发病雏鸭,攻毒对照组90%~100%发病,有典型病变;健康对照组100%健活且剖检无异常。3 日龄雏鸭,以0.2 mL 卵黄抗体治疗,治愈率为55%;以0.3 mL 治疗,治愈率为80%;以0.5、1.0mL 治疗,治愈率为100%。5、7日龄雏鸭,以0.3 mL 卵黄抗体治疗,治愈率为40%~50%,以0.5 mL 治疗,治愈率为85%;以1.0、1.5 mL治疗,治愈率为100%。

2.3 卵黄抗体治愈效果

由表1、表2 可知,攻毒对照组均为90%~100%发病;健康对照组100%健活,说明两个批次卵黄抗体试验结果均可靠。3 日龄雏鸭,以0.2 mL 卵黄抗体治疗,治愈率为52.5%;0.3 mL治疗,治愈率为82.5%;0.5、1.0 mL治疗,治愈率为100%。5、7日龄雏鸭,以0.3 mL卵黄抗体治疗,治愈率为37.5%~42.5%;0.5 mL治疗,治愈率为85%~87.5%;1.0、1.5 mL治疗,治愈率为100%。

3 讨论

近年来,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在全国各地区流行趋势增强,同一养殖企业不同年份分离的病毒毒株之间生物学特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该病的预防已经逐渐成为水禽养殖户的防控重点[16-17]。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可导致肝脏、脾脏和法氏囊的淋巴细胞变性坏死,从而引起免疫抑制[18],使疫苗免疫失败,同时可能导致患鸭继发感染,造成水禽养殖业严重的经济损失。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发病日龄低,雏鸭即使免疫疫苗,但可能疫苗尚未产生有效抗体,雏鸭已经发病,新型鸭呼肠孤病毒抗体对于紧急预防、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卵黄抗体注射雏鸭后,抗体在体内能持续存在一段时间,并产生被动免疫保护作用。

本研究中,不同日龄雏鸭人为感染新型鸭呼肠孤病毒24 h后,进行注射卵黄抗体治疗,重复试验2次。3日龄雏鸭0.5 mL/只,治愈率均可达到100%;5、7 日龄鸭1.0 mL/只,治愈率均可达到100%;3~7 日龄的雏鸭0.3 mL/只,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抗体试验组存活雏鸭剖检无病理变化;攻毒对照组雏鸭90%~100%发病。攻毒对照组发病的雏鸭,肝脏、脾脏均可见典型的出血、坏死,部分法氏囊可见出血性病理变化;健康对照组雏鸭均100%健活,剖检无病理变化。本试验仅对人为感染24 h后的雏鸭进行卵黄抗体治疗,未进行更长感染时间后的治疗,主要是想模拟临床感染初期,确认抗体的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鸭群感染初期,对已感染新型鸭呼肠孤病毒但未出现临床症状的雏鸭及时注射抗体进行治疗,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效果良好。因此,建议在临床上治疗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引起的鸭出血坏死性肝炎,应早诊断早治疗,推荐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临床预防治疗使用剂量为5 日龄以下雏鸭,0.5 mL/只;5~7 日龄雏鸭,1.0 mL/只。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对于感染初期的雏鸭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且不同批次卵黄抗体治疗结果具有可重复性,具有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呼肠雏鸭法氏囊
呼肠孤病毒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雏鸭死亡率高的原因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简述猪呼肠孤病毒感染防治
荆防败毒口服液治疗鸡法氏囊病的疗效试验
雏鸭对温度的要求
草鱼呼肠孤病毒096 vp4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肾细胞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