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实现非公党建高质量发展

2021-11-13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21年12期
关键词:长三角园区党组织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如何有效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是非公党建的重要课题。2021 年来,安徽省安庆市委组织部、市委非公工委认真落实市委“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战略,以打造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2.0版本为目标,以“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与沪苏浙地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对接交流”攻坚试点项目为抓手,建立健全与沪苏浙长三角先发地区的对接交流机制,织密建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助力全市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整体跃升。

实践做法

“全方位”对接,构建立体沟通新路径。一是一体推动。全市一盘棋统筹发力,把攻坚试点项目工作成效纳入年度非公党建工作调研评估重要内容。制定实施方案,成立攻坚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非公工委书记带队前往上海、杭州、苏州等长三角先发地区学习考察。今年以来,两新领域共走访长三角地区企业1506家,开展培训794 人次,撰写调研报告60 余篇。二是结对共建。五县两市三区协调推进,分条线推进县(市、区)、园区、行业与沪苏浙地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常态化对接交流。通过“1+1”“1+N”“N+N”等结对子、共建形式打破地域限制,39对基层党组织结成对子,26个城市、行业、组织缔结友好合约、签订共建协议,12 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均立足自身产业定位与沪苏浙地区开展合作共建,签订了合作协议。三是双线摸排。发挥非公企业党员优势,开展“双向互动”“线上+线下”双线摸排工作,建立多领域、广覆盖、动态更新的信息征集机制,梳理全市驻沪苏浙地区两新领域安庆籍人士近3 万人、在宜的沪苏浙地区企业和社会组织339 个等,建立长三角地区对接资源台账,厘清区域内人才、组织等资源。

“深层次”融合,建立多元联动新机制。一是共搭党建联建平台。构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企业(社会组织)”四级党建联建体系,梳理全市2238 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现况,了解各方需求,根据需求清单,“跨区组合、就地联建”。潜山市与江苏溧阳市通过“友好城市”加深非公党建工作交流,市工商联与上海奉贤工商联缔结“友好商会”,太湖创建“东沙·新仓”跨省域党建飞地模式,桐城市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相似的浙江新昌县缔结成“友好城市”。二是共享党建联建资源。深入开展党组织结对活动,建设“互动型党建”“互通型党建”“互助型党建”,推行与长三角地区党建资源统筹,推动党组织信息、阵地、文化、产业等资源共享。迎江区常态化举办“双招双引周末智汇大讲坛”,与苏州产业园研究院、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沪苏浙产学研机构合作,每周利用周末半天时间,邀请专家学者讲授涉企专业知识,实现全区经济、涉企、园区部门145 名干部培训全覆盖、常态化,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共谋党建联建服务。围绕“党建服务”“服务党建”,加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创建、党员发展、党员队伍培育、党建征地建设、企业协调发展力度,探索与沪苏浙地区数字党建平台应用,打造线上“五共”(党课共上、党日共过、党务共亮、培训共抓、党员共评)党建工作服务,开辟线下流动党员培养、劳动力流通专线、组织专场招聘会等,常态化开展“问题帮办助企发展”主题活动,与沪苏浙地区需求精准对接。截至目前,“五共”党建工作服务开展151 期1866 人次,“问题帮办助企发展”党建指导员走访6831人次,活动走访企业5685 个,发现并解决问题2070个。

“多领域”共赢,推动三链联接新质效。一是强化产业链党建引领。完善“园区综合党委统筹、产业链党委组织、党群联组配合、企业党组织实施”管理体系,确保引导企业快速发展,推动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以全市12 个省级以上园区为核心,开展“党建领航,强链壮企”行动,成立15 个产业链创新链联合党委或党建联盟。聚集特色产业集群,建立党建工作联盟62个,在园区网格、企业孵化器、商务楼宇、商圈市场、众创空间等建立区域性党组织23个,辐射片区内小微企业155家,带动新建党组织119 个,安庆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一。二是强化人才链党员示范。依托驻沪苏浙地区流动党员党支部、人才工作站、在外商会,搭建与长三角地区人才常态化的交流平台,激活人才链。岳西县在沪苏浙建立6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和5个人才工作站,吸引客商考察65人次,投资项目15 个,总投资额18.6 亿元。今年以来,全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11名党员、4 名党务工作者、22 个基层党组织荣获市级以上“两优一先”表彰。三是强化创新链品牌培育。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实验室、创新人才、外资研发机构,深化科技创新合作,鼓励企业到长三角设立“研发、孵化飞地”,吸引高校院所来宜设立“中试、转化飞地”,加强合作共建,探索建立跨区域合作共建试点示范区。充分发挥科创中心桥头堡作用,支持怀宁县、迎江区在“倒飞地”怀宁(松江)科创中心、迎江经开区“安庆杭州飞地孵化器项目”中大胆探索,巧搭平台、巧用资源,打造融入长三角的非公党建工作样板间。开展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清零攻坚专项行动“回头看”,推动分产业、分领域、分区域建立党建工作联盟或党群共建理事会,牵引带动相关行业领域和区域党建工作。

经验启示

紧跟时代,绘制党建对接“经脉图”。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跨区域探索党建工作沟通协调方法,深化拓展共建范围,通过“非公党组织+非公党组织”“县(区)乡(街道)村(社区)党组织+非公党组织”探索开展结对共建,解决不同行政区间难以协调、合作热度不高等问题,为跨区域联合融合发展、区域合作搭建桥梁。适应数字化时代和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推进“智慧党建”“数字党建”建设,推进一体化党建共建共融共通共享。

立足区域,拓展党建开放“朋友圈”。在人才招引培育上下功夫,落实人才摸排工作,搭建人才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以一体化的思路组建跨区域联合型人才链党组织。探索创新长三角联合研修班等教育培训形式,开展优秀党务工作者、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跟岗学习、挂职锻炼交流,探索建立常态化跟班学习机制。突出抓好企业出资人、党组织书记和党员三支队伍建设,强化管理服务。深化“党建+业务”合作,整合区域党政、群团、企业、社会等各类资源,主动对接,构建区域融合、互联互通的跨界治理模式。

发挥优势,打造党建示范“动力源”。立足全方位对接、深层次融合、多领域共赢,围绕产业体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对外开放等领域加快一体化发展进程,把党建链建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上,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联通机制。聚焦省级以上园区,完善“园区党工委—非公企业综合党委—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三级组织架构,加大在园区网格、企业孵化器、商务楼宇、商圈市场、众创空间等建立区域性党组织力度,依托主导产业建立党建工作联盟,建成更多区域性党组织,引领带动行业和区域党建工作。推进“组建群团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工作,抓好群团组织组建,渐次推进党的工作覆盖,以党建高地引领发展高地。

猜你喜欢

长三角园区党组织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园区 党建专栏
园区党建专栏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